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處理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有哪三種方法
1、物理處理法:使用清污船及附屬回收裝置、圍油欄、吸油材料及磁性分離等;
2、化學處理法:燃燒、使用化學處理劑(如乳化分散劑、凝油劑、集油劑、沉降劑)等;
3、生物處理法:人工選擇、培育,甚至改良這些噬油微生物,然後將其投放到受污海域,進行人工石油烴類生物降解。
石油入海後即發生一系列復雜變化,包括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化學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瀝青球,以及沿著食物鏈轉移等過程(見圖)。這些過程在時、空上雖有先後和大小的差異,但大多是交互進行的。
(1)海洋上大面積石油泄漏應該怎麼做擴展閱讀
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礙大氣與海水之間的氣體交換,影響了海面對電磁輻射的吸收、傳遞和反射。長期覆蓋在極地冰面的油膜,會增強冰塊吸熱能力,加速冰層融化,對全球海平面變化和長期氣候變化造成潛在影響。
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會溶解鹵代烴等污染物中的親油組分,降低其界面間遷移轉化速率。石油污染會破壞海濱風景區和海濱浴場。如1983年12月,「東方大使」號油輪在青島膠州灣觸礁擱淺,溢油3000多噸,嚴重地污染了青島海濱及膠州灣。
制定有關法規,制止海洋活動過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污水,嚴格控制沿岸煉油廠和其他工廠含油污水的排放。監測監視海區石油污染狀況,改進油輪的導航通訊等設備的性能,防止海難事故。
發生石油污染後,可應用圍油欄等把浮油阻隔包圍起來,防止其擴散和漂流,並用各種機械設備盡量加以回收,對無法回收的薄油膜或分散在水中的油粒,可以噴灑各種低毒性的化學消油劑。
鑒於回收和消除海上油污的技術和方法尚待改進,港灣和近海地形復雜,因此,目前尚難全部消除海上油污。若遇上惡劣的氣象條件,則大部分石油無法回收處置。
② 原油泄漏怎麼處理
原油泄漏怎麼處理
目前,原油泄漏的有效處理辦法不多。
一般有三種方式:
1、設置阻隔帶,回收原油;
2、燃燒,這要考慮天氣狀況;
3、對於已經污染了的海灘,進行挖掘填埋。
經濟方面的損失還是有限、次要的。
污染造成環境方面的後果較大,而且要看原油泄漏的地點。20年前埃克森美孚在阿拉斯加的原油泄漏事故,由於當地生物鏈脆弱,危害極大。原油泄漏的主要的影響在污染海域的海水,尤其是礁石和沙灘上生活的動、植物。對於在該地棲息的鳥、魚、海龜,乃至哺乳類動物的影響可能會是滅絕性的。而且原油中存在很多有毒物質,不易分解,其影響往往會持續多年。全摑靠qian,手需費朝低
③ 如何處理水面油污泄漏,水面機油,潤滑油,柴油泄漏
因為油污與水不相容的特性,如果油污液體泄漏到水域以後是非常麻煩的情況!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生產水面收油的器材的廠家,經過現場實地實踐後,發現這個產品並不是很好用,並且還很貴。既增加了處理單位的處理陳本,還浪費了人力物力!油污液體,不管是潤滑油,汽油,柴油,機油,基本上都會漂浮於水面,如果繼續泄漏,會在表面形成比較厚的油膜,如果是開放的水域,油膜會隨風的吹動四處飄散!
如果在非飲用水區域,非保護水源地,海洋水域內的油污泄漏,石油泄漏,可以使用溢油分散劑,消油劑,濃縮型,普通型或生物型進行噴灑處理!如果油污在水面形成比較厚的油膜或者油層,首先要使用PVC圍油欄進行圍堵攔截,也有岸灘式充氣圍油欄進行配套使用;然後可以使用轉盤式收油機進行回收,配套使用儲油罐,浮動油囊進行油污的臨時儲存。
如果泄漏在內河流域,水庫,城市鄉村的河道,則需要首先用吸油氈,吸油棉進行物理吸收處理,配合吸油圍欄,垃圾回收袋使用!油花是最難處理的,需要反復處理,將吸油棉放置在水面來回移動,便於吸收完全!
如果泄漏的油污液體比較復雜那需要提前做好防護工作,用吸油棉,吸油氈是不能完全清除的!
④ 石油泄漏,污染了海灘,怎樣清理呢你能想出幾種方法.
清理海面石油泄漏污染,不是幾種簡單的方法就可以的哦,要物理、化學多種方法,多步驟哦!
清理石油泄漏的第一步是切斷污染源,阻止浮油區繼續擴大。
第二步是通過一些物理方法清除海面石油污染,比如用抽吸機吸油,用水柵和撇沫器刮油,用吸油氈吸附原油並回收處理等。這一步只能粗放地回收部分油污,減少石油泄漏的損失;但並不能徹底清潔水面。
這就需要第三步,噴灑化學消油劑,通過化學反應,促進石油的分解或沉降,形成能消散於水中的微小球狀物。但利用化學試劑的弊端在於可能引起二次污染,只能用於清理少量油污。
國際上通用的清理石油泄漏的方法還有燃燒和放任。但是,燃燒的方法只適用於浮油厚度大於2毫米的事故,原理是,燃燒後海上會留下一種焦油球,油船再直接把這些球狀物質打撈起來,這種做法可清除水面50%到90%左右的石油。這種做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會引起大范圍的空氣污染,對於海洋生物的破壞性也非常大。放任適用於遠離海岸和人類活動區的大洋中的原油泄漏,這種方法利用微生物使原油自然消解,但會擴大污染范圍,尤其是對污染地區生物的破壞不容小覷。
高手在民間。比如對於海灘的污染處理,英國一位農場主曾發明了一種用機編禾草排治理石油污染的方法,不僅能防止石油在海中擴散,而且能吸收比自身質量多15倍的石油。禾草中又以大麥秸稈治污最為有效。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後,當地環保志願者用廢舊絲襪裝上收集來的毛發,用來圍堵海岸邊,可以吸附清理海面的油污。還可以利用玉米葉編成辮子型,利用現在嫩玉米上市,將收集的玉米葉曬干,編成辮子型,圍在海岸邊,吸附海面殘余油污,防止油污粘附在沙灘上。
⑤ 海洋石油泄露為什麼不能點燃
海洋石油泄露為什麼不能點燃?至少有如下三個原因:
1、燃燒並不能將所有的原油都燃燒掉,部分的油和水混合以後是無法燃燒的;
2、原油並不僅僅是碳氫化合物,一般來說,原油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硫,然後後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3、回收後的原油(其品質和從地層開采出來的原油沒有什麼兩樣均為含水含鹽的液體混合物)經過油田地面設施的處理還可以繼續輸送到化工廠去加工。
所以無論泄漏多少原油都不能用燃燒的辦法來清楚。
擴展知識
海上石油泄漏問題的大多數解決方案都是:
1、物理處理:例如使用圍油欄,吸油材料,「油掃帚」,渦旋式海面清潔器。
2、化學處理:如噴灑分散劑,去垢劑,洗滌劑和其他表面活性劑,將海面油分散成微小顆粒,將其乳化,分散,溶解或沉澱在海床中。
3、生物處理:如利用微生物去除油膜。
雖然有著上述這些方法,但是我覺得不管是哪種方法,對大自然和海洋生態體系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而且這種破壞是連鎖的,持續不斷的,希望類似的事情不再發生了!
⑥ 日本貨船觸礁泄漏千噸重油浮在海岸,該如何補救
我們知道一般石油,燃油以及重油的開采都是在海上進行鑽井,然後開采出來的那麼將這些燃油運回自己的本國,那麼就需要通過海上貨船來進行運輸,在海上經常會發生一些意外,比如說遭遇海浪,或者說是觸礁,結果導致了燃油泄漏,那麼這些汽油泄漏在海岸上肯定會對海岸進行很大的污染,那麼我們該如何補救呢?
第一是要趕緊控制住被污染的面積,將這一片海域進行封鎖,如果泄露的石油量很大,那麼我們一定要先用漂浮圍欄圍住石油,禁止石油進一步的擴散,污染周圍的海域。只有先把燃油量控制住了,再來慢慢的進行治理。
反正不管怎麼樣,我覺得等到事故發生之後再來清理海域,本來就不是很好的事情,最好就是盡量不要發生意外,在進行運輸的時候給自己的船多加一層保障或者外殼,讓即使是船遭遇了暗礁,也不會因此而泄露裡面的石油同時也要派更加有經驗的船艙員去進行駕駛,避免發生海上意外時不知道如何處理。
⑦ 數千噸燃油在海洋泄漏,這種情況要怎麼處理
如果海上的燃油泄露,首先收到毀壞的肯定是我們的海洋生物,那些十分具有腐蝕性或者劇毒性的燃油如果進入了海洋生物的嘴裡或者氣管里,或者魚類的鰓里,它們肯定必死無疑的,
其實說到石油的泄露,我就又想到了前幾天美國巴爾的摩的燃氣爆炸,居民樓的倒塌最根本的來源,不就是監管不力嗎?燃氣管的年久失修,才導致了這個事故,
所以我認為,全世界所有的,有關海洋資源開發,有關原油石油開采,海洋資源保護,以及除了這些以外所有的一些的機構都千萬不要監管不力,一定要加強層層的監管,保障人與自然能夠可持續發展。
⑧ 石油泄露後,污染了海灘咋樣清理
根據石油污染的具體情況,仔細選擇處理方案對於有效處理石油污染、保護海岸環境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小溢油污染,一般採取由以下兩個部分構成的處理方法:對常規操作和泄露事故可能引起的石油污染進行准備和預防;控制和回收溢油減輕污染後果。
1.常規的溢油處理措施
傳統處理方法是當溢油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採取的措施,也是處理溢油事故最普遍採用的方法,根據所使用的設備的不同分為三類。
1. 1 物理處理法
物理法主要是圍堵和回收海面上殘留的石油,與其他處理方法如燃燒法、吸油材料、消油劑分解、生物降解等緊密配合,處理效率受天氣、海洋狀況以溢油類型的影響較大。在溢油事故處理中實際應用的物理處理法有以下幾種:
(1)圍欄法:石油泄漏到海面後,應首先用圍欄將其圍住,阻止其在海面擴散,然後再設法回收。圍欄應具有滯油性強、隨波性好、抗風浪能力強、使用方便、堅韌耐用、易於維修、海生物不易附著等性能。圍欄既能防止溢油在水平方向上的擴散,又能防止原油凝結成焦油球,在海面垂直方向上的擴散,即在海上隨波飄流。
圍欄可以分為四類:
簾式圍欄:主要在海面平靜的海岸狀況良好的條件下使用;
籬式圍欄:主要在水流速度較大的海區使用;
密封式圍欄:用於周期性潮汐海域;
防火圍欄:在與焚燒技術結合使用時使用。
(2)撇油器:撇油器是在不改變石油的物理化學性質的基礎上將石油回收,當前應用廣泛的撇油器有以下幾種:
吸式撇油器:主要類型有真空撇油器、韋式撇油器、渦輪撇油器。
吸附式撇油器:主要類型有帶式撇油器、鼓式撇油器、毛刷式撇油器、圓盤式撇油器、拖把式撇油器。
重油撇油器:和一般撇油器的操作方法相同,但是重油撇油器是用來去除高粘稠石油和乳化油水混合物的。
(3)吸油材料:可使用親油性的吸油材料,使溢油被粘在其表面而被吸附回收。吸油材料主要用在靠近海岸和港口的海域,用於處理小規模溢油。
製作吸油材料的原料有以下三種:
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聚醋等;
無機材料:硅藻土、珍珠岩、浮石和膨潤土等;
纖維:稻草、麥稈、木屑、草灰、蘆葦等。
1. 2 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的主要特點是改變石油的物理化學性質,可以直接應用於溢油處理,也可以作為物理處理法的後續處理。化學處理法包括以下幾種:
(1)分散劑:溢油分散劑是由表面活性劑、滲透劑、助溶劑、溶劑等組成的均勻透明液體。分散劑可以減少石油和水之間的表面張力使溢油在水面乳化形成乳狀液,從而使石油分散成細小的油珠分散在水中,使溢油微粒易於與海水中的化學物質反應,易於被能降解石油烴的微生物所降解,最終轉化成CO2和其它水溶性物質,加速了海洋對石油的凈化過程。油分散劑一般用量為溢油的1%~20%,它使用方便,效果不受天氣、海水狀況所影響,是在惡劣條件下處理溢油的首選方法,目前在國內被廣泛用於處理常規溢油事故,但是分散劑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破壞生態環境。
當今國際上主要使用的分散劑有:傳統的分散劑;濃縮無水分散劑;濃縮加水分散劑。
(2)凝油劑:它可使石油膠凝成粘稠物或堅硬的果凍狀物。其優點是毒性低,不受風浪影響,能有效防止油擴散。對凝油劑的開發和應用,已引起各國的重視,近年來,已陸續發表了大量的專利論文。
(3)其他化學製品:用於破壞油水混合物的破乳劑;用於加速石油生物降解的生物修復化合物;此外還有燃燒劑和粘性添加劑等。
1. 3 自然降解
人們不採取任何行動,由海洋對石油的自然凈化過程。
2.新興的溢油處理方法
一般來說,這些方法只是作為其他方法的後續處理方法或仍處於實驗研究階段。
2. 1 生物修復技術
某些天然存在於海洋或土壤中的微生物有較強的氧化分解石油的能力,可以利用微生物的這一特性來清除海上溢油。生物處理法不會引起二次污染,可以和其他能夠加快生物自然降解的添加劑結合使用,與化學、物理方法相比,生物修復對人和環境造成的影響小,且修復費用僅為傳統物理、化學修復的30%~50%。
石油的自然生物降解過程速度較慢,可採取多種措施強化這一過程,常用的技術包括:
第一, 投加表面活性劑促進微生物對石油烴的利用;
第二,提供微生物生長繁殖所需的條件(提供O2或其他電子受體,施加營養);
第三,添加能高效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
目前看來,油污染海灘的生物修復主要以施加營養為主,缺乏同其他幾種技術的交叉和融合。同時,由於生物修復面對的是多相、非均質的復雜系統,涉及到微生物學、工程學、生態學、地質學、化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其作用機理仍不甚明了。
2. 2 燃燒法
需採用各種助燃劑,使大量溢油能在短時間內燃燒完,無需復雜裝置,處理費用低。但是考慮到燃燒產物對海洋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的影響,對附近船舶和海岸設施可能造成損害,而且燃燒時產生的濃煙也會污染大氣,因此處理對象一般為大規模的溢油和北冰洋水域的石油污染,處理地點一般為離海岸相當遠的公海才使用此法處理。
抑制溢油污染的最好方法就是控制溢油事故的發生,這比處理溢油帶來的可以預計和難以預料的後果要好的多。然而溢油事故總是要發生的,我們採用各種物理的、化學的等方法去處理溢油污染就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而海岸生態環境則是溢油污染處理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