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石油大國是哪個國家
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儲存,其國家90%的經濟來自於出口石油燃料,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
沙烏地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島上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位居世界第14位,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豐富的石油儲量和產量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大量的財富,特殊的地理位置確實給沙烏地阿拉伯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但是熱帶沙漠氣候同時也讓這里寸草不生。
不得不嚴重依賴大量的進口以滿足需求,該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麥進口國,本國產出的水果只能滿足整個國家6成的需要。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沙烏地阿拉伯有四個首都。首都之一是利雅得,也是沙烏地阿拉伯最大的城市,是為數不多的典型的綠洲城市。
石油行業發展趨勢
2020年前國際油價相對低位運行,總體趨勢呈前低後高供需基本面寬松、美元進入升值通道將對國際油價形成直接壓制。根據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國際油價預測模型的計算結果,2020年前國際油價將處於相對低位。
總體水平難以回到100美元/桶以上,運行區間在40~90美元/桶。前期低位盤整,後期隨著低油價影響高成本項目投資,供應增速回落,加之低油價刺激需求,供需寬松態勢將有所逆轉,國際油價企穩回升,2020年將達到90美元/桶左右。
2. 阿爾及利亞
馬建明
阿爾及利亞位於非洲西北部,國土面積238萬km2,人口3320萬,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阿爾及利亞國土面積在非洲居第二,僅次於蘇丹,經濟規模居於第三,僅次於南非和埃及,阿爾及利亞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北部沿海地區,國土的其餘部分被撒哈拉沙漠所覆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北非油庫」。石油和天然氣工業是阿爾及利亞的經濟支柱,油氣產品大部分出口,天然氣與石油出口收入占國家外匯收入的90%以上。
2006年阿爾及利亞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050億美元,人均GDP 3443 美元,經濟增長率5.2%,外匯儲備777.8億美元,外債50億美元,進出口總額738億美元,得益於穩定的政局、穩定的石油出口和良好的金融狀況,阿爾及利亞經濟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勢頭。
一、儲量和資源
阿爾及利亞主要礦產為石油和天然氣,其他礦產還有煤炭、鐵礦、鉛礦、鋅礦、金礦、汞礦、鎢礦、錫礦、鈾礦、稀土金屬、磷酸鹽、鹽礦、重晶石、大理石、金剛石、寶玉石等30多種礦產。主要礦產儲量見表1。
表1 阿爾及利亞主要礦產儲量與儲量基礎
資料來源:①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7;
②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5;
③Mineral Yearbook,2005。
石油、天然氣
截至2005年底,剩餘探明石油儲量為15.55億t,天然氣儲量為45450.20億m3。目前已知全國共有180多個油氣田,主要分布在阿爾及利亞東部和東北部的含油氣盆地中。
阿爾及利亞含油氣盆地很多,例如:北部的謝利夫盆地和君士坦丁東南部盆地、西北部的大高原盆地、西部的廷杜夫盆地、中部的哈西霍默盆地、中南部的雷甘盆地和阿赫內特盆地、東部和東北部的伊利茲盆地和三疊紀盆地。伊利茲盆地和三疊紀盆地是最主要的油氣聚集區。伊利茲盆地位於阿爾及利亞東部與利比亞交界地區,境內面積約11萬km2。寒武紀、石炭紀地層厚3000 m以上。盆地的主要生油層是志留系的筆石頁岩,中、上泥盆統的黑色頁岩也可能生油,油氣田主要為南北向的平緩構造圈閉。
煤炭
主要集中於西部邊界處的貝薩爾盆地,產在晚石炭世沉積層中,儲量不大。煤灰分8%~20%,揮發物20%~35%,硫2%~3.5%。
鐵礦
鐵礦資源主要分布於北部和西南部。在阿爾及利亞西南廷多夫Tindouf台向斜谷內發現了最大的泥盆紀鮞狀沉積鐵礦(賈拉傑比利特Gara Djebilet鐵礦和邁舍里阿布拉齊茲Mecheri Abdelaziz鐵礦),總儲量42億t,含鐵57%。在阿爾及利亞北部的礁灰岩中探明了接觸變質型鐵礦(分布在溫扎Ouenza地區、布哈里堡Boukhadra地區和哈尼尼-塞蒂夫山Djebel Hanini-Setif地區),總儲量超過7000萬t,鐵含量為60%。
錳礦
錳儲量不大,烏艾德蓋塔拉礦床屬火山熱液型,產在貝薩爾省,總儲量150萬t,錳的含量為40%~50%。
鉛鋅礦
鉛、鋅總儲量居非洲第二位,主要分布在阿爾及利亞北部。礦床為層狀、脈狀(遠成熱液型)、透鏡狀脈狀(熱液型)多金屬礦床。層狀礦床產在侏羅紀(埃爾阿別德、傑格連礦床)和白堊紀(柯爾傑特約瑟失、麥斯盧拉、伊什木里山礦床)碳酸鹽沉積層。脈狀礦床產在白堊紀砂質粘土質岩層中(格盧馬、薩卡莫齊礦床),與三疊紀蒸發岩的底辟褶皺共生。銅儲量不大,主要分布於阿爾及利亞的東南部。阿爾及利亞探明鉛鋅礦石儲量150萬t,其最大的瓦迪阿米祖爾Oued Amizour鉛鋅礦平均含鋅11.0%,含鉛3.2%,厚度48 m。
銅礦
含銅多金屬礦床屬火山成因和深成熱液型。礦床產在白堊紀-新第三紀的岩層中,與中新統火山岩(如布蘇發、烏艾德艾爾柯比里礦床)、花崗岩有關(如布杜卡、阿沙伊什、艾因巴爾巴爾、柯夫烏姆傑布爾礦床)。含銅砂岩礦點見於白堊紀和三疊紀(阿特拉斯的西部艾因謝夫拉、薩拉列基)、前寒武紀(烏加爾特區的本塔因)和文德期(罕克)的沉積層中。
汞礦
汞總儲量居非洲第一位,主要礦床產在東北部的安納巴區的白堊紀陸源碎屑岩中和前寒武紀的片岩中。格尼薩礦床金屬儲量4500t,礦石含汞1.16%;穆拉什馬礦床金屬儲量7700t,礦床含汞3.9%;伊什馬因汞礦床已采完。
銻礦
銻儲量居非洲第二位。礦床主要產在阿爾及利亞的北部地區。哈馬姆努貝爾斯礦床屬超低溫型礦床。
鎢礦
鎢儲量居非洲第一位。主要分布於東南部的阿哈加爾地區,主要礦床有納赫達(拉烏尼)、廷阿姆洛、艾爾卡盧薩、巴什爾、提夫塔祖寧等。這些礦床為石英錫石脈狀礦床。在阿爾及利亞的北部還有別列舍塔矽卡岩白鎢礦礦床。
金礦
金集中產於阿爾及利亞南部霍加爾Hoggar地區。其中,季列赫Tirek金礦距塔曼拉塞特Tamanrasset市400km,探明地質儲量73萬t,金平均品位18g/t。阿米斯米薩Amessmessa金礦位於塔曼拉塞特市以西460km,探明地質儲量338萬t,金平均品位18g/t。提里林-汗納Tiririne-Hanane金礦位於塔曼拉塞特Tamanrasset市以東450km,探明地質儲量48.1萬t,金平均品位17g/t。阿比圭 Abegui 金礦為網脈狀金礦,探明地質儲量280.7萬t,金平均品位3.59g/t。
阿爾及利亞金礦儲量有100t,總資源量有200t。
磷酸鹽
磷酸鹽分布在阿爾及利亞北部翁克山Djebel Onk磷酸鹽盆地,儲量20億t,居非洲第五位。磷塊岩一般為粒狀,產在晚白堊世古近紀的粘土碳酸鹽岩沉積層中,最大的礦床是傑貝勒翁格,其次是艾爾庫伊夫、木扎伊塔礦床。
重晶石
儲量居非洲第二位。在阿爾及利亞北部發現的礦床有:木扎布脈狀礦床,儲量215萬t,BaSO4含量90%,阿芬蘇、布馬尼、瓦爾謝尼斯和西提堪貝爾礦床。在貝薩爾區分布著布卡伊斯、阿巴德拉重晶石脈田。
金剛石
阿爾及利亞拉甘Reggane地區正在進行金剛石勘查,發現了一座金剛石砂礦,勘查工作主要目的是在西非地塊找到原生金剛石礦。
飾面石材
飾面石材主要分布在奧蘭 Oran省瓦迪馬達赫 Oued Madakh蛇紋岩礦、艾因泰穆普特Aïn Témouchent地區哈西夏拉Hassi Ghala石灰華和石灰岩礦、克萊夫Chlef地區的泰內斯Ténès石灰岩礦、艾因泰穆普特Aïn Témouchent地區的門傑爾Dhar El Mendjel黑石灰石礦、泰貝薩Tébessa地區的代爾山 Djebel Dyr蟲狀石灰石和燧石礦、代夫山Djebel Def黑石灰石礦、蓋爾達 Ghardaïa省、瓦爾格拉 Ouargla省和別恰 Béchar省的石膏花和硅化木礦。這些飾面石材礦顏色多樣、質地均勻、色澤光亮、交通便利、易於露天開采。
寶玉石
包括綠寶石、剛玉、黃玉、鋯石、綠寶石、石英晶體、藍晶石、螢石、瑪瑙和玉髓。
膨潤土
分布在阿爾及利亞西部第三紀的火山盆地瑪格麗亞 Maghnia 地區和穆斯特加奈姆Mostaganem地區,該地區毗鄰港口、公路和鐵路,交通便利。
鹽礦
阿爾及利亞鹽礦資源很豐富,岩鹽資源有10億t,湖鹽資源有15億t,主要分布在阿爾及利亞東南部的鹽湖中。阿爾及利亞鹽礦資源還有較大遠景,可供大量出口。
其他礦產還有高嶺土、硅藻土、白雲岩、長石、螢石、錫礦、鈾礦、鈮、鉭、銣、石膏、珍珠岩和滑石等。
二、礦業
阿爾及利亞是非洲地區重要的礦業大國,石油、天然氣生產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占阿爾及利亞政府收入的76%,占阿爾及利亞國內生產總值的超過30%,此外,氨水、粘土、水泥、金礦、氦、鐵礦石、甲醇、磷酸鹽、鈉鹽、鋼鐵、鋅等也有一定的產量(表2)。
表3 2005年阿爾及利亞主要出口目的國與出口額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http://dz.mofcom.gov.cn/aarticle/ztdy/200605/20060502289851.html。
從分地區看,歐盟是阿爾及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2005年,阿歐貿易總額為352.5億美元,占阿對外貿易總額的54.7%。阿從歐盟進口110.7億美元;向歐盟出口241.8億美元。
經濟發展合作組織(除歐盟國家外)與阿爾及利亞的貿易總額位居歐盟之後。2005年,阿與經濟發展合作組織成員國實現貿易額182.7億美元。其中,阿從經濟發展合作組織國家進口34.7億美元,向上述國家出口148億美元。
阿爾及利亞與亞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等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比重較小,2005年與上述地區總貿易額為109億美元。
表4 2005年阿爾及利亞主要進口來源國與進口額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http://dz.mofcom.gov.cn/aarticle/ztdy/200605/20060502289851.html。
從分國家看,美國、法國、義大利分別為阿爾及利亞第一、二、三大貿易合作夥伴。出口方面,美國是阿爾及利亞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國,阿全年向美出口產品104.6億美元;其次為義大利69.5億美元,西班牙49.8億美元,法國44.9億美元,巴西28.9億美元,荷蘭26.4億美元,加拿大21.7億美元。阿對上述七國的出口額約占阿總出口額的78%。進口方面,法國是阿爾及利亞的最大進口來源國,達44.3億美元,其次為義大利15億美元,美國13.3億美元,中國12.9億美元,德國12.3億美元,西班牙9.5億美元。阿自上述六國進口金額約占阿總進口額的54%。2005年,中國超越德國,成為阿爾及利亞第四大進口來源國。
四、礦業政策
阿爾及利亞於1993年出台了投資法,鼓勵私人投資並賦予許多優惠政策,對外國投資者實行國民待遇,積極吸引外資。投資法案規定:除國家限定的戰略部門外,實行自由投資的政策;外資企業和本國企業繳納相同的所得稅,稅率一律為42%,但對符合阿爾及利亞國家經濟發展計劃的優先項目前3年實行免稅,第四年、第五年分別減繳50%和25%;外資企業5年免繳土地稅。目前該投資法不斷得到完善,落實情況良好。
石油天然氣工業是阿爾及利亞最重要的產業,根據阿爾及利亞碳化氫法,對在阿爾及利亞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煉化的阿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SONATRACH)以及外國石油公司,阿爾及利亞政府徵收85%的公司利潤稅,根據實施區域不同此稅率可降低至75%或65%;對在阿從事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天然氣液化、石油與天然氣分離的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和外國石油公司徵收38%的公司利潤稅,免徵上述公司的職業行為稅以及增值稅。
目前,在阿爾及利亞的投資國主要包括埃及、美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以及沙烏地阿拉伯和約旦等部分西亞國家。在石油天然氣開發方面,1986年,阿爾及利亞首次允許外國資本涉足石油天然氣領域,迄今,阿爾及利亞先後同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日本、中國等近20個國家簽署了50餘項合作協定,近50餘家國際石油公司來阿爾及利亞參與阿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迄今阿油氣領域吸引的外來投資金額累計已逾100億美元。在眾多公司中,美國石油公司投資居首位,投資逾50億美元,佔35%,其後依次為義大利、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法國、西班牙和中國。
阿爾及利亞實行有管制的浮動匯率制,中央銀行掌控著所有的外匯資源。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信貸擔保金融機構和權威經濟組織之一的法國外貿保險公司,根據政治穩定、外匯儲備、償還能力、貨幣貶值風險、銀行風險、經濟形勢和支付狀況等7類指數,在2004年「國家風險」評級結果中,將阿爾及利亞列入B級,即小風險投資國家。
五、展望
由於阿爾及利亞靠近歐洲,以及阿爾及利亞豐富的油氣資源,阿爾及利亞油氣工業一直是吸引外國投資的主要部門。阿爾及利亞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石油產量受石油輸出國組織生產配額的制約。目前阿爾及利亞政府計劃提高石油天然氣產量,增加石油天然氣出口。
阿爾及利亞政府積極擴大天然氣出口,目前阿爾及利亞與歐洲有兩條天然氣管線連接,一條是長1078km輸送能力6570萬m3/日的Trans-地中海管線,起於哈西魯邁勒氣田,經過突尼西亞最終到達義大利;另一條是長1609km輸送能力2322萬m3/日的Maghreb歐洲天然氣管線,經過摩洛哥將哈西魯邁勒氣田與西班牙連接。
阿爾及利亞還計劃新建3條天然氣管線:阿爾及利亞與歐洲之間的Medgaz天然氣管線,預計2008年竣工;阿爾及利亞至義大利之間的新管線,預計2008年投入使用;Warri天然氣田與哈西魯邁勒氣田之間新建一條7160km的天然氣管線。
隨著油氣生產和出口的增長,阿爾及利亞已經成為國際能源市場重要的供應國。
阿爾及利亞是非洲第二大鉛鋅生產國,近年來又有較大發現。隨著國際市場鉛鋅價格上揚,鉛鋅礦的勘查開發也可能為阿爾及利亞的礦業發展提供重要機遇。
主要參考文獻
[1]Omar Chabane.Algeria.Mining Annual Review,2004
[2]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7
[3]Philip M.Mobbs.The Mineral Instry of Algeria.U.S.Geological Survey,Minerals Ydarbook,2005
[4]夏景華.阿爾及利亞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現狀.當代石油石化,2006年,第2期
[5]柳正.阿爾及利亞礦業投資環境.資源·產業,2002年,第4期
[6]王有勇,中國與阿爾及利亞的能源合作.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第2期
[7]Ministry of Energy and Mining-Algeria,http://www.mem-algeria.org/
[8]中華人民共和國住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http://dz.mofcom.gov.cn/index.shtml
3. 從世界范圍來看石油主要分布最多哪個國家
按照石油儲量來看,儲量最多的國家分別是委內瑞拉、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國家;
按照石油產量來看,產量最多的國家分別是美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伊朗、加拿大、伊拉克等國家;
在中東地區波斯灣一帶的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聯酋、卡達有豐富的儲藏,而在俄羅斯、委內瑞拉、加拿大、利比亞、奈及利亞、美國、墨西哥、哈薩克、中國等地也有很大量的儲藏。
如果滿意請採納~
4. 產油大國有哪些
1、美國
美國(UnitedStates)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平均日產量為1504萬桶石油。近年來,美國石油巨頭大幅提高頁岩油產量。自2009年以來,美國的石油產量增加了一倍以上。
2、沙烏地阿拉伯
作為歐佩克支持全球石油價格計劃的一部分,沙烏地阿拉伯(SaudiArabia)在2019年下半年削減石油產量。去年,沙烏地阿拉伯日產量為1200萬桶石油。沙特阿美是世界上最大,最賺錢的公司。它擁有世界第二大探明石油儲量。
3、俄羅斯
俄羅斯(Russia)是非歐佩克產油國。由於冠狀病毒的爆發導致需求下降,歐佩克國家計劃削減石油產量以維持價格,但是俄羅斯拒絕減產。俄羅斯在2019年平均每天產量為1080萬桶石油。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是俄羅斯主要的石油生產商。
4、伊拉克
伊拉克(Iraq)是歐佩克創始成員和第二大產油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為1430億桶石油。去年,它平均每天產油445萬桶。
5、伊朗
伊朗(Iran)在2019年平均每天生產399萬桶石油,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生產率為每天330萬桶石油。
6、中國
中國(China)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中石化等國有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之一。中國公司正在對非洲和亞洲的石油和天然氣資產進行大量投資,以滿足龐大的國內需求。
7、加拿大
加拿大(Canada)平均每天生產366萬桶石油,擁有全球13%的石油儲備。它是石油凈出口國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大部分石油資產都在艾伯塔省。
8、阿聯酋
阿聯酋(UnitedArabEmirates)數十年來一直是領先的石油生產國。國有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擁有全球第七大探明石油儲量。該公司從事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生產,加工和銷售。
9、科威特
科威特(Kuwait)是石油輸出國組織創始成員。科威特在2019年每天可以生產292萬桶石油。國營科威特石油公司生產能力為每天340萬桶石油。科威特石油公司目標是到2020年底將產能提高到每天400萬桶石油。
10、巴西
巴西(Brazil)在2019年平均每天生產251萬桶石油。國營的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是南美最大的石油生產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4)主要礦產石油的國家是什麼擴展閱讀:
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
石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
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
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古埃及、古巴比倫人在很早以前已開采利用石油。「石油」這個中文名稱是由北宋科學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石油是工業名詞,是相對礦產資源而言,通常所說的石油工業,是一種礦產資源工業。在石油勘探過程中,根據勘探程度和探明情況,計算並確定石油儲量。
石油儲量是地質勘探成果,是一種待開發的原始礦產資源量。
原油是埋藏在岩石地層里被開采出來的石油,保持著其原有的物理化學形態,是石油工業的初級產品,實現了其使用價值,是油田開發的成果,原油產量是一種已經開發的礦產資源產量。
石油一詞多用於說明油層滲透率、孔隙度及油藏品位。而原油一詞多用於國家統計的原油產量統計數字、評價原油理化性質及用於說明採收率、采出程度及採油速度。
石油作為礦產資源是指含水、含氣的油,而原油作為一種工業產品,其中的水、氣已從油中分離出來,是一種合格的工業產品。
5. 東南亞主要礦產
東或前南亞的主要礦產有石油和錫礦。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石油和錫在東南亞的礦業中占據突出地位。印度尼西亞是重要的石油輸出國,出產石油較多的還有馬來西亞和汶萊。東南亞出產的錫礦砂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馬來西亞的錫產量居世界第1位。
東南亞石油工業的生產和布局特點
(1)原油生產高度集中。東南亞油氣田分布很廣,至1986年越南的白虎海上油田投產,全區已有7個國家生產石油,但其總儲量和總產量的95%都集中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汶萊。在產量獨佔全區2/3的印度尼西亞,過去生產長期高度集中於蘇門答臘,這里集中了米納斯、杜里等幾個東南亞最大的油田。
近十餘年因油田漸趨衰老,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迄今仍達1/2以上。加里曼丹東部和爪哇北部是近十餘年印度尼西亞海洋石油開發的重點,盯團肆產量上升很快,佔全國的比重升至1/4和1/5。馬來西亞和汶萊則集中於加里曼丹的北部和西北部海域。
(2)煉油工凱轎業主要配置在消費區和出口港。在東南亞原油產量增長的同時,煉油工業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1991年全區原油加工能力已達12200萬噸,比1965年增長2.8倍,其中新加坡更猛增了22倍,成長為世界最大的煉油工業基地之一。
但從東南亞煉油工業的地理分布來看,主要集中於消費區和出口港,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柬埔寨的煉油工業全屬於這一類型,它們均依賴進口原油。相反,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汶萊三國原油產量占東南亞95%,煉油能力僅佔44%,而且它們的煉油廠也有很大一部分建於消費區。由於上述特點,幾個大產油國均以出口原油占絕對優勢,煉油產品出口較少。
(3)天然氣生產發展很快,液化氣出口居世界首位。東南亞的天然氣探明儲量摺合標准燃料比石油多1.1倍,但過去開發甚少,油田伴生氣遭到嚴重浪費。
自70年代以來,隨著石油工業的大發展,以及日本對液化天然氣這一「干凈」燃料表現出濃厚興趣,東南亞天然氣的產量和消費量都有迅速增長,1966~1989年間,實際消費量從大約34億立方米增至220億立方米,增幅達5.5倍,而液化天然氣的出口量則由零起步,達到393億立方米,躍居世界首位。
期內先後在汶萊的盧穆特,印度尼西亞的巴達克(加里曼丹)和阿倫(蘇門答臘),以及馬來西亞的民都魯(沙撈越)建成4座大型液化氣廠,三國相繼對日本出口,天然氣一躍而成為東南亞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出口商品。但在此領域內還有著不小的發展餘地,印度尼西亞即准備在納土納島及其他地方增建新的液化廠,產量可望有大幅度的提高。
6. 世界上石油、煤、鐵礦分布在哪些國家和地區
鐵、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鐵、煤、石油的分布情況如下: 1、世界上的鐵礦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馬西、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和美國。這七個國家的鐵的儲量約佔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國中,煤儲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 3、世界上石油資源的分布很集中,中東地區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還多。主要輸往日本、歐洲和北美洲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