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工業下游指的是什麼
擴展閱讀
蘭州哪裡有賣化工產品 2025-02-09 10:27:43

石油工業下游指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8-23 13:11:53

❶ 油氣行業的上游,中游,下游什麼意思

上游指的是油氣的勘探開采和儲存及運輸,中游指的是油氣的加工和儲存及深加工,下游指的是分類儲存及運輸銷售……

❷ 石油下游產品包括什麼

石油下游產品包括汽油、噴氣燃料、煤油、柴油、燃料油、潤滑油、石油蠟、石油瀝青、石油焦和各種石油化工原料。

石油產品可分為: 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石油工業一向以生產汽油、煤油和工業鍋爐用的燃料油為主。

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更先進的煉油技術出現,以法國人荷德利發明的(催化裂化法)最為重要。所謂催化裂化就是利用熱力、壓力和催化劑把重油裂解為較輕油類,主要是汽油。另一種煉油法是聚合法,與裂化法剛好相反:把小分子合成大分子,將提煉所得的較輕氣體聚合成汽油和其他液體。

(2)石油工業下游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精製方法

酸精製

是用硫酸處理油品,可除去某些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膠質。

鹼精製

是用燒鹼水溶液處理油品,如汽油、柴油、潤滑油,可除去含氧化合物和硫化物,並可除去酸精製時殘留的硫酸。酸精製與鹼精製常聯合應用, 故稱酸鹼精製。

脫臭

是針對含硫高的原油製成的汽、煤、柴油,因含硫醇而產生惡臭,硫醇含量高時會引起油品生膠質,不易保存。可採用催化劑存在下,先用鹼液處理,再用空氣氧化。

加氫

是在催化劑存在下於300~425℃,1.5兆帕壓力下加氫,可除去含硫、氮、氧的化合物和金屬雜質,改進油品的 儲存性能和腐蝕性、燃燒性,可用於各種油品。

脫蠟

主要用於精製航空煤油、柴油等。油中含蠟,在低溫下形成蠟的結晶,影響流動性能,並易於堵塞管道。脫蠟對航空用油十分重要。脫蠟可用分子篩吸附。潤滑油的 精製常採用溶劑精製脫除不理想成分,以改善組成和顏色。有時需要脫蠟。

白土精製

一般放在精製工序的最後,用白土(主要由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鋁組成)吸附有害的物質。

潤滑油

原料主要來自原油的蒸餾,潤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安定性和潤滑性。生產潤滑油的基本過程實質上是除去原料油中的不理想組分,主要是膠質、瀝青質和含硫、氮、氧的化合物以及蠟、多環芳香烴,這些組分主要影響粘度、安定性、色澤。

溶劑精製

是利用溶劑對不同組分的溶解度不同達到精製的目的,為絕大多數的潤滑油生產過程所採用。常用溶劑有糠醛和苯酚。生產過程與重整裝置的芳香烴抽提相似。

溶劑脫蠟

是除去潤滑油原料中易在低溫下產生結晶的組分,主要指石蠟,脫蠟採用冷結晶法,為克服低溫下粘度過大,石蠟結晶太小不便過濾,常加入對蠟無溶解作用的混合溶劑,如甲苯- 甲基乙基酮,故脫蠟常稱為酮苯脫蠟。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石油產品

❸ 石油上、下游技術是什麼

石油上游技術是國際上流行的對石油勘探開發技術的總稱。石油作為礦業資源,從其發現、開採到加工利用,其相關技術,遵循源頭—流向—發展的宏觀順序,既存在一定內在聯系,又有區別。一般將油氣勘探、開采、集輸,稱作「上游」領域,而將煉油、加工利用稱作「下游」領域。也有的將油氣管道運輸、營銷方面稱作「中游」領域。不同領域的技術,則相應的稱作「上游技術」、「下游技術」或「中游技術」。

❹ 石油上中下游具體指什麼

上游:油氣勘探開發
中游:煉油與銷售
下游:化工及其他等

❺ 石油工業是什麼

石油工業主要從事石油勘探、石油開發、石油加工和基礎原材料生產。涉及勘查技術與工程(含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測井)、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含鑽井、採油、油藏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和加工等專業方向。石油工業由「上游」和「下游」兩大部分構成,上游包括石油勘探與石油開采,下游包括石油煉制與石油加工。
目前,我國有三大國有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集團」,英文縮寫CNPC)是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於1998年7月在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系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是實行上下游、內外貿、產銷一體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綜合性石油公司。作為中國境內最大的原油、天然氣生產、供應商和最大的煉油化工產品生產、供應商,中國石油集團業務涉及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管道運輸、煉化產品銷售、石油工程技術服務、石油機械加工製造、石油貿易等各個領域。在中國原油、天然氣生產、加工和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中國石油集團在《財富》雜志2007年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名列第24位(按年營業收入排序)。中國石油集團在中國境內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廣大地區擁有13個大型、特大型油氣田企業;16個大型、特大型煉油化工企業;19個石油銷售企業;一大批石油、石化科研院所和石油施工作業、技術服務、機械製造企業。在中東、北非、中亞、俄羅斯、南美等地區擁有近30個油氣勘探開發和生產建設項目。2006年中國石油集團在國內生產原油1.06636×108t,生產天然氣442.1×108m3,加工原油1.24067×108t;同時在海外獲取權益原油產量2807.3×104t,天然氣38.0×108m3。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8936.5億元,利潤總額1857.6億元、凈利潤1057.6億元,利潤在國內企業中位居榜首。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化集團」,英文縮寫Sinopec)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原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銷售和綜合利用;石油煉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發;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和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施工、建築安裝;機電設備製造;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技術信息及咨詢服務。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在《財富》雜志2007年公布的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名列第17位。2006年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在國內生產原油4016.7×104t,生產天然氣72.7×108m3,加工原油1.57×108t。2006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646.7億元,實現利稅1390.3億元,其中利潤672.4億元。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國海油」,英文縮寫CNOOC)是1982年2月成立的國家石油公司,負責在中國海域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天然氣資源。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已由原先單純從事油氣開採的純上游公司演變為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的綜合型企業集團。形成了油氣勘探開發、專業技術服務、基地服務、化工化肥煉化、天然氣及發電、金融服務等六大板塊。2006年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國內外油氣總產量4033×104t油當量,海外權益產量580×104t;實現銷售收入1324億元,利潤達到490億元。

❻ 中國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石油工業主要從事石油勘探、石油開發、石油加工和基礎原材料生產等工作的行業,涉及勘查技術與工程(含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測井)、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含鑽井、採油、油藏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和油氣加工等專業方向。石油工業由「上游」和「下游」兩大部分構成,上游包括石油勘探與石油開采,下游包括石油煉制與石油化工。

1中國古代石油的發現和利用

中國石油的開發利用是一項新興而古老的事業,它成為中國現代能源生產的一個重要工業部門,而中國發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氣技術的歷史卻可追溯到3000年以前,並且在技術上曾經創造過光輝的成就。

中國人發現和使用石油的時間為世界最早。始於何時,據稽考,至遲在3000多年前就已開始。最早發現石油的記錄源於《易經》:「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澤中有火」,是石油蒸氣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現象的描述。最早認識性能和記載石油產地的古籍,是1900年以前東漢文學家、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漢書·地理志》。這里明確記載了石油的產地,並說明石油是水一般的液體,可以燃燒。

最早給石油以科學命名的是我國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1031—1095年,浙江錢塘人)。他在網路全書《夢溪筆談》中,把歷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稱統一命名為石油,並對石油作了極為詳細的論述。

2卓筒井的發明

我國古代鑽井技術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大口淺井和小口深井兩個階段。北宋以前開鑿的井,一般為大口淺井,以後開鑿的井多為小口深井。大口淺井是由人直接下入井底,用鍬、鎬等簡單工具開挖出來;小口深井是用專門的打井機械開鑿而成的,人們稱它「卓筒井」。

中國發明卓筒井鑿井技術比西方早七八百年,這一鑽探技術,被譽為「世界近代中國石油鑽井之父」,堪稱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它揭開了人類開發儲存於地下深處的礦產資源的序幕,推動了石油工業的興起和發展。

3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

1)延長油田——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中國陸地上最早開發的油田是陝北的延長油田。延長油田位於我國陝西省的延安縣。雖然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發現了石油,但真正投入開發卻是近百年的事了。1907年4月,開始在延長縣西門外勘定井位、安裝鑽機。當年9月正式完工,並命名為「延一井」。1985年延長油礦建礦80周年的時候,原國務院副總理兼石油工業部部長康世恩為「延一井」題詞「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1996年11月20日,「延一井」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圖6-1為延長石油的標志。

圖6-4中國海洋石油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於1998年7月在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的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系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是實行上下游、內外貿、產銷一體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綜合性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以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能源開發等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是中國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在《財富》2014年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4位。中國石油以建成世界水平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為目標,通過實施戰略發展,堅持創新驅動,注重質量效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到2020年主要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面提升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成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領先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注冊資本1820億元,總部設在北京。在《財富》2014年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3位。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主營業務范圍包括:實業投資及投資管理;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含管道運輸)、銷售和綜合利用;石油煉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發;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施工、建築安裝;石油石化設備檢修維修;機電設備製造;技術及信息、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咨詢服務;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公司成立於1982年,總部設在北京。自成立以來,中國海油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由一家單純從事油氣開採的上游公司,發展成為主業突出、產業鏈完整的國際能源公司。2013年,公司海外業務已遍及4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資產比重達到40%,海外收入比重達到30%,海外員工本地化率達到82%,跨國指數正在向國際一流公司邁進。在《財富》2014年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79位。

5)中國油氣資源

根據我國含油氣盆地的地質特徵和勘探程度,油氣資源可劃分為6個含油氣區,它們是:

(1)東部含油氣區——主要包括東北和華北地區;

(2)中部含油氣區——主要包括陝甘寧和四川、重慶等地;

(3)西部含油氣區——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肅西部地區;

(4)南部含油氣區——主要包括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湖南、江西、雲南、貴州和廣西等省區;

(5)西藏含油氣區——包括昆侖山脈以南、橫斷山脈以西地區;(6)海上含油氣區——包括東南沿海大陸架和南海海域。

現在,全國有2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以及近海海域共發現了700多個油氣田,形成了上述6大油氣區。陸上建成了大慶、勝利、遼河、新疆、長慶、四川、中原、華北、大港、吉林、江漢、青海、河南等20多個主要生產基地。

2013年,我國石油剩餘探明儲量33.39×108t,我國排名列世界的第14位。中國原油年產量2.1×108t,目前中國的儲采比是15.9。中國天然氣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10個大型盆地,依次為渤海灣、四川、松遼、准噶爾、鶯歌海—瓊東南、柴達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爾多斯。在近幾年能源緊缺的背景下,中國陸地和海上氣田的開發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2013年,我國天然氣剩餘探明儲量4.4×1012m3,我國天然氣探明剩餘可采儲量居世界第11位。

21世紀,石油是人類最重要的能源材料和戰略物資。石油與全球政治、經濟和國家戰略緊密相關。

❼ 石油有關的下游產業都包括什麼

化工產業幾乎沒有跟原油無關的,尤其是重化工,你提到的乙烯需要用到石腦油,是原油的半成品。我們現在用的油漆,顏料,著色劑,也都需要原油。只能說關系的緊密不同了,和原油關系最緊的就是乙烯化工,其他的也會用到原油,但是用量不多

❽ 石化產業鏈里的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別指的是什麼

上游,中游,下游這是早期稱謂,傳統意義上,早期的分工石油部(上游),化工部(中游),有地方政府(下游)。目前演變為:化工業務(中游),石油勘探和開發(上游),管銷售渠道(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