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百色盆地
一、前言
百色盆地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百色市、田陽縣、田東縣境內,介於東經106°33'~107°21',北緯23°28'~23°55'之間。大地構造位置上處於南盤江中生代早期坳陷區的東南端,是發育在三疊系褶皺基底上的古近系、新近系盆地。盆地面積832km2,呈北西向狹長條帶狀展布。
百色盆地的石油勘探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經歷了石油普查、盆地評價勘探、滾動勘探開發和重新評價勘探四個階段。目前盆地的勘探、研究工作量及油氣發現主要集中在盆地東部坳陷。截至2003年,全盆地已完成二維數字地震3335.75km,三維地震368.67km2,已完成探井304口,探井累計進尺41.5×104m,探井見油氣顯示139口,獲得工業油、氣流井96口。
項目具體工作由南方分公司研究院南寧分院承擔,採用成因法(盆地模擬法)、統計法(油藏規模序列法)以及類比法等多種評價方法分別計算了盆地石油遠景資源量為0.7316×108t、石油地質資源量為0.4139×108t,石油可采資源量為0.0952×108t;盆地天然氣遠景資源量為81.40×108m3,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為41.17×108m3,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25.94×108m3。
百色盆地屬於古近—新近系殘留型盆地,烴源岩層位為古近系那讀組、百崗組,生儲蓋組合類型有自生自儲、新生古儲、下生上儲三種類型。盆地油氣資源分布層系主要為新生界古近系;油氣資源埋深范圍小於2000m,自然地理特徵為丘陵。油氣資源品質特徵為常規油和常規氣,其中天然氣資源主要為生物成因淺層氣。
二、油氣地質條件
(一)地質概況
盆地構造單元以牆紅斷裂為界劃為東部坳陷和西部坳陷兩個一級構造單元。東部坳陷位於牆紅斷層以東,面積528km2,包括田東凹陷、那筆凸起、頭塘凹陷三個二級構造單元。西部坳陷可劃分為三塘凸起,六塘凹陷(表8-16-1,圖8-16-1)。百色盆地地層層序自下而上為:中生界中三疊統基底;新生界、古近系古新統六吜組、始新統洞均組、那讀組、百崗組;漸新統伏平組、建都嶺組;新近系、長蛇嶺組和第四系。
表8-16-1 百色盆地構造單元劃分表
圖8-16-1 百色盆地構造單元及評價單元劃分圖
(二)烴源岩
百色盆地烴源岩主要是斷陷期形成的那讀組泥岩、坳陷早期形成的百崗組下部泥岩。有機碳含量如表8-16-2,那讀組烴源岩有機質豐度分級評價田東凹陷、頭塘凹陷烴源岩較好,六塘凹陷較差,那讀組泥岩含有豐富的原始湖相有機質,對東部坳陷百38井那一段、百66井那二段烴源岩樣品的乾酪根有機顯微組分分析結果顯示,乾酪根中含有大量生油的藻類和無定形體,表明那讀組泥岩含有豐富的原始湖相有機質,有機質類型較好,藻類較多。東、西兩坳陷烴源岩的甾烷組成有明顯差別:東部坳陷那讀組及百崗組C27甾烷相對含量較高,均在20%以上,而C29甾烷較少,大都在60%以下;西部坳陷的那讀組C27甾烷含量低於東部坳陷,基本上在20%之下,其C29甾烷占優勢,含量均在60%以上。這反映了兩者生源構成有所不同,西部坳陷有較多的陸源高等植物有機質輸入,而東部坳陷則有相對較多的水生生物有機質的貢獻。與我國其他古近—新近系盆地相比,百色盆地烴源岩樣品中C29甾烷相對含量較高,反映了較多高等植物生源。
盆地烴源岩樣品鏡質體反射率(Ro)測定結果,那讀組大部分烴源岩處於低熟—成熟階段,坳陷中心少量烴源岩進入中高成熟階段。百崗組烴源岩大多仍處於未熟—低熟階段。坳陷中央那讀組烴源岩烴產率比百崗組及盆地邊緣那讀組的烴源岩高,是盆地的主力烴源岩。東西兩坳陷有效烴源區主要分布於坳陷中心;南北斜坡及隆起部位為次要的烴源區。
表8-16-2 百色盆地烴源岩有機碳含量統計表
(三)其他成藏條件
1.儲集層條件
百色盆地共發育三種類型的儲集層系:古近系碎屑岩儲集層系、古近系湖泊碳酸鹽岩儲集層系、基底碳酸鹽岩儲集層系。其中古近系碎屑岩儲集層系在盆地東、西兩坳陷皆有分布,百崗組和那讀組儲層埋藏深度一般小於1700m,主要為泛濫平原河道相和扇三角洲前緣相沉積,其儲油物性普遍較好,孔隙度為15.90%~17.93%,滲透率55.20×10-3~85.62×10-3μm2,是百色盆地比較理想的油氣儲層。古近系湖泊碳酸鹽岩儲層分布在東部坳陷,孔隙度一般在5%~25%之間,滲透率很低,多數小於1×10-3μm2。基底碳酸鹽岩儲層主要分布在東部坳陷,溶蝕孔洞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勻,裂縫發育程度和分布不均勻。
2.蓋層條件
百色盆地發育了那讀組、百崗組、伏平—建都嶺組三套區域蓋層,其中西部坳陷由於後期的抬升剝蝕,僅在六塘凹陷中央斷凹帶殘存了部分百崗組地層,百崗組以上地層已被剝蝕殆盡。那讀期是盆地斷陷期半深湖—深湖沉積環境,泥岩所佔比例大。東部坳陷泥岩蓋層累計厚度一般為200~600m,最厚可達700m以上;西部坳陷蓋層厚度也較大,一般為200~300m。它們既是良好的烴源岩,也是良好的區域蓋層。百崗組為濱淺湖、三角洲和河流相沉積,岩性主要為砂泥岩不等厚互層夾煤層,在凹陷部位,單層厚度一般為5~30m,最大者可達90m以上,累積厚度一般為150~420m,最大為662m。伏平組地層中、上部為泥岩夾薄層粉砂;下部為泥岩、粉砂岩夾煤層,組厚300~450m。建都嶺組地層為泥岩與粉砂岩不等厚互層,中、上部和底部為細砂岩,組厚一般為200~800m。該兩組地層僅分布於盆地較深部位,泥/地比值高,為優質蓋層。
3.主要地質認識
百色盆地已發現三類油藏:砂岩油藏(百崗組、那讀組)、淡水湖相灰岩油藏(那讀組三段)和基底灰岩潛山油藏,在盆地東部坳陷百崗—伏平組發現淺層生物氣藏。盡管百色盆地原生油藏形成時期早,但保存條件好是盆地勘探的主要目標。
三、資源評價方法與參數體系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成因法(盆地模擬法)、統計法(油藏規模序列法)和類比法。
(一)盆地模擬法
全盆地共選取169口石油鑽井作為模擬控制井,所有模擬所需的地質、地化數據都是根據這些井的實際數據而得出,各井完井深度分布范圍自271.03(滿101井)~2807(百20井)米不等。
自古近系那讀組三段至建都嶺組共8個層段的地層厚度統計見表8-16-3。古近系主要烴源岩層位為那讀組,其中東部坳陷主要為那讀組一、二段及百崗組下部部分地層,西部坳陷主要為那讀組三段地層,各層段烴源岩厚度見表8-16-4。烴源岩有機碳豐度下限取0.4%。東部坳陷平均排聚系數為8.9%,西部坳陷為4.8%。
(二)油藏規模序列法計算參數
東部坳陷評價單元採用油藏規模序列法計算所用的參數為直接採用國家儲委批準的探明和控制儲量數據,數據見表8-16-5、表8-16-6。
表8-16-3 百色盆地模擬鑽井地層厚度(米)統計表
表8-16-4 百色盆地模擬鑽井烴源岩厚度(米)統計表
表8-16-5 百色盆地東部坳陷氣藏規模序列預測基礎數據表
表8-16-6 百色盆地東部坳陷油藏規模序列預測基礎數據表
(三)類比法
西部坳陷評價單元石油地質資源量採用類比法與盆地東部坳陷進行類比計算,相似系數為0.2529。將油氣成藏條件類比參數按一定的標准分級,建立類比參數的評分標准。以此評分標准為依據,得到各參數的評分值,在同一地質條件下各參數的加權和作為該項地質條件的得分,並求出評價區與刻度區的類比系數。百色盆地西部坳陷石油地質風險分析參數取值見表8-16-7。
表8-16-7 百色盆地西部坳陷石油地質風險分析參數取值表
四、資源評價結果
(一)油氣資源評價結果
1.石油遠景資源量
百色盆地通過盆地模擬計算盆地遠景資源量為0.7316×108t(表8-16-8)。
表8-16-8 百色盆地模擬石油遠景資源量結果表
2.石油地質資源量
百色盆地採用油藏規模序列法計算百色盆地地質資源量0.4139×108t(表8-16-10),預測結果見表8-16-9。
表8-16-9 百色盆地東部坳陷油藏規模序列預測結果分析表
3.石油可采資源量
根據石油地質資源量乘以可采系數得百色盆地石油可采資源量0.0952×108t(表8-16-10)。
表8-16-10 百色盆地石油資源量計算結果匯總表
4.淺層天然氣遠景資源量
百色盆地天然氣資源量主要是指東部坳陷淺層生物成因氣遠景資源量81.4×108m3(表8-16-11)。
表8-16-11 百色盆地淺層氣遠景資源量
5.淺層天然氣地質資源量
百色盆地天然氣氣藏規模序列預測見表8-16-12,地質資源量41.17×108m3(表8-16-13)。
表8-16-12 百色盆地東部坳陷淺層氣藏規模序列預測結果分析表
6.淺層天然氣可采資源量
百色盆地天然氣可采資源量25.94×108m3(表8-16-13)。
表8-16-13 百色盆地淺層氣資源量計算結果表
(二)油氣資源分布與品位
百色盆地為山間低矮丘陵地貌。盆地油氣資源分布層系主要為古近系,深度分布范圍一般小於2000m。盆地的石油及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部坳陷,全盆地石油地質資源量為0.4139×108t,其中東部坳陷0.3613×108t,占盆地地質資源量的87.3%,西部坳陷0.0526×108t,占盆地地質資源量的12.7%。淺層生物氣地質資源量集中在東部坳陷,為41.17×108m3,西部坳陷沒有分布。
盆地油氣資源品位特徵為常規油和常規氣,其中天然氣資源主要為生物成因淺層氣。
五、勘探建議
結合本次評價資源量結果可知東部坳陷今後的儲量增長主要依賴於老油區外圍的滾動擴邊,此外,田東凹陷中央斷凹帶低水位域砂體、北部陡坡帶東段扇體群等鑽探程度較低的地區仍有較大的勘探潛力,石油遠景較好,淺層氣遠景一般或較差。西部坳陷目前仍未有探明或控制儲量區塊,圈閉、油氣源、蓋層保存等方面條件較差,石油遠景一般或較差,淺層氣遠景差。
結合本次資評結果,將盆地勘探方向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1)擴大現有儲量規模的勘探目標區:主要為東部坳陷田東凹陷北部陡坡帶西段,那筆凸起雷公—那坤地區、基底中三疊統灰岩潛山等;
(2)爭取實現新突破或新發現的勘探目標區:主要為東部坳陷田東凹陷北部陡坡帶東段以及田東凹陷中央斷凹帶等領域;
(3)加強研究與積極探索的勘探目標區:西部坳陷六塘凹陷作為盆地下步勘探的有利接替區帶。
六、小結
本輪資源評價評價了東西部坳陷資源量,盆地的石油及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部坳陷,石油遠景較好,淺層氣遠景一般或較差;西部坳陷石油遠景一般或較差,淺層氣遠景差。資源評價計算了盆地石油遠景資源量為0.7316×108t,地質資源量為0.4139×108t,可采資源量為0.0952×108t;天然氣遠景資源量為81.40×108m3,地質資源量為41.17×108m3,可采資源量為25.94×108m3。
② 廣西最大的油田在哪裡
1、百色油田是位於百色盆地內的油氣宏仿田。
2、廣西百色油田,該盆地的油田是除雲南和源彎廣東外,我國長江以南陸上唯一的油區。廣西石油地質普查及勘探工作從1953年開始至1964年,先後有燃料工業部、地質部和石油工業部所屬的12支石油普查勘探隊伍來到廣西進行石油地質普查雹絕悶工作,普查工作主要還是在百色盆地進行。
③ 田陽煤氣罐沖氣站在哪裡啊
百色市田陽區百育鎮七乎鍵梁聯村。歲運根據查詢網路地圖顯示,田陽亮橡煤氣罐沖氣站在百色市田陽區百育鎮七聯村。液化石油氣瓶充裝站,通常指充裝並銷售散裝液化石油氣的場所,常簡稱為液化氣站或氣站。
④ 中國石油產地在哪
中國五大油田如下:
1、大慶油田
大慶油田於1959年發現,1960年投入開發,是我國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特大型陸相砂岩油田之一。油田位於黑龍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由薩爾圖、杏樹崗、喇嘛甸、朝陽溝、海拉爾等油氣田組成。國內勘探范圍包括松遼盆地北部、依舒等外圍盆地、內蒙古海拉爾盆地、新疆塔東區塊、四川重慶礦權流轉區塊等領域,海外業務覆蓋中東、中亞、亞太、非洲和美洲等區域。
2、勝利油田
勝利油田是勝利石油管理局、勝利油田分公司和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的統稱,包括勘探開發、石油工程、公用工程、礦區服務四個業務板塊。工作區域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東營、濱州、德州、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台等8個市的28個縣(區)內,以及新疆、內蒙古等5個省、自治區。勝利石油管理局、現勝利油田的開采及運營工作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公司管理。
3、遼河油田
遼河油田總部位於遼河下游、渤海灣畔,被沈陽、遼陽、鞍山、營口、大連環抱,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氣候宜人,人文和地理環境十分優越。1998年探明石油地質新增儲量8374萬噸,可采儲量1635.9萬噸,探明天然氣地質新增儲量5.32億立方米,實現了當年採油量與新增可采儲量的平衡。在持續、穩定、高效發展油氣生產的同時,遼河油田實施「一業為主,多元發展」戰略,石油化工、建材、機械製造、現代農業、第三產業五大支柱產業初具規模。
4、華北油田
華北油田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北油田分公司的簡稱,主要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探和生產、石油天然氣集輸及儲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工藝研究及規劃研究等石油勘探開發核心業務。資產價值:擁有油氣資產原值201.29億元,凈值84.65億元。注冊油氣勘探區域:主要集中在冀中地區、內蒙古中部地區和冀南—南華北地區等三大探區、山西沁水盆地。
5、中原油田
中原油田,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屬的第二大油氣田,總部位於河南省濮陽市,主要勘探開發區域包括東濮凹陷、普光氣田和內蒙探區。中原油田發現於1975年,經過30多年的開發建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具有油氣勘探開發、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天然氣化工等綜合優勢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成為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
⑤ 百色什麼資源豐富
百色鋁土礦資源豐富。
百色市是西南地區出海出境的大通道,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航運、口岸「五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成為中國與東盟雙向開放的前沿。
百色市是全國生態型鋁產業示範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同時也是一個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六位一體」的特殊區域。
百色市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鋁土礦、煤、錳礦、石油、金、銅、銻等查明資源儲量在廣西佔有重要位置。截至2016年,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36種,重要礦區(床)198處,其中大型礦區(床)29處,中型礦區(床)50處,小型礦區(床)119處。最具優勢的礦產資源有鋁土礦、煤礦、錳礦、金礦、銅礦和銻礦。
⑥ 百色什麼資源最豐富
百色礦產資源最豐富。
百色市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鋁土礦、煤、錳礦、石油、金、銅、銻等查明資源儲量在廣西佔有重要位置。截至2016年,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36種,重要礦區(床)198處。
其中大型礦區(床)29處,中型礦區(床)50處,小型礦區(床)119處。最具優勢的礦產資源有鋁土礦、煤礦、錳礦、金礦、銅礦和銻礦。
地勢:
百色市地形東西長320公里,南北寬230公里,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地勢走向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屬於典型的山區,山區約占總面積的95.4%(石山佔30%,土山佔65.4%),丘陵、平原僅佔4.6%。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百色
⑦ 四川油田主要在那幾個地方
主要產區:
川東北:普光、南充
川西北:江油、梓潼、新場
川中:威遠、自貢、廣安
川北:廣元、巴中
川南:瀘州、宜賓
地質儲量:
至2008年底,四川油氣田已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72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26.8%,居第二位;遠景資源量7.19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12.8%,居第三位。其中大型氣田14個,中型氣田13個。
(7)四川省百色石油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四川油田歷史:
1、四川盆地是一個含油氣盆地,遠在宋代便在自貢境內利用天然氣進行鹽鹵生產,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地方。
2、1835年,自貢_海井成為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是中國古代鑽井工藝成熟的標志。
3、從1930年代起,四川地區便開始了現代油氣勘探與開發,至1950年代發現了小規模的油田和氣田,但四川油氣區已經為之後的勝利、河南、江漢等油田的開發儲備了人才和技術經驗。
4、1950年代末,四川與青海、玉門、新疆成為中國四大石油天然氣基地。1958年在南充建立了國內第二所石油院校四川石油學院(今西南石油大學)。
5、1960年代,川中威遠氣田成為當時中國最大氣田。
6、1976年4月,位於四川東部地台區的武勝縣完成了中國第一口超深井「女基井」,井深6011米。
7、1977年四川相國寺氣田發現高產氣井,奠定了四川大氣田的地位。
8、2002年之後,相繼在達州、廣安、重慶等地發現了普光、廣安、大天池、合川等千億立方米以上特大氣田,而且探明儲量還望隨著勘探繼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