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揭陽大南海石化石油有多少
擴展閱讀
蛀牙如何修復價格 2025-02-12 12:14:35

揭陽大南海石化石油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8-14 08:32:24

A. 惠來縣煉油廠到底是開沒開工如果動土了,那現在什麼程度了

您好!我是惠來人,中石油煉油廠早已於2012年4月27日上午10時正在惠來大南海工業園動土開工了。您可以上網查詢下相關報道!

舉世矚目的中委合資廣東石化2000萬噸/年重質原油加工工程在廣東惠來隆重開工,這標志著該地區跨越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中委合資廣東石化2000萬噸/年重質原油加工工程,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共同出資建設,屬國家和省重點建設項目。項目選址於廣東省揭陽市(惠來)大南海國際石化綜合工業園、龍江河出海口;建設規模為2000萬噸/年,配套建設工藝裝置共29套,以及30萬噸原油碼頭和3~5萬噸產品碼頭,是國內一次性設計加工能力最大的煉油項目;項目總投資為人民幣586.11億元;項目投產後的主要產品將全部達到歐IV標准,部分達到歐V標准;項目投產後,將在粵東地區形成以石油煉制為龍頭、煉化一體的世界級石化基地。

項目建設不僅對揭陽乃至整個粵東經濟和社會的跨越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對調整和優化廣東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促進全省科學發展有著重大意義,更對深化我國的國際能源合作,增加國內成品油供應,優化和完善煉油產業布局,確保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B. 中國石化在廣東省內有幾座煉油廠

主要有2個,湛江東興煉油廠和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湛江東興煉油廠

中國石化湛江東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湛江東興公司」)是一家原油加工能力為500萬噸/年的大型煉油化工企業,擁有常減壓、催化裂化、重整、加氫、聚丙烯、芳烴抽提、氣分、硫磺等28套生產裝置及配套公用輔助設施。

主要產品包括汽柴油、液化氣、石腦油、苯、二甲苯、聚丙烯、重油等。

2、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創建於1955年,位於廣東西部沿海,創建於1955年,是新中國自主建設的第一家煉化企業。目前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煉化企業。

是根據《中央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實施方案》,由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茂名石化分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合並改製成立的國有特大型企業。

公司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對外統稱茂名石化,經過6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生產規模最大的煉油化工一體化企業之一。

(2)揭陽大南海石化石油有多少擴展閱讀

公司業務

油氣勘探開發

截止2011年末,中國石化是中國國內第二大油氣生產商。公司油氣勘探開發區塊位於中國東部、西部和南部地區。截至2011年12月31日,擁有297個區塊勘探許可證,探礦權總面積96.68萬平方千米,持有192個區塊開采許可證,采礦權總面積2.03萬平方千米。

2011年,公司全年共新增油氣可采儲量410.73百萬桶油當量,其中新增原油可采儲量280.92百萬桶,新增天然氣可采儲量7788.19億立方英尺。全年共生產原油321.73百萬桶、天然氣5169.4億立方英尺。勝利油田是公司最重要的原油生產基地,2011年共生產原油194.11百萬桶。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剩餘油氣可采儲量為3966.21百萬桶油當量,其中原油2848.10百萬桶,天然氣67086.80億立方英尺。

2011年底,公司啟動了勝利油田、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非常規油氣增儲上產五大會戰。

2016年1月6日,中石化集團宣布,其部署在北部灣海域的「潿四井」已於1月5日順利完成兩層含油層測試,並試獲高產油氣流,日產油氣超過千噸。其中對目的 層段第一層測試,獲得日產自噴高品質原油1458立方米(約等於1264噸)、天然氣7.18萬立方米。

第二層試獲日產自噴高品質原油1349立方米(約 等於1184噸)、天然氣7.6萬立方米,創中石化海域油氣勘探單井最高紀錄,也是近十年來國內罕見的高產測試探井,給北部灣海域未來的勘探突破帶來了新希望。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湛江東興煉油廠

網路-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網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C. 「廣東惠來縣大南海石化工業園區」的地址

隨著揭陽(惠來)2000萬噸/年煉油項目落戶粵東,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石油巨頭已經悉數進軍廣東,我省沿海石化產業帶的格局得到進一步優化,也為粵東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打造了一個強有力的引擎。
記者從昨日在京舉行的廣東省政府與中國石油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上獲悉,廣東將支持中石油在揭陽市(惠來)建設2000萬噸/年煉油項目,計劃投資550億元,力爭在2010年開工建設。
三大巨頭三足鼎立中石油填補東南沿海空白
「三大石油巨頭都進駐廣東建立基地公司,這樣供油渠道比較多元化,對於保障廣東的能源安全是很有利的。」省發改委主任李妙娟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揭陽(惠來)大南海國際石化綜合工業園是中石油煉油項目的選址所在地。該工業園管委會主任趙錫浩告訴記者,除了一期煉油工程規模為2000萬噸/年之外,二期工程還將新增產能2000萬噸/年,以及百萬噸級乙烯項目。
事實上,在中石油之前,國內另兩大石油化工巨頭中石化和中海油已在華南地區完成布局。
目前,中海油在我省已建成煉油能力1200萬噸的惠州項目,投資額近200億元,將於3月底投產。二期擴建工作已開始籌備,煉油能力將擴大到2200萬噸/年。中海油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傅成玉「兩會」期間在與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省長黃華華座談時表示,目前中海油在廣東的投資已經超過1200億元,未來五年將超過3000億元,預計納稅超過800億元。近期中海油公司將積極參與《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加快惠州煉化一體化等項目建設,打造特大型石化產業基地。
中石化在廣東擁有煉油能力過千萬噸的茂名石化,下一步還將擴建至2550萬噸,茂名煉油擴建項目納入剛公布的「廣東新十大工程」,待工程2011年完成後,每年至少新增產值超500億元和稅金100多億元。
行業專家指出,東南沿海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市場經濟發達,原油需求量非常大。中石油在這里卻沒有上規模的大煉廠,從北方運油過來成本又太高。「揭陽項目建成後,能填補中石油在東南沿海地區煉油能力的空白。」
東西兩翼合理布局根治「油荒」頑疾
李妙娟指出,隨著揭陽(惠來)2000萬噸/年煉油項目的落戶,我省包括茂名、湛江、惠州、揭陽等地在內的沿海石化產業布局已經基本定局。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將石化業列為重點發展、加快發展的先進製造業之一。《綱要》提出,到2020年,珠三角地區將「集約發展石化產業,集中力量在深水港口條件好、環境承載能力相對較大的沿海地區,依託條件較好的現有企業,高標准建設2—3個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乙烯煉化一體化工程,力爭形成世界先進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產業基地」。
「隨著中石油2000萬噸煉油項目落子揭陽,廣東沿海石化產業帶布局基本完成。從布局上來說,目前我省煉油基地集中在粵西的湛江、茂名,中科合資煉化一體建設也在推進當中。現在在粵東有了這個大煉油項目,改變了粵東缺乏重大產業龍頭項目的格局,東西兩翼相對平衡,有利於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李妙娟說。
李妙娟告訴記者,我省每年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的消費量是2300萬噸,截至去年年底,廣東省內煉油企業生產能力是3200萬噸,但其中相當一部分產品需銷往西南地區,大概有六成以上仍需通過北油南運或進口來解決。一旦運輸受阻,「油荒」就有可能發生。
她說,我省成品油消費主要在珠三角,生產基地布局在東西兩翼,除了滿足本省需要之外,粵西可部分供給西南,粵東進一步發展也可通過海港出口。
「揭陽這個項目投產以後,建設周期大概為3到4年,東西兩翼的產能加起來基本能滿足廣東成品油供給,能對廣東成品油工業起到安全保障作用。」李妙娟說。
重大項目帶動粵東騰飛精明企業家瞅准商機
「粵東地區歷來沒有重大項目帶動,一直是個遺憾。現在這次終於可以彌補,對粵東絕對是個很好的機會。」李妙娟說,中石油的大項目投產以後,稅收將會達到100億元左右,對於帶動粵東地區經濟騰飛,意義非常重大。
這次的中石油項目為何偏偏落子在惠來?
揭陽市委書記陳弘平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惠來縣擁有的海岸線,沿海岸線岸基向海洋延伸可建設30萬噸級原油專用碼頭,深汕高速公路和開工建設的廈深鐵路穿越全境,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區位優勢十分突出。
「大南海石化工業園煉油廠址瀕臨南海,地貌以疏殘林和沙地為主,地質堅實,不佔良田,只有少量移民和拆遷,是建設煉油項目的理想寶地。」陳弘平表示,這個項目是實施區域協作發展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對於解決廣東省能源供給的「瓶頸」問題,優化能源結構,對於推動惠來、揭陽乃至粵東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可以說,中國石油在揭陽地區的煉化項目動工建設之日,就是揭陽經濟騰飛之時。」陳弘平興奮地說。
興奮的不止是當地政府。
廣東榕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林楷是來自揭陽的全國人大代表。他說:「簽訂這個中石油的煉廠合同,是揭陽人民的大喜事!對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也非常明顯。」
李林楷說,廣東榕泰作為粵東唯一的化工類上市公司,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做好預備,在石油下游產業發揮更大作用。「無論如何,形成一個龍頭產業,對相關產業都是一個很大的帶動,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