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於石油方面的論文嗎
石油企業管理創新之我見
--------------------------------------------------------------------------------
網路 ,2005年11月26日,作者:錢鋒,編輯:articleserver2,將文章發送到手機上閱讀
摘 要:管理的新生力量在於不斷創新,管理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題。深入研究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現狀,正確處理好石油企業管理創新中的幾個問題,處理好幾個關系,是目前石油企業管理創新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提高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能力和水平,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企業管理受到諸多復雜因素的影響。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西方管理文化的精粹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中國企業管理。中國企業管理創新,就是要不斷讓科學管理的新觀念、新方法沖涮。中國企業管理者的小農意識,就是用市場經濟的規范取代計劃經濟的禁錮,就是要在民主、科學、創新的旗幟下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潛能,實施高效、科學、人性化的管理。在知識經濟的浪潮中,整合中西管理文化的精華,探索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企業管理思想和文化十分必要。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加入WTO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繼續深化,石油企業正逐步推向市場,面臨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新的發展趨勢。如何才能促進石油企業有效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等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其關鍵是需要研究企業管理創新。
一、中國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現狀 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我國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現狀,目前石油企業管理創新活動主要是在具有相對獨立的經濟核算單位中開展。參與管理創新的人員主要是專職的管理人員,其他技術人員和基層操作人員很少,這反映了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主體狹窄,不利於管理創新的廣泛開展。當前石油企業鼓勵創新主要集中在管理方式方法及管理模式或在一些局部領域內開展創新活動,而管理制度創新較少。這就是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特點。從創新方法上看,主要是借鑒其他相鄰領域知識和技能,獨創較少。同西方大石油公司相比,我國石油企業的管理創新活動主要局限於少數專職管理人員,缺乏群眾性;同時創新領域狹窄,創新手段有限,整體創新能力水平低下。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石油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二、石油企業管理創新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石油企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很多企業經營觀念陳舊,企業的管理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存在一些問題:1、國家對企業的有效監督和發揮經營者的積極性沒有有效結合;2、已經進行公司化改造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還不規范;3、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勞動人事制度沒有建立健全;4、沒有完全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5、企業管理組織機構沒有完善;6、成立股份公司後企業管理如何轉變;7、重組改制後各個公司的關系如何處理。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企業管理創新來逐步解決。
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企業管理創新活動雖受到外部環境影響,但筆者認為企業內部環境是制約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主要因素。1)石油企業的自身特點 石油企業屬於礦藏採掘業,同其他工業企業相比,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高風險的特徵。具體表現在:一是油氣資源深埋地下,勘探開發難度大、時間長、成功率低;二是原油生產受自然規律的嚴重製約,企業生產的成本費用高;三是油氣企業工作場地大都在野外,企業辦社會負擔沉重[1]。石油企業的這些特點決定了石油企業的管理創新約束條件要較普通工業企業要多,而且正是這些特點加大了管理創新的成本,從而使得石油企業很難在管理創新方面有所突破。2)企業創新激勵政策導向 企業管理創新極易受到企業內部創新激勵政策導向影響。由於國內原油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狀態,為提高原油產量,石油企業對技術創新有很強的認知,其投入也很大,而對管理創新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是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積極性不高、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3)企業創新氛圍 良好的創新意識,與擁有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密切相關。在一個好的氛圍下,人就思想活躍,新點子產生得多而快;不好的氛圍則可能導致人思想僵化,思路堵塞。由於石油企業長期處在計劃經濟中,對市場反映遲鈍,缺乏市場壓力,難以形成企業創新的氛圍。
三、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途徑 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信息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經濟的全球化和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給企業經營環境帶來了根本性變化。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進行管理創新,以期超越一流,保持不敗。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西方企業管理創新是一浪高過一浪,在管理的諸多領域中進行了大膽而又成功的創新。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後,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經營關系越來越重要,管理創新關繫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根據我國石油企業的現狀和特點,我認為在石油企業管理中需要開展創新活動,以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盈利水平。
1.組織機構的創新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組織機構是企業運行賴以支撐的架構,科學的機構設置是管理理論與規律的產物,也與企業實際管理的要求相關。目前石化集團正在進行的重組改制過程,實際上是企業制度創新的過程。在制度創新過程中,組織機構必須有相應的變革與創新,才能適應全新的委託代理關系、集權與分權要求、管理效率的提高等等。因此,開展組織機構創新活動特別重要,否則企業制度創新就不可能真正成功。
2.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管理創新的主要形態,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源泉,它越來越成為決定企業管理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技術創新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管理問題,因為技術創新從研究開發、形成產業化到市場推廣應用,在整個過程中蘊涵著一種新的管理機理和方法。石油企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科技和追求整體效益的特點,經濟效益的提高依賴於技術創新。這種技術創新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目標,以充分利用新工藝、新方法和高效益產出為歸宿,推動石油企業發展,從而促進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創新。
3.經營理念的創新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由於企業長期處於計劃經濟時代,其價值觀及行為存在一種慣性,這種慣性根植於人們的頭腦之中,常常會不自覺地在其行為中表現出來。石油企業的這種模式及價值取向很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因此應該在經營理念上進行創新,樹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企業特性的經營理念,重新塑造自己的價值觀與行為取向。
4.管理制度創新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一些石油企業重組改制後,石油企業主業進入股份公司,成為股份分公司,其它部分為存續公司,保留原有的名稱。這是把原來的一個企業分為二個,各自有自己的法人,在經濟上、行政上相互獨立,但在黨群組織上還是一個系統,這就要求企業必須進行管理體制創新,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體制。
5.管理方式方法的創新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隨著以信息技術為首的高新技術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交易方式已經發生了一些根本的變革,企業物資、資金流動在不斷加速,企業原有游戲規則也隨之在不斷改變。石油企業只有適應這些變化,並根據這些變化尋求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才能在以後的競爭中取勝。
6.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資金、技術、專利等企業生產經營要素都可以相互轉讓,唯獨只有人力資源不能自由轉讓,因為人力資本將取代金融資本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2]。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使得過去以財務管理為重心的管理體系必須進行改革,轉變為以人為本的管理體系。如何讓職工在工作中發揮聰明才智、調動積極性、不斷提高知識和技能,是企業的一項迫切任務。因此加強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活動不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7.企業流程和信息技術運用創新
流程的改革與創新,源於西方企業對傳統分工條件下造成的生產經營與管理流程片斷化、無人負責整個流程,只追求局部效率優化而使整個流程效率低下的再認識。流程之所以需要不斷創新,是因為現代信息技術、電腦技術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原有流程賴以存在的前提條件發生了很大甚至是根本性的變化。因此,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流程創新是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一個重要領域。
四、需要處理好的關系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1.企業管理創新和企業管理基礎工作的關系
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是搞好各項其他工作的重要保證,是前提條件,是企業進行各項重大決策的重要依據,是推行現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條件。石油企業若想進一步創新、發展,必須加強企業管理基礎工作,必須處理好管理基礎工作與管理創新的關系,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在保證基礎管理工作正常進行的基礎上,充分搞好管理創新,探尋新的發展方法和手段,推動石油企業向前進步。
2.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的關系
引進國外先進管理技術和方法,對推動我國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縮小與發達國家企業管理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也是加強和改善我國企業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學習、引進、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石油企業自身的特點,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石油企業管理模式和方法。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創新決不僅僅是知識的發現,更重要的是知識的運用。一個企業的競爭能力並不簡單地取決於其科技力量,在某種程度上更取決於企業的管理水平。可以說管理創新也能創造市場,也能彌補技術創新的不足。因此,石油企業在管理創新過程中,除了盡可能地運用技術創新的成果推動管理創新向前發展,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管理創新來充分挖掘技術創新的潛力和效率。
3.石油企業管理創新與自身特色的關系
石油企業獨有的特點決定了石油企業所有的管理創新活動都應當圍繞如何減少和降低這些因素的影響展開。例如,地下油藏呈上下分布,不同的油藏分布在不同的地段,其平面上相互重疊;反映到地面生產上,不同的油藏其地面生產設施可能在同一區域。油藏分布的這一特點決定了油藏地面生產設施不可能以油藏為單元組織,而只能以地面集輸系統為單元組織。因此現行油藏原油成本核算以地面集輸系統為單元進行成本要素歸集,這樣的成本歸集反映的是同一集輸系統內所有油藏的平均開采成本,從而使採油在優化油藏開采方案時缺乏科學的依據。因此,無論是在經營理念創新上,還是在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創新上,都必須建立在石油企業的自身特點之上;否則,所有的創新只能是紙上談兵。
4.管理創新過程與利用信息技術的關系
當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原有管理游戲規則,信息技術不僅使實力雄厚的大企業特別是掌握當代前沿技術的大企業控制市場的能力不斷加強,同時還極大地提高了資本周轉的速度,使他們更容易獲得遠遠高於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這從根本上破壞了利潤平均化的機制。由於我國石油企業在開發和運用信息技術方面與西方大石油企業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加上管理創新活動缺乏或滯後,使其競爭力差距不斷加大。從這個意義上說,能否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潮流,已成為當今石油企業競爭的焦點。因此,石油企業在管理創新過程中,運用先進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現行管理創新的重大影響,是決定企業管理創新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5.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的關系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創新和管理創新存在密切的聯系,二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相互保證的,不能把二者的關系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
實質上就是改革以產權制度為核心的企業制度改革,旨在界定企業與政府、與社會、與投資者(股東)、與員工的關系,奠定企業管理的制度基礎,帶來企業運行機制的市場化。這是企業現代管理賴以存在的基本前提。如果企業的產權界定不清晰,外部激勵機制沒有建立起來,即使內部管理改革取得突破,也是不能持久的。企業管理體制(或組織結構)的改革,目的是實現管理模式的市場化,增強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在以產權為核心的制度創新基本完成以後,企業管理創新的任務更艱巨,對企業的競爭力、經營績效的影響更直接。這兩種創新是並行的、相互促進的,都直接影響企業競爭能力和發展後勁。因此,石油企業必須通過企業重組改制來加強和深化管理,實現企業管理創新,完成市場導向型的管理創新,建立起面向市場的管理模式和決策機制。當前石油企業必須通過企業重組改制來加強和深化管理,實現企業管理創新,完成市場導向型的管理創新,建立起面向市場的管理模式和決策機制。轉載請標出:論文快車 http://www.lun-wen.com
綜上所述,只有充分認識到我國石油企業管理現狀,才能更為深刻地理解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分析現在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新措施,正確處理好和其他相關問題的關系,切實搞好石油企業管理創新工作,把經濟搞上去,為我國石油企業在新世紀有更大的發展,為全面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多做貢獻。
更多參考.
http://d..com/rs.php?q=%D3%D0%B9%D8%CA%AF%D3%CD%B7%BD%C3%E6%B5%C4%C2%DB%CE%C4%3F&tn=site
2. 石油工程學論文
我國加入「WTO」後,石油鑽采和石油化工設備製造業的市場發生了變化,在市場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融入國際大市場參與世界同行業的競爭,是各企業面臨的生死存亡問題。為提高競爭力,行業中各企業紛紛在產品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企業結構調整、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採用國際通用標准、開拓國際市場上下功夫,成果十分顯著。
一、石油鑽采設備技術水平取得突破
近年來,我國許多企業的產品技術水平取得突破。一批列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創新項目的石油設備研製獲得成果:寶雞石油機械廠研製的ZJ70DB鑽機,採用全數字控制交流變頻等多項新技術,進入國際先進鑽機行列;宏華公司研製的ZJ40DBS鑽機,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江漢石油四機廠研製的2000型成套壓裂設備通過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外,山西永濟電機廠研製的YZ08、YZ08A石油鑽井直流電動機由國家科技部授《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江鑽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開展技術創新,與國內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國際間的技術合作,獲得「單牙輪鑽頭」等國家專利21項。該公司現共擁有國家專利56項,美國、伊朗專利5項。極大地提高了核心競爭力。榮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研製成功F35-105防噴器,能滿足深井、超深井鑽探的井控工藝要求,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至此,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已有能力實現對防噴器生產的全系列覆蓋。該公司研製成功高壓注水井帶壓作業裝置,有效地解決了油田中後期開發過程中高壓注水井帶壓作業的重大技術難題;寶雞機械廠下屬公司研製成功的BSJ5080TSJ60油田專用試井車體積小、用途廣、適應性強;華北油田第一機械廠研製的新一代節能抽油機獲得中國、印尼、和加拿大三國專利;勝島石油機械廠成功推出液壓反饋式抽稠油泵、長柱塞防砂泵、高效旋流泵三種抽油泵;華北油田大卡熱能技術開發公司研製的ZXCY系列直線電機抽油機通過河北省產品鑒定。該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量和佔地面積僅為常規抽油機的50%,且節能效果很好;在海洋石油方面,勝利油田自行建成我國國內最大噸位的海上石油鑽井平台——趙東一號、生產平台——趙東二號主體結構,勝利油田鋼結構承造能力達到國際水平;蘭石國民油井公司承包建造的重達1700噸的南海油田自升式井架鑽井模塊於3月23日完成陸地建造。該鑽井模塊用於香港正南20公裏海域的南海油田作業的番禹4—2和5—1項目。井架可以依託安裝在井架下端的導向輪滑行分段起升,無須重型起重設備,在海洋設備安裝中具有很大的優勢。
進來,由中石油管道局承擔的「大口徑彎管及裝備國產化研製」、「西氣東輸工程用感應加熱彎管技術條件」、華北石油第一機械廠承擔的「大口徑感應加熱彎管製造工藝的研究」、吉林化建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感應加熱煨制X70鋼級、直徑1016大彎管工藝研究」4項課題通過中石油鑒定,技術條件達到國際同類標準的先進水平、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勝利油田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大口徑管道全自動開孔機,滿足管道、容器帶壓下開孔、介面、碰頭等施工作業。中石油管道局為西氣東輸工程組織開展了125項科技攻關,其中「PAW-2000型管道全位置自動焊機」「PFM3640管道坡口整形機」「PPC3640管道氣動內對口器」技術性能達到或超過國外同類產品水平。總體來說,我國石油鑽采設備技術水平已達到一定水平。
二、化工設備的科研新產品取得較大成果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化工設備的科研新產品取得較大成果。由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35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化裝置在大連石化一次投料試車成功,標志著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催化裂化成套技術,具備了世界級大型催化裂化裝置的工程設計、製造和建設實力。由中石化工程建設公司、一重、齊魯石化共同設計製造的千噸級加氫反應器通過中石化技術鑒定,標志著我國邁入大型加氫反應器設計與製造商行列。由中石化和美國魯姆斯公司合作開發的10萬噸/年大型乙烯裂解爐已在中石化各乙烯裝置中使用。正在共同著手開發單爐生產能力15~18萬噸/年大型乙烯裂解爐,以滿足建設百萬噸級大型乙烯裝置的需要。杭州制氧機廠設計製造的乙烯冷箱在燕化71萬噸/年乙烯裝置運行正常,實現了大型乙烯冷箱國產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沈陽鼓風機廠製造的上海石化70萬噸/年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2002年4月12日正式投料運行,達到國外機組水平。由合肥通用機械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創新項目:1萬m3天然氣球罐研製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由茂名石化設計院設計、茂名石化建設公司施工的12.5萬m3原油儲罐在茂名興建,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原油儲罐。南化機成功製造國內最大的年產45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的關健設備—二氧化碳吸收塔。撫順機械煉化設備有限公司設計製造的螺旋折流板換熱器通過專家鑒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遼陽石油化纖公司機械廠研製成功聚酯裝置用重型壓力離心機,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三、產品質量不斷提高
國內各企業在努力提高產品技術水平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如華北石油一機廠為保證其專利產品異型游梁式抽油機的質量,滿足批量出口美國等的需要,打破常規,配套產品由原來招標改為聯合國內幾家獲得國際API資格的廠家進行共同攻關,發揮聯合優勢叫響國產品牌;山西永濟電機廠的石油鑽井直流電動機由中國質量協會、全國用戶委員會授予《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稱號。
在市場競爭中形成了一些產品質量好、受到用戶歡迎、市場佔有率不斷上升的專業廠。如:榮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防噴器產品占據國內市場80%銷售份額,躋身於世界4大防噴器製造商行列;江蘇阜寧宏達石化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地方小廠,公司推出的四款新採油工具QS型系列可取式橋塞、KYLM型系列液力錨、DS90-Y241型組合式油層保護封隔器和Y341型系列軟卡瓦封隔器,大大提高了採油作業的成功率,降低了油田生產成本,受到油田用戶的歡迎。山西永濟電機廠生產的直、交流系列石油鑽井電動機已達30多種,國內油田鑽機所用配套電機的98%來自該廠。
四、國際通用標准和信息化受到重視
北京石油機械廠獲得API 16D會標使用權(API 16D是美國石油學會關於鑽井控制設備控制系統規范),北京石油機械廠是國內第一家、世界第九家擁有API 16D會標使用權的廠家。
經過近15年的努力,全國石油鑽采設備和工具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已形成了面向陸上和海上石油勘探、鑽采設備、材料標准體系。現行有效的國家標准中,等同等效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有27項。目前,我國通過API認證的石油設備製造企業已達196家。寶雞石油機械廠已獲得API認證達8大類55項,是我國取得API認證最多的石油設備製造企業。為我國的石油機械裝備進入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實現世界級製造商的目標,江鑽股份公司一直把信息化建設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江鑽股份公司信息化系統的成功開發應用,大大提高了在全球一體化市場競爭中的生存與發展能力。2002年成為湖北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重點示範企業。
五、企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大進展
上海神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成功購並上海第一石油機械廠、上海第二石油機械廠、上海石油儀器廠、上海石油化工機械設備研究所等。由上海神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參股60%、上海電器集團總公司參股20%、個人參股20%,成立上海神開石油化工設備有限公司。寶雞石油機械廠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成功改制為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並全面啟動耗資7000萬元的鑽機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具有50年歷史,生產煉油、化工設備的撫順機械廠與一些大中型國有企業一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步履蹣跚,舉步維艱。近年來,雖幾經努力,但虧損不斷加劇。在得到員工的支持和認可、在市委、市政府指導組的協調指導下,採取國有民營策略,順利實現企業轉制;原華北石油二機廠的產品85%以上的市場在華北石油管理局外,由於體制的束縛,經營陷入困境。2002年順利完成了整體帶資分流改制工作,新成立了河北華北石油榮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六、石油鑽采設備向海外進軍取得成效。
江鑽股份公司是世界石油鑽頭三強之一,石油鑽頭出口到美國、加拿大等19個國家和地區;宏華公司已交付中亞ZJ70D鑽機5台,又新接中亞國家的10台ZJ50DBS電動鑽機訂單;南陽石油機械廠先後有7台3000米車裝鑽機隨長城鑽井公司和大港油田等用戶赴墨西哥作業,其鑽機性能給用戶留下了良好印象。2002年,750馬力電動拖掛式鑽機在墨西哥中標;中國石油技術開發公司向土庫曼出口成套鑽機及其外圍設備;中原油田特車修造總廠石油鑽采特車出口土庫曼、喬治亞、哈薩克;新疆石油局采研院研製的一批固井工具、抽油泵出口哈薩克;四川射孔器材公司批量射孔器材出口哈薩克等。
3. 急求石油專業論文
中石油職稱論文石油論文參考文獻:
論我國石油石化行業的政府規制
摘 要: 我國石油石化行業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不同時期的政府規制。本文從我國石油石化行業規制逐漸放鬆、由限制性轉向激勵性、規制具有柔性等特點入手,分析了現階段我國石油石化行業規制存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思路。
關鍵詞: 石油石化行業 政府規制 改進思路
我國石油石化行業的政府規制經歷了從計劃經濟時期到雙軌制,再到市場經濟時期的演變。不同時期政府對石油天然氣的價格、油氣勘探開發煉化和銷售的市場准入、行業環保政策、包括資源稅和礦區開采費等在內的財稅等方面進行了規制。政府規制避免過度競爭造成的資源浪費與配置低效,促進產業健康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和完善。
一、我國石油石化行業規制的特點
(一)規制內涵豐富
在石油石化政府規制脈絡中,國家對石油企業的市場准入、油氣價格定價權、企業產權變更方面的規定體現了政府對微觀主體企業的規制(主要體現經濟性規制);國家在財稅金融、政策法規方面的規定(其中環保政策體現了社會性規制),體現了對石油石化行業的宏觀干預。由此看來,政府對石油石化行業的規制是全方位的復雜性的規制(見表1)。
(二)規制逐漸放鬆
石油石化行業的政府規制是逐步放鬆的(表1)。主要通過市場准入和市場競爭體現:從石油、天然氣價格來看,由計劃上的政府完全定價到政府與市場雙軌定價,再到放開市場定價,體現了價格規制的逐漸放開;准入上,煉化和銷售上具備了一定的市場競爭主體;產權改革上,由原來的完全國有獨資石油企業改組為國有控股的現代股份制企業集團,實現了政企分開,明確了所有權和經營權的關系。同時,國家通過了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勘探開發領域;財稅上,資源稅的從量計征醞釀從價計征等。這些措施均以市場為導向,逐漸向市場化邁進,體現了規制的放鬆。
(三)規制由限制性轉向激勵性
常見的激勵性規制包括最高價格限制、標尺競爭、不對稱規制等,具體到石油石化行業表現在:國內原油價格對國際原油價規定了參照區間(為每桶80-150美元),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企業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天然氣價格規定了最高浮動上限(為10%),企業可以在這個上限以下努力提高經營效率、降低服務成本,以獲得更高的收益;在鼓勵外資設備和技術引進上,基本上採取了優惠的出口退稅或免稅;在油氣煉化和銷售環節,由於有競爭企業的引入,小企業只有壓低成本、提高效率,才能在同三大石油公司競爭間獲得少許的利益。同時,對三大石油公司提高自身效率起到一定刺激作用。
(四)政府規制的特殊性———具有柔性
我國作為轉型中的國家,石油石化行業政府規製表現出特殊性(表1)。例如,成品油價格雖然逐步市場化,允許油價自由浮動,但政府始終沒有放棄對其基準價定價的權力;而對天然氣氣價雖然也逐漸市場化,但國家對其基準價浮動掌握主動權;在資源稅上,國家將逐步由傳統的量計征改為以市場價格變動的從價計征;在產權治理上,石油公司原有計劃體制下的全資國有企業,變為與國際接軌的集團公司,下設若乾股份公司;在環保政策上,各公司規定了排污指標,這些指標可以探索拿到排污交易所進行交易等。這些都從不同層面體現了我國石油石化行業計劃經濟遺留下的政府強制性規制與市場經濟環境下市場機制是相互融合的,是具有柔 性的規制。
二、我國石油石化行業規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消費者在同規制機構、企業的三方博弈中處於劣勢
消費者處於劣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由於石油石化行業的行政壟斷特性較強,企業藉助與政府的關系和信息不對稱使企業尋租更便利,從而達到合乎企業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相對於整個油氣市場來說,油氣市場發育不全,交易成本較大,因而油氣企業內部交易要優於市場交易,油氣企業內部交易的強化,越發阻隔了新市場的發育。由於油氣企業內部交易強化,企業內部成本得不到真實反映,在非真實成本基礎上的產品價格加成(成本+利潤加成)可以使企業獲得更大利潤。同時,企業內部也控制了產品的種類、數量和質量,按照不同的消費水平區域可以實現消費者價格歧視政策,從而獲得超額利潤,消費者福利得到損失。
(二)政府規制與市場機制的邊界需進一步釐清
在石油石化行業,中下游是壟斷競爭市場,中下游產業鏈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煉化雖然時有虧損但通過銷售盈利均可彌補,競爭使得國有油企面臨降低成本的壓力,同時使民營企業分享到一定利潤。今後油氣煉化環節應該尋求更多的互利合作,更多的向外來資本開放。而石油石化的勘探開發和運輸行業屬於自然壟斷行業,更多的應該是政府對這些領域引入競爭,降低民營和外資企業進入的門檻。不管是在石油石化行業煉化銷售的行政壟斷環節,還是在勘探開發和運輸的自然壟斷環節,政府要把握好該行業競爭的度,在引入競爭上,競爭主體和力量太小,則達不到刺激行業整體活力,此時要放鬆規制,引入更多的競爭;如果引入競爭力量過多過散,則行業可能盲目競爭導致市場失靈,此時政府則要代替市場進行更多的干預。
(三)法律、獨立規制機構和監督機制三者需進一步磨合
我國針對石油石化行業獨立規制的效用要完全發揮其作用,有賴於相應法律和監督機制的進一步磨合和完善。《反不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礦產資源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對該行業有一定約束效力,但專門針對石油石化行業的法律缺失,行業作為和政府的規制受到合法性的挑戰。獨立規制機構的權力和效力受到掣縛。同時,政府針對獨立規制機構的獨立監督機構缺失,導致政監不分,加上民間監督反饋機制的不健全,使得對獨立規制機構的監督失效。
(四)石油石化行業改革不能脫離其市場結構和行業特性
對石油石化行業的改革不能忽視其市場結構和行業特性。
一方面,該行業市場結構模式兼具有區域垂直壟斷模式、整體垂直一體化模式特點,因而採取縱向環節的分離模式較難。區域垂直壟斷表現在三大石油公司南北、海陸實行區域分治,各自在其區域內實行勘探開發、煉化、銷售的垂直一體化管理。同時,三大石油公司在全國的不斷擴張,各自壟斷區域范圍擴大,使得區域垂直一體化模式兼具了整體垂直一體化模式的特點。另一方面,我國的油氣資源主要集中在落後的西部地區,屬於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即使油氣行業全面對外開放,由於其行業性質決定了企業要擁有較多資本和較高技術,盲目的進入反而降低整體效率。因此,石油石化行業改革既要考慮區域垂直壟斷模式、整體垂直一體化模式特點,又要考慮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特點,避免不當的產業結構調整。
三、我國石油石化行業政府規制的改進思路
針對以上的問題分析,提出石油石化行業政府規制的改進思路:
1.建立政府和油企之間的良性關系。一是繼續堅持探索國有企業行業政企分開的產權改革,政府政務公開尤其是各部門政府的財務要公開或接受第三方財務審計或託管,政府規制制定要走法律程序;規制的方向應該轉向適合公共群體的利益為重。二是通過投標招標等合規程序建立政府項目和企業之間的良性關系,繼續深化現代企業制改革和加大企業兼並重組破產力度,企業財務公開和由第三方審計,企業物料采購和產品生產、運輸、銷售環節建立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等。
2.建立獨立的能源規制機構。這樣實現了對規制者的政監分離,獨立規制機構的效用可以發揮,又能節約重置規制機構的成本,還能用下面機構來反映規制績效和對行業實行有效的監督。而從長遠來看,真正獨立的能源規制機構的建立,要先完善的各部門法律和監督機制,再加上產權改革,政企、政監分離,從而能發揮獨立規制機構的效力。
3.合理引入競爭機制。放寬市場准入條件,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與國內石油企業合作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支持民間資本參股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網路,並細化相關的出台規則。打破經營上因行政壟斷造成的不公平,考慮逐步放開對原油貿易環節的管制,讓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以達到增加市場競爭、破除行業壟斷的目的。
4.實施激勵性規制措施。這要從以下方面考慮,一是激勵措施的制定、實施和激勵程度上要合理。二是被激勵行業企業(在我國特別是經理人)要有按激勵方向上的反應,這需要行業企業組織有接納政府和市場激勵的有效機制。三是特別對掌握企業運轉的經理人實行競爭上崗,對經理人設定綜合考評獎勵指標體系等。
5.促使企業利潤和社會福利之間達到合意的均衡。必須在企業會計業成本公開化、集團企業內部之間引入內部競爭機制、培育集團外市場勢力、產品實行最高限價和區域間合理的比照價格、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適當讓利給消費者等方面進行改革。
參考文獻:
[1]李郁芳.體制轉軌期間政府規制失靈的理論分析[J].暨南學報,2002(6)
[2]張鳳兵等.自然壟斷產業市場結構模式及其轉換———以發達國家電力行業改革為例[J].理論學刊,2009(2)
[3]黃朴,付慶祥.石油企業成品油自主降價原因和影響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9(2)
[4]王孝瑩,張豐智.石油產業壟斷性質分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0(2)
[5]白讓讓.規制經濟研究中的政策偏好與現實反差[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雙月刊),2010(2)
4. 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技術管理論文
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技術管理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技術管理論文旅雀斗,歡迎閱讀與收藏。
引言
基於石油化工產品大部分具有危險性,導致石油化工行業通常具有相當高的危險系數。而在實際的生產操作之中,一旦發生操作不當或者是安全管理的工作還不夠完善,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這樣不但會對企業造成非常嚴重的經濟損失,阻拆磨礙企業的正常運轉,同時還會產生極為惡劣的社會輿論影響。所以,石油化工企業一定要將安全管理的工作落實到實處,根據實際情況對於管理方面的不足之處進行積極的改進以及完善,從而為中國石油化工企業的穩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中國石油化工企業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1.1對於安全管理的認識不足
中國石油化工企業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問題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對於安全管理認識的不足。當前階段,大部分跨國石油化工企業或者是中外合資的企業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水平都非常高,所應用的安全生產技術也是十分的先進,在人員管理以及設備管理的工作上都完成的非常出色,極大的降低了事故危害的產生[1]。但從一些生產規模相對較小的少數化工企業來看,由於企業自身的管理工作者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對於安全管理的認識還不夠透徹,導致這些企業只有簡單的安全管理模式,只一味的追求高生產、高效益,從而大大的增長了企業生產中的安全隱患,致使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1.2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力度不夠
在企業實際生產的整個過程之中,由於在安全管理工作上的投入力度不夠,安全管理人員自身的配置也嚴重不足,安全管理制度不能產生實際的效用;安全設備以及警示標志的短缺,從而導致了企業不能有效的遏制災害的發生,降低了企業的安全系數。
1.3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
當前中國還有少部分化工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在自身素質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也是致使安全事故產生的一個根本原因。特別是在一些小型的鄉鎮級石油化工企業,個別員工在實際生產操作的技能方面並不熟練,難以達到安全生產的管理要求,對於生產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冷靜地作出判斷,從而導致了事故的產生。與此同時相關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員也有其不足之處,某些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受到過有效的培訓學習,對於法律認識不夠,在實際進行安全管理的相關工作時,沒有將正確的安全管理制度作為根本依據,許多生產之中的隱患不能得到有效的規避以及消除,從而造成嚴重的事故。
2石油化工企業在安全管理方面進行改進的有關建議
2.1健全相關的安全管理機構
石油化工企業相關的安全管理機構分為三個主要部門,分別為決策機構、職能部門以及管理部門。其中決策機構也就是安全生產委員會,身為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至高機構,其需要負責企業的衛生環保、生產安全以及技術改造等相關事宜,擬定有關的目標並實際指導相關的企業職能部門切實實施。而職能部門就是負責落實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的一切事務,制定相歲鉛關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並且加以督促以及實施。至於管理部門以及企業車間的安全管理人員是負責企業安全的有關管理和監督的工作,是能夠保證企業進行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
2.2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方式
高效、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是所有石油化工企業得以穩定生產的基礎。石油化工企業的相關管理工作應該由傳統的事故管理模式漸漸向現代化的工業隱患管理模式轉變,對於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應該將被動防禦變成主動排除,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適應現代化安全管理的相關要求。只有這樣中國石油化工企業才能在未來的發展形勢之中切實保證企業的安全。
2.3有關安全管理措施實際應用
第一點,增強危險辨識的能力即有效辨別系統危險的能力。對於危險的感知以及辨識就是了解危險的過程,在為系統控制提供切實有效的信息的時候,同時也提供了對於危險的評價根據。通過查找在管理方面的不足之處,全面的進行企業安全狀況的分析與判斷,為了管理部門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從而有效的建立起一個動態的約束機制。第二點,對於目標進行管理。這樣做能夠按照目標的實際變化情況,在最快的時間之內發現問題並且給予相應的處理。第三點,標准化作業的切實開展。標准化作業指的.是經過對作業系統進行一定的調查,對目前實施的作業過程分析並深入研究。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之上,結合工人生產作業的工作經驗,對於多人作業實行統一的指揮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幫助並且輔助企業的生產以及對於質量的需求,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達到高效和安全的目的,完成標准化作業的開展。第四點,完善安全檢查以及對於安全隱患的排除。企業的相關安全檢查工作有專業、抽樣、巡迴以及例行檢查等四種模式。這些檢查對於危險源的產生以及發展的掌握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實時掌握有關人員以及設備的相關狀態,在最快的時間內察覺到隱患的存在,提供動態隱患需要解決並完善的信息,同時提供安全決策所需要的客觀根據。第五點,對於事故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開發。事故的產生使得企業遭受非常嚴重的損失,這些損失損害了企業的效益,對於企業的未來發展進步產生了巨大的阻礙。如果企業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全力完善企業的安全狀況,應用現代先進的科技手段,對於事故的原因以及影響范圍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將事故資源的可利用部分進行合理高效的開發,盡最大的努力探索系統功能的不同運用方式,從而使得消極事故逐漸變成具有積極安全指導作用的例子,提高企業的整體安全管理水平[2]。
2.4創建一個完善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傳統的安全管理手段具有被動的特徵所以很難達到現代化石油化工企業對於主動排除危險的需求,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個適合中國現代化企業安全管理信息的系統。伴隨著社會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將數學方法與計算機技術結合在一起創建一個完善的石油化工企業方面的安全信息系統,是能夠切實實現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徑[3]。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將數據分類並進行大量數據統計,為安全管理的相關部門作出非常全面以及詳細的數據報告,同時對於這些數據也能夠經過系統之中的資料庫以及數學預測模型進行相關的處理以及分析,並且還能夠對於安全管理部門在安全形勢方面的分析工作作出一定的輔助,幫助其察覺出工作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問題,從而將中國石油化工企業從傳統的、相對靜態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統改變成高效的、科學的以及動態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統。
3結語
石油化工企業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對於中國整個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意義,在實際的運轉過程之中,石油化工企業有必要強化對於管理團隊的篩選與創建,大力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提升生產工作人員對於生產安全方面的認識,及時察覺到生產過程之中存在的危險與隱患並對其進行妥善、合理的處理,最大限度地杜絕安全事故的產生,從而促進中國石油化工行業穩定與健康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