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鐵石油儲存量是多少
擴展閱讀
130鑽石怎麼抽王者水晶 2025-02-08 03:13:16
考試咨詢費屬於什麼費用 2025-02-08 03:11:40

鐵石油儲存量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9-02 05:39:47

『壹』 全球已探明的石油、金礦、鐵礦、銅礦、天然氣及可燃冰的儲量各多少

全球探明石油儲量達1.238萬億桶
全球探明金礦儲量達42500噸
世界鐵礦石儲量為1600億噸
全球銅礦儲量4.74億噸
全球天然氣181.46萬億立方米
全球海底可燃冰最少1.8
億億立方米

『貳』 南極有哪些資源

1.1
海洋生物資源南極洲極端嚴酷的自然條件,極大地限制了陸地動、植物的生存與繁衍。然而,在浩瀚的南大洋中,卻是一個生機盎然的生物世界,無論是海洋生物種類還是其生物量都很可觀,尤其是那兒的鯨、海豹、磷蝦、魚類和海鳥資源更為富饒。南極磷蝦是南大洋中最重要的甲殼類浮游生物,也是南大洋中數量最大的生物資源和生物鏈中最為關鍵的一環。據初步調查,南極海域磷蝦總藏量保守估計約6—12億噸每年可捕獲5000萬噸而不會影響其生態平衡(凌曉良等,2005),它相當於當今世界海洋總漁獲量的一半,被喻為人類未來的「蛋白資源倉庫」。
1.2
礦產和油氣資源南極蘊藏有220多種礦產資源和能源(顏其德,1991)。有供全世界開發利用200年
的「世界鐵山」和總蘊藏量約5000億噸的巨大煤田資源(朱建鋼等,2005)。在南極半島的銅、鉛、鋅、鉬以及少量的金、銀、鉻、鎳、鈷等有色金屬儲量也很豐富。南大洋海底的多金屬錳礦資源也非常可觀。南極的石油和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架和西南極大陸。據調查,羅斯海、威德爾海、別林斯高晉海陸架區和普里茲灣海區是石油天然氣資源潛力最大的主要遠景區和勘探區。南極地區的石油儲存量約500億—1000億桶,天然氣儲量約為30000—50000億立方米此外,南極地區還存在著巨大的風能、波浪(或潮汐)能和地熱能等潛在資源。
1.3
淡水資源南極洲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里,98%以上的面積常年被冰雪覆蓋,形成一巨大而厚
實的冰蓋,它的平均厚度達2450m,冰雪總量約2500—3000萬立方公里,佔全球冰雪總量的90%以上,儲存了全世界約72%的可用淡水(武衡等,1994)。有人估算,這一淡水量可供全人類飲用7500年。因此,南極洲是人類最大的淡水資源庫,而且其水質極好,沒有受到任何污染
1.4
南極特種微生物資源極端環境下的南極特種微生物資源,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潛在的重要經濟和戰略意義,特別是在現今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工程實驗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科學價值,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已成為國際科學研究的熱門領域,也成為21世紀一些南極大國優先獲取與開發利用的目標。例如:日本、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都啟動了相關的南極微生物研究計劃,在揭示極端生命形式的奧秘以及利用其特殊生理機制與特殊代謝產物方面進行著研究。

『叄』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各有哪些礦產資源

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據已查明的資源分布來看,煤、鐵和石油的儲量為世界第一,其它的礦產資源還正在勘測過程中。南極大陸二疊紀煤層主要分布於南極洲的冰蓋下面,儲量約為5000億噸。
鐵礦是南極最富有的礦產資源之一。在南極大陸,主要分布在東南極洲。據科學家們勘測,在查爾斯王子山脈南部的地層內,在晚太古至元古代,有一條厚度達 400米,長120公里~180公里,寬5公里~10公里的條帶狀富磁鐵礦岩層,礦石平均品位達32%~58%,是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富鐵礦床,初步估算其蘊藏量可供全世界開發利用200年,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富鐵礦藏。有趣的是,如果沿著南極洲查爾斯王子山脈所在的經度范圍(北緯60度至北緯70度)一直往北走,幾乎在相同經度差不多對稱的北極地區,又是一片世界級大鐵礦地區。
南極地區的石油儲存量約500億~1000億桶,天然氣儲量約為30000~50000億立方米。南極的羅斯海、威德爾海和別林斯高晉海以及南極大陸架均是油田和天然氣的主要產地

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有石油、天然氣、煤、鐵、銅、鈾等礦產資源。據估計,石油、天然氣、煤和金屬礦物的蘊藏,約佔世界總蘊藏量的三分之一。石油潛在的可采量1000—2000億桶;天然氣50~80萬億立方米。

『肆』 列舉幾種南極地區的資源

1、礦產資源:鐵礦和煤炭等;
2、海洋生物資源:磷蝦等;
3、淡水資源:冰川
4、風能

『伍』 森林,煤,水,石油和天然氣全國儲藏量是多少居世界第幾位人均佔有量和居世界第幾位,說明

中國森林覆蓋率超過18% 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
中國森林面積達到1.7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8.21%,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我國煤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儲藏量約462噸。

我國石油資源最終可采儲量約為130億―150億噸,僅佔世界總量的3%左右。到2000年底,我國石油剩餘可采儲量為24.6億噸,僅佔世界總量的1.8%。我國石油可采資源量的豐度值(單位國土面積資源量)約為世界平均值的57%,剩餘可采儲量豐度值僅為世界平均值的37%。

我國森林面積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積量列第7位。但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只相當於世界森林覆蓋率的61.3%,全國人均佔有森林面積相當於世界人均佔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積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積量的1/8。
全國森林資源的現狀是:森林面積15894.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6.55%;森林蓄積量112.7億立方米;全國人工林面積(不含台灣省)4666.7萬公頃,蓄積量10.1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我國煤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儲藏量約462噸,遠遠小於世界平均水平,界第三位,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美國能源部情報局甚至估計,伊拉克的原油儲量可能高達300億噸。由於受聯合國制裁,伊拉克近年的原油日產量只有150萬到200萬桶(國際市場上原油一般以「桶」為計量單位,每桶合0.138噸),專家估計,如果伊拉克政權更迭後恢復原油生產,世界的石油供應可以每天增加300萬至500萬桶。
我國煤炭的資源量為1點5億萬噸。石油儲藏量是16000萬噸。我國石油儲藏量僅佔世界總量的2.3%,可開采年限只有20.6年,大大低於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我國常規天然氣的總資源量為38.4萬億立方米,最終可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約13.2萬億立方米。我國有著比較豐富的天然氣資源,預測地質總儲量在38萬億立方米,資源總量排名世界第10位,佔世界天然氣總資源的2%。從分布上講,存在著西多東少的特點,僅中西部地區就蘊藏著25萬億立方米,佔全國天然氣總量的67%。總探明儲量8.4萬億立方米,中西部地區佔69%。而東南沿海地區不足3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總資源的7%。當前,我國天然氣產量僅居世界第19位,佔世界總產量的1%,消費量排名在世界第20位以後;消費量是世界總量的0.9%。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佔2.1%,遠遠低於23.8%的世界平均水平。

『陸』 鐵,煤,石油的儲藏量,世界佔位,已開采情況,人均佔有量是多少急急!

中國礦產資源豐富。迄今為止,共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153種(能源礦產7種、黑色金屬礦產5種、有色金屬礦產41種、貴重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89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總量豐富、礦種比較齊全、配套程度較高的少數國家之一。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有25種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等12種居世界第一位。

煤炭資源

煤炭資源:中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國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儲量為10000億噸,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以山西、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的儲量最為豐富。

油氣資源

油氣資源:主要蘊藏在西北地區,其次為東北、華北地區和東南沿海淺海大陸架。截至1998年底,全國已找到509個油田和163個氣田。累計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儲量分別為198.5億噸和1.95萬億立方米,列世界第9位和第20位。其中陸上石油資源量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佔全國的73.8%和78.4%,已形成松遼、渤海灣、塔里木、准格爾-吐魯番、四川、陝甘寧等六個大型油氣區。

金屬礦產

黑色金屬:探明儲量的有鐵、錳、釩、鈦等,其中鐵礦儲量近500億噸,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山西和四川等省。

有色金屬:凡是在世界上已發現的有色金屬礦在中國均有分布。其中,稀土的儲量佔世界的80%左右,銻礦的儲量佔世界的40%,鎢礦的儲量則為世界其他國家儲量總和的4倍
人民網北京5月23日訊 「有水,一切皆有可能」,這是目前在北京街頭最常見的一句話。水是萬物存在的基礎。而全球范圍內出現的水資源匱乏,給人類敲響了警鍾。在2004中國環境保護與綠色產業可持續大會上,日本東京大學客座研究員陳亮發表了關於戰勝「水危機」的演講。

陳亮說,有關資料顯示,2002年中國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18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4,在世界排名第110位,已經被聯合國列為13個世界貧水國家之一。

中國應對「水危機」,當務之急是要在全社會范圍內樹立保護水資源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新理念。如:廣泛開展義務全民性保護水資源環境的教育,在企業貫徹低投入、高利用、無污染、零排放的循環經濟的新理念,在城市貫徹執行循環性節水型社會的新模式,充分實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理念和政策。

在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最低生態資源標准里,森林覆蓋率必須在29%以上,而中國森林覆蓋率只有16.55%,保護森林尤為重要。開展全民性的植樹造林,保護森林、禁止亂砍濫伐行為,是關系中國可持續發展成敗的關鍵。

與此同時,節水產品及污水再利用系統的開發與利用是建立循環性節水型社會行之有效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