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石化為什麼這么多
擴展閱讀

石油石化為什麼這么多

發布時間: 2023-09-02 16:37:41

1.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為什麼會有很多石油

石油是由早期海底的動物生物屍體經過漫長的沉積演化而來的,因為人類有上萬年的歷史,隨著時間的推移,動物和生物的屍體不斷累積,產生的石油也不斷累積,所以現在地球上會有很多石油。


石油經過成千上萬年的錘煉才能為人類所用,表面上看起來地球上石油很多,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石油的需求也不斷攀升,只有珍惜能源才能讓人類文明生生不息。

2. 為什麼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油站大多是中國石化

因為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油站建設一般是屬於整體承包出讓的,一個省的高速,要不然都是中國石化的加油站,要不然就都是中國石油的加油站,幾乎很少能夠看到兩家加油站同時出現在一個省內的高速上。

3. 中東為什麼這么多石油

首先是因為中東地區其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這也給石油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同時,中東地形和其他地區相比,相對低矮,形成盆地狀態,這也讓石油容易累計其中,另外中東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泄露揮發,這三大因素也是中東石油豐富的原因所在。

早在7億年以前,地球上主要分為兩個大陸,即在北邊的勞亞古陸,以及位於南半球位置的岡瓦納古陸,後者在地殼運動下慢慢形成了波斯灣盆地的基地。

而這兩個古大陸中間的赤道區域是特提斯海,也就是現在地中海的「祖先」,因為氣候溫暖,這里生活著極其豐富繁多的海洋生物。在6億年到3.7億年期間,岡瓦納古陸相關地區又形成了鹽盆,並在後來的中生代形成了沉積層。直到後來岡瓦納陸從一整個大陸解體,並且逐漸向北移動,慢慢包圍了特提斯海,使得該海域海水水位變淺。

中東地區在幾億年來一直處在較為穩定的環境當中,在地質運動下形成盆地,並且基本上度過了全部的大洋缺氧事件,即海洋出現低氧到缺氧的環境,從而使得特提斯海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逐漸聚集了非常多的烴源岩。

同時在6000萬年前,亞歐板塊的碰撞運動使得特提斯海受到擠壓關閉,逐漸變成了現在這樣的如同「盆底」一樣的地形狀態,即四周高中間低,能夠將石油匯集到合適的部位,形成富集的油田。

最後在200多萬年以前由於青藏高原地形變化,中東地區才受到了副熱帶高壓和地形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乾旱的沙漠氣候,地表一片沙塵,覆蓋也十分嚴密,使得中東地區的油田雖然淺,但也不會輕易揮發泄露掉。

中東石油的發現過程

早在20世紀初,由於石油逐漸成為了重要的能源,西方為了尋找到石油資源,獲得巨大的利益,不斷向外勘探石油。1901年,一個叫做威廉· 諾克斯· 達西英國人獲得了伊朗某片區域的石油開采租讓權,並在這一片荒蕪的土地上進行勘探。

要知道當時中東基本上還沒有被發現過石油的蹤跡,而勘探的費用極其高昂,巨大的投入最終極有可能並不會獲得收益,導致血本無歸,但是一旦真的發現了石油,所能夠賺得的利益無疑是巨大的,因此威廉並沒有放棄。

終於在1908年5月26日,威廉的勘探隊終於在伊朗尋找到了中東第一個油田,從而改變了中東的命運。

這個發現也驚動了其他的「冒險家」,其中就有一位叫做費蘭克·霍姆斯的礦山工程師,他在1920年前往波斯灣巴林島,當地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極有可能藏著石油,這些資源足夠他們擁有榮華富貴的一生。

費蘭克與該海島的酋長協商,他幫助酋長及其族人打一口能出淡水的水井,酋長就把該島的石油開采權轉讓給他。

原本中東的石油開采量並不多,直到二戰以後,不管是戰敗國還是戰勝國都百廢待興,急需能源發展經濟和工業,石油作為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也自然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戰略資源。

4. 為什麼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石油

從網上找來的,希望對你有用~
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可達到5億年之久。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時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或碳酸質沉澱物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由於沉積物不斷地堆積加厚,導致溫度和壓力上升,隨著這種過程的不斷進行,沉積層變為沉積岩,進而形成沉積盆地,這就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質環境。
伴隨各種地質作用,沉積盆地中的沉積物持續不斷地堆積。當溫度和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後,沉積物中動植物的有機物質轉化為碳氧化合物分子,最終生成石油和天然氣。

世界原油主要分布地區
原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
一、中東波斯灣沿岸
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4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6.9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三、歐洲及歐亞大陸
歐洲及歐亞大陸原油探明儲量為157.1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8%。其中,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為82.2億噸,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4.7億噸。中亞的哈薩克也是該地區原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儲量為41.1億噸。挪威、英國、丹麥是西歐已探明原油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分別為10.7億噸、5.3億噸和1.7億噸,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產油國。
四、非洲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56.2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目前,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是該地區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06年,委內瑞拉原油探明儲量為109.6億噸,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儲量為16.1億噸,僅次於委內瑞拉。巴西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資源,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產油國,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孫盆地,另外,在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和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45.7億噸,也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21.9億噸、7.7億噸、5.8億噸和4.1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新興的石油生產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越南也於2006年取代汶萊成為東南亞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西亞近海的馬來盆地、沙撈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區。

地下儲藏量和各國的備用儲藏
各個不同的來源對世界上的石油儲藏量的估計各不相同。2004年艾克森美孚估計世界的總儲藏量為1.26兆(萬億)桶(1717億噸),同年英國石油公司的估計為1.148兆桶(1566億噸)。《科學》甚至估計世界總儲藏量為3兆桶。今天已經確定的和使用目前的技術能夠經濟地開採的儲藏量近年來甚至有所上漲,2004年的數據是目前最高的。由於每年的開采和勘探工作的不足,中東、東亞和南美洲的儲藏量有所下降,同時非洲和歐洲的儲藏量有所上升。有人預言今天的世界儲藏量還僅夠用50年。但由於過去就已經有過類似的預言,而且這個預言從未實現,這個數據也被人戲稱為「石油常數」。2003年最大的石油儲藏位於沙烏地阿拉伯(2627億桶)、伊朗(1307億桶)和伊拉克(1150億桶),其後為阿聯酋、科威特和委內瑞拉。

批評者懷疑這些數據,他們指出出於政治原因許多國家篡改它們的數據,此外許多國家雖然每年開采大量原油,但其數據始終不變,這說明這些數據已經陳舊了。有些專家認為21世紀初人類將到達哈伯特頂點,這時開采量將達到頂峰,此後開采量無法繼續提高,由於供給無法滿足需求,油價將高漲。

因此許多國家備有短期的儲藏來防止短期供不應求導致的危機。歐洲聯盟的國家必須擁有足夠90天的備用儲藏。

石油開采國家至今為止人類一共開采了約0.9兆桶石油。大多數儲藏是在1960年代發現的。2005年的年開采量為304億桶(相當於每天0.833億桶)。

消費

石油進口國家目前全球石油平均日消耗量為約8400萬桶。2003年最大的石油消耗國為美國(2060萬桶每日)、中國(727萬桶每日)、日本(550萬桶每日)和德國(270萬桶每日)。每年石油消耗量增長率為2%。

2007年的統計資料

●消費國(以下均為每日消費量)

美國:2068萬桶
中國:757萬桶
日本:501萬桶
俄羅斯:282萬桶
印度:280萬桶
德國:246萬桶
巴西:240萬桶
加拿大:237萬桶
韓國:221萬桶
沙烏地阿拉伯:221萬桶
墨西哥:211萬桶
法國:195萬桶
英國:174萬桶
伊朗:171萬桶
義大利:170萬桶

5. 地球上是怎麼形成這么多石油的未來人類會把石油消耗一空嗎

地球上的石油形成的原因目前有兩個,一個是由動物殘骸沉澱而來,另一個是由碳組成的。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能源,未來終有一天石油會消失。

三、綜上所述

地球上石油的由來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動植物殘骸沉澱而來,另一個是碳氫化合物組成的。如果再找到新的替代能源,在不久的未來,石油會有一天被抽干。

6. 為什麼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幾乎全都是"中國石油"的

我國共有加油站9.2萬座,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兩家全資和控股的約佔44%,其他加油站約佔56%。國際三大石油巨頭僅僅通過合資建立了3000座加油站,數量上不及中石化、中石油,擁有加油站總量的5%。

在中國,加油站經歷了一個由少到多、由分散經營到規模經營、由單一經濟成分向多種經濟成分、由經驗型管理向專業化管理、由單品種經營向多種經營轉化的發展過程。

(6)石油石化為什麼這么多擴展閱讀

中國的加油站已經形成多種所有制並存的格局目。全部加油站中,國有加油站佔53.3%,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佔46.7%,非國有加油站中,外商投資企業佔2%。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成品油的需求迅速增長。中國成品油零售市場對外放開已近兩年。審視國內成品油市場環境,一個微妙的變化日益清晰,那就是作為成品油銷售最前端的加油站被推到了市場最前沿。

7. 中東為什麼這么多石油

中東石油多有以下三種原因:

1、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活躍,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長茂盛,靠近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快、動物進化較快,種類多,氣候適宜,冰川運動期間地質災害集中,大量植物動物,被掩埋於地下,長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變化,形成石油。

中東

中東,又稱中東地區,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指西亞和北非的部分地區,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亞與非洲的埃及,約23個國家,氣候類型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其中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最廣。

該地區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中東自古以來是東西方交通樞紐,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為爭奪寶貴的淡水資源和石油資源,以及宗教文化差異,常年局勢動盪。

8. 石油枯竭喊了這么久,怎麼儲量越來越多了

1949年,美國著名石油學家哈伯特發現所有的礦物資源都有一個「鍾形規律」,也就是說所有的不可再生資源,產量會先達到最高點,之後產量會不可避免地開始下降。

作為一個嚴謹的科學家,他還繪制了一張石油產量與年份的關系圖,其中橫坐標是年份,縱坐標是全球石油產量,根據他的預測,石油產量將會在上個世紀60年代-70年代達到頂峰,之後會下降,直到完全耗盡。

然而,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是離不開能量的,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急需清潔能源來為我們提供能量。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多國家對新能源研發都給予了政策傾斜,這也催生了很多產業開始使用清潔能源,比如:車子等。

現在之所以沒有全面取締石油,改用清潔能源,是因為從目前的技術來看,石油的能量轉化率較高,而清潔能源的能量轉化率較低,當我們能夠改進清潔能源的轉化率問題時,或許我們就能夠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總結

石油的儲量會隨著人類探測技術的提升而提升,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探測到了非常多的石油,但也有許多石油因為開采成本過高而沒有開采。

目前,為了保護地球環境,很多國家都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突破清潔能源的技術限制,或許我們就可以全面取締石油。

9. 我想問下,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都這么賺錢了,而且據說是國內最賺錢的行業,那他為什麼還要漲價呀

中石油中石化在國內是壟斷行業,如果不買他們的油,就沒油可用,加上他們又是央企,也就是說這兩個公司的高層領導都是有一定行政級別的,比如老總就是省部級,所以他們掌握著定價權。當這兩個公司領導想漲價時,就會找國家發改委甚至更高層的領導,然後發改委領導的一句話就可以漲價了。。。。。(注意,因為他們都是權貴人物,這一點很容易就辦到)

10. 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為什麼反而現在越用越多呢

石油的重要性,就像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一樣,是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整個社會的命脈。石油對人類活動的衣、食、住、行是不可缺少的。同時,石油也是工業、軍事、國防和航空航天等主要行業最重要的材料和能源。

石油是古代生物經過長時間的沉澱而演化出來的,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世界石油劃分不均,北半球石油產量明顯高於南半球。主要產油區是波斯灣和墨西哥灣。主要產油國主要分布在中東,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等國家。

人們普遍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是不可再生的。但是在最新的觀察研究中,得到了有限的新認識,相信石油很有可能是可再生的!曾經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認為,經過長期開采,地球幾個集中地區的石油儲量並沒有顯著減少,仍不時發現新的儲量。有研究發現,有一種益油細菌(具體名字記不清了),能促成油脂的快速生成。我也觀察了露天堆放的廢木料中油性質的沉澱。因此,石油是否不可再生逐漸成為爭議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