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炒原油總虧錢炒現貨原油虧了怎麼辦
1.下任何一張單,都要有止損。
把損失降低到最低是長期獲利的根本保證。所以為了使你的損失最小化,下的任何一張單都要有止損。
2.接受失敗,盡快轉移注意力到下一次交易。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保證他的每一筆交易都是賺錢的,所以當你的某次交易虧錢時,盡快忘掉它,並且把注意力轉移到下一次交易中。否則,你就會虧得越來越多而無法自拔。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3.交易的規模控制在你能承受的損失范圍之內。
盡管每一個人都知道交易的金額超過你能承受的范圍是一件愚蠢的事情,但這種蠢事在我們交易人當中還是非常普遍。我們做原油交易的目的是讓我們的生活品質提高,所以我們不應該動用那些我們不該動用的錢,例如:每個月的生活費,養老儲蓄,以及不要借錢來進行原油交易。因為如果你這樣做,你的心態就與一般賭徒無異,最終的結果通常是輸得傾家盪產。
4.當你的交易獲利時,保護你贏得的利潤。
保護你的利潤是另一個是你獲得穩定,長期利潤的重要因素。當你處於一個獲利的位置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把你得止損點相應的提高。這樣盡管你希望持有這個倉為更長時間,獲得更多的利潤,至少你的最小盈利獲得了保證。
Ⅱ 炒原油,開始賺了一點,後面就一直虧,怎麼回事
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多種可能性。首先看你是自己在做,還是有人帶著你做。
如果是有人帶你做:
第一、帶你的人實力不達標,不能把握好行情,前面偶爾帶你賺錢,後面漸漸顯示出了真實實力;
第二、平台有問題,導致你操作上面不能達到理想效果。
自己做:
投資是比較專業的事情,自己做經驗和技術上面有缺陷的話很容易走進行情的陷進,剛開始偶爾運氣好賺錢了,但是運氣不能一直站在你這邊,當運氣不眷顧你的時候,你就要虧了。
解決辦法:依據個人經驗,新手一定要在先前考察好平台,找一個正規的大平台,這種一般會給你安排比較有實力的人帶你,剛開始入門要輕松容易的多,可以避免走彎路,畢竟都是金錢。我剛開始就吃了這個虧。如果是帶你的人技術不好,市場上面有很多牛人,你可以考察一個比較牛的,同時也要自己多學習,養成良好的交易習慣,這也是賺錢必不可少的個人素質。
祝你順利!
Ⅲ 中航油事件是怎麼回事
中航油事件始末
2003年下半年:中航油公司開始交易石油期權(op-tion),最初涉及200萬桶石油,中航油在交易中獲利。
2004年一季度:油價攀升導致公司潛虧580萬美元,公司決定延期交割合同,期望油價能回跌;交易量也隨之增加。
2004年二季度:隨著油價持續升高,公司的賬面虧損額增加到3000萬美元左右。公司因而決定再延後到2005年和2006年才交割;交易量再次增加。
2004年10月:油價再創新高,公司此時的交易盤口達5200萬桶石油;賬面虧損再度大增。
10月10日:面對嚴重資金周轉問題的中航油,首次向母公司呈報交易和賬面虧損。為了補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證金,公司已耗盡近2600萬美元的營運資本、1.2億美元銀團貸款和6800萬元應收賬款資金。賬面虧損高達1.8億美元,另外已支付8000萬美元的額外保證金。
10月20日:母公司提前配售15%的股票,將所得的1.08億美元資金貸款給中航油。
10月26日和28日:公司因無法補加一些合同的保證金而遭逼倉,蒙受1.32億美元實際虧損。
11月8日到25日:公司的衍生商品合同繼續遭逼倉,截至25日的實際虧損達3.81億美元。
12月1日:在虧損5.5億美元後,中航油宣布向法庭申請破產保護令。
Ⅳ 中航油案例, 從內控角度分析
二、原因分析
(一)控制環境失效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決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發揮作用,是內部控制其他因素作用的基礎,直接影響企業內控的貫徹執行,是企業內控的核心。中航油事件正是由於內部治理結構存在嚴重缺陷、外部治理對公司干涉極弱導致的。「事實先於規則」,成為中國航油(新加坡)在期貨交易上的客觀寫照。中國證監會的監管人士向媒體透露了這樣一個經過:中國航油(新加坡)在2001年上市後並沒有向證監會申請海外期貨交易執照,後來證監會看到其招股書有期貨交易一項,才主動為其補報材料。中航油用新加坡上市公司的身份為掩護同國內監管部門展開博弈,倚仗節節上升的市場業績換取控股方航油集團的沉默,從而進入期貨和期權業務;而監管方對此不僅沒有追究到底,還放任其「先斬後奏」的行為,直至投機和虧損的真實發生。而中航油的董事會更是形同虛設,普華永道對公司董事會成員、管理層、經手交易員進行詳細問詢,出具了詳細的調查報告。透過當事人之口,中航油(新加坡)這家一度被認為是「樣板」的海外國企,內控混亂不堪、主事人不堪其任、治理結構闕如紙上談兵。
(二)風險意識薄弱
中航油內部的《風險管理手冊》設計完善,規定了相應的審批程序和各級管理人員的許可權,通過聯簽的方式降低資金使用風險;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風險管理軟體系統將現貨、紙貨和期貨三者融合在一起,全盤監控。但是自2003年開始,中國航油的澳大利亞籍貿易員Gerard Rigby開始進行投機性的期權交易;陳久霖聲稱,自己並不知情。而在3月28日獲悉580萬美元的虧損後,陳久霖本人同意了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Cindy Chong和交易員Gerard Rigby提出的展期方案。這樣,陳久霖親自否定了由他本人所提議擬定的「當任何一筆交易的虧損額達到50萬美元,立即平倉止損」的風險管理條例,也無異於對手下「先斬後奏」的做法給予了事實上的認可。
(三)信息系統失真
中航油(新加坡)通過做假賬欺騙上級。在新加坡公司上報的2004年6月份的財務統計報表上,新加坡公司當月的總資產為42.6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為11億元人民幣,資產負債率為73%。長期應收賬款為11.7億元人民幣,應付款也是這么多。從賬面上看,不但沒有問題,而且經營狀況很好。但實際上,2004年6月,中航油就已經在石油期貨交易上面臨3580萬美元的潛在虧損,仍追加了錯誤方向「做空」的資金,但在財務賬面上沒有任何顯示。由於陳久霖在場外進行交易,集團通過正常的財務報表沒有發現陳久霖的秘密。新加坡當地的監督機構也沒有發現,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還被評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這么大的一個漏洞就被陳久霖以做假賬的方式瞞天過海般的掩蓋了這么久,以至於事情的發生毫無徵兆。
(四)管理失控,監督虛無
中航油(新加坡)董事兼中航油集團資產與財務管理部負責人李永吉身,沒有審閱過公司年報。其次,即使李永吉想審閱年報,也有困難。因為身為海外上市公司董事,他英語不好,所以不能從財務報表中發現公司已經開始從事期權交易。莢長斌兼任中航油(新加坡)董事長及中航油集團總裁。他強調,由於中航油集團並沒有其他子公司在中國以外上市,所以董事的職責對他而言是不熟悉的。他指出,直到2004年11月30日,董事會一直都沒有對陳久霖有「真正的」管轄權。與李永吉一樣,莢長斌聲稱,語言障礙使得他對中航油(新加坡)缺乏了解和監管,而且,盡管身為中航油(新加坡)董事長,他的財務信息卻來自位於北京的中航油集團財務部。同時,由於監事會成員絕大多數缺乏法律、財務、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素養,監事會的監督功能只能是一句空話。而內部審計平時形同虛設,這種監管等於沒有。在經營過程中內部控制失效、董事會和監事會監督功能虛化、缺乏必要的內部審計,中航油的悲劇就這樣產生了。
三、思考
中航油事件給大型國有企業敲響了警鍾。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雖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已經引起企業的重視。中航油內部控制的失敗,更是引發了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新思考:
(一)必須健全管理機構,理清管理職責。
現代企業制度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導致經營管理者實質上擁有了企業控制權,由此管理者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監督評價自己,勢必產生濫用職權、牟取私利、獨斷專行等後果。對內部控制而言,一個積極、主動參與的董事會是相當重要的。如何實現董事會對經理人員的監督,是企業日常監督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只有發揮董事會的作用和潛能,股東及其他利益團體的利益才能真正受到保護。
(二)應從細節控制轉向風險管理。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可能脫離其賴以生存的環境及企業內外部的各種風險因素。制定風險管理目標是控制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企業要在整個組織內部制定協調一致的目標,找出企業關鍵性的風險因素,進行風險評估,設置關鍵控制點。由於有限的管理資源和可觀的控製成本,使得企業的精力不能放在所有的細枝末節上,所以,就要求董事會和管理層特別重視可能發生重大風險的環節,且將風險管理作為內控的最主要內容,從而提高決策者判斷、控制和駕馭風險的能力。
(三)應從關注內控建立轉向內控運行和評價。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設計內控時,也是花了相當大精力的,但在如何保證實施制度方面,卻缺乏應有的措施。因此,內控必須要有一個監督機制來促使它的執行。內部審計是企業自我獨立評價的一種活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本身在企業中不直接參與相關的經濟活動,處於相對獨立的位置,但同時又處在各項管理活動中,對企業內部的各項業務比較熟悉,對發生的事件比較了解。公司的內部審計直接對董事會負責,任何重要的審計決策都經董事會批准。這既保證了公司內部審計的相對獨立性,又保證了其權威性。在這樣的前提下,內審部門通過對內控的審查和評價,可以從中找出控制薄弱點,發現內部控制不盡完善和執行無力之處,進而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以監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執行。
(四)內控的對象應從基層轉向高管。
中航油事件的致命原因從根本上說是個人權力過大,缺乏對個人權力的有效制約和監管,使得個人凌駕於制度之上,制度得不到執行。一個表面看起來制度規章明確、組織健全、人員齊備、技術先進的內控或風險管理體系,其在實際運行中能否有效管理風險和防止重大損失的發生,關鍵在於高層領導在這個體系中所發揮的作用。這不僅因為他們是內控的首要責任主體和最基礎的推動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本身所擁有的絕對權力,所以高層領導必須納入到以相互檢查和權力制衡為基本原則的整個內控體系中,成為控制和約束的重要對象。否則,高層領導將具有超越內控約束的特殊權力,從而導致整個內控或風險管理機制形同虛設,從根本上喪失有效性。
Ⅳ 如何看待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這件事呢
12月27日,路透社爆出中石化暫停兩名高管的交易業務,原因據說是,在原油衍生品市場虧損數十億美元 。其中,該公司一季度虧損162.3億元,二季度虧損137.53億元。據中國石油方面稱,二季度虧損較一季度環比收窄,經營趨勢穩步向好。對此,我們認為,今年大環境不好,的確是導致中石油虧損的直接原因。 不過,中石油也並非所有業務板塊都出現虧損,中國石油的勘探與生產、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在上半年實現盈利,煉油與化工、銷售板塊則虧損巨大。
Ⅵ 中航石油為什麼便宜啊
可能是成本低的原因,還有可能是為了銷售目標年底做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