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江西石油化工技術是什麼
擴展閱讀
手機屏幕製造成本多少 2025-02-08 10:05:16
經絡拍打工具怎麼選 2025-02-08 09:31:28

江西石油化工技術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8-30 05:51:35

石油化工就業方向

石油化工就業方向

石油化學工業簡稱石油化工,石油化學工業是基礎性產業,它為農業、能源、交通、機械、電子、紡織、輕工、建築、建材等工農業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務,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既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掌握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化工工藝過程與裝置的基本理論,熟悉化工生產的基本要求,能從事化工工藝過程操作、管理及石油化工產品開發、經營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單元操作,油品分析,高分子化學與工藝,石油煉制工程,石油化工工藝、化工儀表自動化、化工制圖及AUTOCAD等。

專業技能證書考核:計算機應用能力證書(一級以上)、化學檢驗工、化工總控工。

二、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適宜到石油化工、石油煉制、有機化工、精細化工等相關企業及部門從事生產技術操作、技術管理、技術改造、產品質量的監控、工藝及工程設計、新產品的開發等工作。

三、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就業前景

我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現在全國已積累了成百上千萬大專畢業生,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有些用人部門對員工提出了限期達到本科層次的`要求,越來越多的專科畢業生要求提高學歷層次。

選專業要尊重以下兩個原則

1、選的專業是自己感興趣的;

2、選的專業是自己比較熟悉的。

滿足其中之一就可以選定這個專業,不管是否是自己本專業,只要堅持讀,就可以讀好。當然讀自己的專業或者相關專業,無論從復習還是從升本的概率講,都比較容易,畢竟自己在大專的時候已經學習了一年半到兩年的專業知識,復習的時候會輕松,而且容易掌握。

石油化工發展趨勢

2011年,石油和化學工業實現平穩快速增長,效益進一步改善,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產業結構升級步伐加快,產品技術向高端領域延伸,節能減排成效顯著,資源利用效率提高,進出口繼續快速增長,投資穩中加快,市場供需基本平穩,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的目標。2011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總產值11.28萬億元,同比增長(下同)31.5%;利潤總額8070.1億元,增長18.83%;主營業務收入10.8萬億元,增長30.44%;資產總計7.74萬億元,增長18.73%;從業人員669.53萬人,增長8.59%。行業固定資產投資1.43萬億元,增長23.4%。其中油氣開采業固定資產投資2720.35億元,增長12.2%,佔全行業投資總額的19%;石油加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472億元,增長14.7%,占行業的10.29%;化學工業固定資產投資9601.26億元,增長28.1%,高於全行業平均增幅4.7個百分點,佔比67.13%。行業進出口總額6071.46億美元,增長32.3%,貿易逆差2624.6億美元,擴大38%。其中,油氣開采業進出口總額2085.47億美元,增長47.2%,占行業進出口總額的34.35%;石油加工業進出口總額623.45億美元,增長32%,占行業的10.3%;化學工業進出口總額3239.96億美元,同比增長24.6%,占行業的53.4%。

2010年,國際油價仍將處於高位,給基礎化工行業帶來很大的成本壓力。2012年,預計全球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歐債危機成為首要風險因素,世界石油供需將趨於寬松。國際油價總體將低於2011年水平,預計WTI油價為90-100美元/桶,布倫特油價為105美元/桶,兩者價差將有所縮小。影響國際油價的主導因素主要包括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元走勢以及中東地緣政治形勢。短期來看,伊朗局勢的持續升溫造成了這一波國際油價的走高,但從中長期來看,主導國際油價走勢的最主要因素是世界經濟發展增速,2012年歐洲經濟艱難運行,美國經濟艱難復甦,新興市場國家增速放緩,全球經濟面臨進一步下行的概率較大,所以油價較難超過2011年的水平。但受流動性寬松的預期以及中東局勢的復雜演進,國際油價預計仍將在高位運行。油價的高位運行對於上游石油開采相關企業偏利好,對於下游的基礎化工企業來說,在需求端低迷的情況下,成本端的擠壓更使企業雪上加霜。2012年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投資總額再創新高,在2011年12%的基礎上,再增長10%,達到5980億美元,增幅連續三年超過10%,勘探開發熱點仍將是深水、非常規油氣和LNG。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在中國將更加受到重視,主要由中國的能源結構決定的。中國的能源結構是"富煤貧油少氣",油氣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2011年石油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5%,中國巨大的油氣需求迫使政府和企業加大油氣勘探開發的力度。與此同時,國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規劃,如《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及各子行業的"十二五"規劃,對強調了加大對相關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力度,未來"十二五"時期,將是我們油氣勘探開發的重要發展機遇期。

;

㈡ 石油化工技術是干什麼的

院校專業:

專業層次 專科(高職)

基本學制 三年

學歷 專科(高職)

專業代碼 470204

是什麼

石油化工技術主要研究化學、石油加工工藝與設備、石油化工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石油產品、化工原料及產品的生產加工、質量檢測、產品分析、儲藏運輸等。例如:汽油、煤油、液化石油氣、瀝青等石油產品的生產,乙烯、丁二烯、苯等化工原料的生產,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油漆等石油化工產品的生產等。 關鍵詞:石油 汽油 苯 塑料

學什麼

《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化工原理》、《石油加工工藝》、《石油煉制工程》、《石油產品分析》、《石油加工生產技術》、《油品儲運技術》、《化工儀表自動化》

干什麼

石油類企業:石油加工、化工原料生產、產品分析、質量檢測、油品儲運。

詳解

基本修業年限 三年

職業面向

面向石油化工生產人員等職業,石油化工裝置生產現場操作、總控操作、產品檢測 等崗位(群)。

培養目標定位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和典型石油化工設備操 作、生產工藝運行、產品分析與質量檢測等知識,具備石油化工生灶蘆產操作、產品檢測、 環境因素和危險源的識別、組織與技術管理、技術研究與開發等能力, 具有工匠精神和 信息素養, 能夠從事石油化工裝置生產操作、調試、運行與維護, 總控操作、生產組織、 技術管理與質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主要專業能力要求

1. 具有石油化工裝置工藝流程的工程識圖和繪圖的能力; 2. 掌握典型石油化工生產裝置的工藝原理、設備結構與工作原理; 3. 具有對裝置參數波動因素進行分析與判斷的能力,掌握典型石油化工生產裝置 溫度、壓力、流量、液位等參數控制的本質規律; 4. 具有正確、 有效、 安全地實施石油化工裝置開車、停車及穩定運行的 能力; 5. 具有現場協調、指導、處理突發事故的能力,掌握個人防護、危化品處理 、環 境保護、應急處置等技術技能; 6. 具有編寫常見事故的應急預案,撰寫生產技術總結與工藝技術文件的純辯吵能力; 7. 具有適應石油化工生產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需求的能力; 8. 具有石油化工技術專業領域相關標准、法律法規的查詢、理解和執行的能力; 9. 具有探究學習、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主要專業課程與實習實訓

專業基礎課程:

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制圖與識圖、工業儀表自動化、化工設備。

專業基礎課程:

化工單元與操作、化工反應設備、化工分離技術、石油化工安全技 術、石化原料生產技術、石油化工生產技術。

實習實訓:

對接真實職業場景或工作情境, 在校內外進行化工單元操作、化工安全、 石油化工典型裝置模擬等實訓。在公共實訓基地、化工生產企業等單位或場所進行崗位 實習。做侍

職業類證書舉例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化工危險與可操作性(HAZOP)分析

接續專業舉例

接續高職本科專業舉例: 應用化工技術、化工智能製造工程技術 接續普通本科專業舉例: 化學工程與工藝

持續本科專業舉例

就業率

87%-94% 2021年 91%-93% 2020年 92%-95% 2019年

男女比例

男生 79% 21% 女生

開設課程

基礎化學、化工識圖與制圖、化工單元操作技術、石油加工技術、石油產品分析、化學 反應技術、有機化學品生產技術、化工儀表及自動化等。

其他信息:

石油化工技術主要研究化學、石油加工工藝與設備、石油化工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石油產品、化工原料及產品的生產加工、質量檢測、產品分析、儲藏運輸等。例如:汽油、煤油、液化石油氣、瀝青等石油產品的生產,乙烯、丁二烯、苯等化工原料的生產,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油漆等石油化工產品的生產等。

㈢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是學什麼的

【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就是石油化學工業,指化學工業中以石油為原料生產化學品的領域,廣義上也包括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作為一個新興工業,是20世紀20年代隨石油煉制工業的發展而形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長起來的(見石油化工發展史)。戰後,石油化工的高速發展,使大量化學品的生產從傳統的以煤及農林產品為原料,轉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氣為原料的基礎上來。石油化工已成為化學工業中的基幹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1、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石油化工生產第一線從事生產、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2、核心能力:具有本專業領域內堅實的基礎理論,較廣泛的專業科學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學生應掌握必備的石油化工生產基礎理論,熟練掌握石油化工生產專業技術,同時具備機電、儀表、計算機應用、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綜合知識和能力;能較熟練地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一門外國語。
3、實踐教學環節:化學理論基礎、化工理論基礎、化學工程、石油煉制工藝學、有機化工工藝學、高分子工藝學、化工設備、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訓練、有機化工產品合成、檢驗等綜合訓練、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㈣ 石油化工專業專升本考什麼

石油化工專業專升本考英語、高等數學和專綜合。

石油化工技術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專科專業。專業培養的是掌握石油產品分析、石油加工技術、化學反應技術等基本知識,具備石油化工生產操作、產品檢測、裝置維護等能力,從事石油化工工藝運行控制、石油產品分析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習內容有工程流體力學、線性代數(理)、油罐及管道強度設計,輸氣管道設計與管理,輸油管道設計與管理、油庫設計與管理,油氣儲運安全工程、油氣集輸等。

㈤ 石油化工技術專業主要學什麼

石油化工技術專業主要學習內容課程體系:無機及分析化學、儀器分析、化工識圖與制圖、化工單元操作、化工生產技術、石油加工生產技術、油品分析、化工自動化控制、油品儲運技術、潤滑油調和技術以及化工生產操作實訓、實習技能等。

就業面向:就職於石油化工企業;就職於化工產品儲運、銷售公司,從事石油產品、化工原料及產品的生產操作、質量分析檢測、現場管理、新產品開發、產品營銷等工作。

㈥ 石油化工技術專業怎麼樣

我本人就是石油工程專業的,我覺得就這專業來說,我是有點說服力的,請聽我瞎扯!

教師行業:可以考研當大學老師。

考研方向

化學工程與工藝,石油工程,油氣儲運

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值不值得選?

我的建議是可行,一般來說從事石油行業是較辛苦的,但是石油行業也的確利潤可觀。現在很多人都想找一份好的工作,但現實哪有這么多好工作,公務員的競爭有目共睹。選這門專業有兩個好處

一、石油算是冷門專業,競爭壓力較小。很多人因為一聽到石油專業就感覺要去北方工作,其實不是的,南海也有油,茂名湛江那邊也有石油相關工作。

二、石油是一門專業性強的專業,不是你出去工作發現我不會,然後去學習就學的會的。就我自己學習過來,發現這些完全在生活中接觸不來。

當然也有壞處

石油相關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北方,廣東也有,但是較少。還有就是石油怎麼說也是個夕陽產業,不過未來100年應該是沒問題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論你學哪個專業,只要能堅持學下去,總會發光發熱的,加油吧少年!

㈦ 石油化工學什麼

石油化工專業是伴隨著中國的石油化工的發展同時產生的化工學習專業課程,目的是培養石油化工人才,石油化工專業技術專業人才,一般各大理工科院校都設有此專業,該專業主要課程涉及:計算機應用、英語、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分析、 化工原理、石油加工工程系、化工節能、化工設備、化工安全與環保、精細化工,質量管理。
就業方向:石油、化工、醫葯、食品等企業生產操作與管理。
☆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
主要課程:計算機應用、英語、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化工分析、電化學分析、光學分析 、常規儀器分析、化工安全與環保。
就業方向: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醫葯、食品企業和環保部門從事化驗分析操作與管理。

[編輯本段]石油化工簡介
又稱石油化學工業,指化學工業中以石油為原料生產化學品的領域,廣義上也包括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作為一個新興工業,是20世紀20年代隨石油煉制工業的發展而形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長起來的(見石油化工發展史)。戰後,石油化工的高速發展,使大量化學品的生產從傳統的以煤及農林產品為原料,轉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氣為原料的基礎上來。石油化工已成為化學工業中的基幹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石油化工的范疇 以石油及天然氣生產的化學品品種極多、范圍極廣。石油化工原料主要為來自石油煉制過程產生的各種石油餾分和煉廠氣,以及油田氣、天然氣等。石油餾分(主要是輕質油)通過烴類裂解、裂解氣分離可製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烴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烴,芳烴亦可來自石油輕餾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輕餾分和天然氣經蒸汽轉化、重油經部分氧化可製取合成氣,進而生產合成氨、合成甲醇等。從烯烴出發,可生產各種醇、酮、醛、酸類及環氧化合物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上述烯烴、芳烴經加工可生產包括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高分子產品及一系列製品,如表面活性劑等精細化學品,因此石油化工的范疇已擴大到高分子化工和精細化工的大部分領域。石油化工生產,一般與石油煉制或天然氣加工結合,相互提供原料、副產品或半成品,以提高經濟效益(見石油化工聯合企業)。
[編輯本段]石油化工的作用
1.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應者
石油化工,主要指石油煉制生產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氣是當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應者。我國1995年生產了燃料油為8千萬噸。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量約占總能耗量60%;我國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費量不到2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車、拖拉機、飛機、輪船、鍋爐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能源是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石油化工約消耗總能源的8.5%,應不斷降低能源消費量。
2.石油化工是材料工業的支柱之一
金屬、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稱為三大材料。全世界石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產量約1.45億噸,1996年,我國已超過800萬噸。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還提供了絕大多數的有機化工原料,在屬於化工領域的范疇內,除化學礦物提供的化工產品外,石油化工生產的原料,在各個部門大顯身手。
3.石油化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石化工業提供的氮肥占化肥總量的80%,農用塑料薄膜的推廣使用,加上農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農業機械所需各類燃料,形成了石化工業支援農業的主力軍。
4.各工業部門離不開石化產品
現代交通工業的發展與燃料供應息息相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燃料, 就沒有現代交通工業。金屬加工、各類機械毫無例外需要各類潤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石化產品。全世界潤滑油脂產量約2千萬噸,我國約180萬噸。建材工業是石化產品的新領域,如塑料關材、門窗、鋪地材料、塗料被稱為化學建材。輕工、紡織工業是石化產品的傳統用戶,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與推廣,無不有石化產品的身影。當前,高速發展的電子工業以及諸多的高新技術產業,對石化產品, 尤其是以石化產品為原料生產的精細化工產品提出了新要求,這對發展石化工業是個巨大的促進。
5.石化工業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各行各業的支持
國內外的石化企業都是集中建設一批生產裝置,形成大型石化工業區。在區內,煉油裝置為「龍頭」,為石化裝置提供裂解原料,如輕油、柴油,並生產石化產品;裂解裝置生產乙烯、丙烯、苯、二甲苯等石化基本原料;根據需求建設以上述原料為主生產合成材料和有機原料的系列生產裝置,其產品、原料有一定比例關系。如要求年產30萬噸乙烯,粗略計算,約需裂解原料120萬噸, 對應煉油廠加工能力約250萬噸,可配套生產合成材料和基本有機原料80 ~ 90萬噸。由此可見, 建設石化工業區要投入大量資金,廠區選址適當,不但要保證原料和產品的運輸,而且要有充分的電力、水供應及其他配套的基礎工程設施。各生產裝置需要大量標准、定性的機械、設備、儀表、管道和非定型專用設備。 製造機械設備涉及材料品種多,要求各異,有些重點設備高速超過50米,單件重幾百噸;有的要求耐熱1000°C,有的要求耐冷 - 150°C。有些關鍵設備需在國際市場采購。所有這些都需要冶金、電力、機械、儀表、建築、環保各行業支持。 石化行業是個技術密集型產業。生產方法和生產工藝的確定,關鍵設備的選型、選用、製造等一系列技術,都要求由專有或獨特的技術標准所規定, 如從國外引進,要支付專利或技術訣竅使用費。因此,只有加強基礎學科,尤其是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催化、化學工程、電子計算機、自動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強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使之掌握和採用先進科研成果,再配合相關的工程技術,石化工業才有可能不斷發展,登上新台階。
[編輯本段]石油化工的發展
石油化工的發展與石油煉制工業、以煤為基本原料生產化工產品和三大合成材料的發展有關。石油煉制起源於19 世紀20年代。20世紀20年代汽車工業飛速發展,帶動了汽油生產。為擴大汽油產量,以生產汽油為目的熱裂化工藝開發成功,隨後,40年代催化裂化工藝開發成功,加上其他加工工藝的開發,形成了現代石油煉制工藝。為了利用石油煉制副產品的氣體,1920年開始以丙烯生產異丙醇,這被認為是第一個石油化工產品。20世紀50年代,在裂化技術基礎上開發了以製取乙烯為主要目的的烴類水蒸汽高溫裂解 簡稱裂解)技術,裂解工藝的發展為發展石油化工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時,一些原來以煤為基本原料(通過電石、煤焦油)生產的產品陸續改由石油為基本原料,如氯乙烯等。在20世紀30年代,高分子合成材料大量問世。按工業生產時間排序為:1931年為氯丁橡膠和聚氯乙烯,1933年為高壓法聚乙烯,1935年為丁腈橡膠和聚苯乙烯,1937年為丁苯橡膠,1939年為尼龍66。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石油化工技術繼續快速發展,1950年開發了腈綸, 1953年開發了滌綸,1957年開發了聚丙烯。
石油化工高速發展的原因是:有大量廉價的原料供應(50 ~ 60年代,原油每噸約15美元);有可靠的、有發展潛力的生產技術;產品應用廣泛,開拓了新的應用領域。原料、技術、應用三個因素的綜合,實現了由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轉換,完成了化學工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 20世紀70年代以後,原油價格上漲(1996年每噸約170美元),石油化工發展速度下降,新工藝開發趨緩, 並向著採用新技術,節能,優化生產操作,綜合利用原料,向下游產品延伸等方向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大力建立石化工業,使發達國家所佔比重下降。1996年,全世界原油加工能力為38億噸,生產化工產品用油約占總量的10%。
[編輯本段]石油化工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石油化工是近代發達國家的重要基幹工業。由石油和天然氣出發,生產出一系列中間體、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洗滌劑、溶劑、塗料、農葯、染料、醫葯等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重要產品。80年代,在工業發達國家中,化學工業的產值,一般占國民生產總值 6%~7%,占工業總產值7%~10%;而石油化工產品銷售額約佔全部化工產品的45%,其比例是很大的。
1.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應者。
石油煉制生產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氣是當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應者。我國1995年生產了燃料油為8千萬噸。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量約占總能耗量60%;我國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費量不到2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車、拖拉機、飛機、輪船、鍋爐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能源是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石油化工約消耗總能源的8.5%,應不斷降低能源消費量。
2. 石油化工是材料工業的支柱之一
金屬、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稱為三大材料。全世界石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產量約1.45億噸,1996年,我國已超過800萬噸。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還提供了絕大多數的有機化工原料,在屬於化工領域的范疇內,除化學礦物提供的化工產品外,石油化工生產的原料,在各個部門大顯身手。
3.石油化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石化工業提供的氮肥占化肥總量的80%,農用塑料薄膜的推廣使用,加上農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農業機械所需各類燃料,形成了石化工業支援農業的主力軍。
石油化工可創造較高經濟效益。以美國為例,以50億美元的石油、天然氣原料,可生產100億美元的烯烴、苯等基礎石油化學品,進一步加工得240億美元的有機中間產品(包括聚合物),最後轉化為400億美元的最終產品。當然,原料加工深度越深,產品越精細,一般來說成本也相應增加。
[編輯本段]世界石油化工
1970年,美國石油化學工業產品,已有約3000種。資本主義國家所建生產廠已約1000個。國際上常用乙烯和幾種重要產品的產量來衡量石油化工發展水平。乙烯的生產,大多採用烴類高溫裂解方法。一套典型乙烯裝置,年產乙烯一般為300~450kt,並聯產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乙烯及聯產品收率因裂解原料而異。目前,這類裝置已是石油化工聯合企業的核心。
70年代以前,世界石油化工的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美國、日本及歐洲等國。1973年後世界原油價格不斷上漲,1983年以來又趨下跌,價格大起大落,使石油化工企業者對原料穩定、持久供應產生憂慮。發達國家改革生產結構,調整設備開工率,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產油國近年則在大力發展石油化工。80年代,世界乙烯生產能力的分布已發生變化,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所佔比例有所提高。如將東歐國家的乙烯生產能力計算在內,則這些新興石油化工生產地區的乙烯生產能力,約佔世界乙烯總生產能力的四分之一。
1958年,世界乙烯生產能力達到49Mt(不包括社會主義國家),其中新增乙烯生產能力約3.3Mt,約1/3建在非洲和中東地區,1/3建在拉美和東歐;傳統石油化工生產地區,只新增生產能力800kt,且今後五年內,計劃也很少新建乙烯裝置,主要是進行現有裝置的技術改造。
[編輯本段]中國石油化工
起始於50年代,70年代以後發展較快,建立了一系列大型石油化工廠及一批大型氮肥廠等,乙烯及三大合成材料有了較大增長。
中國石油化工行業占工業經濟總量的20%,因而對國民經濟非常重要。石油化工行業包括石油石化和化工兩個大部分,這兩大部分在2006年都保持了較快地增長。如果把這兩個部分作為一個整體來看,2006年石油化工累計實現的利潤達到了4345億,增長達到了17.9%,增量達到了658億元,在整個規模以上工業新增利潤中佔到17%左右。
2007年前三季度全行業實現現價工業總產值38211億元,同比增長20.2%。重點跟蹤的65種大宗石油和化工產品中,產量較2006年同期增長的有62種,佔95.4%,其中增幅在10%以上的有47種,佔72.3%,天然氣、電石、純苯、甲醇、輪胎外胎等產品產量呈較快增長態勢。
原油及加工製品平穩增長。2007年前三季度,全國原油生產較為平緩,天然氣產量則增長較快。2007年1~9月累計生產原油13992.6萬噸,同比增長1.4%;天然氣累計產量為501.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9.8%。原油加工量24289.1萬噸,同比增長7.0%。汽、煤、柴油產量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累計生產汽油4475.9萬噸,同比增長8.5%;生產煤油867萬噸,同比增長17.4%;生產柴油9175.1萬噸,同比增長6.1%。
農化產品生產供應正常。由於農業生產的季節性特徵,農用化學品生產也呈現比較強的季節性。化肥(折純)2007年1~9月累計產量為4310.5萬噸,同比增長13.8%,其中氮肥3144.7萬噸,同比增長12.2%。2007年前三季度,農葯原葯累計產量為127.4萬噸,同比增長20.6%,殺蟲劑、除草劑產量增幅分別為10.7%和33.3%,農葯產品結構進一步改善,殺蟲劑占農葯的比例已下降到37.1%。
展望 以石油和天然氣原料為基礎的石油化學工業,雖然在70年代經歷兩次價格上漲的沖擊,但由於石油化工已建立起整套技術體系,產品應用已深入國防、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各領域,市場需要尤其在發展中國家,正在迅速擴大,所以今後石油化工仍將得到繼續發展。80年代,世界石油化工所耗石油量僅為世界原油總產量的8.4%,所耗天然氣為天然氣總產量10%,更由於從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化工品可取得很大的經濟效益,故石油化工的發展有著良好的前景。為了適應近年原料價格波動,石油化工企業正在採取多種措施。例如,生產乙烯的原料多樣化,使烴類裂解裝置具有適應多種原料的靈活性;石油化工和煉油的整體化結合更為密切,以便於利用各種原料;工藝技術的改進和新催化劑的採用,提高產品收率,降低生產過程的能耗及原料消耗;調整產品結構,發展精細化工,開發具有特殊性能、技術密集型新產品、新材料,以提高經濟效益,並對石油化工生產環境污染進行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