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什麼是石油儲采比
擴展閱讀
180鑽石怎麼買蒼雷 2025-02-09 11:39:18
7000個鑽石有什麼用 2025-02-09 11:37:50

什麼是石油儲采比

發布時間: 2023-08-22 17:10:09

❶ 世界油氣資源現狀

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里,人類對世界油氣資源量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世界待發現的油氣資源量和最終可采儲量不斷增加。這主要是因為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的飛速發展,也體現了石油市場不斷擴大的需求。

(1)全球油氣探明儲量仍在不斷增加。

所謂探明儲量通常是指在現有的經濟和作業條件下,目前地質與工程技術條件所確定的油氣藏中的儲量。隨著地質理論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地下油氣藏的認識更趨豐富完善,石油探測技術日益發展,地下探明石油資源仍在不斷增加。

從下表可以看出,世界油氣探明儲量在1980年之後的20多年間里穩定增長。其中,石油探明儲量從1980年的913.44億噸增至2003年的1565.77億噸,增長了71.4%;天然氣探明儲量從1980年的84.43萬億立方米增至2003年的175.78萬億立方米,增長了108%。

年份石油(億噸)天然氣(萬億立方米)年份石油(億噸)天然氣(萬億立方米)1980913.4484.4319931396.45141.081981931.7887.5719941406.63141.641982971.5590.0819951419.55142.221983986.3892.6819961451.33146.0619841041.3495.9919971436.67147.3719851053.2599.1519981454.74150.5919861204.95106.3719991478.13150.6619871245.81108.2020001508.94159.8319881367.32112.2820011520.13174.1219891391.87126.8120021563.82175.1519901385.90130.4020031565.77175.7819911390.74136.4820041594.10179.0019921395.68139.3020051636.00179.83

世界石油貿易流向圖(百萬噸)(據BP能源統計)

(4)非常規油氣資源潛力很大,重油、煤層氣等已成為重要的油氣供應來源。

非常規資源是指在現有條件下,不能完全用現有常規方法和技術進行勘探、開發與加工的油氣資源部分,主要包括重油(油砂、瀝青)、深盆氣、煤層甲烷氣、水溶解氣以及天然氣水合物。據第14屆世界石油大會估計,全球擁有非常規資源為4000億~7000億噸,非常規天然氣資源849萬億立方米。非常規資源,特別是油砂和瀝青,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加拿大的油砂資源非常豐富。

2005年世界石油證實資源儲采比是40.6,如果從常規石油資源的角度來看,世界石油資源十分有限。但如果將現有油田的儲量增加、待發現的油氣資源和非常規油氣資源包括進來,那麼世界油氣資源仍很豐富。隨著新技術在石油行業地運用,降低了非常規油氣資源的開采和生產成本,延長了油田的開采壽命,所謂石油枯竭的威脅在減緩或消退。

❷ 分析石油價格影響因素有什麼意義

從市場關系來看,一定同時存在兩種力量來左右國際油價走勢,一種力量是往上推,一種力量是往下拉,而油價到底走勢如何,則取決於兩種力量的強弱。根據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商品的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即該商品的供給量與需求量相互作用,達到市場均衡,進而確定其均衡價格。從理論上講,石油是一種商品,其價格也應該符合這一基本規律。但是,由於石油具有超出一般商品的特殊屬性,除了經濟屬性外,還具有戰略屬性和金融屬性,屬於特殊商品,因此其價格形成除了受供求關系影響外,還有諸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影響油價的因素總體上可以劃分為兩大類:長期因素和短期因素。長期因素是影響油價供需的因素,決定著國際油價長期變化趨勢。短期因素是影響油價短期波動的力量。
一、長期因素
長期因素影響石油市場的供需關系,包括影響供給的因素和影響需求的因素,決定國際油價長期變化趨勢。
1.影響供給的因素
(1)世界石油儲量
石油是一種可耗竭資源,自然儲量有限,儲量規模代表人類能夠開採的總的石油資源量。目前,世界上還有眾多可能含油的沉積盆地由於地理位置的相對偏遠沒有勘探,勘探技術的發展將使原有油田的儲量不斷上升,非常規性石油資源潛力十分巨大,預計人類還將發現也來越多的石油儲量。石油儲采比(探明儲量/當年產量)是反映石油資源潛力的重要指標,通過對歷史數據定量分析發現,儲采比的變動是油價波動的原因之一。
(2)世界石油產量
以中東、美洲和中亞俄羅斯等產油國為主的石油生產國在世界石油供應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國家的石油產能利用率及其在世界石油供應中所佔的比重變化,對世界石油價格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世界市場供給具有集中特性,資源國通過減產、禁運等方式引發原油價格上漲,同時也可以通過提高產量來促進石油價格下降。
(3)石油成本
目前,世界上主要油田進入開發後期,開發成本大幅提高,新增儲量大部分位於地質條件復雜、地理環境惡劣的地區,勘探開發難度加大,常規石油資源規模日益減少,勘探開發成本顯著提高,對油價產生明顯的推動作用。根據歷史數據分析,油價的變化趨勢與成本的變化趨勢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油價曲線圍繞著成本曲線上下波動,說明石油成本是油價波動不可忽略的因素,決定著油價漲跌長期走向。
2.影響需求的因素
(1)世界經濟增長
全球經濟增長或超預期增長都會牽動國際油價出現上漲。反過來,異常高的油價走勢,勢必會阻礙世界經濟的發展,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又會影響石油需求的增加。通常來說,經濟周期上行時經濟活動活躍,石油需求增大,此時即使供給不變,油價也會隨經濟周期的上行而上升。同理,亦會隨經濟周期下行而回落。通過歷史數據分析,世界經濟周期性波動與石油危機在時間上有關聯,石油危機產生前的石油價格劇烈波動與石油危機形成的累積效應與世界經濟周期性波動的衰退階段正好吻合,可知世界經濟周期性波動與石油危機在發生的時間上存有同步性。
(2)替代能源
替代能源是油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油價大幅上漲時會刺激替代

❸ 我國的石油資源現有情況如何

我國石油資源量約為10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約47萬億立方米。通過對不同類型盆地油氣勘查,新增儲量規律和各種方法的分析,測算出我國石油可采資源量為150億~160億噸,天然氣可采資源為10萬~14萬立方米。按照國際上(油氣富集程度)通常的分類標准,我國在世界103個產油國中,屬於油氣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

在我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經過地質普查,發現有300多個可供勘探石油的沉積盆地,沉積岩面積達450萬平方千米,約占國土總面積的44%。其中面積大於10萬平方千米的沉積盆地有10個,總面積超過254萬平方千米。

此外,還有大量的中小盆地油氣資源也很豐富,有些已經發現了油田或工業油流。如酒泉盆地、蘇北盆地和百色盆地等。

除了陸上石油外,我國還擁有18000千米的海岸線,其大陸架的面積約佔世界大陸架總面積的1/20。根據近幾年的勘查結果,先後在渤海、黃海南部、東海、台灣淺灘、珠江口、鶯歌海、北部灣等海域發現了7個油氣盆地。從發展遠景來看,我國近海石油的儲量不亞於陸上石油的儲量。

國土資源部研究人員認為,中國石油資源儲量仍處於增長期,盡管已進入低速增長階段。研究人員指出,中國石油儲量替代率尚維持在合理水平。儲量替代率是反映儲量接替能力的指標,是指國內年新增探明可采儲量與當年開采消耗儲量的比值。替代率為1,表明勘探所導致的儲量增加與開采所導致的儲量消耗持平。儲量替代率大於1,表明儲量的增加大於消耗,小於1則表示勘探新增的儲量不能完全彌補儲量的消耗。

此外,自1993年成為石油進口國以來,中國的石油儲采比一直維持在14至16的范圍內。儲采比是指國內石油剩餘可采儲量與當年采儲量之比,即目前石油剩餘可采儲量可供消費的時間。

目前中國石油資源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開采和消費的高強度。2004年,中國佔世界石油儲量的1.5%,產量佔世界總量的4.5%,但消費量卻佔世界總量的8.2%。

中國石油資源潛力巨大,尚有約三分之二的潛力待探明。在這三分之二的待探明潛力中,三分之一可以在當前技術和成本條件下探明;三分之一可以利用現有技術探明,但發現成本將大幅增加;其餘三分之一將依賴未來技術的創新。

❹ 世界石油資源還能維持多少時間

不會枯竭!
國土資源部研究人員10日說,中國石油資源儲量仍處於增長期,盡管已進入低速增長階段。

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全球資源戰略研究開放實驗室副主任張新安在此間召開的「2005中國石油論壇」上說,得益於高強度的石油勘查活動,中國石油儲量繼續保持良好增長勢頭。

截至2004年底,中國累計探明包括原油和凝析油在內的石油地質儲量為248.44億噸,比2003年底增長5.4%;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67.91億噸,增長3.4%;累計采出量43億噸;剩餘可采儲量24.91億噸,增長2.4%。

張新安指出,中國石油儲量替代率尚維持在合理水平。儲量替代率是反映儲量接替能力的指標,是指國內年新增探明可采儲量與當年開采消耗儲量的比值。替代率為1,表明勘探所導致的儲量增加與開采所導致的儲量消耗持平。儲量替代率大於1,表明儲量的增加大於消耗,小於1則表示勘探新增的儲量不能完全彌補儲量的消耗。
張新安介紹說,1993年以來,中國石油儲量替代率基本維持在1.0左右。2004年,更是達到了1.27的高水平。

此外,自1993年成為石油進口國以來,中國的石油儲采比一直維持在14至16的范圍內。儲采比是指國內石油剩餘可采儲量與當年采儲量之比,即目前石油剩餘可采儲量可供消費的時間。張新安說,盡管這一比值僅及2004年世界石油平均儲采比43的三分之一,但由於世界平均儲采比受中東儲采比拉高影響,這仍是一個較為合理的、可以保持石油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水平。

張新安認為,目前中國石油資源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開采和消費的高強度。2004年,中國佔世界石油儲量的1.5%,產量佔世界總量的4.5%,但消費量卻佔世界總量的8.2%。

盡管如此,近年來中國原油產量保持較快增速。由2000年的1.63億噸增至2004年的1.75億噸,年均增長1.1%。預計今年將達到1.8億噸,而按照以前的預測,到2010年才可能達到這個數字。

張新安說,中國石油資源潛力巨大,尚有約三分之二的潛力待探明。在這三分之二的待探明潛力中,三分之一可以在當前技術和成本條件下探明;三分之一可以利用現有技術探明,但發現成本將大幅增加;其餘三分之一將依賴未來技術的創新。

他建議,中國應採取有效措施,加大石油勘探開發力度,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體制,完善油氣基礎地質投入機制,實行風險投資機制,推進勘探開發競爭機制。

張新安表示,中國還應採取包括經濟和行政手段在內的各種有效措施,加強對非常規油氣資源的評價勘查。據介紹,中國油頁岩預測資源總量4832億噸,但尚未展開系統調查評價,探明程度僅為6%。油砂目前尚無查明資源儲量,預計資源量達80億噸以上。 要幾億年吧....

❺ 中國南海北部的基本油氣狀況怎麼樣

至2008年底,南海北部共有油氣有效礦業權129個,面積534722平方千米。其中油氣探礦權104個,采礦權25個(圖17-1)。

南海北部海域石油遠景資源量46.40億噸、地質資源量32.17億噸(佔全國3.59%)、待探明地質資源量23.56億噸,佔南海北部海域總地質資源量73.24%;可采資源量10.88億噸(佔全國4.27%),待探明可采資源量7.90億噸,佔南海北部海域總可采資源量72.55%。

圖17-3南海北部海域天然氣資源分布圖(引自本書參考文獻[4])

天然氣探明技術可采儲量是452.21億立方米,其中探明的氣層氣可采資源量是417.03億立方米,待探明氣層氣的可采資源量是4410.48億立方米,佔全盆地總可采資源量的91.36%。

其中珠一、珠二、珠三坳陷地質資源量分別為762億立方米、5822億立方米、842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分別為496億立方米、3784億立方米、547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新生界,深度主要是中深層和深層,淺層和超深層也有分布。地理環境主要為淺水,深水次之。資源品位為常規氣。

2.北部灣盆地

北部灣盆地天然氣遠景資源量852.04億立方米、地質資源量599.21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389.48億立方米。

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為211.54億立方米,其中探明氣層氣地質資源量為29.96億立方米,待探明氣層氣地質資源量為569.25億立方米,佔全盆地總地質資源量的95.00%。

天然氣探明技術可采儲量是69.60億立方米,其中探明的氣層氣可采資源量是18.20億立方米,待探明氣層氣的可采資源量是371.28億立方米,佔全盆地總可采資源量的95.33%。

資源主要分布在新生界,深度主要為淺層,其次為中深層,在深層和超深層也有少量分布。地理環境為淺水。

3.瓊東南盆地

瓊東南盆地天然氣遠景資源量18853.04億立方米、地質資源量11142.31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7242.50億立方米。

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為1037.91億立方米,全部為氣層氣,待探明氣層氣地質資源量為10104.40億立方米,佔全盆地總地質資源量的90.68%。

天然氣探明技術可采儲量是805.32億立方米,全部為氣層氣,待探明氣層氣的可采資源量是6437.18億立方米,佔全盆地總可采資源量的88.88%。

資源主要分布在崖南、崖北、樂東、陵水、松南、寶島、長昌凹陷和北礁凹陷北窪,地質資源量分別為1724億立方米、667億立方米、11072億立方米、2337億立方米、11468億立方米、1472億立方米、1510億立方米、893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分別為1121億立方米、433億立方米、697億立方米、1519億立方米、954億立方米、957億立方米、982億立方米、580億立方米。分布的層系為新生界,在淺層、中深層、深層、超深層都有分布。地理環境為淺水和深水。

4.鶯歌海盆地

鶯歌海盆地天然氣遠景資源量22800億立方米、地質資源量13067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8137億立方米。

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為1564億立方米,全部為探明氣層氣地質資源量,待探明氣層氣地質資源量為11503億立方米。

天然氣探明技術可采儲量是1038億立方米,全部為探明的氣層氣可采資源量,待探明氣層氣的可采資源量是7098億立方米。

資源主要分布在中央坳陷,其地質和可采資源量分別為12606億立方米、7837億立方米,其餘的分布在鶯東斜坡。資源分布的層系主要是新生界,深度主要是淺層和中深層,深層也有部分分布。地理環境為淺水。

❻ 全球儲量的石油夠用多久

衡量剩餘石油還能用多少年的重要指標是儲采比,即儲量和產量的比值(R/P)。結合最新發布的BP能源信息統計,目前世界各大區的石油儲采比情況如下(圖1):

所述,儲采比是反映儲量情況和生產年限的重要數據,但不是絕對的。不過,隨著石油已經生產100多年,發現新油田的機率越來越小,現有資源量隨可逐步轉化為儲量,但是也是有限度的。世界范圍內,石油至少可以保證50年的使用。

❼ 中國石油還能用多少年

用多少年,還是開采多少年,這是兩個問題。石油天然氣作為當今世界的主要能源,短期內是無可取代的,而且天然氣作為更清潔,更廉價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耗結構中已經佔到了最大的比例。寄希望於新能源,如風能,核能,地熱等,是人類美好的願望,且其比例結構逐漸上升,但是取代石油天然氣,還為時尚早。
從勘探開發的角度來看,現在的石油天然氣,每年的新增儲量都要大於采出量,就是說,我們的採收率或者采儲比還很低,這取決於技術手段,隨著技術手段的進步,採收程度會逐漸提高,也就說說,短期內,具體說大約100年內,吃石油飯碗還是有保障的,但是隨著人類能源消耗的劇增,地質儲量遠遠不能滿足。所以才有了低碳,低能耗,積極發展新能源的措施與政策。
個人愚見,因為我是學石油的,希望大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