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為什麼在中國聚集
擴展閱讀
貨運汽車運輸費用怎麼算 2025-02-09 12:08:45
液石油氣怎麼樣 2025-02-09 12:03:49

石油為什麼在中國聚集

發布時間: 2023-08-22 16:23:34

❶ 為什麼我國四大盆地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

我國四大盆地都屬於古沉積盆地,而油氣資源往往形成在穩定的古沉積盆地中。
石油天然氣的形成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達5億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羅紀生成。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由於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隨著這種過程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環境。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按照這個理論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陸上的植物則一般形成煤。)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有機物與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下。在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它們逐漸轉化,首先形成臘狀的油頁岩,後來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則多空的岩層中。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地質學家將石油形成的溫度范圍稱為「油窗」。溫度太低石油無法形成,溫度太高則會形成天然氣。

❷ 為什麼我國石油、煤炭資源多在北方

我們現在所謂的南北只是以現在的地理氣候等的劃分,而石油和煤炭等的形成和這些沒有直接關系,在南方地史上肯定有存在,只是大部分南方地區所在的板塊的地史時期沒有好的保存條件。其實在四川等地還是有古油藏的存在。

PS:四樓的不對,不是沒有形成條件,是沒有保存的條件,多期的構造運動對生儲蓋組合的破壞。

❸ 為什麼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幾乎全都是"中國石油"的

我國共有加油站9.2萬座,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兩家全資和控股的約佔44%,其他加油站約佔56%。國際三大石油巨頭僅僅通過合資建立了3000座加油站,數量上不及中石化、中石油,擁有加油站總量的5%。

在中國,加油站經歷了一個由少到多、由分散經營到規模經營、由單一經濟成分向多種經濟成分、由經驗型管理向專業化管理、由單品種經營向多種經營轉化的發展過程。

(3)石油為什麼在中國聚集擴展閱讀

中國的加油站已經形成多種所有制並存的格局目。全部加油站中,國有加油站佔53.3%,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佔46.7%,非國有加油站中,外商投資企業佔2%。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成品油的需求迅速增長。中國成品油零售市場對外放開已近兩年。審視國內成品油市場環境,一個微妙的變化日益清晰,那就是作為成品油銷售最前端的加油站被推到了市場最前沿。

❹ 中國也有不少油氣資源,為什麼還要進口石油呢

中國也有不少油氣資源,為什麼還要進口石油?
如果單純從數量上來看,中國石油儲量不算少了,放在隨便一個國家,比如韓國、紐西蘭等,都是絕對牛逼。但放在中國就不一樣。
我們國家人口多,14億人口,平均一下,其實沒多少。
第一,我國產油量低,但需求量大,日產量滿足不了每日消費需求,所以只能靠進口。我國的石油產量僅384.6萬桶/日,無法滿足國內1280萬桶/日的消費量。而隨著國內需求越來越來多,石油產量增速卻跟不上來,這個缺口只能靠進口石油來補。2006年至2016年期間,我國的石油產量保持在0.8%的年均增速,遠低於5.2%的消費需求的年增速。      
第二,中國石油儲量分布不均衡,而且開采需要大量的投時間和金錢成本。中國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地區,要麼就是海洋石油,而這些地區氣候環境惡劣,勘探難度大,投入費用高,也無法開采出優質原油,因為國內原油品質並不好,石油含碳量重,這會大幅增加煉油成本。所以,我國一些油企甚至還出海去投資和開發油田,因為國外油田開采難度小,原油開採的品質高。      
第三,我國存在大量未經開發的油田,但大多處於復雜的地理環境,具有成藏機理復雜、勘探難度大的不利特點。其次,發現油田並不等於就能開採油田,開採油田的工作和工序相當復雜和冗長,不同油田所適合的開采方式也不盡相同,這意味著開采本國油田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不難發現,近年來我國油企紛紛「出海」投資和開發油田,就是因為國外油田開采難度小,投資回報高。      
第四,現在國外進口原油性價比最高,所以國內油企主要以進口進口原油為主,而國內的石油儲量分布不均,開發成本高,可以留給子孫後代慢慢去開發,這樣也有利於國家、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因為一旦進口原油被別國卡住了,那西北地區的原油就可以馬上開采出來,以應付不時之需。      
第五,石油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出於國家安全考慮,不能讓這些自己的石油,天然氣都浪費在他人身上。

❺ 我國現1億噸「超級油田」,地球為何有這么多石油

對於大家來說,石油應該都不陌生,我們差不多每天都能接觸到與它有關的產品。例如輪船,汽車,道路修建等等。而隨著人口不斷的增長,對石油的需求量也日漸增加。全球不少國家都在拉長石油開發的“警戒線”,包括對石油的進口等等,都出現了瘋狂式的增長。當然2020年確實出現了波動,主要是受到了外界的影響。

而尋找石油肯定也成為了全球一個焦點性的問題,所以誰發現的石油越多,基本上都可以因此而成為富豪區。因為它非常稀缺,並且需要量很大,在短時間來看,科學界還沒有一個可以完美替代的產品。

人類也在尋找石油的“替代品”,並且“廉價還不傷機器”是最大的亮點,那麼人類就會逐步擺脫對石油的使用,所以石油就不可能完全被使用完,除非這個地球真的變成“荒廢星球”或者說變成“枯竭星球”,那麼地球的石油也就不變動了。所以說石油是用不完的,未來在技術的提升之上,石油甚至可能會走“下滑”路線。

綜合情況來說,在現有的社會發展趨勢之下,石油較多是好事情,畢竟需求在如今還是比較高的,在未來可能會發生一些改變,但是整個需求的持續性應該不會斷,再次恭喜我國在渤海發現“1億噸大油田”,希望合理利用。

❻ 中國也有不少油氣資源,為什麼還要進口石油呢

其實大家想一下,地球海洋資源這么豐富?為什麼咱們還大力提倡節約用水?咱們國家的電力資源足夠多,可為什麼還在用電高峰期限電呢?

石油也是一樣的,我們的油氣資源的確豐富,但是需求遠遠大於供給,石油資源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是每一個國家都不能忽略的戰略資源,咱們進口油氣資源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國內巨大需求。

當然了,雖說我國在全球石油進口國中是數一數二的,但不是說我們只進不出,像朝鮮、印尼、新加坡、越南、菲律賓等就是咱們的主要出口國。就算是美國,它是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每年也會出口大量的石油資源到別的國家。

❼ 中國油井不是很多嗎為什麼還有進口石油美國也一樣,難得是自家留著,用光別人的

我就是學石油的我來告訴你實際情況。

我們國家確實石油不少全球排7-8名吧,但是我們人太多,人多就車多所以石油遠遠不夠用,現在50-60%需要進口。我們國家的石油底層比較深條件復雜,不好采或者成本高,中東的石油底層淺最好採集。成本最低。

為什麼美國不用自己的采別人的?因為中東的石油採集成本低,質量好。當然美國也有戰略儲備的意思。

石油看似一個油田探明幾億噸。其實能采出的不多,現在的技術石油採收率不到38%我們國家的水平也就是32%左右啊。

所以能源行業現在主要是開發海灣油氣,美國佔了中東我們主攻非洲了。

❽ 中國的石油那麼多,為什麼還要進口。

中國確實有很多的石油和天然氣,但這些石油與天然氣滿足不了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需求,也滿足不了人們日益提高到生活水平需要,所以必須進口。這是常識,也是規律。
首先是我們國家人口多。無限逼近14億人口,平均一下,其實沒多少。
其次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我們國家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生產基地。這是需要海量的石油來滿足市場需要。包括石油本身的需求,以及上下游產品的需求等。龐大的需求,讓國內有限的生產,滿足不了,那麼就必須進口石油。
第三,儲量不等於現實產量。儲量是未來可以開發的資源,並不是立即就能轉化為現實產量的東西。
第四,中國石油儲量分布不均衡。國內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地區,還有就是不斷增長的海洋石油。但目前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集中在東南沿海,需求量最大的也是東南沿海。從國際上進口石油,不但成本更低,而且更便捷。海運的價格,比陸運到價格,不可同日而語。
最後,既然現在能夠從國際上進口價格較為低廉的石油,那麼國內的儲量可以慢慢開發,給後代子孫留一點資源,有助於國家、民族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助於受到其他國家威脅時候,我們能夠撐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