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德國是怎麼處理石油的
擴展閱讀
身上有鑽石是怎麼回事 2025-02-12 05:18:33

德國是怎麼處理石油的

發布時間: 2023-08-17 05:04:11

1. 二戰時德國為什麼不通過進攻中東和西亞來獲取石油資源

希特勒不進攻中東和西亞,我認為有這么些理由:

1.德國進攻北歐國家,如挪威、瑞典,已經獲取不少石油資源。

2.德國進攻蘇聯,為了石油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原因,主要還是為了奪取重工業基地,摧毀蘇聯工業,避免形成納粹德國和蘇聯的東西對峙。

3.中東和西亞,尤其是阿拉伯國家是反對猶太人的,他們和希特勒是盟友,會提供一部分石油資源給德國,用不著搶奪。希特勒不會為此失去這個盟友!

4.隆美爾帶領軍隊去了埃及,也是為了石油。

5.地中海的英國海軍容易進攻阿拉伯國家,隆梅爾和義大利軍隊正是為了掃除這個障礙!但最終失敗了!

6.德軍指揮部的目標是從埃及攻入西亞一部分國家不加入軸心國的國家,控制住波斯灣地區,最後和東線德軍在高加索和伊朗中部會師,可由於德軍非洲軍團在阿拉曼戰役中的失敗和克里特島空降的傘兵損失慘重,被迫轉為防守,無力繼續進攻西亞。

2. 德國正推動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德國的工業是否能支撐這么做

應該不能。因為德國對於能源的依賴還是比較大的,現在尋求新的供應商還是有問題,實施石油的禁運對於德國來說是難以承受的。

3. 德國在二戰中使用的石油從哪兒來

1、二戰爆發前,全球石油產量90%控制在英美手中,不僅僅是有資源,其他戰略資源和全球水道基本掌握在英美手中,另外世界金融中心,也在英美手中。因此歐洲本土,只有兩個國家擁有石油,第一就是羅馬尼亞,第二就是蘇聯。德國二戰發動戰爭前的石油,許多是從羅馬尼亞和蘇聯采購儲備的。
2、德國入侵波蘭後,英美開始了全球經濟封鎖、金融封鎖和資源封鎖,所以德國就面臨一個非常非常被動的局面,也就是如果戰爭長期化,德國的資源無法支撐戰爭。
戰爭中,遭受世界金融中心封鎖國家的貨幣是無法有效使用的,另外羅馬尼亞油田在蘇聯軍力勢力范圍內,因此德國無法擁有足夠的黃金儲備購買蘇聯石油的,蘇聯也不會白給。
所以德國不列顛空中戰役失敗,預示戰爭陷入了長期化,資源匱乏,以及英國與蘇聯的互動,以及美國參戰跡象明顯和蘇聯軍力對於羅馬尼亞油田的威脅,最終迫使德國被迫東擴蘇聯,搶奪石油資源,陷入多線作戰的窘地。

3、另外德國在戰爭以前就知道,德國石油是一個是其命脈,因此德國大力發展合成燃油工業,用煤炭通過技術合成石油,當然這種做法肯定成本大,但是也是沒有辦法。戰爭爆發期間,德國燃油很大一部分都是靠著合成燃油了,但是面對英美強大的戰略空中力量的對於工業能力,能源生產打擊,德國最終能源一步一步走向枯竭,德國能源匱乏,導致軍隊作戰和訓練受到了大幅度的削弱。

4. 請問:二戰時日本的石油來源被美國斷掉了,那麼,德國的油料又是從哪來的呢多謝了!

日本不能從美國進口石油,所以乾脆入侵東南亞國家掠奪那裡的豐富石油資源。德國的石油自己只能滿足很少一部分,剩下的也是通過掠奪歐洲其他國家的資源解決,比如羅馬尼亞的普羅耶什蒂油田就是德國的「血庫」。

5. 石油儲量嚴重不足的德國,二戰時卻不進攻中東奪取石油,為什麼

石油儲量嚴重不足的德國,二戰時卻不進攻中東奪取石油原因:

1、雖然中東的石油可望而不可即,在當時的情況,遠沒有直接入侵蘇聯,獲得其石油資源來得實在。然而德國進攻蘇聯,為了石油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原因,主要還是為了奪取重工業基地,摧毀蘇聯工業,避免形成納粹德國和蘇聯的東西對峙。

3、中東的石油,主要是運不過來,中間的戰略要地被英軍控制,隆美爾的北非軍團就是要幫助義大利去拔掉這顆釘子,都打到了敘利亞了,最後被蒙哥馬利打敗了,義大利軍隊不堪一擊,因為沒有撬棍打不開彈葯箱都投降,給德軍拖了後腿。

所以歷史沒有給予第三帝國征服世界的機會。希特勒把其對納粹主義意識形態的狂熱和偏執壓倒性地置於第三帝國的國家利益之上,這是導致德國難以產生深謀遠慮的大戰略,最終不得不坐視「失去的勝利」的最根本原因。這是希特勒的第三帝國之「不幸」,卻是包括德國人民在內的整個人類之大幸。

6. 石油儲量不足的德國,二戰為何不進攻中東奪取石油

說起二戰時候的歷史,當時的德國實力確實非常強大,尤其是戰爭前期的時候,德國人憑借他們的閃電戰術,一舉征服了大片歐洲的土地,更是差一點就將整個歐洲都拿下來,連當時強大的蘇聯,面對德國人的時候,都被打的焦頭爛額。


其實嚴格來說,德國人也並非沒有打過中東石油的注意,只不過在北非戰場上,他們最終還是敗給了英國人。如果當時他們真能佔領埃及的話,那麼巴基斯坦的英國人肯定會選擇撤退,當時候伊朗的石油資源自然可以通過海運以及陸運迅速運到德國人手中。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歷史或許就要改寫了,說不定就是德、美、俄三足鼎立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