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缺氧石油裂解怎麼成酸氣了
擴展閱讀
什麼時間恢復資源 2025-02-06 17:04:12
石墨文檔怎麼獲取資源 2025-02-06 16:53:33

缺氧石油裂解怎麼成酸氣了

發布時間: 2023-09-12 13:03:03

㈠ 請問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在形成過程中的是怎樣變化的(化學變化)

你好。引用下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煤及煤的形成
1、煤的基本概念
煤是植物遺體經過生物化學作用和物理化學作用而轉變成的沉積有機礦產,是多種高分子化合物和礦物質組成的混合物。
2、成煤的五大條件
(1)物質條件 主要是成煤的原始植物,包括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 植物遺體大量堆積是成煤的物質條件 高等植物形成的煤叫腐植煤,低等植物形成的煤叫腐泥煤。 由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共同形成的煤叫腐植腐泥煤。 植物演化的5個階段 菌藻植物時代→→裸蕨植物時代→→蕨類和種子植物時代→→裸子植物時代→→被子植物時代 (2)堆積條件或環境條件 泥炭沼澤:常年積水,極其潮濕,內有大量植物生長、堆積,植物死亡後遺體被沼澤水覆蓋,並與氧呈半隔絕狀態,使植物遺體不至於完全氧化分解,經生物化學作用形成泥炭。 泥炭沼澤的形成取決於古植物、古氣候、古地理和大地構造4個條件。 沼澤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分為低位沼澤、高位沼澤、中位沼澤;濱海泥炭沼澤、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澤、紅樹林泥炭沼澤;草本泥炭沼澤、木本泥炭沼澤;淡水沼澤、半鹹水沼澤、鹹水沼澤等。 堆積方式(原地生成、異地生成)、形成泥炭的植物群落(高等植物、低等植物)、沉積環境(淺沼的、湖沼的、微鹹水的、鹹水的、富含鈣質的)和養分供給(富養分的、貧養分的)、PH值、細菌活動性、硫的供給、泥炭的溫度、氧化還原電位等因素決定了煤層原始特徵。 (3)溫度和壓力條件 溫度和壓力決定於埋藏深度 成煤應有一定的埋藏深度 煤化程度是煤受熱溫度和持續時間的函數。溫度越高,變質作用的速度越快。 (4)時間條件 漫長的地質年代[宙、代、紀、世、期] 一般需要幾千萬到幾億年的時間 (5)地質條件 地殼運動
3、成煤作用過程
植物→泥炭(腐泥)→褐煤→煙煤(長焰煤、氣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煤)→無煙煤 兩個階段 泥炭化作用(腐泥化作用):植物→泥炭(腐泥) 煤化作用 成岩作用:泥炭→褐煤; 變質作用:褐煤→煙煤、無煙煤
4、煤的組成
煤的元素組成:C、H、O、N、S、P 6種 煤中的礦物質: 按來源分為: 原生礦物質(成煤植物本身) 次生礦物質(成煤過程混入) 外來礦物質(採煤過程混入) 按性質分為: [1]粘土類礦物:高嶺石Al4[Si4O10](OH)8、水雲母K21Al2[(Si2Al)4O10](OH)2·nH2O [2]硫化物類礦物:黃鐵礦FeS2、白鐵礦FeS2 [3]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CaCO3等 [4]氧化物類礦物:石英SiO2 [5]硫酸鹽類礦物:石膏CaSO4·2H2O 煤的工業分析:水分、灰分、揮發分、固定炭 煤的元素分析:C、H、O、N、S
礦井瓦斯又稱天然氣
[1]礦井瓦斯的概念 礦井瓦斯是成煤過程中的一種伴生氣體,指煤礦井下以甲烷CH4為主的有害氣體的總稱。有時也單指甲烷CH4。 [2]礦井瓦斯形成的兩個時期 一是植物遺體形成泥炭的過程中形成瓦斯,屬於生物化學造氣期,生成的瓦斯易於排放,大部分逸散於大氣中。如: 3C6H12O6 (單糖)→2 C4H8O2 (丁酸)+2C2H4O2 (乙酸)+2H2O +2CH4 ↑ +4CO2 ↑ 二是由泥炭形成褐煤、煙煤和無煙煤時期形成甲烷,大部分存留於煤層中。 [3]礦井瓦斯的基本性質 無色無味氣體,比空氣輕,有很強的擴散性、可燃性和爆炸性。
石油
埋於海底地層深處的大量有機質在缺氧環境中,厭氣性細菌把有機質分解,最後形成石油 ,主要成分是有機物
三大化石燃料含有的主要元素是碳,故燃燒時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其中石油和天然氣中還含有氫,燃燒時還生成水。

㈡ 《缺氧》准備設計管道,這些管道該怎麼連接

缺氧管道怎樣銜接?怎樣設置比較合理?正式版發售後,不少玩家入了坑,這兒給萌新們帶來了「不萌什麼的路人」提供的缺氧管道布置圖文教育,不知道該如何設置的同學快來學習下吧。

強制裂解原理

強制裂解顧名思義就是符合特殊條件,把不夠溫度的液體直接無視導熱過程跳到了變化。就好像平時的過程是 石油+導熱=酸性天然氣,強制裂解的過程:石油+特殊條件=酸性天然氣。就舉個平時在原油區見到的例子。

可以看到深淵晶石溫度非常高,足以達到原油的裂解溫度。原油碰撞深淵晶石之後就直接裂解了,大家都知道深淵晶石導熱速度是非常慢,但是本身的溫度是非常高。通過特殊條件原油直接跳過導熱過程變成了石油。

㈢ 石油裂解的原理

採用比裂化更高的溫度(700~800℃,有時甚至高達1000℃以上),使具有長鏈分子的烴斷裂成各種短鏈的氣態烴和少量液態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