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潔希亞石油機怎麼抽出石油
擴展閱讀
如何把鑽戒鑽石換大 2025-02-09 04:59:35

潔希亞石油機怎麼抽出石油

發布時間: 2023-08-25 02:54:08

『壹』 地球每天要產出很多石油,那些被抽空的空隙會怎樣會影響整個地球結構嗎

地球每天要產出很多石油,那些被抽空的空隙會怎樣?會影響整個地球結構嗎?不管是陸地,還是海洋,還是頁岩,這些石油抽取以後,都不會影響地球的地質結構。因為原油的鑽采,不是你喝奶茶那樣,吸管抽空了,就癟犢子了。而是像一桶花生油倒在一個巨大的盆里,讓你抽上來,這個盆就是地殼中的空間;地殼本身就不是鋼板一塊,表層是土壤,裡面有岩石,再往裡就是岩漿,原油就在地殼中,裡面有些地方就是液體 好比人皮膚下面有個水泡或者瘤子。

『貳』 中東的石油開挖不斷,世界又說保護地球,中東會出現大地震嗎

中東的石油開挖不斷,世界又說保護地球,中東會出現大地震嗎?

中東地區是世界的油桶,儲量佔世界石油儲量一半以上,產量則佔到了30%以上,出口份額佔到全世界45%。1932年巴林石油公司在賈拜爾杜漢沙漠地區發現了中東第一口油井「埃米爾一號」以來,已經開采了將近90年!挖出了那麼多石油,中東地下都已經挖空了,會不會未來產生大地震呢?


地震是怎麼發生的,地下挖空了真會地震嗎?

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引起的震動,通過地震波傳播,所經之處就形成了地震!引起地震的大都是板塊之間相互碰撞和擠壓造成的,一般在板塊的邊緣和板塊內部的斷裂帶附近,將會是地震的高發地帶!但斷裂帶和板塊擠壓等構造地震並不是所有地震的原因,除此以外還有:

其中水庫蓄水誘發型地震比較嚴重,地下空洞結構或者斷裂帶無法承受新增加的壓力,造成地層深處的空洞結構或者斷裂帶塌陷,大量岩層突然掉落引發的塌陷型地震,1967年印度柯伊納水庫發生過水庫蓄水誘發的大地震,震級達到了6.3級,由於震源很淺,一般在5千米以內,因此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超過200人喪生,1500人受傷,並且對大壩造成了影響!

印度柯伊納水庫

塌陷型地震一般發生在石灰岩等溶岩分布的地區,因為水流溶解了大量的石灰岩,留下了大量的溶洞,如果主支撐結構被破壞,洞頂塌陷那麼就會形成地震。除了喀斯特地形容易造成塌陷型地震外,煤礦采空區也是塌陷型地震的高發區!

喀斯特地形結構

采礦區塌陷型地震震級不大,但危害很大,因為很多發生塌陷型地震煤礦都在作業中,即使是廢棄區域在礦區上方也有很多民居,比如2007年8月29,陝西神木縣孫家岔鎮邊不拉煤礦礦井采空區發生塌陷引發地震,震級3.3級,幸虧當時井下沒有作業人員,否則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而陝西與陝西的煤礦產區,地面上到處都是開裂和陷落,這些都是地下煤礦采空後沒有回填,支撐結構腐蝕或者地下水滲入結構強度降低,造成塌陷,一般采空區地下水嚴重下降,不再適合生存,只能搬遷。


石油是怎麼樣開採的,會不會像煤礦一樣出現采空區?

上文我們簡單了解了地震時怎麼發生的,那麼石油開采會像煤礦一樣出現采空區嗎?這是個非常有趣的話題,至今為止人類開採的石油量已經超過了1300億噸,如果按45%為中東產出約為600億噸左右,大約相當於22立方千米的岩石,如果把它看成是一個整體的話,大約是半徑3.4千米左右的一個空洞!

中東油田分布

好恐怖啊,中東的石油實在是太容易開采了,簡單到沙漠里挖個洞石油就能汩汩的冒出來,那裡的石油不但容易開采,而且品質還好,所以近90年來,中東開採石油的公司居然在地下挖了個直徑超過3千米的超級大洞,當然這些是分布在中東各地!


但可以相信的是,在那些超級油田之下,比如沙特的加瓦爾油田是全世界最大的油田,到現在為止每天仍然產油500萬桶,自上世紀50年代起,總共開采了將近700億桶,采空區合計是一個直徑達到了1.8千米的超大球體空間!


那麼石油開采真的會留下如此大空洞嗎?

煤炭開采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因為坑道作業大家都見過,很多煤層甚至厚到可以使用大型機械自動開采,因此采空區留下是非常恐怖的!但油藏並非大家想像一個油壺結構,會有部分的匯聚空間,但絕大多數石油仍然在地質結構的空隙中!

油田示意圖,很容易被誤會

中東地區的油田屬於海相古潛山的溶洞裂隙存儲類型,盡管它以容易開采著稱,但仍然是屬於結構非常復雜的多空結構,也就是說即使采空,也會留下大量的支撐而不至於讓上方塌陷下來!並且石油開采中都有一項注水開採的技術!


比如在初期的自然壓力開采後即注入水讓石油隨著水壓冒出來,或者在油田晚期則是抽油機抽出油水混合物再重新分離,簡單的說,石油開采根本就不會留下采空區,因為最後開采出來的每一桶石油中,大部分都是水,所以還沒有開采完,地下就全部都被水填滿了!



頁岩油開采真的誘發了地震

而頁岩油的開采,則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油田,因為都是一些含油的石頭,需要用強大的壓力壓裂石頭,讓這些油滴慢慢匯聚,最後將油水混合物開采出來,同樣會注水,不過據新聞報道,頁岩油開采確實可能會誘發地震!但這不是空洞結構造成的,而是廢水處理!


因為頁岩油的廢水是含油廢水,處理需要50美分一桶,聽上去不高,但每開采一桶油會產生十桶廢水,而美國在2016年時的頁岩油開采量已經達到了900萬桶/天,每天處理廢水的成本高達4500萬美元,因此頁岩油開采商都願意把廢水注入地下!

頁岩油開采還要污染環境

看上去其實沒啥大問題,但很要命的是頁岩油開采周圍可能存在的大量斷層被水注入後,相當於添加了潤滑劑,會加速斷層錯動,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在2016年3月26日公布的美國地震威脅測繪圖中,「人為誘發」地震加入了其中,而在2015年中,在頁岩油開採的加利福尼亞地區,總共有超過900次3級以上的地震!


並且據USGS的統計數據看,頁岩油的開采和加利福尼亞地震頻發時間上是能相互吻合的!因此石油開采還真可能以地震的方式威脅人類生存,不過整個局面是可以改善的,只要適當處理廢水,整個比例就會下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圍。

石油開采與地震並沒有直接關系,石油開采是在地殼上層開展的活動,而地震更多是來源於地球內部能量,地殼層只是充當地球能量釋放的平台,另外石油屬於液體,與固體開采不同。

地球的地殼層平均厚度是17公里左右,地球上的地震雖然也多為地殼淺層地震,但地球上的地震最大震源超過700公里,這充分說明 地震的產生並不是來源於地殼,而是更深層次的地幔或者地核,只不過能量集結在地殼某個位置後爆發了 ,所以地殼層的石油決定不了地區地震產生。

另外再說一下石油的開采,上面說了石油是液體,在地表之下具有流動性,所以 石油不承受地表的壓力,與地下水有一定的類似性 ,開采並不會導致地區塌方式的地震。而像煤礦這類固體礦藏,集中在某一固定位置,與地殼已經融為一體,大面積開采導致局部中空,承受不住地表壓力才有可能會產生地震。

而且,中東石油屬於淺表層石油,在以往的開采技術中經常用到注水增壓法,將水注入到油田,增加石油向上的升力,在地表輕松就可獲得石油噴發,這也是中東石油開采成本低的原因,而 注水本身也可以填充石油開采後留下的地殼縫隙

至於說保護地球,其實更多是指保護地球表層土壤、大氣的環境,工業違規排放廢水、廢氣,白色垃圾的隨意丟棄等才更加威海地球。

歡迎點關注,留言一起探討。

中東石油屬於海相古潛山的容洞裂隙存儲類型,產量高,儲量大,易開采是其突出特徵,形象的說法說中東的油儲象口大鍋,油都聚集到了鍋底,這是非專業外的說法,大專業的說法大都沒有興趣去聽,我們的大慶油田是陸相沙層沉積,也是中國沉積,因為外國專家不承認這種說法,我作為石油地質的一員略知皮毛的是:我們在國內也曾努力尋找古潛山海相類型的油氣田,至今未見成果,回到題主的話上:石油是液體只存在它適應的縫隙里不會因開采而造成地震的,地震是地球的物理運動而形式的,而石油被抽出後還會注水進去以保持地層壓力的平衡,也是開采工藝所必須的,大可不必為此擔心!

世界石油看中東,的確中東的i石油豐富,造成了石油的過渡開采每年從中東國家將開采近20億噸石油,這給地球帶來的將是什麼後果呢?世界從沒採取要保護好我們的唯一家園,反而大打幹戈,我真當心中東會出現大地震,一旦出現,後果是不能預算得到,如果有這一天,騎馬拉雅山都可能倒下,而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就不知道了。

人類必須清楚,如果不放下對地球的傷害,我們淡什麼文明?談什麼 科技 ?我們的建設又有什麼意義呢?

地球資源都是有限的,長期大量開采引發災難是必須的。

『叄』 石油乾洗油怎麼過濾更快更干凈

石油乾洗有兩種過濾方式:
一種是用機器本身附帶的過濾器,這種過濾器內的濾芯內含有活性碳等過濾材料,在洗滌的過程中不斷過濾乾洗油,以保證洗滌效果;
二是當過濾器已無法將葯水過濾干凈時(過濾效果降低),就只能人工過濾了,這種過濾方式是先將石油從機器內抽出來放在大桶里(最好是原來裝乾洗油的桶),然後放入過濾材料,需要用到兩種材料:先放入活性碳粉,攪勻約半小時後,再放入助濾粉(也叫硅藻土),再次充分攪勻約半小時,然後靜置沉澱24小時以上(需要的話甚至48小時),最後將上面過濾干凈的油抽出加入機器,沉澱在桶底下的殘液倒掉即可。
碳粉和硅藻土的使用量為:每100公斤石油需要碳粉1公斤,硅藻土2公斤。
另外需要說明一下,機器上的過濾器要定期更換裡面的濾芯,通常好點的進口濾芯可以用兩年以上,而國產的濾芯只能用不到一年。常用的濾芯按長度分為兩種規格:470和340(單位是毫米)。這里的長度是指濾芯的長度而不是過濾器外殼的長度。

『肆』 打一口石油井的過程程序是什麼

石油鑽井一般流程:

油氣田開發計劃確定後,進入開發過程,包括鑽井和生產 鑽井環節涉及的設備包括鑽機設備系統(包括八個系統)和測井設備。生產環節涉及的設備包括採油設備和測井設備鑽井前,應先在地面確定鑽井位置(即鑽井位置),然後鋪設安裝鑽機的基礎,井架和鑽機應安裝在鑽井位置。

在鑽井作業過程中,鑽桿和鑽頭由鑽機的動力驅動旋轉,鑽頭連續破碎遇到的岩層並形成井眼(也稱為井眼) 鑽孔的大小由鑽頭的大小決定。當鑽頭破碎地層時,它通過空心鑽桿將鑽井液(通常稱為鑽井泥漿)注入地面,將鑽頭在破碎地層時產生的大量鑽屑從循環鑽井液帶到地面。

地面上的固體控制裝置從鑽井液中移除鑽屑後,鑽井泵將鑽井液再次泵入井中。鑽井液穿過鑽桿的內孔到達鑽頭的水孔,然後從井壁和鑽柱之間的環形空間返回地面。鑽井過程是鑽頭破碎岩石,鑽井液不斷進行鑽屑並通過循環形成井筒的過程。

鑽至設計深度後,應在井筒內下入專用儀器進行測井作業。目的是確定地下地層的岩性以及每個油、氣、水層的位置。然後下入小於鑽井孔的無縫鋼管(也稱為套管),向套管和井壁之間的環形空間注入水泥漿,將套管固定在井壁上。

最後一步是在油層位置對套管進行射孔,人為地為流入套管的油氣形成一個孔。 油氣地層壓力高時,會自行流出地表。這種井叫做自噴氣井。 當油氣壓力較低時,需要通過外力從地下抽出。這種井叫做非自流井。鑽井期間,電纜測井或隨鑽測井可用於測井活動。

要完成上述一系列石油鑽井工作流程,需要鑽機設備系統中八個子系統的協調運行。 它們分別是:提升系統、旋轉系統、鑽井液循環系統、傳動系統、控制系統、動力驅動系統、鑽機底座和鑽機輔助設備系統。

(4)潔希亞石油機怎麼抽出石油擴展閱讀:

在石油勘探和油田開發的各項任務中,鑽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諸如尋找和證實含油氣構造、獲得工業油流、探明已證實的含油(氣)構造的含油氣面積和儲量,取得有關油田的地質資料和開發數據,最後將石油從地下取到地面上來等等,無一不是通過鑽井來完成的。

鑽井是勘探與開採石油及天然氣資源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勘探和開發石油的重要手段。

『伍』 石油是如何提煉出來的

提煉方法

石油的煉制的基本方法較多,這里只介紹幾種主要的煉制方法。

1、蒸餾:利用氣化和冷凝的原理,將石油分割成沸點范圍不同的各個組分,這種加工過程叫做石油的蒸餾。

蒸餾通常分為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在常壓下進行的蒸餾叫常壓蒸餾,在減壓下進行的蒸餾叫減壓蒸餾,減壓蒸可降低碳氫化合物的沸點,以防重質組分在高溫下的裂解。

2、裂化:在一定條件下,使重質油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以增加輕質成分比例的加工過程叫裂化。 

裂化通常分為熱裂化、減粘裂化、催化裂化、加氫裂化等。

3、重整:用加熱或催化的方法,使輕餾分中的烴類分子改變結構的過程叫做重整。它分為熱重整和催化重整,催化重整又因催化劑不同,分為鉑重整、鉑錸重整、多金屬重整等。

4、異構化: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重要手段。即將直餾汽油、氣體汽油中的戊烷、已烷轉化成異構烷烴。也可將正丁烷轉變為異丁烷,用作烷基化原料。

經過石油煉制的基本方法得到的,只是成品油的餾分,還要通過精製和調合等程序,加入添加劑,改善其性能,以達到產品的指標要求,才能得到最後的成品油料,出廠供使用。

(5)潔希亞石油機怎麼抽出石油擴展閱讀:

煉制特點

(1)煉油生產是裝置流程生產,石油沿著工藝順序流經各裝置,在不同的溫度、壓力、流量、時間條件下,分解為不同餾分,完成產品生產的各個階段。

一套裝置可同時生產幾種不同的產品,而同一產品又可以由不同的裝置來生產,產品品種多。因此,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管理上需採用先進的組織管理方法,恰當安排不同裝置的生產。

(2) 煉油裝置一般是聯動裝置,加工對象為液體或氣體,需要在密閉的管道中輸送,生產過程連續性強,工序間連接緊密。在管理上需按照要求保持平穩連續作業,均衡生產。

(3) 煉油生產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腐蝕等特點,安全上要求特別嚴格。在管理上,要防止油氣泄漏,保持良好通風,嚴格控制火源,保證安全生產。

(4) 煉油生產過程基本上密閉的,直觀性差,且不同原料的加工要求和工藝條件也不同。在管理上需要正確確定產品加工方案,優選工藝條件和工藝過程。

(5) 煉油生產過程通過高溫加熱使石油分離,經冷卻後調合為不同油品或進一步加工為其它產品。在管理上必須保持整個生產過程的物料平衡,按工藝規定比例配料生產,同時還要組織好企業的熱平衡,以不斷降低能耗。

『陸』 汽油也是石油中提煉出來的嗎,怎麼煉出來的

是。

使用原油蒸餾方法,可以根據其組分沸點的差異,從原油中提煉出直餾汽油、煤油、輕重柴油及各種潤滑油餾分等,這就是原油的一次加工過程。然後將這些半成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作為原料,進行原油二次加工。

石油中的不同成分會在不同的溫度下沸騰和汽化,汽油是最先沸騰 ,於是汽油蒸汽最先被抽走 汽油蒸汽冷卻後 ,就變成了液態的純汽油。

原油是一種多種烴的混合物,是粘稠的、深褐色的液體。直接使用原油非常浪費,所以就需要把原油中各組分分離出來,通常是使用精餾的方法,即精確控制溫度,使特定沸點的組分揮發出來。

減壓蒸餾:使常壓榨油在8kPa左右的絕對壓力下蒸餾出重質餾分油作為潤滑油料、裂化原料或裂解原料,塔底殘余為減壓渣油。如果原油輕質油含量較多或市場需求燃料油多,原油蒸餾也可以只包括原油預處理和常壓蒸餾兩個工序,俗稱原油拔頭。原油蒸餾所得各餾分有的是一些石油產品的原料;有的是二次加工的原料。

『柒』 海上石油平台設備

一種島狀空間結構物,具有一個高出海面的水平檯面,供進行生產作業或其他活動用的海上工程設施。按其結構特點和工作狀態分為固定式和浮式兩大類。

固定式平台 在整個使用壽命期內位置固定不變,其形式有樁式、綳繩式和重力式等(圖1)。

樁式平台 是由承台(上部甲板)和樁基構成,按樁的材質又分為木樁平台、鋼樁平台和鋼筋混凝土樁平台。20世紀40年代末出現了導管架平台,它是先在陸上用鋼管焊成一個錐台形空間框架,然後駁運或浮運至海上現場,就位後將鋼樁從導管內打入海底,再在頂部安裝甲板而成。70年代出現的塔架平台,是由一個垂直的導管架和若干組底樁構成,底樁沿導管架外圍打入海底。樁式平台已廣泛應用於建造海上碼頭、燈塔、雷達台、水文氣象觀測站等。其中導管架平台和塔架平台則多用於鑽采海底石油或天然氣。這種結構的主要優點是波浪及水流荷載小,但造價隨水深成指數倍增長,使用水深受限制。

綳繩式平台 亦稱系索塔平台,是將一個預制的鋼質塔身安放在海底基礎塊上,四周用鋼索錨定拉緊而成。它適用於水深較大的海域。 重力式平台 是靠平台自身重量穩坐在海底堅實土層之上。這種平台的底部是一個或多個鋼筋混凝土沉箱組成的基座,基座上有鋼立柱或鋼筋混凝土立柱支撐上部甲板。由於整個結構比較大,一般先在岸邊開挖的泥塢中建造基座,再拖往有掩護的深水區接高,然後浮運至現場,載入下沉。目前這種平台一般是作為海底貯油罐或用於鑽采海底石油。其主要特點是抵禦風暴及波浪襲擊的能力強,結構耐久和維護費用低,但需開挖岸邊塢坑,並要有近岸深水施工水域,結構高度因此受到限制。

浮式平台 是一種大型浮體,有的可以遷移,有的不遷移。

可遷移的浮式平台 又稱活動平台,它是為適應勘探、施工、維修等海上作業必須經常更換地點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現有的活動平台分坐底式、自升式、半潛式和船式4種(圖2)。①坐底式平台(亦稱沉浮式平台)多用於水深較淺的水域,其上部為工作甲板,下部為兼作沉墊的浮箱,中間用立柱或桁架支撐。作業時,往浮箱內注水使之座落海底;作業後,把箱內水抽出,平台依靠自身的浮力升起。②自升式平台適應水深范圍較大,在漂浮狀態時為一艘駁船,它的四側裝有若干根圓柱式或桁架式樁腿,用齒輪、齒條或液壓機構控制升降。作業時,放下樁腿並插入海底一定深度,從而將船底托出水面,成為工作甲板。作業後,降下船體,拔起樁腿,即可拖航至新地點。樁腿底部帶箱形沉墊的稱沉墊自升式平台,不帶沉墊的稱插樁自升式平台。③半潛式平台多用於水深較大的海域,也是由上層工作甲板、下層浮體結構、中間立柱或桁架3 部分組成。下層浮體結構又分下船體式和浮箱式兩種,下船體式更利於航行,故新建造的自航半潛式平台多採用雙下船體式。這種平台作業時處於半潛狀態,採用錨泊定位或動力定位。作業後,排出壓載艙內的水,上浮至拖航吃水線,即可收錨移位。過去建造的少數半潛式平台兼有坐底式的功能,也可以在淺水區座落海底進行作業(見彩圖)。④船式平台(即鑽井船)是在普通的船舶上加一個作業平台,船舶有單體和雙體之分,一般可以自航,作業時採用錨泊定位或動力定位(見彩圖)。目前可遷移的浮式平台在海底石油與天然氣勘探中應用得最多。

不遷移的浮式平台 在整個使用期間或較長使用期間固定系泊於海上作業位置(圖3)。靠近岸邊或海況較好海域使用的平台,一般採用普通駁船結構;置於海況較惡劣海域的平台多採用半潛式結構。系泊採用錨定法。為了控制平台的搖盪而將索鏈拉緊,使平台處於半潛狀態的稱張力式平台,又稱張力腿平台。70年代出現的鉸接式平台,由甲板、塔柱和底座組成,塔柱與底座之間用萬向節鉸接。不遷移的浮式平台造價比固定式平台低,適應水深大,最初多用於開采海底石油,近20年來,已擴大應用於建造海上浮式工廠(如發電廠、海水淡化廠、天然氣液化廠、紙漿廠等)和海上浮式貯庫(如貯油槽、毒品及危險品庫等),使一些傳統在岸邊或陸上進行的經濟活動轉移到海上。這些生產設施和裝置可以先在加工工業發達的地區製造安裝完畢,然後拖運到計劃使用的地點系泊固定。例如在浮式平台上建成的海上天然氣液化廠(圖4),將從海底開采出來的天然氣在工廠中進行液化,然後裝罐運往陸地。這種生產系統代替了敷設長距離的海底管線,可以節省大量投資。

建造海上平台,除採用先進技術、選擇高效小型設備,以盡量壓縮平檯面積之外,還要對影響生產作業的各種因素,如海洋環境條件與動力荷載、結構和地基響應、安全措施、環境保護以及原料和產品的運輸等進行充分的研究。隨著海洋開發的發展,將會出現類型更多的海上平台。

海上平台

offshore platform

高出海面且具有水平檯面的一種桁架構築物 。供進行生產作業或其他活動用。有固定式平台和浮式平台兩類。①固定式平台。有樁式、綳繩式和重力式等。樁式平台由承台和樁基構成。樁基有木樁、鋼樁和鋼筋混凝土樁等種,構築時將它打入海底,其上安裝了承台。綳繩式平台又稱系索塔平台,將一個預制的鋼塔安放在海底基礎塊之上,用鋼索沿不同方向錨定拉緊而成。重力式平台是靠平台自身的重量穩坐在海底堅實土層之上的,抵禦風暴及波浪襲擊的能力強。②浮式平台。有可遷移的和不遷移的兩種。可遷移的浮式平台又稱活動平台,有坐底式、自升式、半潛式和船式等4種,多用於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的鑽探。不遷移的浮式平台常建於靠近岸邊或海況較好的海域,常用普通的駁船結構,系泊採用錨定法,先用於開采海底石油,後用於建造海上浮式工廠和浮式貯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