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油田的地質儲量是怎樣算出來的
在石油勘探的不同階段都要進行儲量估算或計算。為了給油田開發做好准備,必須提供比較准確的地質儲量。所提交的地質儲量是石油勘探最終成果的綜合反映,是油田開發的物質基礎。
計算儲量有好幾種方法,一般採用容積法、物質平衡法和統計法。
容積法應用比較廣泛,只要把含油麵積圈定準確,把第一性資料求准,就可以算出可靠的儲量。物質平衡法是在油田開采一個階段以後才能應用,在油層性質差別很大時,准確程度就不高了。統計法往往是在地下岩層比較復雜,油、水層交互出現或裂縫性油層中才使用。
這里僅就容積法介紹一下怎樣計算油田的石油地質儲量。按這種方法,首先要把各種計算參數搞清楚,每一個參數越准確,儲量也就越接近於實際。參數中最主要的是含油麵積和油層厚度。
油層厚度是指油層有效厚度,即經過油層單層試油能采出的有開采價值的原油的那些油層的厚度。
油層有效孔隙度是用岩心測量出的岩石孔隙容積占岩石總體積的百分數。我國多數油田砂岩油層孔隙度在20%左右。
含油飽和度是指在儲油岩石的孔隙體積中石油所佔體積的百分比。
原油的體積在地下油層中與地面上不同,在地下時因為原油中溶有大量氣體,體積比較大;噴到地面後,壓力降低,氣體從油中跑出,原油體積就會縮小。地下體積與地面體積之比叫做體積系數。
一些國外油田資料中所講到的石油地質儲量實際上是指可采儲量。這是考慮到地下的原油不能百分之百地采出,只計算可以采出的儲量,就是可采儲量,它不包括預計不能采出的那部分石油地質儲量。可采出的儲量與地下全部地質儲量之比叫做採收率。實際上,由於各油田特點不同,油田開發方法和採油工藝不同,採收率也不同。
油田情況基本上搞清楚了,石油地質儲量基本上計算準確了,油田就可以投入開發。到此,可以講石油勘探的任務已經基本上完成了。
但是為了進一步查明油井生產能力和開采特點,在石油勘探後期,往往要開辟生產實驗區,以取得油田開發的實際經驗。在生產實驗區里,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幾種不同的開發方式進行開采實驗,以便於比較,為油田全面開發提供依據。這樣才能制定出以地質為基礎,以生產實踐為根據,綜合考慮各種條件的符合多快好省原則的油田開發方案。
㈡ 棗北孔一段儲量計算
陳景萍王家樹
【摘要】油氣儲量計算是指導油氣田開發、進行開發評價的主要依據,也是油藏描述的關鍵環節,精確的儲量計算必須合理選擇儲量計算方法以及准確地確定有關參數,包括含油麵積、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含油飽和度、體積系數、地面原油密度等。
【關鍵詞】儲量計算儲量參數容積法
棗北孔一段油藏是一個斷塊油藏,主要含油層位為孔一段棗-Ⅱ、棗-Ⅲ油組,因此計算儲量主要以棗-Ⅱ、棗-Ⅲ油組的為主。
一、計算方法的確定
油藏精細描述成果表明,棗北孔一段斷層多、規模小、構造復雜、儲集沙體成因類型多、沉積韻律性強、岩相變化大、油層物性含油性變化也大、孔隙結構復雜、流體性質差,屬於強非均質油田。油層連通以小層和斷塊為基本單元,縱向上受泥岩隔層作用,各小層之間互不連通,平面上斷層封閉遮擋、各斷塊之間互不連通。因此,儲量計算選擇小層和自然斷塊為基本單元。由於計算單元小,這對於強非均質油藏,必將會提高儲量計算的精度。
容積法是目前國內外儲量計算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使用容積法計算儲量的可靠性取決於資料的數量和質量,棗北孔一段通過測井多井解釋准確求取了大量儲層參數,為實現按小層和斷塊為單元和用容積法計算儲量提供了可行性技術。
本次儲量計算是採用容積法計算的。容積法計算石油儲量的實質就是確定石油在油層中所佔的那部分體積。因此,只要獲得油層的幾何體積、有效孔隙度、含油飽和度等地質參數,便可計算出地下石油的地質儲量。將地下石油體積除以石油體積系數,再乘以地面石油比重,就可以得到地表條件下石油的重量。由此,得到容積法計算石油儲量的基本公式
Q=100·F·He·So·Φ·ro/Boi
式中:Q為地面標准條件下石油原始地質儲量(單位:萬t);F為油藏的含油麵積(單位:km2);He為油層有效厚度(單位:m);Φ為油層有效孔隙度(小數);So為油層原始含油飽和度(小數);Boi為石油原始體積系數(小數);ro為地面原油比重(小數)。
計算步驟是先求取儲能參數(He·Φ·So),然後編制儲能參數等值圖,最後計算儲量。儲能參數是用標准化後測井解釋的He、Φ、So成果,利用厚度加權方法,按小層計算出每一井點的儲能參數。按油藏分別製成數據表。這次統計約3000個數據,演算成720個井點的儲能參數,數據量大、精度高。
儲能參數等值圖是以小層和斷塊為單元來編制的,在工作中,充分考慮影響油層分布和物性參數的各種因素,應用了構造圖、沉積微相圖、有效厚度等值圖、孔隙度等值圖、含油飽和度等值圖、油藏剖面圖以及成岩作用的研究成果,使儲能參數的分布更符合客觀規律。從儲量參數等值圖中可以看出,構造位置和沉積微相是控制儲能參數大小的主要因素,當儲集條件相同時,構造位置越高,儲能參數越大,在斷塊中也是如此。相反,即使在構造的高部位,隨著砂層變薄,岩性變細,孔隙度和飽和度變低,儲能參數會逐漸減小,以至為零。因此,只有有利的相帶和構造位置相疊置,儲能參數才最大,油氣富集程度也最高。
計算儲量時,先在儲能參數等值圖上,測量各等值線之間的面積,利用面積加權方法,求出每一計算單元的儲能參數平均值(He·Φ·So),便可得出任一單元的原油儲量。
二、儲量參數的確定
用容積法計算儲量的參數主要有六項:即油層有效厚度(He),含油麵積(A),有效孔隙度(Φ),含油飽和度(So),原油密度(ρo),體積系數(Boi)。其中,對儲量影響最大的是油層有效厚度(He)和有效厚度(A),其次是Φ和So。由於棗北孔一段構造密封性斷塊油氣藏,不發育邊底水,低油氣比不存在氣頂,因此在構造解釋確定含油斷塊後,含油麵積可以確定;在測井評價中,以對電測解釋的有效孔隙度、含油飽和度進行明確的解釋和對比評價;原油密度與體積系數根據原油分析資料和高壓物性資料取值,因此只有有效厚度需進一步確定。
(1)有效厚度的含油性標准
以岩心油氣顯示為基礎,取試油為油層的取心井段資料,作油氣顯示類型的直方圖和累積曲線圖。通過統計分析,油層油氣顯示分布都在油浸以上,油浸以下僅佔9.5%;含油和油砂級佔90.5%。因此,油層有效厚度的油氣顯示下限定為油浸以上。
從密閉取心及試油為油層的取樣點的含油飽和度統計分析,油層的含油飽和度分布都大於40%;小於40%的佔4.O%。而依據試油資料及測井解釋含油飽和度所作的圖版(圖1,圖2),油層的含油飽和度下限為39%,岩心與解釋吻合較好,圖版符合率在90%以上。
(2)有效厚度的岩性標准
從含油、油砂顯示的樣品統計,油層粒度中值下限為0.075mm,泥質含量下限為35%,含油以上小於0.075mm的樣品佔3.4%,含油以上的泥質含量的小於35%。
從Vsh-So圖版分析(圖3),油層的泥質含量下限為35%,圖版的符合率為94%。
(3)有效厚度的物性標准
統計含油、油砂顯示樣品的孔隙度、滲透率分布,可以看出油層物性的下限為φ≥16%,K≥30×10-3μm,在界限之外的樣品分別佔2.5%,7.3%。
從φ-So,K-So圖版分析,油層物性下限與岩心分析數據吻合,圖版符合率為94%和90%,二者綜合分析,這個下限值是比較合理的。
(4)有效厚度的電性標准
測井曲線能反映地層的岩性、物性及流體特徵,也是最直接的資料,有了油層的電性標准,可以從曲線上判斷油水層。在測井曲線中,聲波時差反映岩石的孔隙度、感應電阻率(Rt)與地層所含流體直接有關,據此可作Rt-∆t關系圖(圖4)。與試油資料結合分析可知,棗北孔一段的油層電性標准為:Rt≥3.3Ω·m,∆t≥265μs/m。在3.0~3.6Ω·m之間,油水同層與油層區分不是很清楚。圖版符合率90%。
圖1孔隙度-含油飽和度關系圖
圖2滲透率-含油飽和度關系圖
圖3泥質含量-含油飽和度關系圖
綜合上述棗北孔一段油層有效厚度標准可概括如下:
岩性標准:Md≥0.075mm;
Vsh≤35%。
物性標准:φ≥16%;
K≥30×10-3μm。
電性標准:∆t≥265μs/m;
Rt≥3.3Ω·m。
含油性標准:油氣顯示為油浸以上;
So≥39%。
對於油水同層:岩性、物性標准同油層;
電阻率在2.5~3.0之間;
含油飽和度在25%~39%之間。
水層:電阻率低,一般小於2.0Ω·m;
圖4棗北地區孔一段感應電阻率與聲波時差關系圖
含油飽和度小於25%。
通過有效厚度和測井解釋參數的確定,與岩心分析和觀察的結果相差較小,能夠反映地下的儲層狀況。因此計算的儲層儲量合理、精度較高。結果表明,棗北孔一段的棗-Ⅱ、棗-Ⅲ油組屬於中豐度儲量。
參考文獻
(1)楊通佑,范尚炯,陳元千,吳奇之,石油及天然氣儲量計算方法.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0.
㈢ 油氣儲量狀況如何
油氣儲量是油和天然氣在地下的蘊藏量,它是油氣田勘探成果的綜合體現。油氣是工業的血液,油氣儲量是發展石油工業的基礎。落實油氣資源的探明程度、預算油氣儲量的大小是油氣田勘探、開發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能否准確及時地提供油氣儲量,關繫到國民經濟計劃安排及油田建設投資等重大問題。
一個油氣田從發現、探明到開發要經歷幾個不同的勘探階段。每個勘探階段的結束都有反映該階段勘探成效的油氣儲量。隨著油氣勘探階段的推進,人們對地下油氣田地質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得到的油氣儲量的級別也不斷提高。
一、油氣儲量的分類與分級油氣田從發現起,大體經歷預探、評價鑽探和開發三個階段。由於各階段對油氣藏的認識程度不同,所計算出的儲量的精度也不同,因此需要對油氣儲量進行分級。
1.油氣儲量分類儲存於地下的原油和天然氣,由於地質上的、技術上的以及經濟上的各種原因,不能全部采出。因而油氣儲量可分為兩大類,即地質儲量和可采儲量。
1)地質儲量地質儲量是指在地層原始條件下,儲集層中原油和天然氣的總量。通常以標准狀況下的數量來表示。地質儲量又可進一步分為三種。
(1) 絕對地質儲量:所有油氣顯示都計算在內的儲量,包括不能流動的油氣儲量。
(2) 可流動的地質儲量:指在地層原始條件下,具有生產能力的儲集層中原油及天然氣的總量。也就是說,不管數量多少,凡是能流動的油氣都包括在內的儲量。
(3) 可能開採的地質儲量:是在現有技術和經濟條件下,有開采價值並能獲得社會經濟效益的地質儲量,即表內儲量。在現有技術和經濟條件下開采,不能獲得社會經濟效益的地質儲量稱為表外儲量。當原油價格提高、工藝技術改進、成本降低後,某些表外儲量可以轉變為表內儲量。
2)可采儲量可采儲量是指在現代工藝技術水平和經濟條件下,能從儲集層中采出的那一部分地質儲量。可采儲量原則上等於地質儲量乘以經濟採收率。顯然,可采儲量是一個不確定的量。隨著工藝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及油氣價格的提高,可采儲量也會相應提高。
2.油氣儲量分級油氣儲量是編制勘探方案、開發方案的主要依據之一。事實上,對於一個較大的油氣田,往往不可能一下子把實際儲量搞得一清二楚。我國根據勘探、開發各個階段對油氣藏的認識程度,將油氣儲量劃分為探明儲量、控制儲量和預測儲量三級。
1)預測儲量預測儲量是Ⅲ級儲量,相當於其他礦種的D—E級。預測儲量是在地震詳查以及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閉內,預探井鑽探獲得油氣田、油氣層或油氣顯示後,經過區域地質條件分析和類比,對有利地區按照容積法估算的儲量。此時圈閉內的油層變化、油水關系尚未查明。儲量參數是由類比方法確定的,因此它只能估算儲量的范圍,其精度為20%~50%,以此作為進一步詳探的依據。
2)控制儲量控制儲量是Ⅱ級儲量,相當於其他礦種的C—D級。控制儲量是在某一圈閉內,預探井發現工業油氣流後,為獲得探明儲量,在評價鑽探階段鑽了少數評價井後所計算的儲量。
該級儲量是在地震詳查和採用勘探新技術查明了圈閉形態,對所鑽的評價井已做詳細的單井評價,並通過地質和地球物理綜合研究,初步確定了油藏類型和儲集層的沉積類型,已大體控制含油麵積和儲集層厚度的變化趨勢,對油藏的復雜程度、產能大小和油氣質量已做初步評價的基礎上計算出的。因此,控制儲量的相對計算誤差應在50%以內。
3)探明儲量探明儲量是Ⅰ級儲量,是在油氣田評價鑽探階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後計算的儲量。探明儲量是在現代技術和經濟條件下可開采並能獲得社會經濟效益的可靠儲量。探明儲量是編制油氣田開發方案、進行油氣田開發建設投資決策和油氣田開發分析的依據。
探明儲量按勘探開發程度和油藏復雜程度又分為以下三類:
(1) 已開發探明儲量。簡稱Ⅰ類,相當於其他礦種的A級。已開發探明儲量是指在現代經濟技術條件下,通過開發方案的實施,已完成開發井鑽井和開發設施建設,已經投入開採的儲量。新油田在開發井網鑽完後,就應該計算已開發探明儲量,並在開發過程中定期進行復核。
(2) 未開發探明儲量。簡稱Ⅱ類,相當於其他礦種的B級。未開發探明儲量是指已完成評價鑽探並取得可靠的儲量參數後計算的儲量。它是編制開發方案和開發建設投資決策的依據,其相對誤差應在20%以內。
(3) 基本探明儲量。簡稱Ⅲ類,相當於其他礦種的C級。基本探明儲量主要是針對復雜油氣藏提出的。對於多含油層系的復雜斷塊油田、復雜岩性油田和復雜裂縫性油田,在完成地震詳查或三維地震並鑽了評價井後,在儲量參數基本取全,含油麵積基本控制的情況下,計算出的儲量稱為基本探明儲量。基本探明儲量的相對誤差應小於30%。
二、計算儲量的容積法對於已經探明和基本探明的油田,為了編制油田的開發方案,確定油田的生產能力和建設規模,必須進行油田資源的落實和儲量計算。
油田儲量計算的方法包括容積法、物質平衡法、礦場不穩定試井法、水驅特徵曲線法、產量遞減法和統計模擬法等。其中容積法應用最廣泛,是計算油氣藏地質儲量的主要方法,適用於不同的勘探開發階段、圈閉類型、儲集類型和驅動方式。其計算結果的可靠程度取決於資料的數量和質量。對於大中型構造的砂岩油氣藏,計算精度較高,而對於復雜油氣藏的計算準確性較低。
1.油田地質儲量原油在地下是儲藏在多孔的儲集層內,就像海綿里含有水的情況一樣。如果想知道一塊海綿里含有多少水,首先要計算出海綿的體積,然後計算這塊海綿的孔隙體積,這就是儲藏在海綿里水的體積。再根據水的密度就可計算出水的質量。然而在儲集層的孔隙內,不僅含有原油,還含有束縛水。計算油的體積時要除掉水所佔的孔隙體積。由於原油在地層的高溫高壓作用下體積有所變化,所以還要換算成地面體積。在我國,原油儲量單位通常是104 t或108 t,還需將地面體積換算成質量。因此,按照容積法計算原油儲量的公式是:
8根據儲集層埋藏深度的評價評 價油田儲集層埋藏深度,m氣田儲集層埋藏深度,m淺層<2000<1500中深層2000~32001500~3200深層3200~40003200~4000超深層>4000>4000思考題
1.地球的內部結構如何?
2.什麼叫地質作用?地質作用可分為哪兩大類?
3.什麼叫礦物?什麼叫礦產?
4.地殼中分布著哪三大類岩石?它們之間是如何進行循環和轉化的?
5.板塊構造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6.地質構造有哪些基本類型?
7.什麼叫地質時代和地質時代單位?地質時代單位有哪些級別?
8.簡述地層單位與地質時代單位之間的關系。
9.簡述石油和天然氣的有機成因說。
10.什麼叫生油層、儲集層和蓋層?儲集層分為哪幾大類?
11.什麼叫岩石的孔隙度?什麼是含油飽和度?
12.什麼叫岩石的滲透率?什麼叫有效滲透率?什麼叫相對滲透率?
13.碎屑岩儲集層的岩石類型有哪些?其孔隙度一般在什麼范圍?
14.圈閉可分為哪三大類?
15.什麼叫油氣運移和油氣聚集?什麼叫油氣藏?
16.根據烴類組成,油氣藏可分為哪幾類?
17.根據圈閉成因,油氣藏可分為哪幾類?
18.油氣藏中油、氣、水的宏觀分布如何?簡述流體的微觀分布。
19.什麼叫溶解氣油比?
20.什麼叫原油的體積系數?原油的體積系數一般大於多少?
21.什麼叫天然氣的相對密度?
22.什麼叫壓力系數?壓力系數與壓力梯度有何區別?
23.什麼叫地溫梯度?什麼是地溫級度?
24.油氣儲量可分為哪兩大類?
25.什麼叫地質儲量?什麼是可采儲量?
26.油氣儲量可劃分為哪三級?各自的精度大致是多少?
27.什麼叫儲量豐度?
28.為什麼要對油氣儲量進行綜合評價?如何進行綜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