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廢水(油田采氣廢水)如何處理
物質生活逐漸豐富起來,但是人們也逐漸開始關注到周圍的環境,環境污染己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之一。含油廢水處理也是一大難題,這類廢水對整個生態系統都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因此,含油污水處理問題己成為當今油氣田的環境保護必修課。
通的陸地油田污水主要是在石油的開發過程中,通過鑽井、採油等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污水。一般包括有採油污水、鑽井污水、洗井污水等。含油污水中有大量的懸浮物、油類、重金屬等物質。如果任意排放或回注但是不加以污水處理,對土壤和水環境還有動植物的危害極大。
目前含油污水處理工藝有:氣浮處理法、沉降法和微生物處理法。氣浮處理技術是一種高效快速固液分離或液液分離的污水處理技術。氣浮工藝較復雜,必須控制好每個影響因素才可以更好的利用。
氣浮技術
氣浮技術是在待處理的水中通入大量的、高度分散的微氣泡,讓其作為載體與雜質粘附,然後密度小於水就會上浮。最終完成水中固體與固體、固體與液體、液體與液體分離的方法。
2.1氣浮法的分類
溶氣氣浮工藝:水在不同的壓力條件下溶解度不同,向水加壓或者負壓,使氣體在水中產生微氣泡的污水處理工藝。根據氣泡析出於水時的壓力情況不同,又分壓力溶氣氣浮法和溶氣真空氣浮法兩種。
誘導氣浮法:也叫布氣氣浮法,利用機械剪切刀,將混合在水裡的空氣粉碎,通常採用微孔、擴散板或微孔竹向氣浮池通壓縮空氣或採用水泵吸水管吸氣、水力噴射器、心速葉輪等向水中充氣等。
電解氣浮法:在水中設置正負電極,當加上一定電流後,廢水被電解出H2,O2等微小氣泡,將吸附在水中微小的懸浮物上浮去除。
生物氣浮法:利用微生物來產生氣體,與水中的懸浮物充分接觸後,隨氣泡浮到水面,形成浮渣颳去浮渣,達到廢水處理凈化水質。
化學氣浮:利用某些化含物在廢水中會產生氣體的特點除雜,反應生成的氣體在釋放過程中形成微小氣泡,吸附在固體顆粒表面,使固體順粒向浪面浮大,從而使固液分離。
其他浮選法的產氣原理還有很多,其中非常典型的是渦凹氣浮,它使用的是渦凹曝氣機,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氣輸送管底部散氣葉輪的高速運轉動作形成一個真空區,液面上的空氣通過曝氣機輸入水中,填補真空,微氣泡隨之產生並螺旋型地上升到水面,空氣中的氧氣也隨之溶入水中。
② 石油污染對海洋的影響是最大的,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海洋石油污染一旦發生,如能採取有效措施,損失就會小得多。一般來說,處理海洋石油污染,先要用「攔油柵」將浮油阻隔起來,防止其擴散和漂流。然後,用各種物理方法把阻隔起來的石油盡量回收。對於剩下無法回收的部分再用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處理。
經過科學家長期研究探索,現已初步解決了一些課題。希臘科學家1996年開始研究的清除海上石油污染新技術,現在已經開始投入使用。在發生海洋油污事故後,清污船向污染海域噴灑珠狀磁性化學物質。每顆珠狀物質能吸收相當於自身質量6倍的石油或汽油,並可以在各種氣候條件下飄浮在海面。這時,清污船便可輕而易舉地用網將其撈起。由於使用的清污材料是磁性物質顆粒,對海洋環境和水質均沒有影響,從而為清除海洋石油和汽油污染開辟了新途徑。
在清除海洋石油污染的過程中,解決油水合一的問題最為關鍵。近年來,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陸續開展了對清除海洋石油污染的研究和技術創新。
德國一個科研小組,日前破譯了一種能吞噬石油的單細胞細菌的基因,利用這種細菌可解決海洋石油污染問題。這種細菌在沒有油污的情況下雖能生存但不繁殖,一旦碰到油污,這種細菌就會急劇繁殖,快速吞噬油污。破譯了這種單細胞細菌基因之後,有望在人工環境下讓這種細菌繁殖,並把它們投放到海洋有石油污染的地方來清除污染。
③ 衣服上的石油怎麼去除
一、將衣服的污染部分浸入60℃的熱水中,片刻後取出,撒上少量鹼粉及等量洗衣粉,用手搓洗。而後,用清水漂洗,然後後再用洗衣粉洗一遍。2、將肥皂切碎用開水沖化後,將衣服放在肥皂液中搓洗。3、取少許麵粉用冷水調成糊,塗在油污的正反面,曬干揭去麵粉,油漬就會除掉。4、用綠豆粉厚塗於油跡處,然後用電熨斗燙一會兒,油漬也可去掉。
二、
您可以到專業的洗衣店進行處理,因為專業的洗衣店一般都有針對不同污漬專門配備的化學溶劑,處理筏攻摧紀詆慌搓葦撣倆起來更為方便。
另外:
如果顧客不想到洗衣店洗衣,只想把油漬去掉,一般洗衣店的收費大約在5—10元,收費的差別主要因油漬的面積和頑固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三、
有一種叫臭肥皂的肥皂有很強的去污力,在農村經常使用;甚至燒灰也有很強的去污力。
望採納(我只是網路的搬運工)
④ 處理石油污染有哪些方法
除了廢水污染外,石油對水體的污染也很嚴重,每年運輸過程中有150萬噸原油流入世界水域,同時由於近年來原油和各種精煉石油產品在陸地上就地排放或進入水域中,特別是油船遇難或由於海上鑽井的操作失控,引起石油的大規模泄漏,使水域被石油污染。
消除石油引起的水質污染也是治理環境污染的一大重點。用微生物處理石油污染既經濟又快捷。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某村地下泄漏了約6000加侖汽油,嚴重污染了水源,影響供水。最初,事故的責任者使用的是掘井提油的辦法,即開掘能夠打出地下水的深井,用泵打撈浮在水表層的汽油,用這種方法約除去了3000加侖。但剩下的汽油如果仍採用這種方法清除,預計尚需100年時間。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事故責任者決定利用培養當地有分解汽油能力的細菌的方法來解決,從而成功地進行了凈化。微生物凈化石油的方法將是21世紀環境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石油是多種烴類組成的混合物,僅是一種細菌不可能完全分解石油。現在科學家們將能降解石油的幾種基因結合轉移到一株假單孢菌中,構建「超級微生物」,能夠降解掉多種原油成分。
在油田、煉油廠、油輪和被石油污染了的海洋、陸地都可以用這種「超級微生物」去消除石油污染。
⑤ 衣服上有石油怎麼洗掉呀
清洗掉衣服上的柴油污漬:適量清水、土豆、食鹽、吹風機,具體清洗的方法如下所述:
1、首先找到衣服上的柴油污漬部位,具體如圖。
針對不同部位的油漬,有不同的洗滌方法。
1、衣領/袖口:將衣物先放進溶有洗衣粉的溫水中浸泡15-20分鍾,再進行正常洗滌。
2、發黃的白襪:用洗衣粉的溶液浸泡30分鍾,再進行正常洗滌。
3、奶漬:用洗衣粉進行污漬預處理,進行正常洗滌,如果奶漬頑固則可能需要使用對衣物無害的漂白劑。
4、普通油污:用強力洗滌劑預先進行處理,進行正常洗滌;如果允許的話,對頑固污漬還可以用漂白劑漂白。
⑥ 處理石油的微生物有哪幾種墨西哥石油泄漏,英國石油公司採取的方法
用於脫硫的微生物及脫硫機理
已從煉油廠污水處理的活性污泥、煤焦油污染的或煤礦附近的土壤、溫泉、實驗室培養菌中篩選分離出一些可用於脫硫的微生物,其中大多數微生物對脫除無機硫及非雜環硫較有效,對雜環硫的脫除效果甚微. 少數可脫雜環中有機硫的微生物有兩種氧化方式: C-C鍵斷裂氧化和C-S鍵斷裂氧化. 在前一途徑中, DBT的一個芳香環被氧化降解, 雜環硫不從環中脫除, 而是生成水溶性3-羥基-2-醛基-苯噻吩除去, 導致烴燃燒值降低. 而在後一途徑中雜環硫被脫出但不引起芳香環碳骨架的斷裂, 這是一個較為理想的途徑,因此受到重視.
脫除無機硫的微生物主要是化能自養菌屬Thiobacillus sp.以及嗜熱硫化裂片菌屬Sulfolobus sp.中的一些菌. 這些菌氧化無機硫化物有間接作用和直接作用兩種作用機理. 間接作用機理為細菌氧化溶解Fe2+,生成的強氧化劑Fe3+再將硫化物氧化生成S0,然後Fe2+又被氧化,沉積在煤和石油中的硫再被Fe3+氧化生成水溶性硫酸鹽. 直接氧化的機理則為細菌直接與硫化物的含硫部位接觸, 在細菌生物膜內作用生成還原性谷光甘肽(GSH)的二硫衍生物GSSH,GSSH被一氧化酶氧化並水解成亞硫酸鹽,亞硫酸鹽又被氧化為硫酸鹽,生成的還原性輔酶被細胞色素氧化還原劑中的溶解氧再氧化. 細菌的直接作用著重於還原性硫的酶氧化. 這兩種途徑作用的產物都是水溶性的,因此,脫硫的同時也脫除了燃料中的金屬.
研究較多的脫有機硫菌有以有機硫化物(主要是DBT)作為碳源斷C-C鍵的Pseudomonas sp.和Brevibacterium sp.菌,還有以DBT作為唯一硫源的專一性斷CS鍵的Rhodococcus Strain, Sulfolobus Scidocaldarius., 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 M6及Corynebacterium sp.菌\. 微生物脫有機硫有兩種途徑,由於中間產物和終產物的不同,C-S鍵專一斷裂途徑中又可能存在三個不同序列.
參考資料: 石油和煤微生物脫硫技術的研究進展 姜成英, 王蓉, 劉會洲, 陳家鏞 石油生物催化脫硫技術是採用微生物體內的酶來催化氧化油品中的有機硫,使之轉化為水溶性硫化物加以除去,從而實現生物催化脫硫。
該技術在美國已實現了工業化,與加氫脫硫技術相比其設備投資低50%,操作費用降低15%。
⑦ 治理石油污染有什麼方法
處理石油污染廢水的生物技術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1.活性污泥法是藉助曝氣或者機械攪拌,使活性污泥均勻分布於曝氣池內,微生物壁外的黏液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吸附,並在酶的作用下對有機物進行新陳代謝轉化。自20世紀80年代,石油廢水普遍採用的二級生物治理方法是傳統活性污泥法。採用SBR法處理油田采出水,結果表明,COD去除率為80%~90%;出水滿足行業的排放標准。通過研究SBR以及投菌SBR法處理煉油廢水中污染物的效果,實驗結果表明,廢水中各種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別為:COD93.5%、石油類98.6%、總氮89.8%。SBR工藝是一種新型的高效廢水處理技術,是對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改進。該方法具有固液分離效果好、工藝簡單、佔地少、建設費用低、耐沖擊負荷強、溫度影響小、活性污泥狀態良好、處理能力強等優點,是處理石油廢水的一種具有前景的處理方法。
2.氧化溝法對各種含高COD、BOD、油類等有機廢水的深度處理十分有效。它的曝氣池呈封閉、環狀跑道式,污水和活性污泥以及各種微生物混合在溝渠中作循環流動。氧化溝處理廠氧化溝法在處理含油廢水方面應用實例比較多,但是其處理效果沒有達到處理要求。有很多企業都採用了氧化溝工藝,其處理出水水質與進水水質有關,只有確保一定的進水水質時,出水才會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專家們根據工藝原理分析了氧化溝不能取得理想處理效果的原因,提出了很多的改善對策。在氧化溝現有處理能力和工藝特色的基礎上,有人探索出了一套投菌氧化溝曝氣的處理方案,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時間等條件下,可以將去除率提高10%左右,如果要得到相同的去除率可以大大縮短水力停留時間,且出水COD值可以更低。與活性污泥法相比,氧化溝具有很多優點:工藝簡單;不僅可以去除BOD和SS,還可以達到脫氮除磷的效果;設備少,操作管理簡便;低溫,有更大適應性等。氧化溝是活性污泥法的發展,但是只有滿足工藝要求時,才能發揮去污效果。
3.目前應用較廣泛的生物膜法主要包括生物轉盤、生物流化床、接觸氧化法和膜生物反應器等。(1)生物轉盤是利用較大的比表面積,在低能耗的條件下轉動產生高效曝氣,使得氧氣、水和膜之間有較好的接觸。碟片表面附著的膜狀微生物在其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對有機污染物進行無害化降解。曹明偉利用環境微生物技術,開發出高溫優勢菌生物膜法處理採油廢水,實驗結果表明:硫化物的平均去除率達98%;揮發酚的平均去除率為91%;COD平均去除率為68%;氨氮平均去除率為82%。生物膜(2)生物流化床處理技術是藉助流體使表面生長著微生物的固體顆粒呈流態化,同時進行去除和降解有機物的生物膜法處理技術。影響其處理效果的因素有載體的選擇、菌種的篩選等。崔俊華等在「三套」工藝的基礎上添加了三相生物流化床部分,且採取了高效油降解菌以及漂浮和懸浮填料並用的措施,使出水油濃度降為3.5~4.9毫克/升,為一種被廣泛採用並逐漸成熟的生物深化處理技術。龔爭輝應用接觸氧化工藝對採油廢水進行了現場的實驗研究,廢水中的COD和油的去除率分別為42.2%和89.3%,最後出水能達到排放標准。(3)接觸氧化法除了可以降低COD,還可以用於去除氨氮,尤其適合應用於煉油廢水的凈化。龐金釗的實驗結果表明,用接觸氧化法工藝處理COD≤500毫克/升的石油廢水時,硝化細菌是優勢菌,能同時有效去除氨氮和COD等。接觸氧化法可以克服活性污泥法容易污泥膨脹和超標排放的缺點,具有有機負荷高、抗沖擊能力強、對廢水中的毒物忍耐力較大等優點,而且對氨氮也有較好的祛除效果。接觸氧化法多用於深度處理含油廢水,其技術關鍵在於對進水可生化性的控制。
⑧ 處理海洋石油污染主要有哪三種方法
1、物理處理法:使用清污船及附屬回收裝置、圍油欄、吸油材料及磁性分離等;
2、化學處理法:燃燒、使用化學處理劑(如乳化分散劑、凝油劑、集油劑、沉降劑)等;
3、生物處理法:人工選擇、培育,甚至改良這些噬油微生物,然後將其投放到受污海域,進行人工石油烴類生物降解。
石油入海後即發生一系列復雜變化,包括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化念握啟學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瀝青球,以及沿著食物鏈轉移等過程(見圖)。這些過程在時、空上雖有先後和大小的差異,但大多是交互進行的。
(8)細菌感染石油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礙大氣與海水之間的氣體交換,影響了海面對電磁輻射的吸收、傳遞和反射。長期覆蓋在極地冰面的油膜,會增強冰塊吸熱能力,加速冰層融化,對全球海平面變化和長期氣候變化造成潛在影響。
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會溶解鹵代烴等污染物中的親油組分,降低其界面間遷移轉化速率。石油污染會破壞海濱風景區和海濱浴場。如1983年12月,皮兆「東方大使」號油輪在青島膠州灣觸礁擱淺,溢油3000多噸,嚴重地污染了青島海濱及膠州灣。
制定有關法規,制止海洋活動過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污水,嚴格控制沿岸煉油廠和其他工廠含油污水的排放。監測監視海區石油污染狀況,改進油輪的導航通訊等設備的性能,防止海難事故。
發生石油污染後,可應用圍油欄等把浮油阻隔包圍起來,防止其擴散和漂流,並用各種機械設備盡量加以回收,對無法回收的薄油膜或分散在水中的油粒,可以噴仔如灑各種低毒性的化學消油劑。
鑒於回收和消除海上油污的技術和方法尚待改進,港灣和近海地形復雜,因此,目前尚難全部消除海上油污。若遇上惡劣的氣象條件,則大部分石油無法回收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