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地下儲備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產品詳情多少一套 2025-02-07 11:58:25
銅工具產品品種有哪些 2025-02-07 11:46:44

石油地下儲備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9-06 20:54:24

⑴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石油在地下是如何儲藏(聚集)的

簡單點回答就是億萬年前湖底,海底等沉積環境不斷沉積的微生物、藻類及動物遺骸被不斷掩埋、沉積;隨著時間的流逝地殼的變遷被深埋地下;在地下封閉缺氧的環境下這些微生物脂肪,遺骸經過數萬年的反應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石油,反應中形成的那些比石油更輕的碳氫化合物則為天然氣;
石油可以隨著周圍壓力作用沿著岩石孔隙,裂縫運移;遇到圈閉後便被封閉在圈閉中的石油;圈閉如同一隻倒扣在水中的碗,石油和天然氣比水輕,在運移過程中會向上運動;並首先聚集在圈閉的「碗底」位置;天然氣最上,石油中,水下;當聚集滿後石油或天然氣便從「碗口」出溢出,再次運移直到遇到下一個圈閉;

也許這樣說夠直白了……理解了吧

⑵ 石油在地下是怎樣儲存的

生油岩大都是泥質岩,在一定的壓力條件下比砂岩更容易壓縮,裡面的孔孔洞洞變小了,滲透性也變差,沒有可供油氣「安家」的條件。因此,生成的油氣在外力的作用下只好離開它們的「出生地」,運移到砂質岩中(儲集岩)集中,也可以在有裂縫的泥質岩、石灰岩甚至火山岩內集中,從而形成了工業油氣藏。人們把油氣生成以後的這種「流浪」叫做「油氣運移」。
油氣搬到自己的新「家」以後,還是以非常微小的油滴或體積很小的天然氣體狀態儲存在岩石里。所以,石油在地下並不像我們想像的或者一些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樣是「油河」、「油湖」甚至「油海」,而是藏身在大大小小的肉眼看不見的孔隙和微細裂縫里(圖7)。是這些無數的微小的油滴,在地下聚集成了油藏。

圖7岩石孔隙中的油和水
油氣從生成到形成礦藏,一般需要經過兩次「運移」才可完成。第一次是從生成的岩石中運移出來,第二次是在儲集層內運移、聚集、成藏(圖8)。由於與油氣有關的沉積岩是在水域地帶中形成的,油氣從生成到形成礦藏,總是和水密切聯系在一起。油氣是在水的「托舉」下進入油氣藏的。油比水輕,天然氣又比油輕,所以,在一個油氣藏內,往往是水在最底層,往上是油,然後是天然氣。

圖8油氣的一次運移與二次運移

⑶ 石油在地下是如何儲藏的

石油首先是形成分散的油滴,隨著地層不斷地下降,濕度不斷地升高,加之地心的引力,分散的油滴就會活躍起來,並向地心的方向游移,越往深入溫度就越高,油滴可能就越發活躍,由於地層的物質結構不同,而且越往深入物質的密度越大,但地層下的沉積物有時侯顆粒較粗,顆粒間空隙較大,便形成了砂岩、礫石;有時侯顆粒較細,就形成了頁岩、泥岩。在地層的壓力的作用下,這些分散的油滴就會不斷地順著它們可以通行的路線行進,最後被擠進多孔的砂岩層,成為儲積石油的地層;而空隙很小的頁岩層,由於油滴無法擠進去,儲積不了石油,就成了防止石油跑掉的「隔離層」。
又由於地殼是由密度較大的頁岩——玄武岩組成,而且凸凹不平,向上突起的叫背斜構造,向下彎曲的叫向斜構造;有的岩層像饅頭一樣的隆起,叫穹隆構造。集合的油滴就會沿著隆坡繼續前行,不斷向向斜構造或穹隆構造岩層的頂部匯集,這時石油位於上部,而處在中間、下部的則是水。進入凹陷的地殼區域,這里如同一個大的臉盆,把油流匯集起來,越集越多,這里就成為儲藏石油的大「倉庫」了,在地質學上管它叫做「儲油構造」。分散的油滴到匯集成的油流,最後都進入到大的儲油「倉庫」。

⑷ 石油怎麼儲藏 天然石油分布在哪裡

1、油和油品儲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裝儲存和整裝儲存,整裝儲存是指以標准桶的形式儲存,散裝儲存是指以儲油罐的形式儲存,儲油罐可分為金屬油罐和非金屬油罐,金屬油罐又可分為立式圓筒形和卧式圓筒形。按照油庫的建造方式不同,散裝原油或油品還可採用地上儲油、半地下儲油和地下儲油、水封石洞儲油、水下儲油等幾種方式。

2、石油主要儲存在岩石的微小孔隙、裂縫或者溶洞等空間當中,形成儲集層,它是構成油藏的基本要素之一。儲集層必須具備儲存石油的空間和能使石油流動的條件。如儲集層中儲存了石油則稱含油層。絕大多數油藏的含油層是沉積岩(主要是砂岩、灰岩、白雲岩),只有少數油藏的含油層是岩漿岩和變質岩。儲集層是控制石油分布、儲量及產能(給出石油的能力)的主要因素。

⑸ 石油儲運原理

石油儲存原理,我們以地下水封洞庫儲存油的原理進行講解一下。

地下水封洞庫儲油原理:地下水封洞庫處於穩定的地下水位線以下一定的深度(5m為宜),通過人工在地下岩石中開挖出一定容積的洞室,利用穩定地下水的水封作用密封儲存在洞室內的石油。

洞室開挖前,地下水通過節理裂隙等滲透到岩層的深部並完全充滿岩層空隙。當儲油洞庫開挖形成後,周圍岩石中的裂隙水就向被挖空的洞室流動,並充滿洞室。

在洞室中注入油品後,油品周圍會存在一定的壓力差,因而在任一油麵上,水壓力都大於油壓力,使油品不能從裂隙中漏走。同時利用油比水輕,以及油水不能混合的性質,流入洞內的水則沿洞壁匯集到洞底部形成水墊層,可由水泵抽出。

地下水封儲油洞庫作為地下儲油庫的一種,可以說是目前儲存石油的最好形式,在未來的若干年裡,我國將大力建設地下水封儲油洞庫,但是對於地下水封儲油洞庫的建設,也是有很多困難的。

⑹ 戰略油氣儲備概念的界定

油氣儲備就是將油氣這種物資以一定的形式加以儲存備用。當然,油氣這種物資儲存會因儲存的目的不同、供給的對象和備用領域的差異而具有不同的形式等。如從國家防禦角度看,中國戰略油氣儲備不僅應重視儲備原則和儲備數量,還應根據油氣資源的品種和軍隊的需要區分儲備主輔關系,明確儲備對象與儲備形式的關系。

因此,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時期和背景下,油氣儲備所面臨的問題有所不同,國家政府的不同管理部門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會不同,使用不同的管理政策制度、管理方法和途徑去解決。但是對於油氣資源這種關繫到國計民生、國家安全的物資,其儲備管理應該系統、全面地從戰略角度去認識這是毫無疑問的。

戰略油氣儲備是國家或企業對油氣或其產品以一定方式進行儲存,應對國家安全的需求。在此概念中既包括了應急性石油及其產品的實物庫存形式的需要,還包括為這種方式建立更加長久的接替儲備形式的需要。有另一種更加廣義的石油儲備概念,即石油資源儲備的內涵。所以在儲備物資形態上既應該包括石油及其產品實物形態的庫存形式,也應該有試采後封存的石油資源儲備形式,以及具備一定條件但需進一步勘查的特殊地理位置的石油資源勘查儲備形式。

在石油資源開采、加工、銷售物流鏈上(圖7-4),戰略油氣儲備在幾個關鍵環節上都應該有儲備形式。如勘查階段的儲備、試采後的儲備、開采出的原油儲備,以及加工成成品油的儲備等。

圖7-4 油氣資源獲取工藝流程

戰略油氣勘查儲備形式是已完成最基本的勘查工作,其他工作有待進一步開展的一種儲備形式。戰略油氣礦產地封存儲備是完成了圖7-4中的前二項工作,需要時再直接開采即可。而以石油實物形態的儲備是將石油開采出來後儲備在特定的地方。石油產品儲備已經將油氣加工後成為直接可用的某一種石油製成品,如汽油、航用柴油等,再進行儲備。

從油氣儲備的應急程度看,第一種油氣儲備形式應急程度最高。應急時間只要考慮從儲存地利用供油網路管道輸送到使用地即可。第二種油氣儲備形式應急程度低於第一種。不僅要考慮從儲存地輸送到使用地這段時間,還要考慮從儲備的地質構造區域開采出來輸送到儲存地這一部分時間。第三種油氣儲備形式應急程度最低,是為第二種提供接替地的一種形式。

國家儲備既可以有國家戰略安全儲備部分,也可以有商業儲備部分,其後者是為了獲得新的、更多的儲備經費而儲備。如美國的國家石油儲備為大選而動用籌集資金。2005年9月2日國際能源署26個成員國同意在為期30天里每天動用200萬桶戰略儲備原油,以應對「卡特里娜」颶風造成國際石油市場每天150萬桶原油損失,緩解供油緊張局面。這一行動導致當天國際原油價格下跌,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和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從2005年8月30日的70.85美元/桶、68.89美元/桶跌至67.57美元/桶、66.06美元/桶[161]

中國政府規劃了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工程建設,計劃分三期,在約15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國家石油儲備量達到90天的消費需求水平(表7-6)。從這個規劃儲備量看,應該是從應急儲備角度而得到的。那麼,在這個儲備水平上,戰略石油儲備的市場調節功能的發揮有效性將會受到約束。

表7-6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情況統計

註:「天數」為總儲備量在應急需要時能夠替代進口的時間。(據參考文獻[150,162])

因儲備與消費密切相關,而且往往儲備的量和地點由消費的量和地點來決定,所以應該首先關注消費狀態分布。另外,影響能源與礦產資源消費的基本因素有經濟發展、工業化、人口增長和科學技術進步(表7-7)[127]。而且表現出4點規律性:一是,工業化過程中隨著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總能源消費基本上呈線性模式增長;二是,無論是工業化還是後工業化階段,人均GDP與人均消耗資源量二者均呈明顯的線性關系;三是,能源消費強度變化與工業化進程密切相關,隨著工業化階段能源消費強度一般呈緩慢上升趨勢,當經濟逐漸成熟進入後工業化階段後,經濟增長方式發生重大改變,能源消費強度開始下降;四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能源消費速率顯示出三階段模式。

表7-7 工業化過程中能源消費與GDP關系

(據參考文獻[127])

註:*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能源消費增速/GDP增速。

這說明戰略石油儲備量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有很大關系。因此,在設計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目標時一定要充分考慮、精確預測中國的經濟發展階段變化,尤其要注意經濟發展階段的轉折點,以便靈活調整戰略石油儲備目標等一系列指標。

美國的石油儲備量時常成為國際熱錢操控石油價格的標桿。這一點可以充分地體現戰略石油儲備對市場經濟的影響。美國石油庫存增加,國際石油市場價格就會下跌。而其減少,意味著大量買進石油的需求來了,國際油價就上漲。這已成為目前國際石油市場表現出的明顯規律。

雖然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通過15年的建設可以達到一定規模(表7-6)。但這距離美國的石油儲備已經達到9×108桶相距甚遠。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購買量越大,影響市場價格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戰略石油儲備達不到一定規模,要想影響石油市場的價格走勢可能性就不大。所以中國戰略石油儲備的量還需進一步擴大。

戰略油氣儲備要達到以上兩個目的,還需要解決以什麼形式儲備、怎麼儲備的問題。儲備形式多元化可以更好地降低風險。加大地面石油儲備也並不是唯一選擇。加強中國自主油輪船隊建設同樣是解決的方式之一。目前一些石油公司在海上已貯存了大約8000×104t石油,大約30~35艘巨型油輪和10艘蘇伊士級油輪被石油公司用於海上漂浮石油貯存。這些超大型油輪停泊在美國的墨西哥灣,另外的超大型油輪停泊在亞洲和中東地區[162]

綜上所述,中國戰略油氣儲備的內涵應該包含更長遠、更安全、更系統的需求滿足和意義。

⑺ 什麼是油氣儲運

所謂儲運,顧名思義,一個是儲存,一個是運輸,即採取什麼方式、手段搞好油氣儲存和運輸的過程。油氣從地下取出來,不僅要儲存好,而且要把它運到需要的地方去,靠的就是儲運。
它是油氣在地面運移的「網站」和「網路」,氣儲運關系著油氣的宏觀調控,關系著油氣供給的可持續性,關系著人民的生活,關系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關系著國家的能源安全戰略。早在20世紀60年代,發達國家就建成了完善的儲運系統。中國的油氣儲運雖然起步晚,但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拓展資料:
油氣儲運技術主要研究油氣儲運、設備使用維護、產品質量檢測等方面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油氣儲運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等。例如:西氣東輸天然氣管道規劃建設,油氣管道和儲罐防腐設計、腐蝕檢測,成品油和城市燃氣的集輸、儲運,油氣儲運系統工程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技術開發和應用研究等。《工程力學》、《工程流體力學》、《結構力學》、《儲運油料物性分析》、《油氣儲運設備的使用與維護》、《油氣集輸》、《油庫設計與管理》、《油氣儲運工程》、《城市配氣》、《油氣長距離管道輸送》。
相對其他石油專業,油氣儲運專業就業方向比較廣,你可以去油田、管道局、管道公司、設計院、研究院、燃氣公司、地方政府設計院以及高校。國內開設油氣儲運專業的院校較少,相對有名氣的就更少了。因此,如果你是石油院校油氣儲運專業畢業,理論上就業應該沒有問題。 油氣儲運專業的前景還是不錯的。這個前景是從國家大方向上考慮的。因為現在國家正在努力建設油氣管網,而且各個省市也在大力發展天然氣管網,你對比一下美國的油氣管網分布圖,就知道我們國家的油氣管網建設真的不是差一點半點,所以說這些都是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