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產品主要有什麼組成
擴展閱讀
uc怎麼沒資源了 2025-01-20 11:55:50
重慶岩鹽資源怎麼樣 2025-01-20 11:53:46

石油產品主要有什麼組成

發布時間: 2022-03-07 19:09:29

⑴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什麼

石油中碳氫兩種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成分很復雜,並且隨產地不同而異。按其結構又分為烷烴(包括直鏈和支鏈烷烴)、環烷烴(多數是烷基環戊烷、烷基環己烷)和芳香烴(多數是烷基苯),一般石油中不含有烯烴。 石油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RSH)、硫醚(RSR)、二硫化物(RSSR)和噻吩等。在石油的某些加工產物中還含有硫化氫(H2S)。 石油中含氧化合物主要有環烷酸和酚類(以苯酚為主),此外還含有少量脂肪酸。環烷酸是指含有11~30個碳原子的羧酸,分子中含有一個或多個駢合脂環,羧基可以在脂環上或在側鏈上。如: 在煉油生產中常把環烷酸和酚叫做石油酸。 石油中含氮化合物主要有吡啶、吡咯、喹啉和胺類(RNH2)等。因吡咯在空氣中易氧化,顏色逐漸變深,這踉汽油久存顏色變深有關。 石油的化學組成是沒有一定的,隨產地不同而異。根據含烴的成分不同一般將石油分為烷烴基石油、環烷基石油、混合基石油和芳烴基石油等幾大類。但許多產油國家常根據本國的資源情況而有不同的分類。

⑵ 石油的組成部分是什麼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石油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
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1/3。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⑶ 石油下游產品包括什麼

石油下游產品包括汽油、噴氣燃料、煤油、柴油、燃料油、潤滑油、石油蠟、石油瀝青、石油焦和各種石油化工原料。

石油產品可分為: 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石油工業一向以生產汽油、煤油和工業鍋爐用的燃料油為主。

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更先進的煉油技術出現,以法國人荷德利發明的(催化裂化法)最為重要。所謂催化裂化就是利用熱力、壓力和催化劑把重油裂解為較輕油類,主要是汽油。另一種煉油法是聚合法,與裂化法剛好相反:把小分子合成大分子,將提煉所得的較輕氣體聚合成汽油和其他液體。

(3)石油產品主要有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精製方法

酸精製

是用硫酸處理油品,可除去某些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膠質。

鹼精製

是用燒鹼水溶液處理油品,如汽油、柴油、潤滑油,可除去含氧化合物和硫化物,並可除去酸精製時殘留的硫酸。酸精製與鹼精製常聯合應用, 故稱酸鹼精製。

脫臭

是針對含硫高的原油製成的汽、煤、柴油,因含硫醇而產生惡臭,硫醇含量高時會引起油品生膠質,不易保存。可採用催化劑存在下,先用鹼液處理,再用空氣氧化。

加氫

是在催化劑存在下於300~425℃,1.5兆帕壓力下加氫,可除去含硫、氮、氧的化合物和金屬雜質,改進油品的 儲存性能和腐蝕性、燃燒性,可用於各種油品。

脫蠟

主要用於精製航空煤油、柴油等。油中含蠟,在低溫下形成蠟的結晶,影響流動性能,並易於堵塞管道。脫蠟對航空用油十分重要。脫蠟可用分子篩吸附。潤滑油的 精製常採用溶劑精製脫除不理想成分,以改善組成和顏色。有時需要脫蠟。

白土精製

一般放在精製工序的最後,用白土(主要由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鋁組成)吸附有害的物質。

潤滑油

原料主要來自原油的蒸餾,潤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安定性和潤滑性。生產潤滑油的基本過程實質上是除去原料油中的不理想組分,主要是膠質、瀝青質和含硫、氮、氧的化合物以及蠟、多環芳香烴,這些組分主要影響粘度、安定性、色澤。

溶劑精製

是利用溶劑對不同組分的溶解度不同達到精製的目的,為絕大多數的潤滑油生產過程所採用。常用溶劑有糠醛和苯酚。生產過程與重整裝置的芳香烴抽提相似。

溶劑脫蠟

是除去潤滑油原料中易在低溫下產生結晶的組分,主要指石蠟,脫蠟採用冷結晶法,為克服低溫下粘度過大,石蠟結晶太小不便過濾,常加入對蠟無溶解作用的混合溶劑,如甲苯- 甲基乙基酮,故脫蠟常稱為酮苯脫蠟。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石油產品

⑷ 石油由哪些主要元素組成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⑸ 石油產品主要有哪些

最初,煤油是銷路最好的石油產品,提煉煤油,是用蒸汽加熱原油,蒸餾分餾出各種組分,或叫餾分。在不同的溫度下,各種餾分分別蒸發,分別凝結。最輕的餾分先蒸餾出來,為汽油,中間的鎦分是煤油,最重的餾分,當時的人還不懂得用來提取潤滑劑,就賣給工廠做鍋爐燃料。

石油工業一向以生產汽油、煤油和工業鍋爐用的燃料油為主。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更先進的煉油技術出現,以法國人荷德利發明的(催化裂化法)最為重要。所謂催化裂化就是利用熱力、壓力和催化劑把重油裂解為較輕油類,主要是汽油。另一種煉油法是聚合法,與裂化法剛好相反:把小分子合成大分子,將提煉所得的較輕氣體聚合成汽油和其他液體。提高油品質量的主要途徑是使用多種添加劑,美國20世紀50年代車用機油的換油期2800千米,添加劑用量不到5%;60年代添加劑用量增加到8%~10%。車用機油換油期延長5600千米;70年代增加到15%,後者達到6000~20000千米。

⑹ 石油都是由什麼構成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最早發現石油的記錄源於《易經》:「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澤,指湖泊池沼。「澤中有火」,是石油蒸氣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現象的描述。此書在西周時(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公元前771年)已編成,距今三千多年。

最早認識性能和記載石油產地的古籍,是一千九百年以前東漢文學家、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漢書·地理志》。書中寫道:「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高奴縣指現在的陝西延安一帶,洧水是延河的一條支流。這 里明確記載了石油的產地,並說明石油是水一般的液體,可以燃燒。

最早採集和利用石油的記載,是南朝(公元420-589年)范曄所著的《後漢書·郡國志》。此書在延壽縣(指當時的酒泉郡延壽縣,即今甘肅省玉門一帶)下載有:「縣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石漆」,當時即指石油。晉代(公元265-420年)張華所著的《博物志》和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的《水經往》也有類似的記載。《博物志》一書既提到了甘肅玉門一帶有「石漆」,又指出這種石漆可以作為潤滑油「膏車」(潤滑車軸)。這些記載表明,我國古代人民不僅對石油的性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而且開始進行採集和利用了。

⑺ 石油是由什麼組成的

古代動、植物的遺體,由於地殼的運動被壓在地層深處,在缺氧、高溫和高壓的條件下,逐漸變成石油。經過勘探、開采未經煉制前的石油叫做原油。在常溫下,原油大都呈流體或半流體狀態,顏色多是黑色或深棕色,少數為暗綠色、赤褐或黃色,並且有特殊的氣味。原油經過煉制後的成品叫做石油產品。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由碳和氫兩種元素(約占組成石油的元素的96%~99%)組成的碳氫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簡稱烴,它是石油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對象。石油中還含有硫、氮、氧等元素,其含量約佔1%~3%,它們與碳、氫形成的硫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和膠質、瀝青質等非烴化合物的含量常達10%~20%,這些非烴類化合物大都對原油加工和產品質量帶來不利影響,在煉制過程中應盡可能將它們除去。此外,石油中還含有微量的氯、碘、砷、磷、鉀、鈉、鐵、鎳等元素,它們也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雖對石油產品的影響不大,但其中的砷會使鉑重整的催化劑中毒(使催化劑喪失活性),鐵、鎳、釩會使催化裂化的催化劑中毒,故在這類加工時,對原料要有所選擇或進行預處理。 石油中的烴類按其結構不同,大體上可分為烷烴、環烷烴、芳香烴和不飽和烴等類。不同烴類對各種石油產品性質的影響各不相同。

⑻ 石油的組成元素有那些

石油的組成元素:碳、氫、硫、氮、氧、鎳、釩、鐵、銻、氯、碘、砷、磷、鎳、釩、鐵、鉀等。

石油主要是碳氫化合物。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銻等)。

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各種烴類按其結構分為:烷烴、環烷烴、芳香烴。 此外,石油中所含微量的氯、碘、砷、磷、鎳、釩、鐵、鉀等元素,也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8)石油產品主要有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石油的性質

具有代表性的大慶石油屬低硫石蠟基石油,已開采酌石油以低硫石蠟基居多。這種石油,硫含量低,含蠟量高,凝點高,能生產出優質的煤油、柴油、溶劑油、潤滑油及商品石蠟,直餾汽油的感鉛性好。

有的石油硫含量高,膠質含量高,屬含硫石蠟基。其直餾汽油餾分產率高,感鉛性也好。柴油餾分的十六烷值高,閃點高,硫含量高,酸度大,經精製後可生產輕柴油與專用柴油。潤滑油餾分中,有一部分組分的粘度指數在90以上,是生產內燃機油的良好的原料。

有的石油硫含量低,含蠟量較高,屬低硫環烷一中間基。其汽油餾分感鉛性好,且也富含環烷烴與芳香烴,故也是催化重整的良好原料。柴油餾分的凝點及硫含量均較低,酸度較大,產品需鹼洗。減壓渣油經氧化後可生產石油建築瀝青。

另有些低凝石油硫含量低、含蠟量也低,屬低硫中間基。適於生產一些特殊性能的低凝產品,同時還可提取環烷酸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

⑼ 石油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種烴,全都是煤氣。

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氫,其餘為硫、氮、氧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銻等)。一般天然石油不含烯烴而二次加工產物中常含有數量不等的烯烴和炔烴。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 。

(9)石油產品主要有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甚紅、金黃、墨綠、黑、褐紅、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的越高顏色越深。

我國重慶黃瓜山和華北大港油田有的井產無色石油,克拉瑪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慶、勝利、玉門石油均為黑色。

無色石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原蘇聯巴庫、羅馬尼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均有產出。

石油沿著工藝順序流經各裝置,在不同的溫度、壓力、流量、時間條件下,分解為不同餾分,完成產品生產的各個階段。

一套裝置可同時生產幾種不同的產品,而同一產品又可以由不同的裝置來生產,產品品種多。因此,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管理上需採用先進的組織管理方法,恰當安排不同裝置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