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東有多少石油
擴展閱讀
口服的產品保質期多久 2025-01-22 21:03:42
運營社群需要什麼工具 2025-01-22 20:54:08

中東有多少石油

發布時間: 2022-03-14 23:15:53

㈠ 中東有哪些主要的產油國

中東主要的產油國家有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朗、伊拉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靠出口石油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成為富裕國家。

但由於石油采一點就少一點,所以這些產油國家,都在考慮當石油資源采完後本國的經濟出路問題。他們的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盛產棗椰樹。

(1)中東有多少石油擴展閱讀:

中東的科威特是世界上主要產油國之一,面積17000多平方千米,人口90餘萬人。大部分地區是沙漠,無常年有水的河川和湖泊,缺乏淡水,飲水主要靠海水淡化和地下水。它的國際貿易的重要部分是出口原油和進口淡水及與製造淡水有關的設備。

中東水資源極度匱乏,與石油資源的豐富形成鮮明的對比。中東氣候乾燥,河流稀少,還有大面積沒有河流的沙漠地區。水資源匱乏嚴重影響中東人民的生活和生產。

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中東水資源緊缺日趨嚴重。河流、湖泊水資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是形成中東緊張局勢的原因之一。

㈡ 中東的石油儲存量到底有多少

每次說到中東這個地方的時候,相信大家第一個字眼就是石油,當然對於中東這個地方,除了石油這樣一個標記之外,同時還有土豪,戰亂。我們都知道中東的石油儲存量是特別巨大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讓很多國家都看中了中東這個地方,這也成為了中東長年累月爆發戰爭的原因之一。

而對於現如今石油儲存量世界第一的國家就是委內瑞拉,但奈何我瑞內拉原油品質是特別差的,多為重質油,所以開采體量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同時還需要向別的國家購買輕質油勾兌催化,因此價格上也並不佔什麼優勢。而對於中東地區石油品質大多非常好,埋藏得比較淺,儲存量也大,所以開采成本比較低,即使國際油價處於低位的時候,也能夠保持比較高的利潤,這也是為什麼中東地區會出現各種各樣土豪的原因了。

㈢ 中東石油有多少噸

經濟:沙特實行自由經濟政策。沙特以「石油王國」著稱,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極為豐富。石油工業是沙經濟的主要支柱,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之一。石油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收入約占出口總額的90%。截止2001年,沙特已探明石油儲量約362億噸(2642億桶),佔世界儲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天然氣儲量為6.04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天然氣總儲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按目前石油產量估算,沙石油仍可開采80年左右。此外,還有金、銅、鐵、錫、鋁、鋅等礦藏,是世界第四大黃金市場。水力資源以地下水為主。地下水總儲量為36萬億立方米,按目前用水量計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全國的海水淡化總量佔世界海水淡化量的21%左右。蓄水池共有184個,擁有6.4億立方米蓄水能力。石油和石化工業為沙特的經濟命脈。年產原油4~5億噸,石油收入約400~500億美元。沙特特別重視農業。全國有可耕地3200萬公頃,耕種面積360萬公頃。在中東地區各國中,沙特的國內生產總值最高,在發展中國家裡堪稱高水平。沙特以石油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石油部門在沙特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其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30%以上。沙特出口以石油為主,約占出口總額的90%,石化及某些工業產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漸增加。進口主要是機械設備、食品、紡織等消費品和化工產品。沙特是高福利國家。實行免費醫療。貨幣名稱:沙特里亞爾。
經濟: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據阿聯酋通訊社2000年7月1日報道,截止1999年底,阿聯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978億桶,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9.4%,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氣儲量為5.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國民經濟以石油生產和石油化工工業為主。石油收入占政府財政收入的85%以上。貨幣名稱:迪爾汗 (dirham)。
經濟:經濟以石油為主,所產石油95%供出口,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輸出國之一。原油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7%。政府重視發展多樣化經濟,以減少國民經濟對石油的依賴。

㈣ 中東為什麼那麼多石油

你能將波斯灣-兩河平原與恆河平原進行類比,相信你深入研究過這個問題,關於石油形成的一般條件,我就不詳細分析了。

波斯灣-兩河平原與恆河平原,以及伊朗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確是可以類比的,他們都是由來自岡瓦納古陸分裂的板塊,撞上亞歐板塊南沿,形成的山弧-陸溝構造。

不過二者又有一點區別,即他們在大陸板塊碰撞運動中處於不同的階段。

觀察下印度板塊及阿拉伯板塊向亞洲俯沖背後的推手——大洋中脊就明白了,印度板塊背後時印度洋中脊在推動,而印度洋業已發育成一個壯年期的大洋,這說明印度板塊向亞洲的俯沖,已經由一段時間了,現在的青藏高原與恆河平原的山弧-陸溝構造也處於壯年期,印度板塊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大陸面積已經俯沖到了青藏高原之下,而兩大陸板塊之間的古忒提斯洋海洋板塊,則更早於印度板塊俯沖下去。

這也就是說,恆河平原,是由印度板塊的高原,因俯沖左右下沉而形成的,它的基底本來就是大陸的一部分,而它在沉降過程中,主要接受從青藏高原沖蝕下來的陸相沉積物。

我們知道,雖然陸相沉積也能形成油氣,但畢竟不是主流,所以恆河平原其實是有石油的,但是不太多。

而阿拉伯板塊呢?我們看看它背後的紅海、亞丁灣,是非常窄的,它們是一個嬰兒期的大樣,也就是說,阿拉伯板塊離開非洲的時間和距離都不太長,其後紅海-亞丁灣的裂開寬度才300公里左右。

這也意味著阿拉伯板塊撞上亞洲板塊是剛剛才發生的事(按地質年代的標准衡量),在陸地碰撞之前,導致伊朗高原升起的主要動力是阿拉伯板塊前面的古忒提斯洋的海洋板塊,現在這個陸溝都還沒有完全成為陸地,波斯灣還是一片海域。

到目前為止,兩河流域和波斯灣一帶地質正處於由海相沉積變換為陸相沉積的初期,其地下大量的海相沉積,有利於形成大量石油儲藏。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猜測到,大約幾千萬年前,也許古代的恆河平原-孟加拉灣就象現在的兩河流域-波斯灣一樣,有著巨量的石油,可惜隨著印度板塊的持續向北,這一部分有著石油的地層早已被擠進青藏高原之下,在高溫高壓下分解成別的東西了。

㈤ 中東的石油分布狀況!及其比例

近年來,中東地區石油上游市場發生了明顯變化,各國加大了對外開放力度,逐步放開了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領域,吸引外資,推動本國石油工業發展。值此之時之即,中國應如何直面和把握?

歷史背景沿革

眾所周知,中東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油氣資源最豐富地區,據權威數據統計,截止2003年底,世界已探明剩餘石油儲量為1734億噸,其中中東995.6億噸,約佔57.4%;與2002年相比,2003年世界石油儲量增加了72.5億噸,其中中東地區增加了56.6億噸,占總增加量的78%。隨著油氣勘探的發展,中東地區石油儲量將不斷增加,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比例可能上升到70-75%,而且預計今後20-30年世界新增石油儲量的約70%將來自中東地區。從原油產量來看,世界石油的剩餘生產能力主要分布在該地區。

1972年,中東石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比重,已從1960年的26%上升為35%位居世界之首,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區。

戰後至六十年代末期,美英等西方國家通過其石油公司以近乎掠奪的方式大肆開采中東的石油資源,並在中東形成了一個「活躍」的石油上游市常隨著中東阿拉伯國家在二戰以來的民族解放斗爭中贏得了政治獨立和國家主權,七十年代初� 中東主要產油國基本都完成了石油生產的國有化,收回了石油主權,從此中東地區油氣資源領域的對外開放基本停止。而且中東阿拉伯國家把石油作為對抗西方國家的重要武器,分別於1973和1979年兩次對西方國家實施了石油制裁,引發了嚴重的石油危機,給西方國家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致使中東與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矛盾呈現白熱化。

區域諸國風雲錄

九十年代末期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中東地區在發展經濟,實行私有化改革的過程中,加大了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對外開放力度,制訂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私人、外國石油公司投資油氣工業,包括長期以來對外開放的「禁地」——油氣上游市常

作為世界石油第一大國,沙特於2003年7月宣布,將對外資部分開放其油氣上游市場,將東部共計12萬平方公里的三個天然氣富產區對投資者開放,並邀請了包括中國、俄羅斯、美國、日本、印度及歐洲的石油公司到沙特從事天然氣資源開發,殼牌、中石化集團等公司中標。

科威特於2001年3月提出了一項旨在將其石油生產能力從220萬桶/天提高到350萬桶/天的「科威特工程」,這項戰略性規劃為期25年、預算資金高達70億美元。到2003年2月,科威特完成了該工程的合同徵集,包括英國石油公司(BP)、謝弗隆-德士古(Chervon-Texco)、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殼牌(Shell)及道達爾菲納埃爾夫(TotalFinaElf)等世界跨國石油公司參與了合同徵集,另外據悉,科威特還打算把位於科威特城和科威特灣之間的一個新油田的勘探開發對外國石油公司開放。

為了抵制美國的制裁,促進經濟發展,伊朗正在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國投資。2001年1月,中國與伊朗達成協議,由中石化集團(Sinopec)在伊朗中部卡山區塊開展油氣風險勘探(據悉已獲勘探發現)。2003年12月,伊朗宣布將對外開放16個油田,邀請包括中石化在內的外國石油公司參與投標,並給出了許多優惠政策。

另外,阿聯酋、卡達、阿曼及葉門、巴林等國也加大對外資開發力度,不斷改善投資環境,提供優惠政策,吸引跨國石油公司投資本國石油工業,包括上游市常

綜上所述,近年來,特別是第二次海灣戰爭以來,中東石油上游市場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可以說,中東地區石油上游格局正發生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的巨大變革,一個令人矚目的石油上游市場正悄然「復甦」。

風雲際會 大變革前夕

1、背景分析

第一,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不少中東國家都在努力加入世貿組織(WTO),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分享全球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帶來的機遇和好處。

第二,美國為實現其對全球石油資源的壟斷和控制,推出了自己的全球石油戰略,對伊戰爭的勝利為其控制和壟斷中東石油資源、「民主改造」中東國家奠定了基矗

第三,近年來,隨著俄羅斯石油工業的發展,石油產量增長迅速,出口急劇增加,對國際石油市場影響日益加大,正逐步危及中東的石油優勢地位。

第四,地區經濟發展緩慢,人口增加,失業率高(伊朗20%,沙特15%),就業形勢嚴峻,傳統宗教勢力和改革派斗爭日趨激烈,各種矛盾不斷激化、地區局勢不穩,恐怖活動猖獗。

第五,中東地區油田基礎設施老化問題嚴重,石油增儲上產乏力,需要巨額資金用於更新設備和開發新油田。據IEA預測,未來20-30年,中東地區設備更新、發現新儲量和開發新油田需耗資一萬億美元。綜上,中東地區似乎已處於大變革、大改組的前夜。

對於國民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中東地區來說,要發展經濟首要是發展石油工業,在資金、技術及人才嚴重缺乏的情況下,擴大開放,大力引進外資,在包括上游在內的石油工業各個領域加快全球性市場化進程,是中東各國發展本國石油工業、推動經濟發展的必然途徑。

2、影響及意義

中東石油上游對外開放和市場化進程的發展將對地區政治局勢、世界經濟及全球石油工業產生深遠影響。首先,隨著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外國投資,特別是跨國公司投資增加,中東與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聯系日益密切,交流與合作增強,有利於促進該地區政治改革,對於推動世界民主化進程、穩定地區局勢、消除或減少恐怖活動等有重要意義;其次,有利於中東地區發揮資源優勢,發展經濟,增加就業,緩解各種矛盾;再次,中東地區石油勘探開發將蓬勃發展,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量和產量可能顯著增加,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供應,世界石油供應可能在較長時期內供大於求,石油價格可能長時間走低。

三大目標建議

首先,應當加強對中東地區的系統研究,包括政治、宗教、經濟及文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特別要關注地區局勢及資源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動態。在具體「走出去」方面要加強油氣資源潛力及開放程度,政治環境,基礎設施狀況,經濟技術水平,合同條款,競爭性分析等等方面的跟蹤、分析和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中東各國適合海外投資的優劣進行評價和排序,確定優先目標,形成該地區海外勘探開發的梯次。這是關系能否及時成功地全面進入中東石油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其次,應當加大與中東地區的外交力度。通過各種層次、形式多樣的外交活動,進一步發展和鞏固與其外交關系,特別要加強能源外交活動,可考慮在個別國家設立半官半商的專門能源外交機構,為我國石油公司成功進入中東石油市場打好外交基礎,提供及時和必要的信息指導,極力促進油氣合作項目。

第三,應當加大與該地區的全面合作,特別是能源領域的經貿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加強與中東地區的全面合作,加大雙邊貿易額度,擴大合作廣度和深度,尤其要作好石油科技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

最後,加強協調,整合力量,增強競爭力。長期以來,中東就是西方跨國石油公司關注的重點地區,而且由於歷史的原因,他們對該地區更熟悉,更具優勢,競爭將非常激烈。應當進一步完善「走出去」協調機制,形成合力,以加強競爭力。必要時,可以考慮向石油公司提供必要的金融、政策支持,並簡化審批程序,規范其投資行為。

㈥ 中東地區油氣資源儲量分布

(1)中東地區油氣資源豐富,但石油儲量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

中東地區石油資源量約為1840億t,約佔全球1/3;天然氣資源量約為128萬億m3,約佔全球1/4。其石油資源量主要分布在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阿聯酋和科威特,這5個國家擁有的石油資源量約佔中東地區總量的94.8%。其天然氣資源量主要分布在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聯酋和伊拉克,這5個國家的天然氣資源量約佔中東地區總量的93.4%。過去10年間,中東石油儲量呈現逐年增長態勢,2006年達到歷史高峰1036億t,2007和2008年連續兩年出現小幅下降,2008年為1033億t,主要原因是伊朗石油儲量下降了0.43%(圖6.1)。中東地區的天然氣儲量呈增長態勢,2000年以來年均增長率高達3.2%,2008年為75.9萬億m3,同比增長2.3%;主要來自伊朗(5.3%)和沙特(3.6%)的增長(圖6.2;表6.1)。

(2)中東油氣勘探開發活動持續活躍,資源發現規模遠大於其他地區

1999~2008年,中東地區動用鑽機總數年均增長4.6%,呈逐年增長態勢。2008年月均動用鑽機總數增至2437台。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動用鑽機總數明顯下降,前9個月月均動用鑽機數減至1681台,較上年下降了31%。2008年共獲得39個油氣發現,獲油氣可采儲量4.5億t油當量。伊朗和沙特的發現油氣儲量佔地區總量的94.5%(如表6.1所示)。2009年前9個月,中東地區共獲得14個油氣發現,新增油氣儲量5.3億t油當量,平均發現規模0.4億t油當量,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704萬t油當量。最大石油發現是伊拉克沙漠地帶的Miran West 1發現(2.7億t),最大天然氣發現是以色列深水的Tamar1發現(1472億m3)。

圖6.1 中東地區主要資源國石油儲量變化情況

(據BP,2009)

圖6.1 中東地區主要資源國天然氣儲量變化情況

(據BP,2009)

表6.1 2008年中東地區勘探開發數據一覽表

續表

(3)石油產量增長受到限制,天然氣產量增長強勁

2000年以來,中東石油產量的年均增長1.18%,略高於1.05%的世界平均速度(圖6.3)。中東地區石油產量長期充當著世界石油供需平衡的調節器。2000年以來,中東石油產量有5年為正增長(2003~2006和2008年),3年為負增長(2001~2002和2007年),2003漲幅最大(7.7%),2002年跌幅最大(-6.3%)。2008年中東地區石油產量達到12.5億t,同比增長4.0%。石油增產主要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拉克,分別增加2110萬t和1410萬t。中東地區石油儲采比接近80,全球石油剩餘產能幾乎全部集中在中東地區,產量增長潛力很大。但受O PEC產量配額限制,伊拉克戰爭和對伊朗制裁等因素的影響,這種資源潛力沒有充分發揮。伊拉克計劃通過近期與外國石油公司簽訂的合同,在7年內將石油產量從目前的1.2億t提高到6.0億t。但在2012年前將不會出現大幅增加。預計隨著世界石油需求的回升,兩伊情況的逐步好轉,以及非歐佩克國家產量增長乏力,需要中東增加石油供應,其產量將有可能快速提高。

圖6.3 中東地區主要資源國石油產量變化情況

(據BP,2009)

中東地區天然氣探明剩餘儲量約佔世界的41%,產量只佔12.4%,發展潛力巨大。進入新世紀以來,中東天然氣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1999~2008年中東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長率高達7.7%,遠高於同期全球3.1%的年均水平(圖6.4)。2008年,中東天然氣產量3811億m3,同比增長6.3%。自2004年以來,受到美國和歐洲加快從中東引進LNG計劃和快速上升的國際氣價影響,國際大石油公司紛紛投資中東LN G項目。卡達天然氣產量以年均19.5%的速度提高,2008年達到766億m3,同比增長20.9%。天然氣產量增長主要來自卡達,增產134億m3。2009年,卡達有3條液化能力均為780萬/t年的LNG 生產線投產。預計卡達LNG年產量在2009年底將達到6000萬t,並在2010年底達到7700萬t。但是,2009年以來出現新的變化,美國國內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快速提高,對外需求減少;經濟不景氣使歐洲對中東天然氣的需求下降,加之氣價下跌,未來中東天然氣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增長勢頭,將取決於全球供需狀況的變化。

圖6.4 中東地區主要資源國天然氣產量變化情況

(據BP,2009)

㈦ 中東國家基本都有大量石油嗎

其實土雞也沒有石油,但有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