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華縣辛庄村南石油什麼時候開采
擴展閱讀
開通匯票系統多少費用 2025-02-07 05:48:02
迷你世界如何造鑽石機 2025-02-07 05:43:08

華縣辛庄村南石油什麼時候開采

發布時間: 2023-09-08 18:48:41

⑴ 中南海東部石油開采

中國海洋石油南海東部公司成立於1983年6月,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屬的四個地區油公司之一。負責南海東部東經113°10′以東、面積約13.1萬平方千米海域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生產業務,主要是珠江口盆地,授權全面執行該海域的對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協議。1996年產油量超過1000萬噸,1997年1297萬噸,發現油田和含油氣構造24個,探明優質儲量近5億噸,南海東部連續10年油氣產量超千萬立方米。2008年產量達到1200萬噸。
一、油氣歷史
1974年,開始海洋石油物探作業。
1976年,西沙群島永興島鑽探了南海第一口深探井——西永1井。
1983年,中國海洋石油南海東部公司成立。
1983年11月,恩平構造上鑽探對外合作第一口探井,發現第一個含油構造。
1984年,菲利普斯公司在西江24-3獲得第一口高產油井,發現西江24-3油田。
1985年8月,發現惠州21-1油田。
1987年,發現陸豐13-1油田。
1996年,原油產量超過1000萬噸,成為全國第四大油田。
1996年5月,流花11-1油田與美國阿莫科公司合作投產,成為當時我國海上最大對外合作油田。
1997年1月,與聖太非石油公司合作發現番禺4-2油田。
1997年6月,與菲利普斯公司和派克頓公司合作,我國第一口大位移井——南海西江24-3-A14井鑽探成功,標志著我國在鑽井上又一進步。
2005年12月,南海東部海域第一個自營開發的油田——陸豐13-1油田投產,證實了技術的提高。
2006年,通過與哈斯基公司的精誠合作,中國海上第一口水深超千米的探井——荔灣3-1-1井獲得成功。南海珠江口盆地荔灣深水天然氣構造的重大發現,填補了中國深水油氣發現的空白。該構造擁有約1000億立方米的探明儲量,大大增強了公司對中國海域深水勘探前景的信心。
2007年8月7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新加坡石油有限公司就26/18區塊簽訂產品分成合同,這是中國海油與新加坡石油的首度合作。據知,26/18區塊位於中國南海東部海域的珠江口盆地,區塊面積4961平方千米,水深85~200米。根據合同規定,在勘探期內,新加坡石油將在26/18區塊進行二維地震數據採集,並鑽探預探井。在勘探期內,新加坡石油將承擔全部的勘探費用。中國海油將有權參與合同區內所有商業油氣發現最多51%的權益。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勘探部總經理朱偉林先生表示,中國海域豐富的勘探潛力有著高度的吸引力,也正緣於此,我們才能不斷地迎來新老朋友,合作勘探中國海域的油氣資源。
2009年,陸豐13-1油田成為中國海油第一個因石油合同到期而回歸自營的油田。
二、惠州油田群
由惠州21-1油田、惠州26-1油田、惠州32-2油田、惠州32-3油田和惠州32-5油田形成惠州油田群。其中,惠州21-1油田於1985年8月發現,1990年9月投產。惠州26-1油田於1988年3月發現,1991年11月投產。惠州32-2油田於1990年12月發現,1995年6月投產。惠州32-3油田於1991年1月發現,1995年6月投產。惠州32-5油田於1996年9月發現,1999年2月投產。
2000年6月,惠州26-1北項目成功投產。
三、流花11-1油田
1987年發現流花11-1油田。
流花11-1油田是目前南中國海發現的最大的油田。該油田位於南中國海的珠江口盆地,在香港東南方向300米的水中。阿莫科於1985年從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獲得區塊29/04合同。經過初步勘探研究後,流花11-1A開鑽。測試產油量是每天2240桶重油。隨後進行的評價井鑽探流花11-1-3和流花11-1-4證實油儲量巨大,超過10億桶。1993年12月,科麥奇公司加入合作開發的隊伍,持有24.5%的股份,阿莫科也持有24.5%股份,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東部公司持有51%的股份。
1996年5月,流花11-1油田與美國阿莫科公司合作投產,成為當時我國海上最大對外合作油田。中外合作採用創7項世界第一、國際領先水平的開發生產技術。流花油田因此被世界海洋石油界譽為「國際海洋石油皇冠上的明珠」。
2003年7月24日,中國海油從跨國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和科麥奇手中接過油田所有權,隨即進行了機構重組,本部對油田作業的支持大大增強。同時,拓展管理思路、細化管理、強化成本控制、穩定骨幹隊伍等一系列措施得以實施。2004年,油田產量增加7.7%,生產時率提高至94.31%。2004年10月22日流花油田提前完成年度生產任務,產量甚至超過2001年生產高峰時期。與之對應的是,油田直接作業費減少3.9%,桶油成本降低10%,行政管理費壓縮到2003年的30%,並且逐年降低。
2006年5月17日,台風「珍珠」中心直襲流花11-1油田。在油田作業的「南海勝利」號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的6根錨鏈被台風刮斷,3根軟管斷裂,油艙破裂。油田被迫停產。中國海油自力更生,經過一年奮戰,流花油田提前成功復產,並取得7項創新成果,意味著中國人開始掌握深水油氣田設備維修技術,一舉打破了外國公司對世界深水工程領域的壟斷。

⑵ 甘肅慶陽的石油什麼時候開采

通過查詢相關資料顯示,甘肅慶陽的石油開采時間是2022年2月9號。根據慶陽發布的通知顯示甘肅慶陽的石油開采時間是2022年2月9號。甘肅慶陽可能在很多人看來,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市,但實際上它是我國境內主要的資源型城市,其坐擁40億噸石油,2360噸煤炭,還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憑借這些優勢慶陽市,近些年的發展也十分迅速,被稱為中國「小迪拜」。

⑶ 石油是什麼時候開始開採的啊

石油最初由於從地下自然冒出並且能夠燃燒而被發現。在古代西方人還不知道石油是何物時,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用它來燒飯和照明。早在公元1世紀,東漢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地理志》中就寫道:「高奴有洧水,可然」。「然」即「燃」,這里所說的「可燃水」,就是我們的祖先在對石油有了最初的認識後給予的一種稱謂。這是目前發現的關於石油的最早記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應用石油的國家。
我國地大物博,有龐大的石油儲量,是世界上的石油古國。從渤海灣到北部灣,從沿海到邊疆,都有石油儲藏。
900年前宋代著名學者沈括,對我國古代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知識方面提出了極其卓越的見解。他的見解比西歐學者最初認識到化石是生物遺跡要早四百年。有一次沈括奉命察訪河北西路時,發現太行山山崖間有很多螺蚌殼及如鳥卵之石,從而推斷這里原來是太古時代的海濱,是由於海濱的介殼和淤泥堆積而形成的,並根據古生物的遺跡正確地推斷出海陸的變遷。
1080年(元豐三年),沈括出知延州(今延安)。在任上他發現和考察了鹿延境內石油礦藏與用途。他說:「鹿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 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恫恫而出。土人以雉尾囊之,乃采入罐中。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
濃,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道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州石液』者是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從上面記載來看,沈括不僅發現了石油並且也知道了他的用途。雖然他當時所謂用途著重於煙墨製造,但他確預料到「此物後必大行於世」,這一遠見為今天所驗證。而今天我們所說「石油」二字也是他創始使用的,並寫了我國最早的一首石油詩:「二朗山下雪紛紛,旋卓穹廬學塞人化盡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沭陽塵。」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作了更為詳細的記載:「高奴縣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這里稱石油為「肥」,而不再認為是一種可燃的水,是在進一步認識的情況下對石油的又一命名。

古人還把石油稱為「石漆」。如《太平寰宇記》卷記載:「石漆,延壽城中有山,出泉注地,其水肥如牛汁,燃之如油,極明,但不可食。北方人謂石漆得水則愈熾也。」這里是以屬性(包括顏色、形態和用途)對石油進行命名。

石油在我國古代除了被稱作可燃水、肥、石漆外,還被稱為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石油」這個科技名詞首先由我國宋代科學家沈括提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並提出了「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的科學論斷。由於沈括定名准確,具有科學性,「石油」一詞一經確定就得到廣泛使用,後來諸多文獻中都使用了「石油」一詞。

⑷ 石油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問題一:石油的首次發現時間,地點? 石油(petroleum)這個名稱源於希臘語的petra (岩石)和oleum(油)。原油(crude oil),有時俗稱黑黃金,是一種粘稠的、黑棕色或綠色的液體。一種比較普遍的荒誕說法是:油本身是易燃的,而事實上是從油蒸發出來的氣體是易燃的。石油存在於地殼某些區域的上層。石油的另外一種叫法為石腦油(naphtha),來自於波斯語naft或nafátá(流動)。石油是由各種碳氫化合物所組成的復雜混合物,主要是烷烴鏈。不同的石油可能在外觀、成分、和純度上有些變化。石油是一個重要的「初級能源」,石油也是許多化學產品的原材料,包括溶劑、肥料、殺蟲劑和塑料等。
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宋沈括在其《夢溪筆談・駭志一》:「 ~延境內有石油,舊說 高奴縣 出脂水,即此也。」 明李時珍也有記載《本草綱目・石一・石腦油》:「石油所出不一。國朝正德末年, 嘉州 開鹽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近復開出數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於井爾。」最初用於照明。
當然,我們老祖先很可能早就知道此項東西,但文字記載最早為沈括。
第一口油井是中國在公元4世紀或更早的時期鑽探出來的。人們把鑽頭綁在竹竿上,打出的洞深達800英尺。當時油是用來蒸發鹽水並生產鹽。到公元10世紀,人們用竹管來連接油井和鹽泉。古代波斯人的碑文上記載了他們上層社會把石油用於制葯和照明。
在公元8世紀,新建的巴格達(伊拉克的首都)是用柏油來鋪設街道的,這些柏油是從該地域天然易採的石油中獲取的。公元9世紀,人們在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開發油田來生產石腦油。公元10世紀時地理學家Masudi和13世紀時馬克・波羅都曾記載了這些油田的情況,後者曾描述這些油井的產量可以裝數百隻船。
石油近代史始於1853年石油蒸餾工藝的發明。波蘭科學家阿格納斯・盧卡西維奇(Ignacy Lukasiewicz)通過蒸餾,從原油中得到了煤油。第二年,在靠近波蘭南部克羅斯諾(Krosno)的Bobrka發現了第一個「岩石油」礦,盧卡西維奇在Ulaszowice附近建造了第一家煉油廠(實際上是一家釀酒廠)。這些發明迅速地傳遍了世界各地,1861年Meerzoeff在巴庫的成熟油田上建造了第一家俄羅斯煉油廠。
1848年俄國工程師F.N. Semyenov在巴庫東北方的Aspheron半島開采了第一口現代油井。
20世紀50年代中期,煤仍舊是世界上首要的燃料,但油很快就取而代之。在1973年和1979年的能源危機之後,經常出現對石油供應的重大媒體報道,這使得人們意識到:作為一種經濟的能源,石油是一種最終將被耗盡的有限資源。當時大部分流行的預言都非常可怕,其中許多並沒有實現。作為燃料,石油的前景仍有爭議。今日美國報新聞(2004)報道:地下的石油儲備量只剩下40年。一些言論認為石油的總量是有限的,1970年的可怕預言只不過是被延期了而已。另一種言論則是技術上可以使廉價的碳氫化合物得以繼續生產,並且地球擁有巨大的以瀝青砂、瀝青田和油頁岩形式存在的非傳統石油儲備來源,這使得石油的使用在未來還能持續非常長的時間。
如今,大約90%的車輛燃料需求通過油來滿足。石油佔美國全部能源消費的40%,但卻僅占電力生產的2%。作為大量交通工具的便捷能源,以及作為許多工業化學品的基礎,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對石油的獲取成為引發幾次軍事沖突的一個主要因素,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波斯灣戰爭。世界上約80%的易開采儲備在中東,其中62.5%來自於5個 *** 國家:沙特 *** (12.5%)、 *** 聯合酋長國、伊拉克、卡達和科威特。美國只擁......>>

問題二:石油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西晉人司馬彪(公元?~306年)著《後漢書・郡國志》,對延壽縣(現今甘肅酒泉一帶)有如下記載:「縣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莒,注池為溝,其水有肥,如煮肉洎,永永,如不凝膏,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說明當時古人已經開始對石油表徵有所認識,並巳取之利用.這大概是最早利用石油的開始吧!
早在公元1 800多年前,漢代史學家班固著《漢書・地理志》,記有「高奴有洧水可燃」。描述了現今陝西延安一帶的延河支流洧水水面上見到的可燃物質。這也應該是最早發現石油的記載了!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宋沈括在其《夢溪筆談・雜志一》:「 ~延境內有石油,舊說 高奴縣 出脂水,即此也。」 明李時珍也有記載《本草綱目・石一・石腦油》:「石油所出不一。國朝正德末年, 嘉州 開鹽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近復開出數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於井爾。」最初用於照明。
當然,我們老祖先很可能早就知道此項東西,但文字記載最早為沈括。
第一口油井是中國在公元4世紀或更早的時期鑽探出來的。人們把鑽頭綁在竹竿上,打出的洞深達800英尺。當時油是用來蒸發鹽水並生產鹽。到公元10世紀,人們用竹管來連接油井和鹽泉。古代波斯人的碑文上記載了他們上層社會把石油用於制葯和照明。
在公元8世紀,新建的巴格達(伊拉克的首都)是用柏油來鋪設街道的,這些柏油是從該地域天然易採的石油中獲取的。公元9世紀,人們在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開發油田來生產石腦油。公元10世紀時地理學家Masudi和13世紀時馬克・波羅都曾記載了這些油田的情況,後者曾描述這些油井的產量可以裝數百隻船。
石油近代史始於1853年石油蒸餾工藝的發明。波蘭科學家阿格納斯・盧卡西維奇(Ignacy Lukasiewicz)通過蒸餾,從原油中得到了煤油。第二年,在靠近波蘭南部克羅斯諾(Krosno)的Bobrka發現了第一個「岩石油」礦,盧卡西維奇在Ulaszowice附近建造了第一家煉油廠(實際上是一家釀酒廠)。這些發明迅速地傳遍了世界各地,1861年Meerzoeff在巴庫的成熟油田上建造了第一家俄羅斯煉油廠。

問題三:石油開始成為重要能源是什麼時候 具體時間我不清楚,但可以給你些參考,高中歷史書上有關於石油的這些介紹:北周武帝以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石油用於照明,治病,潤滑,戰爭。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石油因為內燃機的發明而被大量使用,石油成為一種日益重要的新能源,所以,石油作為能源應該在1870年前後,應耿差不了多遠。
自從中國使用了內燃機開始,沒有油就沒有動力啊,新中國成立後,發現了好多大油田,如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等,石油開采量大大提高,石油開采能力大大提高,並逐步走向海外。

問題四:石油是怎麼來的? 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陸上的植物則一般形成煤。)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有機物與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下。在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它們逐漸轉化,首先形成臘狀的油頁岩,後來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則多空的岩層中。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地質學家將石油形成的溫度范圍稱為「油窗」。溫度太低石油無法形成,溫度太高則會形成天然氣。雖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為四至六千米。由於石油形成後還會滲透到其它岩層中去,因此實際的油田可能要淺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個條件:豐富的源岩,滲透通道和一個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層構造。

問題五:石油是怎麼來的?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 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公元1031-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石油或其附屬品的身影,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瀝青、塑料、纖維等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而我們日常所用的天然氣(液化氣)是從專門的氣田中產出的!通過輸氣管道和氣站再到各家各戶。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即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

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1.0 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87%)、氫(11%~14%),其餘為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3類。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三分之一。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問題六:中國石油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展起來的? 為了多元發展我國的石油工業,我國於1982年成立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983年7月,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成立。中國第三家國有丹油公司---中國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也於1997年1月成立。至此,我國石油石化工業形成了四家公司團結協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問題七:人類大規模利用石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1859年8月27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考級泰特斯維爾城的石油溪旁,埃德溫・德雷克(Edwin Drake)鑽的一口找油井湧出了油流。美國乃至國際上都把這件事看做世界石油工業的開端。
石油的利用發展歷程有不同劃分方式
一種是按石油產品的主要用途來劃分,國外有的學者劃分為:
(1)(燈用)煤油階段,從1859~1911年,到福特大規模生產汽車為止;
(2)汽油階段,汽車進入千家萬戶,使汽油成為主要石油產品,時間為1911~1945年;
(3)二戰後直到現在,石油化學工業大發展,成為石油化工階段。
一種是按油田開發的進程劃分為:
(1)近代工業初始階段,即一次採油(靠油井自然動力驅動)為主的階段,1859~1923年;
(2)注水二次採油階段,1924~1955年;
(3)強化採油階段,1956年以來。
一種是按石油市場的壟斷形成過程來劃分。
(1)1928年以前,出現了一個個國家內的石油壟斷;
(2)1928年開始形成「石油七姊妹」,對資本主義世界石油資源和石油市場的壟斷;
(3)1973年「七姊妹」壟斷的解體;
(4)1991年前蘇聯解體,世界統一石油市場形成,群雄並起。
還有一種用原油產量來劃分。
(1)1922年世界石油產量上1億噸,故1922年之前是世界石油工業初始階段;
(2)1922年到1960年,世界石油年產量突破10億噸,是第二階段;
(3)1960年到1979年,世界石油年產量首次超過30億噸,是急速上升的第三階段;
(4)1980年以後,世界石油產量在波動中緩慢增長,是第四階段。
再有一種按石油科學技術的發展來分期,理由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1)1859年到10世紀20年代是第一階段,是盲目勘探開採的階段;
(2)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初,世界石油工業經歷了第一次石油科技革命,其標志是地球物理技術的形成和二次採油技術的成熟。
(3)二戰以後到20世紀50年代,世界石油工業經歷了第二次採油技術的革命,其標志是計算機在石油工業中的廣泛應用,是數字化階段;
(4)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技術為代表,標志著第三次技術革命,石油工業進入了信息化時代。
以你的問題來看,人類大規模利用石油應該說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以汽油為主要石油產品,從此石油的產量也有了極為快速的增長。

問題八:石油最早是誰發現的? 王進喜。我國已有兩千多年利用石油的歷史。在古代我國石油主要用在五個方面:①用於照明;②用做潤滑劑;③用於醫葯;④用於軍事;⑤用於制墨等。但整體上我國古代石油科技的發展極其緩慢,對石油的開發與運用也只限於對現成原油的開采與使用,未能對石油的來源及其產生的地質條件進行研究。
「石油」一名是由宋朝科學家沈括在其論著《夢溪筆談》中最先正觸提出來的,並為後人所廣泛引用。據《夢溪筆談・卷二十四・雜志一》載:「~、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石油在沈括之前曾經歷過數種名稱,有石脂水、水肥、石漆等。
石油一名雖由沈括正式提出,但據考應不是其首創,似可能是民間的習慣稱法。疑與石油的產狀有關:「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夢溪筆談》),「自石岩流出,與泉水相雜」(《本草綱目》),故而形象稱之

問題九:石油會在什麼時候耗盡 現在全世界究竟有多少石油儲藏量?已經探明的大概為1萬1500億桶。雖然這比前兩年的估計數字增長了10%, 但以目前的開采速度計算,地球上的石油儲量只夠滿足全世界石油消費需要41年。
世界石油儲藏量主要分布在中東、拉美、歐洲、非洲、亞洲與北美。按儲量大小計算,前10個國家為沙地 *** 、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與中亞國家、墨西哥、美國與中國。其中沙地 *** 的探明儲量最大,佔世界總儲量的25%,可以開采90年以上。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則可分別開采100年以上,美國按目前的產量計算只能開采10年。
據美國能源部門估計,今後20年內,世界石油還能供求平衡,但20年後就要面臨缺油的局面。雖然中東仍是世界最大的供應者,波斯灣仍將供應全球石油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但是沙特已經有幾十年沒有發現新油田,很多舊油井已經灌水。
目前世界還沒有油荒,跨國石油公司正在西非、俄國與其他地方尋找新的油源。但從長遠看,世界越來越接近油源枯竭的日子。這一天可能在一兩代人的時間內到來。

⑸ 中國哪年開始開採石油

玉門油田是中國第一個工業油田。
1937年,中央地質調查所與顧維鈞的「中國煤油勘探公司」合作發現了玉門油田。
1939年開始工業化生產。

新中國的第一個工業油田是克拉瑪依油田。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瑪依黑油山1號井完鑽出油,

⑹ 石油是寶貴的財富,石油最早是什麼時候開發的

17:15:16

人類是什麼時候發現石油?

經過許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地質學家們得出了一個結論:石油作為一種能源,是由有機物經過長時間的壓縮和加熱沉澱而形成的。

也就是說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理解對石油是人類生活歷史上,地球裡面的海洋生物和海洋藻類在很長一段時間後的「身體」與後淤泥沉澱成沉積岩混合後,經過一系列的化學的自然變化,成為世界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

石油工業的初期發展可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煤油時期。一是汽油期(動力期)。煤油時代大約是1860~1900年,在此期間煤主要用於照明和作為家庭燃料。19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石油工業從勘探、生產、提煉、儲存和運輸發展到分銷。形成並快速發展了完整的產業鏈。

石油對於人類來說是人類非常寶貴的資源,人們通過勘探開發了各種各樣的石油產品。但同時石油也具有兩面性,這就需要我們合理使用積極方面,促進人類的不斷進步。

⑺ 中國石油什麼時候會開采完

70年代前後世界鬧能源危機...當時就說石油要枯竭了,只能開采30年...現在40年都過去了...現在已探明的儲量還可以開采35年...
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石油勘探還會有更多發現...再過30年...還是"只能供全世界開采30年"...
現在開發的只是淺層地表石油...更深的大量石油還未被發現...更不要說還有佔地球面積71%的海洋石油還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