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對中國石化是利好還是利空為什麼
當然不是利好消息。首先歷史證明了,國際原油下跌,中石化中石油也跟這跌。
說說原因。大家都看見了原油下跌帶來的成本下跌。但是卻沒有看見成品價格也在下跌。所以呢大家不但要看原油還要看成品油的國際形式。
再來看成品油下跌的大不大。應為這中間的煉化成本基本是不變的。假如(是假如)。一桶原油練半桶成品油。一桶原油下降由原來的100降到50.成本油由原來的120降到60。煉化成本長期10元。那很明顯煉油廠沒有原來賺錢了。雖然都是下降一半。因為原來能賺10元。現在已經不賺錢了。所以絕不能憑借一個消息來判斷具體形式。
這時候煉製成本越低的企業越能賺錢。所以大家還要看企業的成本大頭在哪
❷ 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對中石化股漂影響
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五板塊影響大
石油行業:利好效果不一
中國國內原油價格目前基本與國際市場接軌,在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中資石油公司的產品價格上漲,直接帶來的就是利潤。因此,對石油行業來說,油價的上漲對企業的業績及股價表現,都有著絕對的支撐作用。
不過,由於中海油煉油資產並不在上市公司,故此次調價對它沒有影響。對中石油和中石化而言,由於其原油開采和煉油資產結構的不同,故其調價的實際影響也大不相同。中石油85%以上原油可以自給,成本除了特別收益金會因為原油價格上漲而增加外,其他大部分是鎖定了的,成品油價格上調480元/噸產生的收入中,大部分都會成為公司的利潤。但對中石化而言,上調成品油價格後雖然產生的收入要大於中石油,但這部分收入很大程度上要彌補原油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上漲,難以產生實際利潤,只能減少虧損的幅度,對業績的改善沒有太大影響。
化工行業:正面效果突出
對化工行業,油價上漲與企業業績提升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關系。不過,從歷史規律看,國際原油價格高的年份,中國石化類公司的主營業務利潤也高,油價低的時候其利潤也低。盡管油價上漲使煉油、石化企業成本上升,但往往成品油及石化產品與原油形成的價差不僅不會縮小反而會擴大,這說明化工行業轉移成本的能力較強。所以,油價上漲會對中石化、上海石化等化工類企業的股價起到正面效果。
交運行業:航空影響最大
對於交通運輸行業,油價上漲對企業業績產生的負面影響較大。其中,對幾家公路股的影響較小,但對幾家航空公司將會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現在,燃油成本占航空公司成本的30%左右,同時,由於航空業的激烈競爭和較低的客座率,航空公司很難將燃油成本轉嫁給乘客。一旦油價持續保持高位運行,航空公司的業績及股價肯定會遭到打壓。
能源行業:影響分化較大
油價上漲對能源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能源替代方面,但這種影響只有在油價長期處於高位時才明顯。就煤炭行業來說,油價的上漲由於替代關系,往往會引起煤炭價格的上漲,所以煤炭類公司會受益。就電力行業來說,石油價格和煤炭價格的上漲會導致發電企業的發電成本上漲,會壓縮發電企業的利潤。所以說,油價上漲對兗州煤業是好消息,但對大唐發電 、華能國際和華電國際等為代表的火力發電企業並不是好消息,不過由於電價的相應提高,將會降低油價上漲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對新能源領域的股票來說,油價上漲可能會帶來一些正面的刺激,科力遠 、佛塑股份、中炬高新 、西藏礦業 、中通客車等或有不俗的股價表現。
汽車行業:有效抑制需求
油價上漲對汽車行業的業績影響比較間接。當國際原油價格長期處於高位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最終會上漲到一個相當高度,將顯著提高擁有汽車的成本,所以當油價上漲或被預期上漲時,油價成了消費者購買汽車所考慮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中國競爭極為激烈的汽車市場上,高油價將成為汽車需求的重大阻礙因素。所以,油價上升,對眾多汽車生產類企業來說,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
成品油漲價受益股一覽
600028 中國石化、 600110 中科英華 、 600256 廣匯能源 、 600339 天利高新
600583 海油工程 、 600642 申能股份 、 600688 S上石化 、 601808 中海油服
601857 中國石油 、000554 泰山石油、 000852 江鑽股份 、 000637 茂化實華
600157 永泰能源
成品油價調整影響板塊及個股一覽
石油板塊個股:利好效果不一
股票名稱
中國石化 (600028 )
中國石油 (601857 )
中海油服 (601808 )
泰山石油 (000554 )
准油股份 (002207 )
大元股份 (600146 )
天利高新 (600339 )
天科股份 (600378 )
S上石化 (600688 )
丹化科技 (600844 )
❸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為什麼會出現大規模虧損
古有曹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今有中石油、中石化憑借國家給予的壟斷政策,擁汽、柴、煤等燃油以脅政府。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無疑是給煉油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但我們國內自產的原油難道也是成本飛漲了嗎?況且,我們的中石油、中石化總的說來都是煉油化工一體化的,其中煉油真正虧損多少它們願意分得清清楚楚嗎?實際上,無論是中石油還是中石化,它們都是樂於看到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的,中石油能夠成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靠的不就是這個嗎?中石油、中石化的股價隨著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而步步高升不也是最好的注腳嗎?因為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油的國度,如果國家能夠免稅進口原油、成品油,允許內外資自由競爭經營成品油;並且對原油、成品油等能源資源出口徵收高關稅,那結果又會怎樣呢?你說它們還叫嚷虧不虧嗎?
❹ 中石油、中石化的煉油為什麼會虧損煉油不能實現盈利嗎煉油如何實現的盈利
第一,「漲快跌慢」、「漲多跌少」帶來社會廣泛批評。油價國際接軌改革自2009年1月15日以來,成品油價共調整17次,調升12次、調降5次。改革3年來,國際油價有漲有跌,而我國油價漲多跌少、有失公正。
第二,忽視人民幣升值對按美元計價的油價上漲的部分抵消,誇大了國際油價實際漲幅。成品油調價是以按美元計的國際油價為準的。但3年多來人民幣不斷升值,若按人民幣實際價值計並沒有這么高。也就是說,如果按人民幣計價,2011年進口油價並不比2008年高,而我國汽油價同期卻上漲了40%,今年以來又上漲了10%以上。
第三,「22天、漲跌4%」調價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將國內成品油定價權交給了國際石油壟斷勢力。國際石油炒家只要把22天的波幅按4%左右進行控制,就在一定程度上變相地控制住了中國的油價,損害了我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第四,「油價國際接軌」改革政策推出時國內油價高、國際油價低,大幅度抬高了國內油價的定價基數的起點。2009年1月油改時,國內油價為5440元/噸,大約相當於780美元/噸;而受金融危機沖擊,國際原油價格已跌至約360美元/噸。以此低點為基礎,我國油價隨著國際油價上升而高上加高。
第五,高估國際油價對煉油企業的成本推動,低估企業的實際消化能力,將國際通脹壓力直接向國內轉移。
第六,未考慮我國在海外的份額油和外交關系油進而誇大了我進口油的實際價格。據統計,我國海外石油份額目前已達6000多萬噸,其中有大部分的生產成本和購進成本明顯低於國際水平,有的甚至低於國內。
第七,國內原油價格搭乘國際油價「便車」,明顯擴大了石油企業實際壟斷利益。根據兩公司年報,2011年,中石油每加工1噸原油的經營利潤為1600多元,中石化為330元/噸。
第八,現行稅收機製成為國際油價帶動國內油價上漲的助推器。2011年,我國原油生產的增值稅增長了31.7%,原油生產所得稅增長了77.5%,成倍高於全國稅收增長幅度。石油和成品油的生產與流通環節的增值稅和消費稅隨著國際油價的上漲而上升,加上徵收的石油特別收益金和資源稅的提高,也成為推動國內油價進一步上漲的重要因素。
❺ 為什麼中石油中石化美股上漲,中股下跌
應該是上市的項目不同,投資股票是投資未來的盈利預期,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一路下滑,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60%左右,因此中石油、中石化都不得不依賴進口油維持正常的生產運營,均受到沖擊,應該在國內上市的項目出現虧損或不再盈利,在美國上市的項目仍有盈利的空間。
❻ 為什麼油價比美國高,中石油中石化還叫虧本
油價只是比美國高而已,因為美國在擼羊毛,所以他的油價不能參考。實際上就目前中國大陸油價8塊多而言,印度寮國都9塊多了,韓國折算人民幣11塊了,香港都快要20了。你說,虧本正常不?而且,中國關稅是稅中稅,進口增值稅也非常高。而作為國企,你可以在比如川藏一些很偏的地方也可以加油,這都是巨大的成本。
❼ 中石油中石化虧損是真的嗎為什麼還壟斷
有時候確實虧損,比如08年石油價格歷史最高時候。因為之前價格上確實有國家管制,不許根據自身經營狀況來對石油產品進行定價。往年也有虧損時候,因為其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容易引起關注,並且每當虧損都需要國家的財政補貼。但現在價格逐漸松動,價格一漲再漲。
但就實事求是的角度來講,其虧損的原因有很多,我個人認為有如下:
1、兩家石油公司員工數量龐大,附著企業繁重。解決就業問題是兩家公司的政治問題,人員工資福利是一項巨大開資(企業員工的薪資是比較高的)。相比之下,國外知名石油公司比如埃克森石油、BP石油、殼牌石油等全球雇員都遠遠低於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公司。
2、石油原料需大量進口,原材料價格高漲(目前也是超一百美元每桶),導致企業煉油成本提高,而煉油是兩家公司經營范圍的重要組成部分,導致企業虧損。其中中國石油有很多自家的油田,相比之下虧損應該比中石化要小。
3、雖然是央企,本是國家企業,全民所有,但作為企業自身,追求奢華享受,不論是辦公樓裝修、公車配置、出國考察、開會等等行政支出巨大,臃腫的管理機構,低效的管理模式,脫離艱苦奮斗的作風和奢侈浪費也是導致經營成本高的因素。
4、一小部分居於重要位置的貪腐官員謀私利,這部分無處無據可查,遐想即可。
5、生產工藝與國外發達工藝還是有一定差距,裝置的運行成本還是較國外同類型要高,這是我國自身技術發展的歷史因素和國外技術壟斷的現實造成,怨不得別人也不能過多埋怨自身。
6、喊餓的孩子多吃奶,企業特別希望從國家財政獲得更多的支持,習慣性哭窮。
7、等等其他我不知道的原因。
至於虧損為何不開放石油領域,這是因為石油產業是國家支柱產業,基礎產業,核心產業,屬於國家經濟命脈。中國資本市場,民間資本實力比較弱,開放石油領域,引進民間資本,本身沒有問題(它要出現的問題是能否公平公正參與產業重組並能否承擔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責任,在此是考慮國外資本介入,所以不予提出),但要考慮國外資本實力的滲入,擔心國家經濟命脈受國外控制,這對中國來說是極大有害。目前大部分核心產業都是由國家資本控制(含官僚資本)。中國不能像韓國,日本,中東等小國(日本屬於政治小國,這里小國是無力承擔挑戰)來依附美國,自身是避免不了以競爭者身份出現在世界舞台,對美國及歐洲列強形成巨大的挑戰,這也是為什麼西方各國以及反華勢力對中國全產業開放改革抱有極大興趣和贊賞。拿農業來講,我國一直對農業不予重視,空乏口號喊了無數年,就是不幹實事,而現在負面效益已經顯現,比如大豆製品受國外控制,失去定價權,以及轉基因農產品的發言權。此外也怕民間資本不受控制。
另外,國內一些利益群體在其中也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賺自己的錢賠國家的帳,也極大阻礙新三十六條的實施。這方面也無處無據可查,遐想即可。
有些事情不能說得太明,有些觀點不能道得過激,安心做人,小心生活,日子還要過啊。
以上是我認為的主要原因,倉促選答,歡迎補充指正。
❽ 油價這么便宜,民間煉油廠都賺錢,中石油石化為什麼虧損這么多
一本萬利的生意,為何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虧損這么多?
內部操作,誰知道呢?這種利益豐厚的企業,蛀蟲肯定少不了。
數據報表美國原油近期大幅度下跌,甚至理論上來說,出現了倒貼的情況,為何中國石油石化還是不賺錢的,這讓很多人有了疑問,其實通俗易懂的來講,也就是進口原油所佔中國石油石化比例很小,其實大多數還是要,依靠自主勘測。這也就是為何國外油價暴跌,而我國油價依然沒有多大變化的主要原因。
以下為中國石油財務數據報表:上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遞減14.4%,總的來看,全部都是虧損。
本人非專業財經研究者,如有錯誤,敬請指出!但是清楚一點,不用擔心了,這些企業縱然虧損再多都有國家補貼。正如高速公路一樣,一年收費幾千億,但還是連續八年虧損。
你覺得虧損的原因是什麼?不妨直說
❾ 為什麼中國油價比美國貴兩塊,中石油中石化還虧損
客觀來講:
1、中國的石油煉化成本比美國貴很多,主要是技術落後,但是中國又不能大量購買國外的成品油(類似於汽車行業,不能直接進口國外汽車,要加稅),為了保護國內的煉化企業。
2、國企有社會責任,有承擔稅務的責任,還必須每年給地方政府,國家上繳稅款,沒見哪個地方政府不要錢的(這部分也是錢啊)
3、國企時間久,必定會有些倚老賣老,或者某某之子,這樣類似不幹活的人,造成了成本增加
這三條是主要原因造成了現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