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化肥用什麼代替石油
擴展閱讀
液化石油氣灶多少錢 2025-02-14 03:54:05
廣東聯塑的價格什麼樣 2025-02-14 03:42:41
阜康市石油怎麼形成的 2025-02-14 03:36:57

化肥用什麼代替石油

發布時間: 2023-08-03 03:23:02

1. 化肥的原料是石油嗎

化肥的原料是石油,生產化肥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煤、天然氣和石油。

化肥的生產原料主要是合成氣,合成氣中還有硫、砷、氯等大量有害物質,在化肥產品正常生產中必須要脫除。生產化肥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煤、天然氣和石油,在生產化肥時, 通常先採用濕法對合成氣進行粗脫硫,再用干法進行精脫硫。

化肥用化學和(或)物理方法製成的含有一種或幾種農作物生長需要的營養元素的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鉀肥、微肥、復合肥料等,不可食用。共同的特點是成分單純,養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勁猛;某些肥料有酸鹼反應;一般不含有機質,無改土培肥的作用。



化學肥料農業作用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糧食生產在農業生產的發展中佔有重要的位置。通常增加糧食產量的途徑是擴大耕地面積或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根據中國國情,繼續擴大耕地面積的潛力已不大,雖然中國尚有許多未開墾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資多、難度大的問題。

施肥不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農業生產最基礎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質投入。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化肥在對農作物增產的總份額中約佔40%~60%。中國能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可以說化肥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2. 中國的氮肥,磷肥,鉀肥主要的生產原料分別是什麼

氮肥原料:煤或天然氣、空氣、水
天然氣、煤炭、石油是生產化肥的三大原料,通常被稱為氣頭、煤頭、油頭三類,近年來,由於石油和煤炭價格的升幅遠大於天然氣,故按成本優勢排列為氣頭、煤頭、油頭。

磷肥原料:
磷肥生產的主要原料是磷礦和硫酸,隨著中國磷肥工業的快速發展,磷肥生產原料的供應已經顯現緊張局面,不可再生的磷礦資源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戰略性資源之一。中國生產硫酸的硫資源主要來自硫鐵礦、冶煉煙酸和進口硫磺,與國外硫酸生產原料主要為硫磺有較大不同。中國硫磺資源比較貧乏,硫酸生產對進口硫磺依存度較高。因此,為保證中國磷肥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對磷肥生產所需原料——磷礦資源和硫資源的儲量、特點及保障能力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具體分析如下:

磷礦資源

資源現狀 ,中國磷礦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資源總量僅次於摩洛哥,位居世界第二位。據全國礦產儲量通報報道,截止2004年底,全國共有礦產地440處,其中大型礦72處,中型礦137處,分布在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查明資源儲量163.40億噸,其中基礎儲量38.94億噸,資源量124.46億噸,目前可采儲量18.92億噸。

中國除西藏外均已發現磷礦,相對集中的地區為雲南、貴州、四川、湖北和湖南五省,五省磷礦資源儲量佔全國的75%,且P2O5大於30%的富礦也幾乎全部集中於這五個省。磷礦分布的區域主要有如下8個:雲南滇池地區,貴州開陽地區、瓮福地區,四川金河-清平地區、馬邊地區和湖北宜昌地區、胡集地區、保康地區。從總體上看,中國磷礦資源分布極不平衡,探明儲量南多北少、西多東少,大型磷礦及富礦高度集中在西南部地區。中國磷礦資源總體上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是儲量較大,分布集中。中國探明的資源儲量比較豐富,但大部分地區所需磷礦均依賴雲、貴、川三省供應,從而造成了中國「南磷北運,西磷東調」的局面,給交通運輸、企業原料供應、生產成本帶來較大影響。

二是中低品位礦多,富礦少。中國磷礦品位較差,P2O5平均含量在17%左右,富礦磷礦石只有13.83億噸,占磷礦石總量的約8.5%,並主要分布在雲、貴、鄂三省。因此,中國大部分的磷礦必須經過選礦富集後才能滿足磷酸和高濃度磷復肥生產的需求。

三是難選礦多,易選礦少。在中國磷礦探明儲量中,沉積型磷塊岩(膠磷礦)多,佔全國總儲量的85%,其大部分為中低品位礦石。同時中國磷礦90%是高鎂磷礦,其礦石中有用礦物的粒度細,和脈石結合緊密,不易解離,一般需要磨細到200目顆粒佔90%以上才能單體解離。因此,中國磷礦是世界上難選的磷礦石之一。

四是礦床開采難度大。中國磷礦床大部分成礦時代久遠,埋藏深,岩化作用強,礦石膠結緻密,且約有75%以上的礦層為薄至中厚層分布,通過傾斜至緩傾斜方式采出。這種特徵給磷礦開采帶來一系列技術難題,往往造成損失率高、貧化率高和資源回收率低等問題。

開采和加工利用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為改善中國化肥消費結構中氮磷鉀比例失調的狀況,國家大力增加磷肥生產能力,已先後建成了雲南昆陽,貴州開陽、瓮福,湖北荊襄、宜昌,四川金河-清平六大磷礦生產基地,形成了大中小礦山共同發展的局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0年中國磷礦石產量為1937萬噸(以P2O5含量30%的標礦計),2005年則達到3045萬噸,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磷礦主要開采省份是雲南、貴州、湖北和四川,2005年上述四省磷礦石產量約佔全國產量的98%。

目前中國磷礦開發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磷礦企業整體規模小、經濟效益差。美國、摩洛哥和前蘇聯的磷礦企業規模和產量多在300萬噸/年以上,中國生產企業數量多,但規模小,多數是生產能力在20萬噸/年以下的小型企業。2004年,全國磷礦山企業420個,其中大型9個,中型26個,小型291個,小礦94個。雲、貴、川、鄂四大產磷省份,大中型磷礦山也僅佔全部礦山總數的3.9%。中國磷礦生產企業排名前四位的分別為雲南磷化學工業集團公司、宏福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湖北荊襄化工集團和開磷集團,其生產能力分別為600萬噸/年、330萬噸/年、300萬噸/年和250萬噸/年;二是磷礦企業裝備簡陋,管理落後,資源破壞和浪費嚴重。目前國外礦山企業采礦已實現大型機械化,選礦實現了大規模和微機程序控制。而中國除少數國有大型企業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半機械化以外,中小型企業特別是地方小型及集體企業,除配備有少量的鏟、裝、運設備外,主要以人工開采為主,裝備和技術水平仍停留在國外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水平,基本處於無序開采狀態,亂挖濫采、采易棄難、采富棄貧現象嚴重,資源利用率很低,造成資源的破壞和浪費。如湖北宜昌目前的中小礦山,在采1噸富礦的同時約9噸貧礦的儲量資源被浪費掉;三是亂采濫挖現象在局部地區依然存在。由於個別地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小礦亂采濫挖、與國有礦山爭搶資源的現象仍然存在。此外大礦小開、礦區被分割肢解的問題也很突出;四是磷礦加工不合理,造成優質磷礦資源浪費。由於中國磷礦價格相對較低,沒有拉開等級檔次,在優質磷礦富產地區,存在磷富礦「優礦劣用」、「高質低用」的現象,相當一部分適用於生產高濃度磷復肥的優質磷礦被用來生產黃磷和低濃度磷肥,造成有限的優質磷礦資源浪費。據統計,1997年全國磷礦加工企業使用的磷礦品位為23.4%(P2O5含量),1998年陡然上升到28.9%,1999年以後則高達30%以上,嚴重到了中、低品位磷礦基本遺棄的程度。

供應保障能力

中國磷礦石消費領域主要是磷肥、黃磷和飼料磷酸氫鈣,還有一些磷礦石直接出口。其消費構成為:磷肥約佔70%~80%,黃磷佔10%~15%,飼鈣佔6%左右,出口佔4%左右。2000~2005年中國磷礦表觀消費總量及各種產品消耗磷礦量見圖1。

根據中國磷礦石各主要加工產品未來需求預測,並考慮一定數量的磷礦石出口,到2010年和2015年中國磷礦石需求總量將分別達到6380萬噸和6826萬噸。屆時各種產品需求量及對磷礦石需求量的預測見下表。

除少數大中型磷礦企業外,中國數量較多的小型礦山的磷礦回採率很低,目前中國磷礦整體利用率大約僅有65%左右。據此推算,中國現有11.08億噸磷富礦資源僅可開發利用到2015年,18.92億噸磷礦可采儲量可開發利用到2022年,38.94億噸的基礎磷礦儲量在技術經濟層面上也僅可開採到2030年左右。因此中國磷礦資源保障能力較弱,特別是磷富礦資源即將面臨枯竭境地。

各種產品需求量及對磷礦石需求量的預測 (萬噸標礦)
2010年 2015年
磷肥(P2O5) 1450 1503
對磷礦石需求 5075
黃磷(實物量) 84 88

3. 煤 石油 天然氣是什麼能源用一點就少一點可以用什麼什麼什麼等代替

煤 石油 天然氣是什麼能源用一點就少一點可以用什麼什麼什麼等代替

煤、石油、天然氣是化石能源。
作為能源來說,在發電領域能夠逐步被風能、太陽能、潮汐能、核能、地熱能、生物質能所代替。
在交通領域,石油的地位幾乎短期內無法動搖。
作為化工原材料,比如製造瀝青、塑料、化肥等,是幾乎很難被替代的。

煤,石油,天然氣屬於什麼能源?

煤,石油,天然氣屬於非再生能源。
一次能源可以進一步分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non-regenerated energy resources)兩大類。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水力、風力、生物質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溫差能等等。它們在自然界可以循環再生。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經過億萬年形成,短期內無法恢復且隨著大規模開發利用,儲量越來越少總有枯竭一天的能源稱之為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氣、油頁岩、核能等,它們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點,便少一點。

煤石油天然氣是什麼

不可再生能源

沒有了煤·石油·天然氣我們將用什麼能源夠用嗎?

要相信科學技術能夠解決我們發展中遇到的資源環境問題。胡書記在今年兩院院士上的講話,主題也是如此。
全球的油氣、煤炭資源極為豐富。
英國石油公司在GOM的油井泄漏不好堵,說明下面的石油太多了。中國海洋油氣資源也極為豐富,只是開發要求技術條件高,我們掌握相關技術的企業太少。
而美國最近大力開發的頁岩氣,「100年」也用不完,那是埋藏在地下近2000米左右的一種緻密氣,我們勘查、評價技術都沒有,更別說開發了。
也就是說,傳統能源還多的是,人類100年是用不完。而以後的技術發展,也許水會成為廉價的能源,當然還有太陽、風,甚至安全的核聚變能了。
個人認為,發展核電要極為慎重,德國本來今年在關閉全部核電站。畢竟,搞不好斷子絕孫的事情我們不能幹。

為什麼說煤炭、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在生能源

不是「在生」 是「再生」。
煤炭、石油、天然氣這類礦產的產生最短也是以萬年來計算的。從有機質的沉積、壓實、埋藏、 再經過一系列演化過程,這個時間短則上萬年 長則以千萬年甚至億年計算。而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是19世紀,對這類礦產的認識開發業只有短短的數百年歷史,大規模工業化開采還不到一百年,消耗速度是遠遠快於形成速度的。從地質歷史的角度 則是可以再生的~只是這又是若干萬年的周期,屆時有沒有人類都是未知數。所以 以人類的歷史和認知范圍內 這是不可再生資源——等幾十萬年以後人在哪呢?

為什麼說:煤、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因為它們的形成時間太陽長

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中儲存的能量叫什麼?

煤、石油、天然氣屬於生物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只能說是儲存了億萬年的生物能。

煤,石油,天然氣有什麼缺點?

一、這些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二、燃燒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氣體;
三、現有任何設備不能充分利用。

天然氣蒸汽鍋爐可以用煤氣代替天然氣嗎?

燃氣蒸汽鍋爐是完全可以燃用煤氣或天然氣的,只是燃用這兩種氣源需要更換不同的燃燒頭,並且需要調整燃氣閥。

煤,石油,天然氣,及水力發電等能源都來自於什麼能?

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簡稱太陽能
自然界的能源資源按其形成和來源,一般分三大類:
1、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人類所使用的能源,絕大部分是過去和現在太陽輻射的能量,簡稱太陽能。如:太陽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氣、水能、風能等。
2、來自地球內部的能源。如:地熱、核能等。
3、由月球、太陽對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4. 請問化肥類 鉀肥類 這類肥料是用原油來制煉的嗎原油價格的高企對它們也有影響吧

化肥的原材料主要有一銨、尿素、硫酸銨、硫酸鉀、氯化鉀等。它都不是由石油直接製成。而且石油加工後的產物只有一小部分會進入化肥的各種原材料裡面。

但是,由於原材料之間或多或少具有替代效應,並且處於一定固定比例需求關系之中。所以正常情況下不同的原材料的價格會保持一種正相關的關系同方向運動而不會過分背離。

進一步講,石油價格的高企,很有效地對其他原材料提價起推波助瀾之作用,從而也只能夠向化肥的成本里傳到了。

5. 假如世界上的石油都用完了怎麼辦

有可能是電能(通過太陽能、風能轉化)也有可能是核能總之,人們必然會找到一種替代石油的能源下面有個很好的故事說明這一點:「經濟學原理」的選修課上,老師提了一個問題:「據統計,現在地球上還有6583000000千加侖的石油,而我們現在每年用掉150000千加侖的石油,那麼我們多長時間會用完呢?」 答案是:永遠也不會用完! 「為什麼呢?」大家不解地問。 老師笑了笑:「如果我有一個大倉庫,裡面裝著很多很多的開心果,你們每個人都可以到我的倉庫里吃免費開心果,而且還可以帶朋友一起來吃。只是有一個要求,你們要把吃完的殼都留在倉庫里。那什麼時候這個倉庫里的開心果會被吃得一顆不剩呢?」有位同學立即站起來,回答道:「永遠也不會。」老師說:「答對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奧秘。在開始時,大家一定呼朋喚友經常一起光顧。於是,倉庫里的開心果越來越少,果殼卻越來越多。隨著果殼的增加,大家發現開心果越來越難找了。 這時侯,大家開始權衡:是來這兒花很多時間、精力,尋找半天吃幾顆免費的開心果呢,還是自己花錢去買呢?答案顯而易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己去買而不再繼續尋找,致使那些難以尋找的開心果被永遠存留下來。 當得到一種商品或資源的成本超過另一種時,人類會自然而然地選擇更經濟和節約的方式來達到目標。石油也是如此,當人們開採石油的難度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另一些能源必然會被選擇並取代石油。這就是經濟規律。

6. 哪些能源最可能會代替石油,使我們生活在一個無化石燃料的世界中

幾百年前,人類走入了智能科技的路面,而高新科技的迅速發展趨勢實際上也是能源的持續耗費全過程。只有充裕能源的供給才可以適用人類高新科技的飛速發展。現如今,能源已經成為了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關鍵化學物質,沒了能源,不但科技的發展會終止,並且人類的日常生活也會遭受很大的影響。

自然,以人類智能科技的速率,在石油資源枯竭的問題以前,我們都是可以保證規模性開采可燃冰的。那個時候大家就擁有更潔凈的新能源來替代石油。大家也根本不用為並沒有能源而憂慮,假如可燃冰徹底替代了石油,那麼針對人類文明行為的總體轉型或是非常大的。

以往許多應用石油的機器設備等都必須開展升級換低。實際上可燃冰針對人類文明行為能源的快速發展也就是一個轉折期,它盡管比石油好些一些,可是依然屬於化石能源的范圍,依然會對自然環境產生一定的全球變暖,更主要的是化石能源的動能等級是有局限的。

伴隨著人類高新科技的迅速發展趨勢,我們要持續向宇宙深處開展探尋,這個時候大家就必須快速的宇宙飛船速率。而化石能源可以給予的能源是十分不足的,沒法讓宇宙飛船的效率獲得普遍性的提高。這個時候大家就必須一種根本有別於化石能源的更強勁能源,而這類能源便是大家了解的可控核聚變。

自然,可控核聚變要完成那難度系數就更變大,在它並沒有完成以前,大家依然僅有藉助化石能源。但是,以地球可燃冰的儲藏量可以供人類應用上千年上下,也充足堅持不懈到可控核聚變的完成。一旦可控核聚變實現了,那麼人類將進到核反應時期,化石能源將被完全替代,人類文明行為也未來新篇章。

7. 化肥的主要原料真的是石油嗎 那有一天石油用完了用什麼替代

對於中國來說氮肥(一樓的疑問也是在說氮肥,磷鉀肥與能源關系很小)來說,最主要的生產原料是煤炭,而不是石油或天然氣。 對於國際來說,氮肥主要以天然氣為原料,也不是石油為原料。 至於未來石油用完後,那是很遙遠以後的事情。對於氮肥來說所面臨原料問題來說,其他各種液體燃料(各種運輸工具巨大多數都以石油為原始燃料)的未來更面臨威脅。不過就算未來依然沒技術突破解決石油問題,石油資源的麻煩也不是災難性的。這只是各種能源的一種價格博弈而已。那種能源性價比到時更合理就主要以那種能源為主。比如:就算沒技術突破降低成本,目前高成本的太陽能,那時能成為成本最低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