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東地區石油主要分布在
中東地區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是主要產油國家,所產石油絕大部分通過海洋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❷ 中國石油進口地狀況
隨著油氣勘探開采技術的發展、運輸設備的更新,近年來世界油氣資源的擁有情況和供給分布正在發生重大的改變,能源消耗的產品結構隨之調整。例如,東非海域油氣田的勘探開發、委內瑞拉東部Monagas新發現10億桶輕質油、美國的頁岩氣開發,以及北極地區勘探程度不斷提升等,都會不斷改變世界油氣資源的供給布局。中國的油氣資源供給分布地圖也應隨之進行調整,以使供應安全風險降低,經濟程度提高。
1.中國石油進口地區分布
對於中國石油進口地區分布問題許多學者都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研究。普遍認為,中國石油進口來源地主要在中東,而且將來在該地區的進口量還會增加,預計到2020年從中東地區進口的石油可能佔到總進口量的60%[109],從亞太地區的進口量約佔22%,從非洲的進口量為18%[110]。
根據國土資源部公布的中國石油進口的歷年資料和中國海關統計資料,可以得到中國從不同國家進口石油量數據(表6-1),其表現出3個主要特徵。
表6-5 2000-2010年間中國進口量前5國出現頻次單位:次
綜上所述,中國石油進口來源國的集中問題近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和。但是進口來源地集中程度還較高,無論從國家數還是進口量,都顯示主要來自中東和非洲。而中東、非洲又是目前世界最不安定的兩個地區,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戰亂,原油供應鏈中斷,對國內經濟的沖擊將會很大,無疑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關注中國石油進口國的安全和穩定是戰略油氣儲備管理不可或缺的內容。
❸ 中東石油儲量
720億桶
據石油輸出國組織相關能源統計,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佔全球已探明儲量的61.5%,共7420億桶(約1002億噸)。我們常說的中東不是特指某個國家,而是地中海東南海岸、俄羅斯高加索山脈、波斯灣和非洲紅海海岸所包圍的區域。中東一詞來自英國殖民者。
大航海時代開始後,西班牙、荷蘭等國率先在海外殖民,英國後來居上。打敗舊殖民帝國後,他們開始了自己的落日計劃。因為英國特殊的地理環境,他們要擴張就要向東走,所以根據離英國的遠近,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近東、中東和遠東。中東指的是阿拉伯帝國曾經所在的地方。
❹ 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的概況
中東地區是個天然大油庫,2005年石油剩餘可采儲量1001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57%;石油產量11.3億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1%。多少年來,中東以其極其豐富的石油資源促進了人類的繁榮和進步,但也成了無數戰亂的根源。
2002年中東出口石油8.9億噸,佔世界石油總貿易量的41%,其中向美國出口1.14億噸,向西歐出口1.6億噸,向中國出口3890萬噸,向日本出口1.95億噸,向亞洲地區其他國家出口3.1億噸。由此可見,中東是主要石油消費國的主要石油供應國。
毫無疑問,中東在21世紀仍將是世界石油供應的中流砥柱。由於這一特殊地位,也將成為經濟、政治、軍事激烈爭奪的焦點。戰亂此起彼伏,將使中東人民在享有石油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蒙受油田被破壞的損失,石油產量升降無序,以致人民生命遭受巨大犧牲。
原因:
第一
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
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活躍,
三疊紀白堊紀時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長茂盛,靠近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快
動物進化較快,種類多
氣候適宜,冰川運動期間地質災害集中,大量植物動物,被掩埋於地下
長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變化,形成石油
第2
中東地區在世界內,地形教其他地區
低矮,形成盆地狀態。中東猶如「盆底」
容易石油累計其中
第3
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泄露揮發。
從1970年代進入石油短缺時代,而是在供需大體平衡、儲量相對充足的形勢下發展。在可預見的將來,技術進步的積極作用不但在北歐、西歐等地區將繼續加強,而且還要擴展到其他油氣區,特別是OPEC各國、俄羅斯和中亞各國。這一因素所推進的儲量增長,至少還將維持供需平衡30年。加上新油田的發現,世界常規石油最終可采儲量有望達到3萬億桶。扣除已采出的1萬億桶,剩餘的2萬億桶足以使世界石油供應到2050年。
第一在石油即將枯竭前那麼這些已石油過活的國家早就做好了戰略儲備
第二中東國家也在做著經濟政策的改革,利用現有的大量資金進行合理的投資,也吸引外資,進行人才培養這樣就加大了對人力資本的積累!!優化資源配置等等
第三 中東各國正加強各種區域合作
第四 努力實現經濟多元化,擺脫國民經濟對石油產業的過分倚重,充分重視非石油部門經濟的發展潛力,激發民營企業的經濟活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大力發展製造業和服務業,開發旅遊業,實現了較好的經濟增長
我想以後中東靠石油來帶動經濟的國家必定要找到其另外的行業優勢!
比如:日本的電子與汽車工業
荷蘭的食品加工,化學,電器工業
等等等等
❺ 美國的石油主要來自哪裡
以前一直以為中東地區是美國石油的主要來源地、沙烏地阿拉伯是美國的最大石油供應國,其實不然。
事實上中東地區供應的石油只佔美國石油進口量的17%,
沙烏地阿拉伯則是美國的第三大石油供應國。
第一大石油供應國是加拿大,加拿大輸入美國的石油是沙烏地阿拉伯的2.7倍;
第二大石油供應國是墨西哥。
許多美國人根本不知道加拿大與墨西哥這兩個美國的南北鄰居是自己國家數一數二的石油供應國,
一說到石油進口,大部分人想到的是遠在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
2009年進口石油占需求量的51%。
(圖表:美國能源信息署)據美國能源信息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5月27日的最新統計,
截至今年三月份,平均每天輸入美國的石油(包括原油以及精煉石油產品),加拿大是277.3萬桶,墨西哥是126.9萬桶,沙烏地阿拉伯是110.8萬桶,
委內瑞拉是103萬桶,
這四個國家每天輸入美國的石油均超過百萬桶。
除了這四個國家外,排名前15位的石油供應
國依次是:
奈及利亞:96.6萬桶
俄羅斯:55.6萬桶
阿爾及利亞:48.9萬桶
伊拉克:37.5萬桶
哥倫比亞:31.8萬桶
安哥拉:32.0萬桶
巴西:20.5萬桶
維爾京群島:20.3萬桶
英國:15.5萬桶
科威特:14.3萬桶
挪威:10.4萬桶
2009年進口石油地區百分比表 (圖表:美國能源信息署)
2009年美國的石油消費每天約1880萬桶,其中進口石油佔51%。
在進口石油中,西半球的南北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區佔51%,
是美國石油的主要進口地區;
非洲佔22%、波斯灣地區
(即中東地區,包括巴林、伊拉克、科威特、
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的進口則佔17%,其他地區佔10%。
美國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也出口石油,主要是加工過的石油,2009年美國出口的石油大約每天200萬桶。美國從墨西哥進口原油,而後在德州等地的煉油廠加工成各種石油製品,再出口到墨西哥,這樣做與將石油製品運送到美國東部地區相比,經濟效益比較高,而東部地區從歐洲進口石油製品則比較劃算。
最近幾年美國在能源方面越來越重視節能與開發新能源,太陽能、風能等傳統再生能源也得到青睞,石油在整個能源中所佔的比例逐步減少,目前全國40%的能源來自石油。與此同時,美國也在逐漸擺脫依賴進口石油的狀況,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統計,2005以及2006年進口石油佔全國石油消費量的60%,2009年下降到51%,預計到2035年這一比例將下降到42%。
❻ 伊拉克有多少石油
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 王龍琴)伊拉克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石油儲量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2001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150億桶,在歐佩克和世界已探明總儲量中分別佔15.5%和14%。天然氣儲量預計為3.1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2·4%。
伊拉克石油主要分布在境內的73個地區,目前僅開采了15個地區。伊拉克70%的天然氣屬於石油伴生氣,主要產於北部基爾庫克油田和南部魯邁拉油田。目前,現有9個集氣站的日處理天然氣能力為0.42億立方米。
從伊拉克發現石油開始,石油工業一直是伊拉克的主要經濟支柱,石油的生產和出口成為伊拉克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海灣戰爭前,伊拉克日產原油350萬桶,最高時達450萬桶,佔世界原油日產量的6%。伊石油出口所得占其外匯收入的95%。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聯合國開始對伊拉克實行包括石油禁運在內的全面制裁。制裁使伊經濟基本陷於癱瘓狀態,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在不能解除對伊制裁的情況下,為緩解伊拉克的人道主義危機,1995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986號決議即「石油換食品」計劃,允許伊拉克每6個月可出口價值20億美元的石油。1996年12月,這一協議得到實施。1998年2月,安理會通過第1153號決議,將伊拉克出口石油份額提高到每半年52億美元。1999年12月17日,安理會通過的第1284號決議中規定取消伊拉克石油出口上限。
隨著「石油換食品」計劃不斷延長,伊拉克石油出口不斷增加。迄今,「石油換食品」計劃已執行了12期。到2002年底,伊拉克石油日產量恢復到近300萬桶,其中220萬桶用於出口。根據安理會有關決議,伊拉克在「石油換食品」計劃內取得的石油出口收入,72%用於人道主義救援項目,25%用於海灣戰爭的賠償,其餘部分用於支付聯合國在伊各項活動經費。
自「石油換食品」計劃實施以來,由於美英阻撓,計劃並未得到徹底執行。據伊拉克方面統計,到2002年11月,「石油換食品」計劃下價值75.83億美元的合同沒有到位。
❼ 中東原油儲量有多少
擁有7420億桶探明石油儲量的中東地區佔到全球探明石油總儲量數的61.5%。世界上石油儲量前十個國家最新排名:
1、沙烏地阿拉伯
已探明儲量:2667億桶
每日總產:1070萬桶
原油日產量:926萬桶
日消費:229萬桶
出口到美國(2007年): 149萬桶
2、加拿大
已探明儲備:1785.9億桶
總日產量:335萬桶
原油日產量:259萬桶
日消費:226萬桶
出口到美國(2007年): 245萬桶
3、伊朗 已探明儲量:1384億桶
每日總產:417萬桶
原油日產量:405萬桶
日消費:180萬桶
沒有出口到美國(2007年)
4、伊拉克
已探明儲量:1150億桶
每日總產:239萬桶
原油日產量238萬桶
日消費:63.8萬桶
出口到美國(2007年): 48.4萬桶
5、科威特
已探明儲量:1040億桶
每日總產:274萬桶
原油日產量:259萬桶
日消費量32.5萬桶
出口到美國(2007年): 18.1萬桶
6、阿聯酋
已探明儲量:978億桶
日總產量:305萬桶
原油日生產:268萬桶
日消費:46.3萬桶
出口到美國(2007年):1萬桶
7、委內瑞拉
已探明儲量:870.3億桶
總日產量:264萬桶
日原油生產: 392萬桶
日消費:76萬桶
出口到美國(2007年):136萬桶
8、俄羅斯
已探明儲量:600億桶
總日產量:979萬桶
原油日產量936萬桶
日消費:290萬桶
出口到美國(2007):41.4萬桶
9、利比亞
已探明儲備:415億桶
總日產量:188萬桶
原油日生產:174萬桶
日消費:27.3萬桶
出口到美國(2007):11.7萬桶
10、奈及利亞
已探明儲量:362億桶
總日產量:216.8萬桶
原油日產量:216.5萬桶
日消費:28.6萬桶
出口到美國(2007):113萬桶
另外還有消息稱,目前委內瑞拉擁有1500億桶已經探明的石油儲備,到年底東部奧利諾科石油帶儲備的認證結束時,委內瑞拉將成為世界上石油儲備最多的大國,奧利諾科石油帶現在有1.3萬億桶石油,如能收采20%,即可收采2320億桶,但美國地質學會估計可收采40%,估計到年底在該石油帶的認證工作結束時,探明的儲備量將大幅度增加,使石油儲備達到3160億桶。
❽ 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什麼及沿岸地區
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石油產量通常佔世界總產量的1/4,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產油國,中東開採的石油90%供出口,出口量約佔世界石油出口總量的3/5,主要輸往西歐以及美國、日本等國家。
經過多年艱苦創業,中東地區業務快速發展,形成了集團公司在中東地區業務發展完整的產業鏈,是中國石油甲乙方單位在全球最多的地區,也是近年來海外業務發展最快的地區。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
(8)中東進口的石油有多少擴展閱讀:
不斷擴大油氣投資業務,圍繞把中東建成海外最大合作區做好戰略布局,抓好項目的組織和運作,積極穩妥推進新項目和新市場開發。大力開拓中東服務支持業務市場,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增強開拓外部市場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國際化水平,探索推進合作新模式。
做大做強中東原油貿易,做好原油貿易整體規劃工作,並加強計劃性研究分析,盡快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為中東地區油氣業務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進一步發揮中東協調組組織協調作用,理順管理體系,充分發揮綜合一體化優勢,樹立中國石油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