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鑽井溢油演習記錄怎麼寫

石油鑽井溢油演習記錄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3-08-02 14:53:53

A. 石油鑽井的一般流程

我來說說陸地鑽井流程:舉個例子
搬家安裝設備 - 鑽26「導眼50米 -下20」導管 - 固井 - 開鑽:鑽17-1/2"井眼500米 - 下13-3/8" 表層套管 - 固井 - 測聲幅(測固井質量的,有的表層不測)- 鑽12-1/4"井眼2500米 - 電測 - 下9-5/8" 技術套管 - 固井 - 測聲幅(測固井質量)- 鑽8-1/2" 井眼3500米 - 電測 - 下7" 油套 - 固井 - 測聲幅(測固井質量)
基本情況是這樣的,有些井比較簡單,比較淺(1500米),程序就比較簡單;復雜的深井(5000米),流程就很復雜了。

B. 鑽井液油氣顯示

由於鑽井液在鑽遇油、氣、水層和特殊岩性地層時,其性能將發生各種不同的變化。所以根據鑽井液性能的變化及槽面顯示,來推斷井下是否鑽遇油、氣、水層和特殊岩性的錄井方法稱為鑽井液錄井。

1. 鑽井液顯示分類

鑽井液顯示可分為以下5類:

◎油花氣泡:油花或氣泡占槽面30%以下。

◎油氣浸:油花或氣泡占槽面30%以上,鑽井液性能變化明顯。

◎井涌:鑽井液湧出至轉盤面以上,不超過1m。

◎井噴:鑽井液噴出轉盤面1m以上。噴高超過二層平台稱強烈井噴。

◎井漏:鑽井液量明顯減少。

2. 資料錄取內容

(1) 鑽井液性能資料

包括鑽井液類型、測點井深、密度、粘度、失水量、泥餅、切力、pH值、含砂量、氯離子含量、鑽井液電阻率等。

(2) 鑽井液熒光瀝青含量資料

包括取樣井深及熒光瀝青百分含量等。

(3) 鑽井液處理資料

包括收集處理葯品名稱、濃度、數量,處理時井深、時間,處理前後性能變化情況。

(4) 鑽井液顯示基礎資料

正常鑽進中收集顯示出現時間、井深、層位及類型 (包括氣測異常、鑽井液油氣浸、淡水浸、鹽水浸、井涌、井噴、井漏等),顯示延續時間、高峰時間、消失時間等。

下鑽要注意收集鑽達井深、鑽頭位置、開泵時間、出現顯示時間、顯示延續時間、顯示高峰時間、顯示類型、顯示消失時間、鑽井液遲到時間。

(5) 觀察試驗資料

1) 鑽井液出口情況觀察。要經常注意觀察收集鑽井液從井口流出量的變化及涌勢,並注意聲響。若發現異常現象,必須連續觀察記錄變化時間、井深、層位及變化情況等。還應通知工程上做好防噴准備工作。

2) 鑽井液槽面觀察。一是要注意油、氣、水浸;二是要注意鑽井液中的油氣芳香味和硫化氫味。並連續觀察記錄,顯示不明顯時要作熒光分析。

槽面顯示資料包括:油花顏色、占槽面百分比、分布狀態 (片狀、條帶狀或星點狀),氣泡大小 (用mm表示)、分布狀況 (包括密集或少量) 等,油氣味 (分為濃、較濃、淡、無四級),氣樣點燃試驗 (包括燃燒程度、火焰顏色、高度等),槽面上漲高度,水浸時鑽井液流動狀態,實測外溢量 (包括測量起止時間、液量、折算出每小時外溢量)。

3) 泥漿池液面觀察。在測量鑽井液性能同時要記錄泥漿池液面數據,並經常注意池面變化。如有升降要連續觀察記錄升降起止時間、井深、層位、升降速度、有無油氣水顯示等。

4) 特別要注意井涌、井噴、井漏資料的收集。井涌或井噴高度、噴出物 (如油、氣、水、夾帶物 (如鑽井液、砂泥、礫石、岩塊等)、間歇時間。

(1)節流管放噴時要注意收集放噴管線尺寸或節流閥孔徑、壓力變化、射程、噴出物、放噴起止時間。

(2)井噴及放噴產量折算。井噴或放噴起止時間、油氣水噴出總量、折算成油氣水日產量。

(3)井噴處理措施。處理方法、壓井時間、加重劑性質和用量、井噴前壓井後鑽井液密度。

(4)井漏時應收集鑽達井深、層位、起止時間、漏速、漏失量。

(5)井漏處理措施。處理方法、堵漏時間、處理劑性質及用量、井漏前、堵漏成功後鑽井液密度。

3. 油、氣上竄速度的計算

當油氣層壓力大於鑽井液柱壓力,在壓差作用下油、氣進入鑽井液並向上流動,這就是油、氣上竄現象。在單位時間內油、氣上竄的距離稱油、氣上竄速度。

油、氣上竄速度是衡量井下油、氣活躍程度的標志。油、氣上竄速度越大,油、氣層能量越大。因此,在現場工作中准確地計算油、氣上竄速度,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是做到油井壓而不死,活而不噴的依據。

通常在鑽過高壓油、氣層後,當起鑽後再下鑽循環鑽井液時,要對油、氣浸作觀察記錄,並計算油、氣上竄速度。計算方法有以下兩種:

(1) 遲到時間法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式中:v——油氣上竄速度,m/h;H——油氣層深度,m;h——循環鑽井液時鑽頭所在井深,m;t——鑽頭所在井深的遲到時間 (指鑽達地層時間與地下實物連續返至井口時的時間差),min;T1——見到油氣顯示的時間,min;T2——下鑽至井深h的開泵時間,min;T0——井內鑽井液靜止時間,h。

遲到時間法比較接近實際情況,是現場常用的方法。

(2) 容積法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式中:Q——鑽井泵排量,L/min;vc——井眼環形空間每米理論容積,L/m;其餘符號同前。

下鑽過程中,多次替鑽井液時適於用容積法計算上竄速度,但誤差較大。實際計算時,常用每米井眼容積代替井眼環形空間每米理論容積。

C. 求一個石油鑽井十大傑出青年材料有的發一下 要寫3000字腦袋都快爆了

集團公司十大傑出青年事跡選登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 2011-05-05 09:21 ]

編者按:近年來,在集團公司黨組和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廣大團員青年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共青團十六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緊密圍繞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為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做出了積極貢獻,展示出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時代風采,涌現出一大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勇於創新、業績突出的優秀青年。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調動廣大團員青年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集團公司決定授予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採油廠試驗大隊副大隊長王洪衛等11名同志第六屆「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授予新疆油田公司采氣一廠采氣隊工藝二班班長庫爾班江等66名同志「優秀青年」榮譽稱號。
我們希望受到表彰的青年珍惜榮譽,再接再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態度,立足本職,扎實工作,為建設「綠色、國際、可持續」的中石油再創佳績、再立新功。各企事業單位要以此次評選表彰活動為契機,加大典型選樹宣傳力度,積極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爭創一流的良好氛圍。廣大團員青年要以受表彰的先進典型為榜樣,學習他們胸懷理想、愛國愛企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們勇於擔當、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學習他們開拓奮進、追求卓越的創新勇氣,學習他們艱苦奮斗、奉獻石油的優秀品格,在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建設的生動實踐中成長成才,實現人生價值,為推動企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科技興油能手王洪衛

王洪衛,男,1975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現任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採油廠試驗大隊副大隊長。
參加工作14年來,王洪衛始終把科技興油作為不變的理想,把大部分時間和心血都花在油田開發的科研實踐中,在開發方案設計、方案跟蹤調整和三次採油技術攻關領域取得多項重大技術成果,完成國家級項目2項,集團公司、油田公司項目20餘項,發表國際SPE論文1篇,國家級論文2篇。其中,國家級課題《大慶油田開發關鍵技術研究》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大慶油田「二三結合」水驅控水挖潛技術》獲集團公司技術創新特等獎。
目前,這些科研成果已廣泛應用於各種開發方案編制及跟蹤調整過程,為大慶油田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王洪衛先後被授予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和「傑出員工」等榮譽稱號。
低滲透攻關能手屈雪峰

屈雪峰,女,1972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地質師,公司一級技術專家。
成功開發低滲透大油田,靠的是科技創新,靠的是技術進步。屈雪峰,正是推動科技進步、實現長慶油田大發展的科技人員之一。
隨著長慶油田勘探開發的不斷深入,開發對象越來越復雜,屬於典型的特低滲透、超低滲透油藏。如何實現經濟有效開發,實現集團公司提出的「上得去、穩得住」的目標,是對開發極限的挑戰。屈雪峰作為技術骨幹,積極尋找突破口,以突出的技術創新成果,在開發技術的完善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屈雪峰先後獲得中國石油技術創新一等獎2項;獲得長慶油田公司技術進步獎19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參與編寫專著3部,在《石油勘探與開發》等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16篇;獲得長慶油田公司「十大傑出青年」、「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一線好班長康勁松

康勁松,男,現年31歲,1998年12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管工技師,現為遼河油田油建一公司一分公司第二施工隊管工一班班長。
參加工作十幾年來,康勁松先後參與了西氣東輸管道、廣東LNG管道、永唐秦管道、秦沈管道等多項油田內外重點工程建設,累計創新工法50多項,為公司節省施工成本近2000萬元。
在2005年8月的中國石油職業技能大賽中,康勁松沉著應戰,摘取油氣管線安裝工金牌,並晉升為技師。從初級工到工人技師,他僅用了8年時間,走完了別人需要20年才能走完的路。2009年4月,康勁松被聘為遼河油田公司管工技能專家。
憑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和不懈努力,康勁松由普通的學徒工成長為遼河油田公司管工技能專家,先後獲得中國石油職業技能大賽油氣管線安裝工金牌、「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中央企業「知識型先進職工」、遼河油田公司「特等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2010年被評為集團公司「勞動模範」。
熱電紀錄創造者劉萬鵬

劉萬鵬,男,現年40歲,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現任大慶石化公司熱電廠廠長。
劉萬鵬出任大慶石化公司熱電廠廠長以來,創出了「連年安全環保無事故、連年完成利潤過億元、連年隊伍穩定無群體上訪」的突出業績。「十一五」期間,大慶石化公司熱電廠累計發電78.66億千瓦時,供汽2394.39萬噸;發電標准煤耗率下降17.18克/千瓦時,供熱標准煤耗率下降0.13千克/百萬千焦,自耗能、自耗水分別下降了18.04和30.20個百分點,創造了「發、供電量歷史最高,熱電比例和全廠熱效率創歷史可比最好水平,發電標准煤耗創歷史可比最好指標」的紀錄。
作為大慶石化公司青年的傑出代表,劉萬鵬先後獲得集團公司「勞動模範」、「安全生產先進個人」、「青年創新創效能手」和大慶石化公司「十大傑出青年」、「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焊接技術能手徐龍傑

徐龍傑,男,1976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現任東北煉化工程公司焊接專家工作室主任。
2008年6月,東北煉化工程公司為了更好地發揮技術專家的作用,成立了徐龍傑焊接工作室。3年來,徐龍傑緊密跟蹤焊接技術發展的前沿方向, 深入開展本專業檢維修施工技術、施工工法、新型實用機具等10餘項課題研究,開展技術攻關和技術革新,面向檢維修和工程建設的主戰場,解決生產急、難、新問題幾十項,培養了一批焊接高、精、尖技能人才。
參加工作17年來,徐龍傑從一名普通的農民工成長為一名全國技術能手,從一名普通焊工成長為集團公司焊接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從一名普通的企業員工成長為集團公司勞動模範,成為當代中國石油青年學習的典範。徐龍傑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泰山頂上「護花人」劉學霞

劉學霞,女,197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山東銷售泰安分公司泰東片區經理兼黨支部書記。
劉學霞20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項又一項佳績。進入中國石油7年來,劉學霞先後任6座加油站經理。所管加油站日銷量平均增長超過200%,其中4座摘掉低效帽子,2座進入三星級行列,4座進入四星級行列。2009年6月,劉學霞開始擔任泰東片區經理。截至2011年3月,片區所屬10座加油站日銷量平均增長超過30%。
劉學霞創造了「一圖一表一分析」管理法,她曾擔任經理的6座加油站水電費支出比預算指標平均降低21.43%,所管片區10座加油站水電費支出平均降低6.35%。
劉學霞關愛員工,凝聚隊伍。7年來,她帶過的6座加油站,無一名員工流失,共培養出16名站經理、5名核算員、5名值班長(計量員),成為泰安分公司的「護花人」。26名業務骨幹,猶如26朵璀璨的寶石花,在泰山腳下綻放。2座加油站被評為「山東省青年文明號」,劉學霞本人先後榮獲「山東省優秀青年崗位能手」、集團公司「勞動模範」等稱號。
「加油」能手邵從海

邵從海,男,1981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中國石油江蘇南京銷售分公司城東加油站經理。
10年間,邵從海先後擔任6座加油站經理,摘掉2座加油站低量帽子,培育出4座萬噸站和3個百萬元便利店;做強、做響了5座五星級萬噸站,打造出3座「省級樣板管理站」;創建了1個「集團公司標桿班組」、1個「全國青年文明號單位」、2個大區級「青年文明號集體」和2個地方「青年文明號單位」。邵從海任經理的加油站有2座獲得地方政府頒發的「安全管理示範單位」榮譽稱號,2座被評為市級「十佳消費者滿意服務單位」,2座被評為市級「三信三優」單位。
10年間,邵從海潛心研究加油站管理,總結出20項加油站管理法和3項設備改造小發明,先後獲得2項「青年創新創效」一等獎。員工稱贊他是一棵聰明的「智慧樹」,善於思考,創新果實結滿枝頭。
作為模範加油站經理,邵從海關心員工的工作和生活,善於激勵員工,凝聚人心。10年中,他為企業培養了46名加油站經理,上百名其他崗位人才。
海外利益捍衛者呂菁

呂菁,女,1979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法學博士,經濟師,現任海外勘探開發公司法律事務部副經理。
作為從高校選派赴俄羅斯的留學歸國人員,呂菁積極投身中國石油海外事業,在哈薩克項目工作多年,踏實敬業,勤奮務實,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光榮的使命感參與完成了中亞俄羅斯地區一系列重大油氣投資交易和糾紛的解決,為中國石油海外合作的示範區——哈薩克地區項目的法律事務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中亞俄羅斯地區的油氣投資項目中,無論是參與新項目收購談判,還是主導解決現有項目運營中存在的法律難題,呂菁都盡職盡責,大量閱讀各種材料,研究思考解決方案,努力捍衛中國石油的每一分利益。
呂菁根據PK項目經驗參與創作的《大型石油公司跨國並購後的整合管理》獲2007年第14屆國家級一等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為中國企業跨國並購交易提供了借鑒經驗。
呂菁在中亞俄羅斯地區工作、學習了10餘年,為中國石油的發展壯大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曾獲得「海外勘探開發公司特殊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鑽探技術能手張志強

張志強,男,1972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工程師,現任渤海鑽探公司第二鑽井分公司經理助理。
在古巴,張志強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雷厲風行的作風,使一道道難題迎刃而解,最終使首口井比甲方規定的時間提前7天鳴機開鑽,創造了該公司海外項目清關時間最短、卸船時間最短、安裝時間最快、甲方驗收最順利、開鑽時間最短等5項紀錄。
每口井施工前,張志強都收集參閱大量鑽井工程施工資料,對關鍵技術措施應用與甲方及時交流溝通,逐步完善技術體系。施工時,他每天按時把施工工況和相關生產數據向甲方匯報,主動配合甲方科學打井。
2009年,隨著集團公司對國際市場的重新規范與劃轉,張志強回到國內。在蘇里格,他與技術管理人員一起住到井上,研究方案,制定每道工序的技術措施,較好地處理了鑽井速度、泥漿潤滑、定向中靶等技術問題,保證了這個項目的經濟效益。
由於貢獻突出,張志強曾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勘探技術研發帶頭人朱光有

朱光有,男,1973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現任勘探開發研究院實驗研究中心油氣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室副主任,地球化學專業技術帶頭人。
朱光有先後承擔了18項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集團公司以及油田委託的科研攻關項目。在研究工作中,朱光有注重結合油氣勘探實踐,掌握勘探生產動態和技術難題,開展創新性研究工作。他研究成果突出,撰寫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科技論文,受到好評並被大量引用。他的研究工作注重結合地質實際問題,解決了一些油田急需解決的關鍵難題,有效指導了油田的勘探開發。
朱光有在基礎理論研究、新技術研發與應用、服務油田生產等方面取得重大創新進展,並參與了川東北高含硫氣田群、南堡大油田和塔里木哈拉哈塘大油田的發現,研究成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朱光有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地質學會第十二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等榮譽。
煉制科研能手王寶傑

王寶傑,男,1977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現任石油化工研究院蘭州中心石油煉制研究所副所長。
王寶傑先後參加了國家973課題2項,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1項,集團公司重大科技專項子專題2項,股份公司課題8項和3項地區公司課題。研發成果已相繼實現工業轉化。
近年來,王寶傑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發明獎(金獎提名)、集團公司和股份公司技術進步一等獎、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地市級以上獎項16項;在國內外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各種學術論文10餘篇;獲得2009年集團公司直屬機關「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並於2009年榮獲「第七屆甘肅省青年科技獎」和「第三屆蘭州市青年科技獎」。此外,王寶傑曾先後獲得美國專利授權1項、獲得中國專利授權8項,另有12項專利獲得申請號。
攝影:丁偉 金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