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海戈壁灘一個小鎮,曾因石油吸引數萬人,如今「人去鎮空」
有些景點值得我們去牢記,就像羅丹曾說過: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的注意力被一直知名的景點深深吸引,卻忽視了一些並不出名的景點,等待我們注意到這些景點的時候,或許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在青海茫崖市的戈壁灘上,發現了一個龐大的建築群體,街道上空無一人,偌大的一個小鎮只剩下已變成一片廢墟的房屋。
經過多方探討,研究發現,這片被遺忘在西北塞野的建築群,曾經是一座無比繁華的小鎮,或許介紹到他的名字,各位就能夠猜出,小鎮為什麼能夠迎來繁華了,它之前的名字叫做冷湖石油基地,也被稱之為冷湖石油小鎮,如今已劃分為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鎮,距離省會西寧900多公里,如果能大家還是不了解, 那麼我們再接著往下看。
在1985年的時候,「1219」鑽井隊在這里發現了石油,原油噴涌而出,一躍成為了中國當時的四大油田之一,相信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在那個經濟不發達的年代,它不僅可以用來我國的重工業建設,還可以用來出口,增加經濟的發展,為此小鎮迎來了高光時刻,最輝煌的時候,還設立了冷湖市。石油的發現,牽動了各地人們的「神經」,人們開始聚集,學校,醫院,餐廳以及 娛樂 設施紛紛建設了起來,逐漸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規模,這里曾晝夜喧囂,熱鬧繁華,當時人們稱它為「西北小香港」。
直到後來在敦煌地區發現了石油,情況發生了改變,人們像當初來到冷湖一樣,奔向了敦煌,接下來的結果,可想而知,小鎮失去的往日的繁華,房屋也由於沒人居住,開始破敗,加上西北地區的風沙吹襲,房子逐漸倒塌,小鎮也逐漸被人遺忘,孤獨的等待在西北的曠野之上,或許會有一兩個人能解讀出它的心事和深深的落寞。
這是一座因石油興又因石油亡的小鎮,或許在幾年之後, 他講不復存在,就像在告訴我們,自然最終會重新占據屬於自己的位置,這背後深層次的道理或許只被極少數的人所知道吧。
② 青海石油天然氣礦都分布在什麼地方
石油天然氣資源是青海的優勢資源之一,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石油集中於盆地的西北部的冷湖地區和西部花土溝地區,目前已知有三個時代的含油層,含油麵積約147平方公里,查出的面構造140多個,潛伏構造2億噸.冷湖油田,花土溝油田,尕斯庫勒油田都在全國大油田之列.柴達木石油質量優良,冷湖五號輕型油含油率高達78%,相當於國內其它油田的2.2倍。柴達木石油遠景儲量可觀。天然氣主要分布於盆地中西部,現已查明馬海,澀北一號,澀北二號,台吉乃爾湖南,駝峰山,鹽湖等六個氣田,地質儲量400多億立方米,據對盆地地質構造的科學分析,這里具有良好的成礦條件,新增油氣儲量前景十分樂觀。
③ 青海連續發現幾個億噸級油氣田
從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公司獲悉,青海油田千餘名科技工作者歷經10個寒暑,突破地質認識禁區,攻克高原咸化湖盆4項油氣地質勘探理論技術,開拓了8大重點勘探領域,連續發現5個「億噸級」油氣田,夯實了青海油田在「十三五」期間建成千萬噸規模高原油氣田的資源根基,提升了高原油田在中國石油西部重要能源戰略接替區的地位。
劉雲田表示,油氣地質理論和勘探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從冷點變熱點、難點變亮點和重點的巨大轉變,破解了油氣地質勘探領域「高原」和「咸化」兩大關鍵詞背後的世界級難題,創造了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的歷史性突破。迄今,該理論成果已指導青海油田連續發現5個億噸級油氣田,新增探明油氣儲量4.6億噸,油氣產量從419萬噸上升至738萬噸。
青海油田是青藏地區唯一的油氣規模生產基地,油氣重大發現和產量快速增長對滿足和保障甘青藏地區的能源需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國防、邊疆建設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同時,天然氣產量的提升和儲量的新發現,改善了青、藏、甘、寧等地區的燃料結構,使1000多萬居民受益,尤其是天然氣清潔能源保護了青海三江源、祁連山以及青藏地區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
④ 中國哪些地方最多石油
1、松遼盆地
松遼盆地是我國最主要的含油氣盆地,勘探始於1955年,松遼盆地深部含油組合為農安油層,下部含油組合為扶余、楊大城子油層,中部含油組合為薩爾圖油層、葡萄花油層和高檯子油層,上部含油組合為黑帝廟油層。
2、渤海灣盆地
渤海灣盆地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含油氣盆地,是我國油氣總產量最高的盆地。渤海灣盆地是在華北克拉通東部地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中-新生代疊合型裂谷盆地,是華北克拉通破壞的產物,也是華北克拉通破壞的重要地質事件標志。
3、鄂爾多斯盆
鄂爾多斯盆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石油產量年均增長速度均居中國第一位,每年新增石油地質探明儲量均超過1億噸以上。是建立石油生產基地的最有利地區,也是最現實的地區。2002年整個盆地生產的石油超過了1200萬噸,2007年2000萬噸(包括延長)。
4、柴達木盆地
青海石油管理局(以下簡稱青海油田)是我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地處青藏高原,位於青海省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是青海、西藏兩省區重要的產油、供油基地。主要生產工作區域位於素有 「聚寶盆」之稱的青。
5、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含油氣沉積盆地。目前已探明油氣資源總量約為160億噸油當量,被地質學家稱為21世紀中國石油戰略接替地區。
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始於1952年的中蘇石油股份公司 ,塔里木油田1989年建成投產後,逐漸成為中國西部的能源經濟中心。原油產量不斷增長,天然氣產量也從2004年的約14億立方米猛增至2009年的181億立方米,成為「西氣東輸」工程的主力氣源之一。
⑤ 青海油田在哪裡
青海油田位於柴達木盆地西北緣,被昆侖山、祁連山、阿爾金山所環抱。面積25萬平方千米,沉積面積12萬平方千米。
青海石油勘探從1954年開始,經過40多年的工作,累計發現地面構造140個,探明油氣田23個。2003年生產原油220萬噸,天然氣13億立方米。青海油田是繼四川、長慶、新疆之後的全國第四大氣區。
建造背景
自60多年前新中國第一支石油勘探隊伍挺進柴達木盆地,到今天茫茫戈壁上井架林立、機器轟鳴,青海石油人從未停止過對柴達木盆地的探索。
幾代青海石油人在戈壁大漠中建成了尕斯、英東、澀北、東坪等幾大主力油氣田,年原油生產能力230萬噸、天然氣生產能力64億立方米,成為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油氣生產基地。
青海油田的勘探始於1954年,是新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先驅之一。主要勘探開發領域在素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油田工作區平均海拔3000米,空氣中的含氧量是內地的70%,氣候乾燥、風沙肆虐、高寒缺氧,是國內自然條件、工作環境最為艱苦的油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青海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