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行原油寶為何不把到期合同賣給中石油去交割
中國銀行原油寶是紙原油,也就是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的金融衍生品。
銀行是不去國際商品交易市場直接購買原油期貨的,因此不能交割實物原油。
2. 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
首先我們要知道:中行「原油寶」是什麼?
根據中行官網介紹,原油寶是指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鉤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按照報價參考對象不同,包括美國原油產品和英國原油產品。其中美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WTI原油期貨合約」,英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並均以美元(USD)和人民幣(CNY)計價。中國銀行作為做市商提供報價並進行風險管理。個人客戶在中國銀行開立相應綜合保證金賬戶,簽訂協議,並存入足額保證金後,實現做多與做空雙向選擇的原油交易工具。
這張圖很重要,大家要懂!
原油寶的交易界面多處顯示:
根據眾多投資者的反饋,在此期間,並未受到銀行提醒客戶補充保證金,並且沒有按照保證金不足20%強平原則給客戶強平,
這里上面第一張圖的模式就尤為重要,因為銀行是做市場模式,國內客戶下單其實就是一個虛擬盤,實際的實盤是銀行下在境外交易所的單子,中國銀行不交割還要等到最後一天去移倉換月(這個操作是有點無視風險的意思),那時是自己的外盤單子平不掉,但是我們國內客戶下的內盤單子是可以強平的,因為我們觸發了銀行的風控。
這里的貓膩你想,銀行自己愚蠢犯的錯,通過合約中的各種利己解釋權,把最終虧損讓廣大投資者承擔,是我我不答應!!!
還有以下兩個條款:
你說我虧到你的錢了,
有風險,你不提示!
保證金不足,也不讓我追加!
你還借錢讓我虧,我謝謝你!
3. 原油寶是什麼
中行原油寶是中國銀行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這款產品是屬於理財產品五級中的中等水平。原油寶賬戶實際是一個虛擬賬戶,而中行參與外盤的則是自營資金,並非實時來自客戶賬戶。早前由於疫情原因引出的負油價,直接讓銀行推出的原油理財產品浮出水面。特別需要說一下的是,股票類原油QDII基金是跟蹤油氣企業的股票,股票走勢跟油價有相關性。其中石油期貨QDII基金一般FOF形式,投資全球各國原油基金,石油價格連續交易,各國油價波動不一樣。
拓展資料:
「原油寶」,是中國銀行於2018年1月開辦「原油寶」產品,為境內個人客戶提供掛鉤境外原油期貨的交易服務。其中,美國原油品種掛鉤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德州輕質原油(WTI)期貨首行合約。
2020年4月21日,中國銀行發布公告稱原油寶產品「美油/美元」、「美油/人民幣」兩張美國原油合約暫停4月21日交易一天,英國原油合約正常交易。
2020年5月5日,中國銀行回應「原油寶」產品客戶訴求:已經研究提出了回應客戶訴求的意見。中行保留依法向外部相關機構追索的權利。
2020年5月6日,據《上海證券報》引述原油寶投資者指,收到中行來電通知,願意就原油寶承擔客戶負價虧損,並將根據客戶具體情況,在保證金20%以下給予差異化補償。
2020年5月19日,中國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銀保監會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已啟動立案調查程序。
2020年7月21日,已有27省高院對分散在各地的「原油寶」事件民事訴訟案件實行集中管轄。2020年12月,銀保監會做出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原油寶是指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發行的掛鉤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按照報價參考對象不同,包括美國原油產品和英國原油產品。其中美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WTI原油期貨合約」,英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並均以美元(USD)和人民幣(CNY)計價。中國銀行作為做市商提供報價並進行風險管理。個人客戶在中國銀行開立相應綜合保證金賬戶,簽訂協議,並存入足額保證金後,實現做多與做空雙向選擇的原油交易工具。
原油寶產品為不具備杠桿效應的交易類產品,按期次發布合約,合約採取「交易品種+交易貨幣+年份兩位數字+月份兩位數字」組合方式命名。
4. 中國銀行因原油寶事件被罰5000萬,該事件的始末有何細節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高度重視“原油寶”產品的風險事件,並立即要求中國銀行按照法律法規解決問題,與客戶平等協商,及時處理問題,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將與有關部門聯合成立跨部門聯合調查組,認真核實事實,處理風險,堵漏漏洞。
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違法違規事件主要包括內容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除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外,還中止了中國銀行的有關業務和分支機構准入事項,責令中國銀行依法全面清理有關人員的職責,法規,認真對待問責制,以確保權力必須是問責制和過失的,問責制必須到位,同時責令中國銀行立即採取有效措施糾正有關問題,下一步將繼續堅持依法嚴格監督,督促銀保機構加強合規建設,繼續提高業務運作的專業性和審慎性,有效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5. 如何看待中國銀行的原油寶
中行原油寶是紙原油性質的賬戶交易類產品,「紙原油」產品屬於原油期貨「衍生品市場」的產品,不能像一手原油期貨那樣交割實物,但可以進行多空操作。理論上,購買紙原油採用全額保證金,不具備杠桿效應,風險不高。理論與現實的矛盾引發了人們關於原油寶產品設計缺陷的爭議。
1、首先,5月合約未在5月合約到期前提前移倉。通常情況下,不進行實物交割期貨的交易者一般會選擇提前一個星期交割或者移倉。不進行實物交割的機構,例如全球最大的石油ETF基金、美國的USO基金在4月14日移倉。
國內的工商銀行在4月14日22:00之前移倉,建設銀行也在14日左右移倉。中行原油寶同樣是一款不交割石油現貨的紙石油產品,卻選擇以交割日前最後一天的結算價格為移倉價,而價格易在最後一天產生巨大波動。
2、其次,停止交易時間無法對賬戶操作。4月20日22:00,中行原油寶停止投資者交易時,投資者無法操作,只能眼看著本金虧損直至賬戶為負。中行原油寶客服對媒體回應稱,若為合約最後交易日,交易時間為8:00—22:00,超過22:00銀行不會進行強制平倉。
3、最後,在交易時間外缺乏強行平倉的風險控制機制。一般來說,期貨產品都有風險控制機制,例如油價保證金低於20%就自動平倉。
正常情況下,當投資者無法在22:00操作賬戶,中國銀行發現了油價保證金低於20%,會自動平倉,投資者也會避免無底線虧損。可在當晚的交易中,擔任「最後守門員」的這項規則,沒有發揮作用。
(5)為什麼就中行的石油寶擴展閱讀
銀行在宣傳紙原油產品時,大多沒有強調產品風險,甚至把產品當做理財產品去宣傳。大部分沒有理財經驗的投資者意識不到期貨交易的風險,但銀行作為做市商,需要提前告知投資者可能存在的風險。
另外,像「紙原油」這類衍生品市場中的產品風險控制體系仍有待完善。假如風控體系健全,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4月15日公告允許負價格交易時,中行內部的風控體系就應該察覺負價格交易背後的風險,提醒投資者規避風險,提前移倉。
6. 中國銀行「原油寶」這類產品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早已不滿足將錢存在銀行里吃少得可憐的利息了,更多的人選擇了用理財的方式使自己的資產得以升值。而在理財這一塊里,最受歡迎的必然就是銀行理財了,道理很簡單,因為信任銀行,信任實體,也覺得有銀行在,至少出了問題有個地方可以說理。銀行理財在某個群體中,被認為是和存款同樣零風險的理財方式,區別僅在於這個利潤更高。可事實真得是這樣的嗎?銀行理財真得能做到萬無一失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否則也就不會有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原油寶”事件了。那麼,像“原油寶”這樣的理財產品的真實面目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不管是銀行理財還是其它類型的投資理財方式,投資者需要清楚的是投資總是有風險的,即使是銀行理財也不可能避免這樣的結果。所以,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還是需要按照自己的真實實力去挑選產品,萬萬不可盲目的追大追熱。
7. 中行「原油寶」迎來大結局,最終的結果如何
中行「原油寶」迎來大結局,最終的結果也讓投資者非常滿意。
說起「原油寶事件」,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就在十二月五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公告表示,將會依法查處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事實上,這個公告還表示,中國銀保監會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在公告的最後,針對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中國銀保監會決定對中國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罰款5050萬元;與此同時,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兩任總經理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50萬元,對中國銀行全球市場部相關副總經理及資深交易員等兩人均給予警告並處罰款40萬元。不僅如此,中國銀保監會還暫停了中國銀行相關業務、相關分支機構准入事項,並且要求中國銀行依法依規全面梳理相關人員責任並嚴肅問責。與此同時,中國銀保監會還要求中國銀行採取有效措施,對相關問題進行有效地整改,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
總而言之,對於這這件事情,中國銀保監會的處理還是非常合理的。
8. 中行被判承擔原油寶客戶穿倉損失,究竟是怎麼回事
說句實在話,在法院的判決給出來之後,相信很多人都放下心來,畢竟如果要真的為原油寶之前的爆倉來承擔損失的話,的確要賠很多錢才可以。這一次的事件可以說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高度關注,雖然很多人對於期貨這種投資方式並不是非常的熟悉,但是原油這種東西大家日常生活當中肯定是經常碰到的,畢竟我們的生活都是需要加汽油的,而他們的來源就是原油。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來回顧一下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如何看待這一次的判決?
這一次的判決可以說是大快人心的,畢竟在判決當中也明確指出了中行的原油寶是存在著很明顯漏洞的,特別是在操作的過程當中,工作人員存在的一些疏忽才導致了原油寶爆倉,所以中行應該為這些的事件負責,而不是讓客戶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