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每天消耗多少汽油
根據《2020中國石油統計年鑒》,2019年,中國每天消耗汽油約為1.035億升,比2018年增長2.2%,其中,非直接消耗的汽油用量約為77.08萬升。此外,汽油的消耗主要是由唯皮攔汽車、船舶、農用機械等四大產指胡品需求決定的,其中汽車消耗汽油占總量的絕對優勢,2019年汽車消耗汽油量約占總消耗量的91.4%,而2018年汽車消耗握純汽油為92.2%。
❷ 中國的汽油歷史價格是多少錢一斤
2020年2月4日,車主們迎來了一個利好:汽油價格下調。滿滿一箱油能省十幾塊錢。現在錢很難賺,加滿一箱油還得勒緊褲腰帶。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的汽油價格是多少?
民國時期的加油站
民國時期汽油很貴,比現在貴多了。
舉個例子:1925年10月,北京大學教授武玉回成都老家,買了兩桶洋油,每桶重28磅,價格8美元。這里的「洋油」指的是煤油,在電燈還沒有普及的年代,老百姓用來點燈的。武玉買煤油時詢問了汽油的價格。店主告訴他,汽油比煤油貴30%。我們來算一筆賬:煤油每桶28斤,賣8塊錢,也就是說每斤價格每塊錢3毛錢左右;汽油比煤油貴30%,也就是說汽油價格每斤40美分左右。
當時,武玉在北京大學教書,每月工資260美元,一個月可以買600多公斤汽油。如果他開車的話,他還能付得起汽油費。眾所周知,民國前期的大學教授簡直是非常有錢,收入遠高於普通人。武玉家僱傭的兩個保姆每月只掙兩美元。魯迅在北京住的時候盯遲,也請過幾個保姆,月薪兩塊錢。駱駝祥子在北京拉人力車,最勤快的時候一年只能攢60塊錢。1923年,郁達夫寫了《春風沉醉的夜晚》,其中提到了一位在上海卷煙廠工作的女工。她每天工作十小時,月薪只有九美元。無論如何,這些工薪階層每天的收入還不夠加一斤汽油。
汽油為什麼這么貴?
因為當時中國不產石油。煤油和汽油都應該從國外進口。
進口汽車
從北京到上海,從天津到廣州,所有城市賣的汽油都是洋品牌。它裝在鉛桶里,按斤或加侖出售。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軍車用汽油,戰斗機用汽油,運送士兵和軍用物資的卡車用汽油(民國時期大部分卡車是汽油車,柴油車很少)。汽油非常稀缺,所以更貴。
有多貴?
1948年2月,《交通周刊》這樣描述上海的汽油價格:「在一個玻璃櫃里,裝在一個小眼葯水瓶那麼大的玻璃瓶里的汽油,是用來裝打火機的。原來是1萬,現在是3萬。昨天,每加侖汽油的價格是60萬元。」這個時候中國流行法幣,法幣以後會越來越貶值,但是再貶值的錢也是錢。1948年2月9日,上海米價在百萬元一石左右波動。民國後期,「石」是標準的容量單位,一石大米重80公斤。80公斤大米需要100萬元,一加侖汽油需要60萬元,也就是說需要50公斤左右的大米才能得到一加侖汽油。
更嚴重的問題是,就算你特別有錢,再貴的汽油也太貴了,你也不一定能加,因為汽油是極度稀缺的。中國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產油,甘肅玉門、陝北延長、四川自流井都有油田。但是產量太低了。1932年全國天然石油產量只有42000加侖,1946年增加到505萬加侖。據國民黨國防委員會估計,1941年,僅軍用汽油就需要3900萬加侖,即使把國內的石油全部提煉為汽油,也不能滿足軍用物資的一個零頭。汽油不夠了怎麼辦?只能導入。而中國最缺油的時期恰恰是整個世界最缺油的時期——二戰消耗了巨量汽油,戰後經濟建設消耗了巨量汽油。自從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原本向中國出口汽油的美國就捂緊了口袋,除了偶爾的援助,不會再賣汽油了。所以,在無法開源的艱難環境下,中國必須想方設法減少開支。
買不起汽油的汽車。
抗戰時期,國民黨政府在重慶提出口號:「十萬青年十萬軍隊,一滴汽油,一滴血。」這個口號前半部分號召年輕人參軍抗日,後半部分號召人民節約汽油。同期,中共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也通過「關稅」控制汽油。根據晉冀魯豫邊區在一九四一年七月制定的政策,「一切我們需要的和能夠自給的東西」,包括姿兆汽油,「絕對禁止出境」。「任何我們急需跡則租的東西」,包括汽油,「都可以免稅進入這個國家。」可見,無論是國民黨統治區還是共產黨根據地,汽油都是至關重要的寶貝。
百萬購車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