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德國石油成本多少錢
擴展閱讀
人造石油怎麼開發 2025-02-08 07:47:28
鑽石vs色怎麼樣 2025-02-08 07:42:23

德國石油成本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3-08-31 07:13:22

① 全球一天要燒掉多少石油

——加速世界末日到來的兇手是人類自身這群怪物 德國石油行業協會曾在2003年公布了全球2002年的最大石油消費國名單,前五位分別是美國(8.88億噸)、日本(2.49億噸)、中國(2.48億噸)、德國(1.27億噸)和俄羅斯(1.27億噸)。上述五國佔全球石油消費量的46%。中國雖然石油消費是排名第三,但人均石油消費量又大大靠 後。美國人均消費量是3.28噸,日本為1.96噸,德國為1.55噸,俄羅斯為0.87噸,而中國僅0.19噸,略等於美國的1/20,尚不及俄羅斯人均的1/4。 以上資料來自網路,我們將2002年最大石油消費國前五位的國家消費石油累加一下應該是16.39億噸。世界所有國家每天燒掉的石油,大家只從你所在的城市的立交橋上往下一看,滾滾車流是那麼寬闊、是那樣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然後你再想像一下你所在城市其他街道上的情況與你所在的街道基本一樣,也是車流滾滾。於是依次類推,你想像一下全世界各個街道的車流都同時在波瀾壯闊的前進!於是你腦子里應該不僅僅看到車在流,相信不是弱智者,此時此刻都會在你的眼前出現大海似的石油在地面同時流到了火海!至於,我很想統計,但我搜索了一下資料,應該是無法得到相對准確的答案。 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每天僅各國車輛燒掉的石油就像一條江、一片海(姑且不計航空、航海、工廠、軍事等等用油)。 目前,有種趨向,認為改善生存環境主要從排放污染著手,這完全是本末倒置,我想人類生存危機不在地球外部,而在地球內部已經出了問題。如果說等到地球內部問題嚴重了,那不是世界末日,是個鬼呀!我不是唯心主義者,我不相信恐怖主義的異端邪說所宣揚的哪種主所主宰的世界末日,但依據我自己的分析判斷,

② 納粹開戰前有多少石油儲備他們戰前進行了幾年的戰略石油儲備開戰後歷年產量有多少(包括合成)

先提供二戰期間(1939—1945)德國的基本產能數據:鋼鐵1億9000萬噸、石油4800萬噸、煤炭35億噸、糧食1億8000萬噸、發電量4140億千瓦時;

再具體說說石油。1939年9月德國發動戰爭時,只儲備了240萬噸成品油和少量石油。戰前德國所需石油大部份靠進口,1939年進口量達到517萬噸的歷史最高峰。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後英法開始對德進行海上封鎖,德國只能就近從歐洲進口,進口量大減。1940年進口石油207萬噸,1941年德國進口石油237萬噸,其中從羅馬尼亞進口209萬噸。上半年從蘇聯進口28萬噸,從1941年下半年起,羅馬尼亞成為德國唯一的石油進口來源地。羅馬尼亞是當時歐洲僅次於蘇聯的第2大產油國,1941年石油產量558萬噸,除德國外,義大利和匈牙利也從羅馬尼亞進口石油。羅馬尼亞參加對蘇作戰後自身消耗增加,對德石油供應減少,1942年向德國提供了100多萬噸石油。1943年義大利向美英投降後羅馬尼亞可以集中力量向德國供油,1943年向德國提供了240萬噸石油。1944年6月美英的轟炸嚴重破壞了羅馬尼亞油田,8月份油田被蘇軍攻佔,對德石油供應被切斷,1944年羅馬尼亞只向德國提供了約100萬噸石油。

另外,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德國閃電戰擊敗波丹挪荷比盧法七國,從這些國家繳獲了880萬噸的石油儲備。從表面上看收獲頗豐,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些國家被德國佔領後同樣成為被英國的封鎖對象,無法進口石油。德國要維持佔領區最低限度的民用油供應,此後幾年這些國家在石油消耗方面只能是坐吃山空,因而這批繳獲的油德國凈賺得並不多。不過這些問題最初還未表現出來,至少就當時而言,德國手上的石油儲備大增,成為發動對蘇戰爭的重要資本。1943年義大利向美英投降,德軍又趁機繳獲了義大利北部的幾十萬噸石油儲備。

下面是德國歷年油料獲得量(石油產量包括奧地利,石油進口量和繳獲量均包括成品油在內)
1939年:石油產量約90萬噸,進口石油517萬噸。
1940年:石油產量約160萬噸,進口石油207萬噸,繳獲石油880萬噸(包括1939年繳獲波蘭);
1941年:石油產量約180萬噸,進口石油237萬噸。
1942年:石油產量約20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420萬噸,進口石油100多萬噸。
1943年:石油產量約20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500萬噸,進口石油240萬噸,繳獲石油幾十萬噸。
1944年:石油產量約170萬噸,煤制油產量約200萬噸,進口石油約100萬噸。

PS:德國戰爭初期的石油消耗
1939年9月,德國陸軍和空軍突襲波蘭。因為作戰迅速,戰事較短,共消耗石油約15.5萬噸,其中10萬噸消耗在波蘭戰場,低耗能地實現了佔領該國的目標。次年,德軍進攻挪威、丹麥和發動西歐戰役,只用了不到50萬噸石油,加上該年度頭四個月的日常用量不足30萬噸,德國從發動戰爭至法國投降,消耗總量不足150萬噸,只是其估計必須花費的500萬噸石油的四分之一。這還不包括德軍從歐洲各處掠奪到的不少於150萬噸的石油,單是這些石油就已經足以彌補此前的戰爭消耗。

中石油半年利潤頂一年,德國能源巨頭為何卻虧856億

德國最大的能源企業,半年來虧損近850億元,幾乎從俄烏戰爭爆發之初就開始了,雖然德國政府斥巨資“營救”,但仍難以為繼,面臨倒閉風險,這家公司主營業務為進口俄羅斯天然氣。

俄羅斯佔德國天然氣消費量的55%,大的能源公司進口天然氣後,還有很多中小企業需要接受天然氣供應,因為俄羅斯關閉了德國輸氣通道,能源公司無氣可供,造成大量工人失業,很多公司也面臨著破產的邊緣,有些傷害是不可逆轉的,不虧損才怪呢!

挺委屈的,俄烏沖突斬斷了自己的能源供給,還要出錢出武器來支持烏克蘭,最終落到自己頭上的終究是一地雞毛。

④ 若俄羅斯斷供歐洲石油、天然氣,歐洲經濟該怎麼發展

假如未來俄羅斯真的全部切斷石油,煤炭,天然氣出口,到時歐洲能源價格會迅速飆升,工業、農業有可能不堪高昂的成本而倒閉,到時歐洲經濟就會出現明顯的衰退,保守估計經濟衰退至少達到5%以上。

如果俄羅斯真的全面斷供歐洲的石油和天然氣,保守估計歐洲的經濟至少衰退5%以上。因為受到俄烏矛盾的影響,歐洲各國紛紛加大對俄羅斯的限制,除了金融上的限制之外,貿易上的限制,能源上的限制也是不斷加碼。

之前歐洲已經減少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和石油,而且歐洲還在討論是否對俄羅斯石油實行禁運。對歐洲這種限制,俄羅斯也祭出了很多反限制措施,比如宣布對不友好國家出口石油和天然氣採用盧布進行結算,如果不同意就直接切斷供應,截至目前已經有一條輸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停止注氣。在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供應減少之後,歐洲各國的能源價格已經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

在工業生產成本不斷上漲的背景下,企業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因為成本上漲了你就沒有優勢了,結果導致很多企業都只能減產甚至停產。如果未來歐洲的能源成本持續處於高位,歐洲企業的成本壓力仍然會非常大,到時他們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就會降低,進而影響歐洲的產品出口,如此一來經濟增速就會放緩。

第2個是能源暴漲加劇歐洲的通脹壓力。

迅速標准能源成本,讓歐洲通脹壓力不斷擴大,2022年3月份,歐洲的通脹膨脹率已經上升至7.5%,這個創199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通脹壓力的不斷擴大,歐元區未來有可能隨時加息,在當前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加息,將會加快歐洲經濟衰退的步伐,甚至有可能陷入滯脹當中。

第3個是能源暴漲加速歐洲內部的矛盾。

過去一段時間歐洲的電價,天然氣價格,油價迅速飆漲,大家的生產生活成本迅速飆升,所以很多人都對歐洲各國的政府有意見,甚至有部分國家爆發了比較大規模的示威遊行。

如果未來歐洲各國不能解決能源價格過高的問題,我們不排除歐洲內部還有可能發生更多的矛盾,到時又會反過來影響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所以對歐洲來說,能源價格飆漲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就有可能陷入循環當中。而且當前這種情況還只是俄羅斯減少部分能源出口的前提下,就讓歐洲非常被動。

⑤ 開採石油,為何有的國家成本巨大,而有的國家卻很低廉

石油被稱之為工業的血液,所以各個國家對是有的開采都非常重視。但是有的國家石油開採的價格非常便宜,但是有的國家石油開采價格非常昂貴,其實這非常好理解。原因也很簡單。首先就是是有的儲藏方式不同,開採的方式不同。其次就是運輸成本的問題,運輸成本往往決定著石油的最終價格。最後就是外國資本的問題,外國資本如果進入的比較多,那麼是有的價格一般就會非常貴。

最後就是外國資本的問題,外國資本如果進入的比較多,那麼是有的價格一般就會非常貴。比如伊朗,由於長時間遭到制裁,所以國內基本上沒有太多外來資本。石油的成本價格不到5美元一桶,但是如果解除制裁,大量的外國資本湧入,那麼伊朗的石油一定比現在值錢的多,成本價格也會高的多。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伊朗沒有沙特等國家在石油上掙錢掙得多的原因。

⑥ 原油成本多少錢一桶

根據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在IPO前夕發布的招股說明書,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的石油生產成本在2019年約為17美元/桶,是世界范圍開采成本最低的(直接從油井開采出來的成本,俄羅斯為4-5美元/桶,而沙烏地阿拉伯為1.5-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的開采成本超過40美元/桶,哈薩克、美國(每桶油生產成本高於46美元)、安哥拉和泰國(約50美元),以及亞塞拜然、印度和中國(55至60美元)的開采成本則更高。石油的成本組成比較復雜,因為原油開采成本中陸上和海上、老油田和新油田、常規油田和非常規油田等開採的成本都會有所不同,此外還需要加上運輸的成本,而且原油質量的好壞也會影響價格,因此石油的成本價格無法一概而論,需要根據開采情況、運輸流程和質量好壞等因素綜合評估。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08-1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⑦ 每個國家現在油價多少

中國油價又漲了

首先說說咱們中國的情況,中國2017年人均國民年收入為8264美元(約合人民幣54863元),油價的均價在7.45元/升(92號),換算一下,一個中國人用一年的收入可以買7364升92號汽油。

美國汽油的確便宜

說完咱們自己,再來看看大家最常說的「油價窪地」美國。美國的平均油價只有4.97元/升,去過美國的朋友不管是在城市還是鄉村,隨處都可以看到搭載大排量自吸發動機的各類「油老虎」。而美國較高的人均收入也是世界聞名,以2016年為例,人均年收入為56181美元(約合人民幣37.23萬元),換算成購買力的話,一個美國人全年的收入可以買到74911升汽油,可以說是我們的十倍還不止了。

德國汽油不便宜

再來說一說汽車的發明國德國吧,德國車的好大家沒有異議,德國高性能車和跑車也是舉世聞名。雖然德國人不喜歡美式的大皮卡,但是對於本國的高性能車還是很喜歡的。那麼德國的油價是多少呢?德國目前的平均汽油價格約為10.56元/升,以德國人一年的總收入43662美元(約合人民幣28.98萬元)為標准,一個德國人一年不吃不喝大概可以買到27443升汽油,差不多是我們的將近四倍。

日本油價和中國差不多

說完作為汽車故鄉的德國,我們再來聊聊同為汽車製造強國的日本。目前日本的平均油價為7.62元/升,而日本人2016年人均收入為37995美元(約合人民幣25.22萬元),換算過來,一個日本人全年的收入可以買到33097升汽油。雖然對比下來,日本的汽油並沒有那麼貴,但是由於資源貧瘠,日本人還是很有前瞻性的積極研發新能源汽車,「居安思危」的思想深深地影響著島國人民。

泰國油價也不低

說完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發達國家,我們再來說說發展中國家。首先說的是泰國,去過泰國的朋友都知道,那邊幾乎是日系車的天下。泰國目前的汽油平均價格為6.93元/升,泰國的人均GNI僅為5639美元(約合人民幣3.43萬元),換算過來,一個泰國人全年的收入僅能買到4950升汽油。這樣對比下來,我們心理上是不是能感受到平衡一些?

印度人喜歡摩托是有原因的

處處都要和咱們中國一爭高下的印度,在油價上還真的超過我們了。印度的平均油價高達7.51元/升,而2016年人均年收入僅為1677美元(約合人民幣1.13萬元),換算下來,一個印度人一年的收入也就只能買到1504升汽油。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摩托車在印度國內如此盛行了,為了更經濟的出行,一輛摩托車帶五六個人的特技也就應運而生了。

油比水便宜你敢信?

最後再講一個奇葩,大家可千萬別往心裡去,要不然你內心的負能量得爆表!這個奇葩的國家就是委內瑞拉,它們的油價為0.06元/升,而委內瑞拉的人均年收入為4262.54美元(約合28239.33元),換算過來一個委內瑞拉人一年的收入可以購買到470650升的汽油。在這里,汽油比自來水還便宜,就跟不要錢一樣。畢竟,人家委內瑞拉挖地三尺就能噴出油來。

⑧ 原油存儲成本一年多少錢

一年約100元。
原油每桶每天的儲存成本約0.3元,一年約100元,1000萬桶原油的儲存收益是10億人民幣。
在油品儲存過程中,為了保證油品的質量,必須注意:降低溫度、空氣與水分、陽光、金屬對油品的影響,所以每桶原油的儲存價格需要達到100元。

⑨ 石油價格多少錢一升

當原油價格在100美元/桶,1升汽油的成本大約為6元/升。 當原油價格在150美元/桶,1升汽油的成本大約為9元/升。 當原油價格在200美元/桶,1升汽油的成本大約為12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