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管道泄漏的石油怎麼處理
擴展閱讀
柴汽油哪裡價格便宜 2025-02-13 06:30:06
老外怎麼製造工具 2025-02-13 06:21:44

管道泄漏的石油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3-08-09 18:56:18

❶ 石油氣的應急處理

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慧蔽緩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寒服。有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前模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高濃度環境中,建議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若有凍傷,就醫治療。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並碼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氣體。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

❷ 油污泄漏了,怎麼能快速處理急,急

因為油污與水不相容的特性,如果油污液體泄漏到水域以後是非常麻煩的情況!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生產水面收油的器材的廠家,經過現場實地實踐後,發現這個產品並不是很好用,並且還很貴。既增加了處理單位的處理陳本,還浪費了人力物力!油污液體,不管是潤滑油,汽油,柴油,機油,基本上都會漂浮於水面,如果繼續泄漏,會在表面形成比較厚的油膜,如果是開放的水域,油膜會隨風的吹動四處飄散!
如果在非飲用水區域,非保護水源地,海洋水域內的油污泄漏,石油泄漏,可以使用溢油分散劑,消油劑,濃縮型,普通型或生物型進行噴灑處理!如果油污在水面形成比較厚的油膜或者油層,首先要使用pvc圍油欄進行圍堵攔截,也有岸灘式充氣圍油欄進行配套使用;然後可以使用轉盤式收油機進行回收,配套使用儲油罐,浮動油囊進行油污的臨時儲存。
如果泄漏在內河流域,水庫,城市鄉村的河道,則需要首先用吸油氈,吸油棉進行物理吸收處理,配合吸油圍欄,垃圾回收袋使用!油花是最難處理的,需要反復處理,將吸油棉放置在水面來回移動,便於吸收完全!
如果泄漏的油污液體比較復雜那需要提前做好防護工作,用吸油棉,吸油氈是不能完全清除的!

❸ 石油泄漏,污染了海灘,怎樣清理呢你能想出幾種方法.

清理海面石油泄漏污染,不是幾種簡單的方法就可以的哦,要物理、化學多種方法,多步驟哦!
清理石油泄漏的第一步是切斷污染源,阻止浮油區繼續擴大。
第二步是通過一些物理方法清除海面石油污染,比如用抽吸機吸油,用水柵和撇沫器刮油,用吸油氈吸附原油並回收處理等。這一步只能粗放地回收部分油污,減少石油泄漏的損失;但並不能徹底清潔水面。
這就需要第三步,噴灑化學消油劑,通過化學反應,促進石油的分解或沉降,形成能消散於水中的微小球狀物。但利用化學試劑的弊端在於可能引起二次污染,只能用於清理少量油污。
國際上通用的清理石油泄漏的方法還有燃燒和放任。但是,燃燒的方法只適用於浮油厚度大於2毫米的事故,原理是,燃燒後海上會留下一種焦油球,油船再直接把這些球狀物質打撈起來,這種做法可清除水面50%到90%左右的石油。這種做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會引起大范圍的空氣污染,對於海洋生物的破壞性也非常大。放任適用於遠離海岸和人類活動區的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這種方法利用微生物使原油自然消解,但會擴大污染范圍,尤其是對污染地區生物的破壞不容小覷。
高手在民間。比如對於海灘的污染處理,英國一位農場主曾發明了一種用機編禾草排治理石油污染的方法,不僅能防止石油在海中擴散,而且能吸收比自身質量多15倍的石油。禾草中又以大麥秸稈治污最為有效。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後,當地環保志願者用廢舊絲襪裝上收集來的毛發,用來圍堵海岸邊,可以吸附清理海面的油污。還可以利用玉米葉編成辮子型,利用現在嫩玉米上市,將收集的玉米葉曬干,編成辮子型,圍在海岸邊,吸附海面殘余油污,防止油污粘附在沙灘上。

❹ 原油泄露問題如何解決

問題一:原油泄漏的處理 原油泄漏有很多種,主要有陸地泄露和海上油輪泄露陸地泄露危害性大一點,簡單處理方法是直接燒掉。油輪泄露就要打撈了。原油泄露後是漂浮海面的,首先用東西圈起來,然後聚攏,用水泵之類直接抽到運輸船上,上岸後再行處理。不過,原油泄漏後造成的環境問題蠻嚴重的且難以處理。最好就是先預防原油泄漏才是最重要的。

問題二:如何處理石油泄漏的事故 5分 石油泄漏後從環保角度首先做兩方面的工作:1是堵漏油;2是去除已有的漏油。去除漏油最希望的是快速,簡便,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至於漏油再利用那都是次要的問題。
另外,石油和水的混合物是可以常離的,需要特殊的工藝。僅用蒸發是不行的,因為姑且不說蒸發效率低下,石油中有些組分本身就會蒸發,還有石油和水會形成乳狀液,自然情況下分離不易。

問題三:怎樣處理石油泄露到土壤中的問題 正在科研過程中的生物降解法,目前伐用最廣泛的去除表層污染土壤法,不太令人放心的填埋法,也有人提到洗滌法。

問題四:原油泄露導致路面濕滑如何定性 大致有以下兩點:1.路面濕滑,如車速過快,導致剎車距離延長或者車輛甩尾、側翻之類的;2.酒後駕車導致駕駛員遇到緊急情況反應慢或者處理方式不當。
還有隱性因素:假如此時有較強太陽光照射,會導致路面積雪反射陽光,造成駕駛員眩目,對路況判定不準確等因素。

問題五:怎樣避免泄露在海里的石油擴散 石油會漂浮在海面上,用隔離欄把它圈起來,再用專用機器吸收,最後剩下的很薄的一層點燃就可以了!

問題六:誰知道怎樣才能最科學的處理石油泄漏? 上次墨西哥灣那個事件就說明了沒有最有效的,目前只能綜合各種方法:
物理法:分子篩法等 化學法:找到一種能和石油反應的物質。 就地燃燒法 生物法: 微生物轉化法,至於這樣的微生物可以用誘變法選擇

問題七:關於最近的石油泄漏 第一個問題答案:美國墨西哥灣 第二個問題答案: 這是因為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太大 影響海氣系統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 1噸石油在海上形成的油膜可以覆蓋12平方千米的海面破壞海洋生態系統海洋石油污染會給生物帶來危害制約人類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石油是不溶於水的化合物,進入海洋中的石油會在海面上形成大面積的油膜,影響了海氣系統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海面覆蓋著粘稠的大面積的油膜,影響了大氣中的氧氣進入海水中,影響了海洋對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吸收,使溫室氣體相對增多,進一步使全球變暖;大量海水不容易蒸發進入大氣,使污染海區上空空氣乾燥,降水比其他海區明顯減少。海洋上存在石油薄膜,海面的反射率加大,大大減少了進入海水中的太陽能。油膜的存在使海洋潛熱轉移量減少,污染海區上空大氣,使年、日差別變大,使海洋失去調節作用,產生海洋荒漠化現象,直接影響到當地的氣候和生態環境。 當海面漂浮著大量油膜時,能夠降低表層海水中的日光輻射量,因而引起靠光合作用的浮游植物數量的減少。大家知道,浮游植物處於海洋食物鏈的最底層,其初級生產力約占海洋生物總生產力的90%。浮游植物數量的減少,自然會引起食物鏈中其他更高環節上的生物數量的相應減少,這樣就導致了整個海洋生物群落的衰退.石油在海面上的氧化和分解需要大量的氧氣。據統計,造成海洋中O2減少,CO2的相對增多,以及進入海水中的太陽光減少,使海洋中大量藻類和微生物死亡,厭氧生物大量繁衍,海洋生態系統的食物鏈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失衡。 第三個問題答案: ①擴散。入海石油首先在重力、慣性力、摩擦力和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在海洋表面迅速擴展成薄膜,進而在風浪和海流作用下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塊狀或帶狀油膜,隨風漂移擴散。擴散是消除局部海域石油污染的主要過程。風是影響油在海面漂移的最主要因素,油的漂移速度大約為風速的百分之三。中國山東半島沿岸發現的漂油,冬季在半島北岸較多,春季在半島的南岸較多,也主要是風的影響所致。石油中的氮、硫、氧等非烴組分是表面活性劑,能促進石油的擴散。 ②蒸發。石油在擴散和漂移過程中,輕組分通過蒸發逸入大氣,其速率隨分子量、沸點、油膜表面積、厚度和海況而不同。含碳原子數小於12的烴在入海幾小時內便大部分蒸發逸走,碳原子數在12~20的烴的蒸發要經過若干星期,碳原子數大於20的烴不易蒸發。蒸發作用是海洋油污染自然消失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蒸發作用大約消除泄入海中石油總量的1/4~1/3。 ③氧化。海面油膜在光和微量元素的催化下發生自氧化和光化學氧化反應,氧化是石油化學降解的主要途徑,其速率取決於石油烴的化學特性。擴散、蒸發和氧化過程在石油入海後的若干天內對水體石油的消失起重要作用,其中擴散速率高於自然分解速率。 ④溶解。低分子烴和有些極性化合物還會溶入海水中。正鏈烷在水中的溶解度與其分子量成反比,芳烴的溶解度大於鏈烷。溶解作用和蒸發作用盡管都是低分子烴的效應,但它們對水環境的影響卻不同。石油烴溶於海水中,易被海洋生物吸收而產生有害的影響。 ⑤乳化。石油入海後,由於海流、渦流、潮汐和風浪的攪動,容易發生乳化作用。乳化有兩種形式:油包水乳化和水包油乳化,前者較穩定,常聚成外觀象冰淇淋狀的塊或球,較長期在水面上漂浮;後者較不穩定且易消失。油溢後如使用分散劑有助於水包油乳化的形成,加速海面油污的去除,也加速生物對石油的吸收。 ⑥沉積。海面的石油經過蒸發和溶解後,形成緻密的分散離子,聚合成瀝青塊,或吸附於其他顆粒物上,最後沉降於海底,或漂浮上海灘。在海流和海浪的作用下,沉入海底......>>

❺ 原油泄漏的補救方法有哪些可實行

泄漏的原油可以通過多種方法清除,但是目前這些方法並不能完全清除泄漏的原油。盡管如此,還是需要用盡所有辦法最大限度地清除泄漏的原油。目前,盡管BP公司已經連續嘗試多種緊急補漏方式,但均以失敗告終。 5月7日,BP的工程師將一個重達125噸的大型鋼筋水泥控油罩沉入海底,希望用它罩住漏油點,將原油疏導到海面的油輪。但由於泄漏點噴出的天然氣遇到冷水形成甲烷結晶,堵住了控油罩頂部的開口,使得這一裝置無法發揮作用。隨後登場的「大禮帽」雖然比鋼筋水泥罩小一號,可減少甲烷結晶的形成,但這個方法同樣以失敗收場。 5月14日,工程師將一根4英寸的吸油管插入發生泄漏的21英寸油管,3天後,這根管道發揮了一定作用,共吸走了2.2萬桶原油,將其輸送到停泊在海面的一艘油輪里。不過這一數量只佔漏油量的一小部分,為著手徹底的堵漏工程,這根吸油管隨後被撤走。 5月25日,美國海岸警衛隊批准BP採用「滅頂法」控制漏油。次日,幾艘遠程操控的潛水艇將5000桶鑽井液注入油井。工程師希望,在強大的壓力下鑽井液會進入油井的防噴器,直至油井底部。這將使得井內失去壓力,停止漏油。如果能實現初步的堵漏,BP還將向井內注入水泥,徹底堵住泄漏點。雖然最開始略有成效,但BP在5月29日宣布,由於石油和天然氣噴出油井的壓力太強,「滅頂法」徹底宣告失敗。 遭遇了連續失敗後,BP拿出一個新的控漏計劃――「蓋帽法」,工程師將遙控深海機器人,將漏油處受損的油管剪斷、蓋上防堵裝置,防堵裝置與油管相連,以把漏出的石油和天然氣吸至油管內,再將原油送至海面上的油輪。安裝這項防堵裝置約需4―7天,如果成功可以抑制大部分漏油,但不是全部。此外,永久性解決漏油的最佳方法是鑽減壓井,工程人員分別於5月2日和5月23日開始鑽兩口減壓井,每口井需耗資1億美元,但是這種方式需要至少2―3個月才能見效。 原油泄漏事件發生以來,英國石油公司主要使用分散劑、輸油管等手段吸取泄漏的原油,收效甚微。該公司之後使用「滅頂法」和「垃圾注入法」,並開始修建「減壓井」——這一技術被認為是徹底封堵漏油最可靠的方法,但修建一口「減壓井」需要約3個月時間。 隨著所謂的「必殺技」紛紛落馬,美國網友、專家以及新聞界人士等紛紛就此展開熱議。在所有由互聯網上的博主,科學家以及其他人提供的不計其數的點子當中,HE ZA的構想也許是最瘋狂,獲得支持最熱門的一個。 「或許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創造一個武器系統,並將它發送到18,000英尺的地底下然後引BAO,希望它可以覆蓋住周圍的石油,」 來自休士頓的能源專家和投資銀行家馬特-西蒙斯上周五表示,稱HE BAO ZHA的構想來自「所有最優秀的科學家」。 或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約翰羅伯茨上周建議的那樣,「鑽一個洞,扔下一枚HE彈,將該油井封住。」 據說,數十年前蘇聯曾用HE BAO ZHA成功地封鎖失控的天然氣井,將BoB!!!發射到地下深處,讓熱量熔化周圍的岩石,切斷天然氣。何不效仿一番呢? 從理論上講,HE BAO ZHA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極端的高溫會形成一股巨大的密閉力量。一個原子 DAN BAO ZHA產生的熱量甚至會比太陽表面還要高,在地下BAO炸,簡直無異於一個巨大的瓶塞。

❻ 清理湖面石油泄漏的步驟

科勒克植物吸收劑
該吸收劑可用於吸收液體表面或乾燥物體表面的各類石化產品、化工物質、生物物質。可吸收物品類別:碳氫化合物(燃油、原油、柴油、庚烷、噴氣燃料、煤油、機油、石蠟、汽油、苯乙烯;)、醇類和醚類(丁醇、乙醇、乙二醇、異丁醇、丙醇、異丙醇、甲醇、戊醇;)、溶劑類(丙酮、苯並/苯甲酸、溴仿、氯仿、環己烷、己烷、酮、甲苯、異丙醇、二甲苯;)、其他液態物質(動物脂肪、血液、尿液、典型加工/切削油、油基油墨、重金屬、植物油、硅油......)等等。
產品自身特點:可吸收材料的多樣性;超強吸收能力(最大可吸收自身重量十餘倍);吸收速度極快;吸收而非吸附的特性;(將被吸收物吸收到細胞中,並被包裹在細胞內,仍然保持吸收劑顆粒之間的非粘性);疏水特性(對水的吸收抵抗可持續數周);活性分解被吸收物質(微活性物質在3月到12個月內將幾乎所有的被吸收物質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吸收劑自身分解(純天然無任何化學添加的吸收劑在自然條件下在2-3年內自身分解為有機肥料;)
北歐國家已經廣泛使用該材料應對各種液態物質泄漏的清理,特別是原油。2009年挪威東南海岸「FULL CITY」油輪原油泄露後即使用科勒克植物吸收劑清理海面泄露原油。
技術溝通交流熱線:176 0010 0658 劉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