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內允許民營企業進口石油嗎
國內允許民營企業進口石油,只要證件齊全就可以。
『貳』 民營加油站為什麼送紙巾,送洗車,油價還便宜
第一:民營企業石油的來源
一般來說民營企業石油的來源基本都是從中石化,三桶油進貨,屬於直銷,在沒有中間商的情況下,自然就便宜。
第二:民營企業油站位置
一般這些民營加油站,是不會出現在市區內的,因為這些人都比較精明,他們往往都是有固定的加油站,所以不會選擇民營加油站。
第三:民營企業民營化
民營企業的用人政策非常的寬松,不像那些大公司要經過層層選拔,成本會比較的低。
而且你會發現這些民營加油站時不時的就會推出一些活動,比如說免費洗車以及送一些小禮品給用戶,加油站送小禮品的原因是人家賺錢了,否則是不可能送的。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薄利多銷,先讓用戶看到甜頭,這樣,用戶就會來他的加油站加油了。
『叄』 私營加油站的油都是從哪進的啊現在利潤是
現在利潤高,進貨渠道:從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大巨頭設置在各主要城市的中央油庫批發後,通過專用槽罐車運到加油站後卸入分類油池,然後由加油機抽取加入汽車油箱中。
方式:加油站地下有多個大油池,分別儲存不同號的汽油、柴油等。油池進口有圍欄或被綠地掩飾。加油機內有油泵通往油池。油罐車負責將油運到加油站,卸入油池。
開一家私營加油站是非常困難的,對手續要很常嚴厲,具備危險品運營許可證、成品油零售許可證、工商注冊登記,除此之外還要有穩定的供貨渠道才能開加油站,理論上私人加油站和中石油、中石化是沒有區別的。
二者在運營上都是同樣具有合法儲存販賣等相干手續的,檢測的尺度都是國家統一制定執行的,監督檢驗油品質量都是同樣嚴厲。
私營加油站的優勢
私營加油站油價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入貨價錢有上風。私營加油站的貨源同樣平常來自會合在山東的處所煉油廠,今朝地煉廠國六尺度的92號汽油的油價是每噸7150到7250塊錢左右,95號的在7250塊到7350塊之間。而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國六尺度92號和95號油定價分別為每噸7650塊和7850塊。
同樣平常中石化、中石油的油,是必要放入本身油庫的,各地的加油站也要去油庫進貨。而民營加油站間接從煉油公司進貨以後就能夠販賣了,工序減少了,本錢也就少了。
『肆』 普通民營企業能進口石油嗎真心求助.....
理論上是可以。
實際操作起來很難的,
首先你沒有進口原油的資質。
說白了還是被3大巨頭壟斷
『伍』 我想開一家加油站,能不能加盟中國石油或者石化
能,加盟中國石油,創業者需要向總部繳納相應的加盟費用,創業者大概需要准備30萬元左右的費用。另外就是開店的費用了,開店費用指的是:人員工資、水電費等等費用,當然,創業者還需要准備充足的資金,以便承擔後期經營所產生的費用,還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有獨立法人資格或者有較強的經濟能力的自然人。
2,在本地有合格的商鋪資源,滿足加盟店建店條件。
3,認同中國石油的經營理念,願意遵守中國石油的經營規定。
拓展資料
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以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能源開發等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是中國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
2,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集團,英文縮寫:CNPC) 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央企,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於1998年7月在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系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是實行上下游、內外貿、產銷一體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綜合性石油公司。
3,2015年國內生產原油11143萬噸,生產天然氣954.8億立方米,加工原油15132萬噸,生產成品油10369萬噸;同時在海外獲取權益原油產量1642.3萬噸、天燃氣產量25.9億立方米。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0168億元,實現利潤825億元。全年國內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72817萬噸、新增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5702億立方米,新增探明油氣儲量當量連續9年超過10億噸。
4,作為中國境內最大的原油、天然氣生產、供應商,中國石油集團業務涉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管道運輸、油氣煉化產品銷售、石油工程技術服務、石油機械加工製造、石油貿易等各個領域,在中國石油、天然氣生產、加工和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2008年,中國石油在美國《石油情報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中,位居第5位,在美國《財富》雜志2011年世界500強公司排名中居第6位,在《巴菲特雜志》2009年中國上市公司百強評選中,榮獲「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獎」第一名。
『陸』 辦理進口石油需要哪些手續
需通過中聯油、中聯化、中海油、中化集團、珠海振戎等五家企業代理進口。其他企業不能辦理進口手續。
發改委公布文件所放開的是原油進口使用權,並非原油進口權,所以地方煉廠在進口環節,仍需通過中聯油、中聯化、中海油、中化集團、珠海振戎等五家企業代理進口。
2015年2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將允許符合條件的地方煉油廠在淘汰一定規模落後產能或建設一定規模儲氣設施的前提下使用進口原油。
目前國內原油進口分為國營和非國營貿易,國營主要由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等大型企業控制;取得非國營貿易原油進口資質的企業已有20餘家,但進口原油只能進入按規定程序批准建設的煉廠加工。
放開民營企業進口原油使用權,新增用油企業用油數量依據淘汰自有或兼並重組的落後裝置能力、建設儲氣設施規模的一定比例確定,但上限不超過本企業符合條件的常減壓裝置設計加工能力總和,並規定了可追溯、可檢查的落後產能淘汰確認程序。
(6)民營企業怎麼進入石油擴展閱讀:
一些市場人士並不看好未來地煉進口原油的積極性。一方面,自2013年中化工獲得1000萬噸進口配額後,地煉原料市場出現骨牌效應,大量性價比較高的內貿原油資源流入地煉手中,如果把進口原油高昂的運輸成本考慮在內,進口原油的煉油效益不如內貿原油。
另一方面,地煉與主營煉廠不同,其計劃性較弱、趨利性較強,而進口原油從采購到加工的周期較長,一旦原油起伏劇烈,煉廠可能面臨長時間的巨額虧損,這是地煉難以承受的,所以地煉可能很難像中字頭企業那樣成規模並且持續地采購進口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