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石油+火=爆炸
石油+火=爆炸? 這個不一定成立的吧 要爆炸,是要在小的空間內才會的吧。要是你在一個很寬的地方,那是肯定不會的了
⑵ 海上泄漏的石油為什麼不能燒掉
第一是海面的溫度太低,約20多度,而石油的著火點150度以上。
第二,石油並非易燃品。它裡面可燃燒的成分只有4成,其餘是瀝青、重油等不易燃的物質。通常石化工業里用裂解的辦法把不易燃的物質轉化成燃料,可使汽油、煤油的產率達到7成。但是汽油是易燃的,因此通常石油通過油輪運到煉油廠,而煉油廠卻要很靠近大城市等耗能地,這樣能降低運輸汽油的危險。
⑶ 石油(原油)是不是可燃物
石油是可燃物。
原油即石油,也稱「黑色金子」,習慣上稱直接從油井中開采出來未加工的石油為原油,它是一種由各種烴類組成的黑褐色或暗綠色黏稠液態或半固態的可燃物質。
石油產品是碳氫化合物,遇火或受熱很容易發生燃燒反應。油品的燃燒危險性大小可以用閃點、燃點和自燃點進行判斷。
(3)石油為什麼不能遇火擴展閱讀:
石油的特性:
一、易燃性
油品的閃點與燃點的產生需要外部火花,如果繼續增加油品的溫度,即使沒有火花,也會發生自燃。油品的閃點越低,油品的著火危險性越大。汽油和柴油均屬於遇到明火就會燃燒的油品。
二、易爆性
當油蒸氣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的混合比范圍時,發生爆炸。混合比范圍稱為爆炸極限。最低混合比稱為爆炸下限,最高混合比稱為上限。低於下限的火災將不會爆炸,也不會燃燒。當燃燒上限時,爆炸和燃燒往往交替發生在燃油火災中。
三、易蒸發
1公斤汽油蒸發約0.4立方米的汽油蒸氣。油蒸氣的比重一般在1.59-4之間,通常被困在低空中不循環或聚集在低地的空氣中。
四、易產生靜電
成品油Ω的電阻率一般在107~1013之間。我介於。加油站經營高電阻率成品油,電阻率越高,電導率越低,電荷積累能力越強。由電火花產生的4V以上靜態電壓已達到汽油蒸汽點火能量。影響靜電積聚的因素:環境空氣濕度、油流量、油壓、電導率。
五、流動性與膨脹性
油是一種流體,具有流動性。同時,與所有物質一樣,石油具有熱膨脹和冷收縮的特性。隨著溫度的升高,油量增大,壓力增大。溫度下降,體積縮小,壓力下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品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石油
⑷ 油為什麼不可以滅火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油不可以滅火是因為油
是可燃物。用油滅火只會使火燒得更大。
⑸ 石油屬於易燃品,為什麼開采時,還會在油井的上方點燃一把火
因為在石油開采時會產生有害氣體和可燃性氣體。為了防止可燃氣體爆炸,這些氣體需要就地燒掉。它燃燒是天然氣和有害氣體,在工業上被稱為「火炬放空燃燒」。它被稱為火炬,是重要油田、海上鑽井平台、煉油廠、化工廠、天然氣廠等的輔助工藝設施。採油工程是一種將石油和天然氣從井底提升到井口的工藝技術。油氣的上升可以依靠地層能量的自注入,也可以依靠人工補充能量。各種有效的修井措施可以消除油井經常出現的結蠟、出水、出砂等問題,保證油井的正常生產。這主要由石油相關性來解釋:
然而,中國起步較晚,火炬重建項目進展緩慢。並非所有的火炬全年都點燃。通過修改,正常生產時不允許點火,但只有在事故為空時才允許點火。
⑹ 石油可以用火點燃嗎
石油是一種化石燃料。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
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 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1/3。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⑺ 石油具有哪些火災危險性
石油一般具有以下火災危險性:
(1)易燃。石油產品尤其是輕質石油產品,很容易揮發,1千克汽油大約可以蒸發為0.4立方米的汽油蒸氣;往往是密度愈小的油品蒸發得愈快,在空氣中著火的溫度(閃點)也愈低,因此,火災危險性也愈大。
(2)易爆。石油蒸氣與空氣的混合氣,濃度達到一定值時,遇火即能爆炸,且爆炸范圍很大。爆炸濃度下限愈低的油品,發生爆炸的危險性愈大。如汽油的爆炸下限濃度(體積百分比)一般在1.58%~6.48%之間。當空氣中汽油蒸氣達到3%時,爆炸壓力所產生的壓力可達8.18千克/平方厘米,甚至達到8.35千克/平方厘米。
(3)易產生靜電。石油產品的電阻率一般在109~1016歐·米左右。當沿著管道流動與管壁摩擦或在運輸過程中受到震盪,與車、船罐壁沖擊時都會產生靜電。靜電的危害主要是靜電放電。如靜電放電產生的電火花能量達到或大於油品蒸氣的最小點火能量時,就會立即引起燃燒和爆炸。
(4)易沸騰突溢。儲存重質油品的油罐著火後,可能會引起油品沸騰突溢。燃燒的油品大量外溢,甚至從罐中猛烈地噴出,形成巨大的火柱,火柱可高達70~80米,順風方向噴射距離可達120米左右。燃燒的油罐一旦發生突溢現象,不僅造成撲救人員的傷亡,而且由於火場上的輻射熱大量增加,容易直接延燒鄰近的油罐,擴大災情。
(5)受熱膨脹。各種石油製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的體積,是隨著溫度的增高而膨脹的。如汽油溫度每增加37.8℃,其體積就膨脹6%。同時,蒸氣壓增高。所以儲存汽油的密封油桶,如果靠近高溫或日光曝曬,受熱膨脹,桶內壓力增加,會造成容器的膨脹。另一方面,當容器內熱油被冷卻時,又會造成油品體積收縮,使桶受壓,容器被大氣壓壓壞。這種熱脹冷縮的現象易損壞儲存容器,造成漏油現象。在火災現場附近的油桶受到火焰輻射和高熱時,如不及時冷卻,可能因膨脹爆裂增加火勢,擴大災害范圍。
⑻ 地心的溫度如此之高,為什麼石油不會燃燒
燃燒的三要素是:可燃物、可燃物和火源。在地殼深處是不能著火的,另外,深度不夠,溫度達到100米時降點火溫度的地溫上升3度,而石油會被埋在萬,上下這么井的凝結物含有低醇量。這時相遇,而從地下到地面,石油有冷卻現象和熱膨脹,所以石油不會像數流那樣高。由於受地球內部熱量的影響,地殼層與深度的增加呈線性關系,即地熱曲線,雖然各地情況不同,但平均約為3℃/100米。也就是深度增加100米,溫度增加3度左右。
我們根據地溫曲線計算,煤層是1000米,石油是10000米,那麼目前這個深度的石油形成溫度:300+25(平均表面溫度)=325度;煤層。30+25(平均表面溫度)=55度。別的不說,在這個溫度下,你認為煤層會被點燃嗎?雖然石油的形成溫度很高,但它不會被點燃,原因在下面討論。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