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國煤炭石油什麼時候回暖
擴展閱讀
汽車整形都用什麼工具 2025-02-09 13:48:38
製作文字的工具有哪些 2025-02-09 13:36:57
宇宙中的石油怎麼形成的 2025-02-09 13:35:20

中國煤炭石油什麼時候回暖

發布時間: 2023-08-21 23:08:23

『壹』 中國煤炭石油鋼鐵行業什麼時候能回暖

《中國產業2016年度運行分析》近日出版。該書由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和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共同撰寫。「分析」一書以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為基礎,分為工業、裝備製造、煤炭、石油、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等12個部分,重點分析了上述行業和領域2016年全年運行情況、運行特點和2017年發展趨勢。
「分析」指出,在經歷持續下滑之後,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中經工業景氣指數趨於穩定。2016年四個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在平穩中略有回升,分行業來看,煤炭、石油、鋼鐵、化工等行業景氣狀況明顯好轉。2016年一至四季度,中經煤炭產業景氣指數上升3.4點,行業呈現加速回暖態勢;中經石油產業景氣指數上升2.2點,實現「觸底反彈」;中經鋼鐵產業景氣指數上升2.0點,第四季度景氣指數已接近2014年之前水平;中經化工行業景氣指數上升1.1點,走出「V」字底部。
「分析」認為,2016年,工業品特別是資源類產品價格有所恢復。2016年下半年,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等行業價格同比先後由負轉正,第四季度上述行業出廠價格分別同比上漲23.3%、11%、25.9%、9.6%、3.3%和2.5%。造成工業品價格恢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國際市場變化的影響,又有貨幣因素的作用,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6年,原材料行業經營狀況明顯改善。經初步季節調整,2016年四個季度,鋼鐵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為-72.9%、110%、3733.6%、551.6%,扭轉了2015年全行業虧損的局面;煤炭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11.1%、-37.1%、184.7%、371.8%,擺脫了連續17個季度同比下降的趨勢;有色金屬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12.4%、18.7%、48.4%和41.3%,在經歷2015年下半年大幅下跌後,2016年經營狀況明顯好轉;化工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為16.2%、14.1%、12.9%和15.2%,好於上年平均水平;石油行業也實現了扭虧為盈。

「分析」判斷,目前,工業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攻堅階段,各種因素相互交織,工業企業下行壓力依然存在。高技術、新興產業比重雖然不斷提升,但帶動作用仍有限,傳統行業「去產能」形勢還相當嚴峻。

『貳』 石油價格什麼時候會下降

如果放開油價用價格杠桿降低需求,但這會產生不可收拾的通脹

進口越強勁,「倒掛」越強烈。中國國家發改委的消息,隨著國際市場油價持續大幅度攀升,特別是今年2月中旬以來漲速加快,國內成品油與原油價格倒掛矛盾加劇,企業加工和進口虧損嚴重,大部分地方煉廠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供求矛盾突出。

今年4月初,中石化集團公司總裁蘇樹林在香港業績發布會上說,中國石化2008年前3月所生產的汽油每噸虧損人民幣2162元,而柴油每噸虧損超過3000元。

中國對石油價格是否漲價一直面臨著國際上不斷加大的壓力,要求其削減石油補貼。西方國家指責中國實行價格管制措施,人為地刺激了石油需求。
但中國的學者並不認為,是中國對石油需求的增加,導致了油價過快上漲。主因是美國四大投行在石油期貨市場的操作,導致過快的增長。歐佩克很多成員國也這樣認為。

6月22日,在沙特舉行的國際石油大會上,歐佩克很多成員國把油價上漲歸咎於地緣政治因素和幾大投行的投機行為而致,表示應該採取行動遏制「炒家」。歐佩克輪值主席、阿爾及利亞石油部長哈利勒認為,現在全球油價的價格與供求關系的基本面無關。

但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認為是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加大,導致了油價上漲。這樣的不同看法,導致大會很難取得一致性意見。

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報告稱,較高的石油價格會給那些仍然尋求通過政府補貼,來保護其消費者的發展中國家帶來繁重的負擔。中國不得不提高油價遏止倒掛,同時還不得不面對通貨膨脹的壓力,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油價還會瘋漲嗎?

盡管成品油價格調整部分地緩解了中國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的倒掛矛盾,但是中國成品油漲價尚不會對國際油價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國際油價上漲的一個關鍵因素是金融資本在國際商品市場的興風作浪。

美國發生了次貸危機後資本大量向外驅趕,其中有相當多的資本從金融市場到了商品市場,推高了商品市場的價格,而石油期貨就在其中。目前,國際原油市場的投資結構發生了變化,以前是石油企業規模很大,金融機構非常渺小;現在正好反過來,一個對沖基金就能達到上千億,能控制石油公司的股票流通。

對這次中國政府突然宣布對成品油提價,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是在冒通貨膨脹的險。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認為,中國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上漲10%,將導致廣義CPI通脹率上升0.3%到0.4%。

自去年7月以來,由農產品價格推動的中國通脹水平持續走高,今年4月CPI達到8.5%。如果放開油價將推動新一輪通脹高潮,並對中國農業生產影響較大,尤其是提高了化肥、農葯、收割、運輸等成本,糧價若不隨之上漲則可能引發拋荒危機,為明年的物價埋下「彈」。但是,燃油補貼也要付出巨大的財政代價,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已放開燃油價格,印度在近期削減了燃油補貼,將汽油和柴油價格提高了10%左右,毫無疑問,這將面臨更大的通脹危機。

中金公司研究部報告亦認為,本次調價之後中國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水平接軌仍有60%上調空間,但是比起一次性到位的大幅上調,政府通過目前這種分步調價方式乃是最優做法。這樣既可逐漸理順能源價格,又能在國際油價可能的回落過程中起到避免超調的作用,未來這一分步改革進程應繼續。

國家發改委的一位發言人最近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中國石油有進一步提價的可能。看來石油近期下降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叄』 告訴中國煤,水,石油,天然氣資源現狀

中國共有水資源量2.81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按1998年12.6億人口計,年人均佔有2230立方米,為世界人均的33%,居世界第88位,被列為全世界13個人均水資源缺乏的國家之一。我國有近700個城市,其中有近400個城市缺水,缺水包括水量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二類。缺水已成為制約我國工農業生產發展、城市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根據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我國石油可采資源總量為150 ~ 200億噸。其中2020年以前可供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為150億噸,2020 ~ 2050年隨著技術進步和領域拓展,可供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有望再增加50億噸,達到200億噸。石油資源總量在世界排第六位、亞洲排第一位。我國天然氣可采資源總量為14 ~ 22萬億立方米,其中2020年前可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為14萬億立方米, 2020 ~ 2050年可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再增加8萬億立方米,達到22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總量列世界第五位、亞洲第一位。

截止2005年底,我國已探明石油可采儲量69億噸、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3.1萬億立方米(不含油田伴生氣0.4萬億立方米),油氣資源探明率分別為35%和14%。總體上看, 油氣資源的探明程度都不高。至2005年底,全國石油和天然 氣的累計采出量為44.7億噸和4324億立方米,已探明油氣儲量的采出程度為65%和14%。

盡管我國油氣資源比較豐富,但人均佔有量偏低。我國 石油資源的人均佔有量為11.5 ~ 15.4噸,僅為世界平均水平73噸的1/5~ 1/6;天然氣資源的人均佔有量為1.0~1.7 萬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7萬立方米的1/5 ~ 1/7,與耕地和淡水資源相比,我國人均佔有油氣資源的情形更差些。在我國,油氣資源已經成為一種十分緊缺的戰略資源。我國油氣資源總量比較豐富,目前石油勘探程度尚處於中期階段,天然氣勘探尚處於早期階段。通過加大勘探投入和依靠技術創新,還可以獲得新發現、增加新儲量,發展仍具有比較雄厚的資源基礎。

中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國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儲量為10000億噸,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以山西、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的儲量最為豐富。

中國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約佔世界總量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佔有量較少,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迄今為止,共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158種(能源礦產10種、黑色金屬礦產5種、有色金屬礦產41種、貴重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91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總量豐富、礦種比較齊全、配套程度較高的少數國家之一。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有25種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等12種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情況如下: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煤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鐵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南。銅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華東。鉛鋅礦遍布全國。鎢、錫、鉬、銻、稀土礦主要分布在華南、華北。金銀礦分布在全國,台灣也有重要產地。磷礦以華南為主。

主要礦產資源包括:

◆煤炭資源:中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國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儲量為10000億噸,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以山西、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的儲量最為豐富。

◆油氣資源:主要蘊藏在西北地區,其次為東北、華北地區和東南沿海淺海大陸架。截至1998年底,中國已找到509個油田和163個氣田。累計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儲量分別為198.5億噸和1.95萬億立方米,列世界第9位和第20位。其中陸上石油資源量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佔中國同類資源總量的73.8%和78.4%,已形成松遼、渤海灣、塔里木、准格爾-吐魯番、四川、陝甘寧等六個大型油氣區。

金屬礦產:

◆黑色金屬:探明儲量的有鐵、錳、釩、鈦等,其中鐵礦儲量近500億噸,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山西和四川等省。

◆有色金屬:凡是在世界上已發現的有色金屬礦在中國均有分布。其中,稀土的儲量佔世界的80%左右,銻礦的儲量佔世界的40%,鎢礦的儲量則為世界其他國家儲量總和的4倍。
截止2000年底,中國已經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有探明有儲量的礦產157種,礦產地2萬多處。

(一)能源礦產資源 中國能源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但結構不理想,煤炭資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氣資源相對較少。煤炭資源的特點是:蘊藏量大,但勘探程度低;煤種齊全,但肥瘦不均,優質煉焦用煤和無煙煤儲量不多;分布廣泛,但儲量風度懸殊,東少西多,北豐南貧;資源賦存東深西淺,露採煤炭不多,且主要為褐煤;煤層中共伴生礦產多。油氣資源的特點是:石油資源量大,是世界可采資源量大於150億噸的10個國家之一;資源的探明程度低,陸上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僅佔全部資源的1/5,近海海域的探明程度更低;分布比較集中,大於10萬平方千米的14個盆地的石油資源量佔全國的73%,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天然氣資源量超過全國總量的一半。其他能源礦產,如地熱,油頁岩等在中國也比較豐富。

(二)金屬礦產資源 中國屬於世界上金屬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之一。世界上已經發現的金屬礦產在中國基本上都有探明儲量。其中,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的有鎢、錫、銻、稀土、鉭、鈦,居世界第二位的有釩、鉬、鈮、鈹、鋰,居世界第四位的有鋅、居世界第五位的有鐵、鉛、金、銀等。金屬礦產資源的特點是:分布廣泛,但又相對集中於幾個地區,如鐵礦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冀北和山西等3大地區,鋁土礦主要集中於山西、河南、貴州、廣西等省區,鎢礦主要分布於江西、湖南、廣東,錫礦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和湖南;部分礦產儲量大,質量高,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如鎢、錫、鋁、銻、稀土等;許多重要礦產質量欠佳,鐵、錳、鋁、銅等礦產,貧礦多,難選冶礦多;中小型礦床所佔比例大,大型、超大型礦床所佔比例小。

(三)非金屬礦產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非金屬礦產品種比較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全國現有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產產地5000多處。大多數非金屬礦產資源探明儲量豐富,其中菱鎂礦、石墨、螢石、滑石、石棉、石膏、重晶石、硅灰石、明礬石、膨潤土、岩鹽等礦產的探明儲量居世界前列;磷、高嶺土、硫鐵礦、芒硝、硅藻土、沸石、珍珠岩、水泥灰岩等礦產的探明儲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大理石、花崗石等天然石材,品質優良,蘊藏量豐富;鉀鹽、硼礦資源短缺。但是,一些非金屬礦產分布不平衡,特別在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探明儲量尚不能滿足本地區經濟發展和出口創匯資源的需求。

(四)水氣礦產資源 中國已查明天然地下水資源8700億立方米/年,可采資源量2900億立方米/年,地下微鹹水天然資源約為200億立方米/年。地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南方地區豐富,西北地區貧乏,地下水含水層類型地域性分布明顯,孔隙水主要集中在北方,岩溶水在西南地區廣泛分布。

中國已發現地熱點3000多處,勘查評價的地熱田298處,其中60℃以上熱水田89處。已探明地熱流體可采量166497立方米/天,相當於298.7萬噸標准煤。礦泉水資源和二氧化碳氣資源也比較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