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最早干什麼的
擴展閱讀
qq飛車a車多少鑽石能出 2025-02-07 11:35:12

石油最早干什麼的

發布時間: 2023-09-07 06:07:54

⑴ 古人開採石油嗎,都用作什麼用途了

其實我國古人就已經知道石油這個東西了!

我國最早記述石油與石油開採的記載也來自於沈括的《夢溪筆談》。那是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沈括50歲,出任陝西延安府太守,在西北前線對抗強敵西夏的入侵。他在緊張的軍旅生活中,仍不忘考察民間開採石油的過程,在《夢溪筆談》中他記錄了石油的存在狀態與開采過程。他是這樣寫的:「在鄜州、延州境內有一種石油,就是過去說的高奴縣脂水,脂水就是石油。石油產生在水邊,與砂石和泉水相混雜,時斷時續地流出來。當地居民用野雞尾毛將其沾取上來,採集到瓦罐里。這種油很像清漆,燃起來像火炬,冒著很濃的煙,帳幕沾上了油煙都變成了黑色。

如此神奇武器,當時是誰用都說好,早在五代十國時代,初崛起漠北的遼國就曾不惜繞道,派使者遠赴南吳國通好,就為求得大殺器「猛火油櫃」。而王安石變法時代,北宋就設立了專門生產石油武器的作坊「猛火油作」,這款神器從此批量裝備精銳禁軍。宋軍重創西夏數十萬大軍的兩次平夏城戰役,都是在關鍵時刻祭出石油武器火攻。

因此,可以輸我國古人早就發現,並開始使用石油,不過那個時候往往是用來取暖,後來用於軍事方面,作為武器來使用了!

⑵ 石油是做什麼的

幾乎所以的生產行業都能用上石油產品----可分為: 石油燃料、 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 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其中, 各種燃料產量最大, 約占總產量的90%; 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 產量約佔5%。 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准, 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汽油
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種。 汽油的沸點范圍(又稱餾程)為30 ~ 205°C, 密度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該油在汽缸中燃燒時抗爆震燃燒性能的優劣區分,標記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號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車、摩托車、快艇、直升飛機、農林用飛機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劑(如抗爆劑四乙基鉛)以改善使用和儲存性能。受環保要求,今後將限制芳烴和鉛的含量。

噴氣燃料
主要供噴氣式飛機使用。沸點范圍為60~280℃或150~315℃(俗稱航空汽油)。為適應高空低溫高速飛行需要,這類油要求發熱量大,在-50C不出現固體結晶。 煤油 沸點范圍為180 ~ 310℃ 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穩、光亮而不冒黑煙。目前產量不大。

柴油
沸點范圍有180~370℃和350~410℃兩類。對石油及其加工產品,習慣上對沸點或沸點范圍低的稱為輕,相反成為重。故上述前者稱為輕柴油,後者稱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點分級,如10、-20等,表示低使用溫度,柴油廣泛用於大型車輛、船艦。由於高速柴油機(汽車用)比汽油機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長速度大於汽油,一些小型汽車也改用柴油。對柴油質量要求是燃燒性能和流動性好。燃燒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慶原油製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達68。高速柴油機用的輕柴油十六烷值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燃料油
用作鍋爐、輪船及工業爐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區分不同牌號。

石油溶劑
用於香精、油脂、試劑、橡膠加工、塗料工業做溶劑,或清洗儀器、儀表、機械零件。

潤滑油
從石油製得的潤滑油約占總潤滑劑產量的95%以上。除潤滑性能外,還具有冷卻、密封、防腐、絕緣、清洗、傳遞能量的作用。產量最大的是內燃機油(佔40%),其餘為齒輪油、液壓油、汽輪機油、電器絕緣油、壓縮機油,合計佔40%。商品潤滑油按粘度分級,負荷大,速度低的機械用高粘度油,否則用低粘度油。煉油裝置生產的是採取各種精製工藝製成的基礎油,再加多種添加劑,因此具有專用功能,附加產值高。

潤滑脂
俗稱黃油,是潤滑劑加稠化劑製成的固體或半流體,用於不宜使用潤滑油的軸承、齒輪部位。

石蠟油
包括石蠟(占總消耗量的10%)、地蠟、石油脂等。石蠟主要做包裝材料、化妝品原料及蠟製品,也可做為化工原料產脂肪酸(肥皂原料)。

石油瀝青
主要供道路、建築用。

石油焦
用於冶金(鋼、鋁)、化工(電石)行業做電極。

除上述石油商品外,各個煉油裝置還得到一些在常溫下是氣體的產物,總稱煉廠氣,可直接做燃料或加壓液化分出液化石油氣,可做原料或化工原料。 煉油廠提供的化工原料品種很多,是有機化工產品的原料基地,各種油、煉廠氣都可按不同生產目的、生產工藝選用。常壓下的氣態原料主要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氫氣、乙炔、碳黑。液態原料(液化石油氣、輕汽油、輕柴油、重柴油)經裂解可製成發展石油化工所需的絕大部分基礎原料(乙炔除外),是發展石油化工的基礎。目前,原油因高溫結焦嚴重,還不能直接生產基本有機原料。煉油廠還是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芳烴的提供者。 最後應當指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中或多或少加有添加劑以改進使用、儲存性能。各個煉油裝置生產的產物都需按商品標准加入添加劑和不同裝置的油進行調和方能作為商品使用。石油添加劑用量少,功效大,屬化學合成的精細化工產品,是發展高檔產品所必需的,應大力發展。

⑶ 古人究竟用石油干什麼

從能源的利用來說,人類大規模應用石油及其衍生品是在20世紀,也就是在先進的鑽井技術和精煉技術以及內燃機的發明之後。雖然作為工業血液,石油的大規模應用時間不過百十來年,但其本身為人們所利用的時間卻遠長於此。早在西周時期,古籍《易經》中便有了關於石油發現的記載,所謂“澤中有火”、“上火下澤”,便是對石油在湖泊、沼澤中點燃時場景的描述。那麼,古人究竟用石油干什麼呢?

事實上,從發現石油到利用石油也經過了相當漫長的歲月。到了漢代,根據班固所著《漢書·地理志》的記載,“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里的高奴縣指的是現在的陝西延安一帶,而洧水是延河的一條支流。從記載中我們可以確定,早在漢代,陝北一帶的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石油作為生活燃料了。

北宋神宗年間,首都開封府有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軍器監,專門負責管理製造軍用物資的機構。神宗本人也十分重視軍用物資的製造和籌備,為此,他命沈括全權負責此事。軍器監中有十個製作坊,其中一個便關於是猛火油的提煉製作,坊內製作方法與原材料等信息嚴禁外泄,只能口授身傳,故而未留下詳細的記載描述。

在後來的戰爭中,猛火油櫃被大量用於戰場,正所謂“放猛火油, 中人皆糜爛,水不能滅。若水戰,則可燒浮橋、戰艦,於上流放之,先於上流簸糠粃、熟草,以引其火”,猛火油櫃以其可怕的殺傷力馳騁戰場,無論是水戰還是攻堅戰,都給予敵軍士兵以巨大的震懾和傷害,多次成為宋軍克敵制勝的法寶。

然而,稱霸一時的猛火油櫃也有其致命缺陷。它雖然威力巨大,但使用性能並不十分穩定,受風力影響極大,如若使用不當,甚至可能將己方戰船或設備點燃,而且其攻擊距離有限,移動不甚方便。所以,當新一代火器——火銃、火炮等熱武器出現之後,猛火油櫃也逐漸走向沒落,最終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⑷ 人類大規模利用石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1859年開始。

1859年,美國人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州鑽成第一口具有現代意義的油井——德雷克井,標志著近代石油工業的開始。

最初的石油工業發展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個為煤油時期。一個為汽油時期(動力時期)。煤油時期大約是1860~1900年,這一時期煤的主要用途是照明和民用燃料。19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石油工業從勘探、開采、煉制加工、儲運到銷售。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並迅速發展起來。

(4)石油最早干什麼的擴展閱讀:

19世紀石油工業的發展緩慢,提煉的石油主要是用來作為油燈的燃料。20世紀初隨著內燃機的發明情況驟變,迄今為止石油是最重要的內燃機燃料。尤其在美國在德克薩斯州、俄克拉何馬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油田發現導致「淘金熱」一般的形勢。

1910年在加拿大(尤其是在艾伯塔)、荷屬東印度、波斯、秘魯、委內瑞拉和墨西哥發現了新的油田。這些油田全部被工業化開發。

⑸ 「石油」一詞最早起源於哪裡古代是如何利用石油的

最早起源於唐代。他們一般都是會用石油,建築一些土地,他們會把石油弄到土地裡面,然後讓土地變得堅固。

⑹ 人類什麼時候發現石油的什麼時候開始利用石油的

說起石油,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被稱之為「黑色黃金」的珍貴資源,在如今現代化的社會當中,很多東西都需要倚靠著石油進行運轉。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人類最早是什麼時候發現石油的呢?其實人類發現石油的時間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如今的一些證據都是通過考古研究才發現的,然後利用這些發現來推測人類發現石油的大概時間,因為人類發現和利用自然能源的歷史實在太悠久。
關於石油的記載
據考古顯示,印度河流域發掘出一個最早使用瀝青的宗教澡堂,大約在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三千年前,古埃及等國已採集天然瀝青並能估算石油量。

在六千年前的楔形文字中,也有死海沿岸採集天然石油的記載。這些石油及衍生物主要粘結城牆,還有用來密封諾亞方舟和摩西筐簍等物,用於防水。

從歷史遺跡中可以發現,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曾使用瀝青進行雕刻,時間大約距今五千年前。在埃及的古墓中,發現有不少木乃伊是用石油衍生物保持的。

在中東的古墓中發現了象形文字,記載了死海石油的開采情況。在伊朗西南部,曾發掘出波斯帝國時期的石油井,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前後。
最早將石油利用於戰爭
將石油用於戰爭的最早記載,也是出自波斯帝國之手。公元7世紀,東羅馬帝國的軍隊將石油與石灰的混合物點燃用於戰爭,還有用於動物治病的記載。

1837年,亞塞拜然一帶發現五十多個人工挖掘的採油坑,產量很小。自中世紀以來,歐洲就有關於石油滲出地面的記載,最早的煤油燈出現在19世紀40年代。

關於第一口現代油井的開采時間和地點,美蘇有不同的見解。美國人認為,第一口現代油井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小鎮,由德雷克在1859年開采。

前蘇聯則認為,第一口現代油井是由俄國人謝苗諾夫在1848年開鑿的,謝苗諾夫也被俄國人稱為「石油工業之父」。而世界公認的現代石油是始於1846年。

加拿大人季斯納發明了從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被認為是現代石油的標志。六年後,波蘭人盧卡西維茨發明了更易從石油中提取煤油的方法。

1861年,亞塞拜然的巴庫建立了世界上首座煉油廠,當時世界上90%的石油出自這一地區。之後的石油工業發展緩慢,直到內燃機的出現才得到改觀。

1910年,在加拿大、波斯、秘魯等地相繼發現了新的油田,隨後被大規模開發。上世紀七十年代爆發的能源危機,促使石油的消耗量出現井噴式爆發。
最早利用石油記載
關於石油最早的用途,就是六千年前人類對瀝青的應用。之後,有關石油被當作燃料的用途開始出現,我國也是世界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

《易經》中記載的「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是說石油蒸氣在湖泊水面上起火的一種現象。這是我國發現石油的最早記載,距今約有三千多年歷史。
中國古代利用石油的記載
《漢書》中記載的「高奴縣有洧水可燃」,是說現今延安一帶的延河洧水支流的水面上有燃燒現象。這是我國文獻中首次出現關於石油產地的記載。

《後漢書》中記載的「縣南有山,石出泉水,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是說現今玉門一帶有 「石漆」,「石漆」指的就是現代的石油。

在玉門的地方誌中,這種「石漆」被用於「膏車」,就是用來潤滑車軸。這時的國人已經對石油的用途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已經開始開采和利用了。

到了唐代,石油被用於照明和燃料。在唐書《酉陽雜俎》一書中,石油被稱之為「石脂水」,當時已被當作燈油來使用,有「 燃燈極明」的記載。

宋代時,石油已經能被加工成照明用的石燭。除此之外,石油還被當作葯物來使用。明朝李時珍認為石油可治療小兒驚風,與其它葯混合可治瘡癬。

此外,瀝青在我國古代被用在火葯配方中,用以控制火葯的燃燒速度。雖然國外有更早的文獻記載瀝青的使用,但這一技術要比國外早一千年左右。

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第一次給「石油」定名,並對其做了詳細的論述。石油一詞一直沿用至今,沈括給出了石油日後「必大行於世」的論斷。

沈括曾擔任過兩年的延路經略使,對陝北一帶的石油資源作了詳盡的考察,還首次用石油製成石油炭黑顏料,並建議用石油炭黑取代松木等炭黑制墨。

這是九百年前,我國人民對石油的認識。對於石油的開采,西晉張華的《博物志》記載了四川一帶,在兩千多年前的秦代就開始鑿井取油氣煮鹽的情況。

最開始的鑿井都是靠人工挖掘,之後鑽井工具和方法得到改進,效率也有所提高。到了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對石油開采進行了詳盡的記載。

該書在十六世紀傳到日本,十八世紀傳到歐洲,在十九世紀上半葉,歐洲陸續出現了外文譯本。國外不少文獻記載了我國早在一千年前就鑽成了千米油井。

綜上,人類首次發現石油的時間,早已無法考證。人們在自然狀態下發現和採集到了石油及其衍生物,石油的普通用途很早就被發現,其它用途則是現代冶煉的產物。

⑺ 為什麼石油最早被奉為「奇物」,不是用作能源,而是用來治病救人

我們大家對於石油已經非常熟悉了,現在社會生活已經離不開了石油。最早記載石油的存在是阿勒格尼山脈以及附近河流的早期開拓者,當時水的上面都有一層油漬,點燃之後整個湖面也會燃燒。

地下石油的發現也是一個碰巧的過程,當時的員工鑽井找鹽的時候發現了石油,他們發現這里的鹽水和平時的鹽水不太一樣,顏色和味道都特別奇怪,而且顏色是墨綠色的。這就是大家視為包治百病的石油。

當時石油被人們誤認為是一種外用葯,可以治療早期的腸胃病,肝病甚至消化道疾病。最開始販賣的時候是美國他們開發出了一系列石油的葯品,並且只要葯品上寫的美國石油4個字,這類產品肯定可以大賣。聽說數10萬的葯物經過重新包裝以後運到了別的國家依然可以大賣,最大的出口貿易地區就是歐洲和亞洲。

⑻ 油的發展歷史包括榨油之類的早期傳統等等國外

石油的發展歷史

人類使用使用石油已經有3千多年的歷史了。

世界上最早開始使用石油的是古代商朝時期的中國人。

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中國商朝的人就已經發現了石油這種資源了。

當時中國人發現的是已經溢到地面上的石油。

中國人稱之為天然瀝青。

後來到了10世紀時,也就是宋朝的時候,中國人已經開始使用削得很尖的竹竿,挖到地底1000多米的深度來鑽取石油。

根據中國歷史文獻的記載。

當時的中國人知道石油是可以燃燒的,也可以隔絕水分、所以古代的中國人便拿石油直接燃點,來煮鹽、用來照明以及取暖。

又或者把石油塗抹到木材製造的船身上,特別是吃水線以下的部位。

這樣,這些石油就可以當做天然的瀝青來使用,可防止進水。

在後來的唐朝、宋朝,因為中國人的生活的改善、煮鹽也得進步,以及對外海上貿易發達,需要製造大量遠洋船隻,所以石油的使用也就有所增加。

在公元700多年的時候,古代的波斯人也已使用石油。

那時的巴格達就有用石油鋪的路。

雖然,古代的中國人使用石油已經有很長時間,但是中國人也好、波斯人也好,並沒有發展出現代化的石油冶煉、石油工業體系、以及現代化的石油化工體系。

這點反而是以歐美為主的西方人在近代工業革命以後,發明了現代化的石油冶煉工業,建立了現代化的石油工業體系。

在18世紀50年代,也就是1750年代左右,工業革命在英國展開,然後逐漸傳播到歐洲、北美。

在這期間,因為科學的進步、機器的大量使用、機械化大規模生產的進展、對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開采技術的進步,促使人類對石油的使用與消耗不斷上升。

比如說,美國獲得獨立之後,因為工業的發展,對石油消耗的增加,人們越發注意到石油對現代工業的重要性。

促使人們去尋找更多石油的來源。

1859年在賓夕法尼亞開鑽門第一口油井成功後,洛克菲勒更是以他的敏銳目光,看到了石油對工業的重要性和寶貴性,所以才傾全力來打造他的石油商業帝國,曾雄霸美國市場。

由於當時人們加大力度開採石油的目的,是通過對石油的冶煉,獲得煤油、汽油等燃料及製造化學品。

而美國又是這方面的先鋒及石化產業的表表者,隨著時代的步伐,美國也就拉開了現代化石油冶煉、化工的序幕,並逐漸建立起一套體系。

到了1861年,在蘇聯的巴庫地區,因為該地的油田開采,人們更在該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煉油廠。

從1750年代,工業革命開展以來,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雖然汽車、飛機以及各式汽油機、柴油機以及包括塑料等化學品在內的的使用量不斷增長,特別是在歐美日本等各工業國人類對使用的總消耗雖然不斷上升,但占總體的消耗並不多。

比重遠低於煤炭的消耗例如:美國的煤炭消耗遠多於石油,俄羅斯(俄國)在蘇聯時期,從1924-1941年,工業生產高速增長。

因為重工業發展迅速,帶動了煤炭、石油、鋼鐵以及電力的生產開采業快速上升。

但是煤炭的生產量遠比石油多。

煤炭的產量可達一年上億噸,但是石油也就有千萬噸左右。

但是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從二十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以歐美日本為主的世界各國,大量消耗石油,對石油的消耗出現急速上升。

到了1980年代,人們已經使用完世界歷史上頭一個一萬億桶石油了。

人們使用完世界歷史上頭一個一萬億桶石油,實際上,從世界歷史的角度看,用了3000多年。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工業革命以後的幾百年間消耗的。

但是當人們消耗掉世界歷史上第二個一萬億桶石油,卻僅僅是有了30多年而已。

人類累計使用了超過2萬億桶石油,但是使用的時間差距甚大。

前者是3000多年,後者僅30多年。

可見石油對當今世界發展的重要性。

----------------------------------------

遠古時代的榨油歷史

壓榨法是一種歷史很悠久的制油方法。

早在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有壓榨取油的記載。

在元代的《王禎農書》、明代的《天工開物》、《農政全書》中,都有榨油機和榨油方法的記載. 北京朝陽區境內的一家飯店,在它的大廳里,陳列著一台榨油機,據說它是現今我國保存的最完整、體積最大的手工榨油機。

它來自於湖南茶陵山區之中。

它的主體部分是用一棵生長了三百年的樟樹製成的。

在當地使用了二百多年後,被這家飯店愛好收藏的老闆搬到了這里。

由於湖南山區盛產茶籽,當地農民便在農閑之季,將茶籽曬干,搗碎後加上稻草做成油餅,用鐵箍固定後放在榨油機的榨膛中,用來榨油。

卧式楔子榨油機,在榨膛中裝好油餅後,在油餅的一側塞進木塊,然後利用吊著的撞桿撞擊木塊之間的一個三角形楔塊。

隨著楔塊被打入榨膛,榨膛中橫放的木塊會對油餅產生擠壓的力量。

正因為這種三角形的楔塊在榨油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這種榨油機才被稱為楔式榨油機。

隨著這個力量的不斷增加,就會有清亮的茶油流出來。

這種榨油機也可以榨花生、油菜籽等油料,一天一夜能榨出上百斤油來。

根據專家推測,北宋時期大型的楔式榨油機可能就已經出現,它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正是它們的出現,才導致了真正的專業榨油作坊的產生。

在宋、元、明、清近千年的漫長時間里,正是這種榨油設備,為開封、北京、南京、杭州等先後興起的大都市,提供了充足的食用油。

采訪北京科農環宇機械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成號:如果從有準確史料可查的元代算起,這種老式的木製榨油機在我國差不多盛行了700多年,也許它存在的歷史可能超過了一千年,一直到解放後的1959年,全國還有木製榨油機15萬台,出產的油脂佔到了全國產量的40%,到了1964年,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全部淘汰木製榨油機,這種木製榨油機才逐步走下歷史舞台。

這種傳統的榨油方法,大部分工作都要靠人力來完成,勞動強度非常大。

做一塊餅要彎六次腰 做完餅後三個人撞 要打撞的時候三個人一起打一打咚一打咚一打咚一咚一身汗 累得很 第一道做了後,還要把餅拿下來再拆 拆了之後再錘 放羊娃來錘 錘了之後再拿碾子碾 碾細了再來做二道 二道餅做好了再來打

⑼ 最早將石油用於戰爭(古代)是什麼時候謝謝


唐代
酒泉守軍曾用石油焚毀敵軍
器具
五代

石油
原料制
猛火油
攻城、守城
水戰
利器
家設專廠

清代統治者忌憚石油等先進武器
顛覆力
記載其功能

《武經總要》列
禁書
蒙古西征
石油武器帶
奧斯曼土耳其等

規模使用石油作縱火物
1453
土耳其攻陷東羅馬帝
都城君士坦丁堡
石油縱火物功

象徵著新

縱火物石油
徹底取代
東羅馬帝

秘——希臘火
石油
戰爭
應用
深刻影響
近東、乃至整


政治格局

公元1世紀
班固《漢書》
高奴縣
洧水

早關於石油
信記載
4世紀或更早

鑿岩鹽

意鑿
油井


演義
量使用
石油

縱火工具

需要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