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熔斷什麼時候
擴展閱讀
ticpods是哪個公司產品 2025-02-06 13:11:58
庫存材料成本額是什麼 2025-02-06 12:55:46
修建房子有哪些費用 2025-02-06 12:43:29

石油熔斷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 2023-09-13 17:58:08

A. 學術話語"熔斷"作何解釋比如說「中國石油進口熔斷日益逼近」,望指教

熔斷機制源於物理電學,應用於股市
所謂熔斷機制,簡單來說,就是指在股票交易中,當價格波幅觸及所規定的水平時,交易隨之停止一段時間的機制。熔斷機制的主要目的是給市場一個冷靜期,讓投資者充分消化市場信息,防止市場或某一產品非理性的大幅波動,特別防止市場大幅下跌甚至發生股災,以維護市場的穩定。
因此,本句可理解為當中國石油進口量達到一定時,國家會管控,暫緩進口,穩定市場。

B. 石油會在什麼時候耗盡

現在全世界究竟有多少石油儲藏量?已經探明的大概為1萬1500億桶。雖然這比前兩年的估計數字增長了10%, 但以目前的開采速度計算,地球上的石油儲量只夠滿足全世界石油消費需要41年。

世界石油儲藏量主要分布在中東、拉美、歐洲、非洲、亞洲與北美。按儲量大小計算,前10個國家為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與中亞國家、墨西哥、美國與中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的探明儲量最大,佔世界總儲量的25%,可以開采90年以上。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則可分別開采100年以上,美國按目前的產量計算只能開采10年。

據美國能源部門估計,今後20年內,世界石油還能供求平衡,但20年後就要面臨缺油的局面。雖然中東仍是世界最大的供應者,波斯灣仍將供應全球石油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但是沙特已經有幾十年沒有發現新油田,很多舊油井已經灌水。
目前世界還沒有油荒,跨國石油公司正在西非、俄國與其他地方尋找新的油源。但從長遠看,世界越來越接近油源枯竭的日子。這一天可能在一兩代人的時間內到來。

C. 暴跌後迅速回暖,魔幻的「原油價格戰」

我們又見證了一歷史性時刻的發生。

3月9日,美股開盤暴跌,標普500指數開盤不久,指數一度狂跌7%,觸發第一級熔斷機制。截至收盤當日,納斯達克、標普500、道瓊斯跌幅分別為7.29%、7.60%、7.79%,其中跌幅最大的道指從開盤價的24,992.36美元一路下跌,至股市收盤時價格為23,851.02美元,跌額超2000點。

沙特阿美和沙特TASI指數在3月10日一開盤就開始反彈,回歸到30里呈上漲趨勢,目前沙特阿美每股31里。雖然一天的反彈不足以說明什麼,但可以看出,全世界的投資者對石油價格回歸正常的信心很高。

或許在資本市場眼裡,沙特和俄羅斯之間的這場「戰爭」,就像拌嘴的倆口子,當下氣氛嚴肅,甚至還影響到了村裡的氛圍。不過支持者和旁觀者普遍認為,鬧過脾氣後的沙特會與俄羅斯重歸於好,只是「鬧別扭」的時間長短而已。不過現在全球金融秩序儼然來到一個新的轉折點,疫情和油價帶來的雙重沖擊將再次令全球市場生變。

文/甘芳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沙特石油什麼時候會被抽空枯竭

石油又稱原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的液體。地質研究表明,石油的形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老的達5億年之久。

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按照這個理論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實際上,這個假說並不成立,原因是即使把地球所有的生物都轉化為石油的話,成油量與地球上探明的石油儲量相差過大。

石油的儲量分布是不均衡的,全世界主要的石油產地是中東。因為什麼樣的地方就出產什麼,也是有規律的。能種莊稼的地底下一般是不會有石油的;有石油的,常常是中東那樣的不毛之地。千百萬年下來,大地形成一個現在這樣的不均衡的地貌,因此出產的資源也不均衡。

中東地區其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給石油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同時,中東地形和其他地區相比,相對低矮,形成盆地狀態,這也讓石油容易累積其中,另外中東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泄露揮發,這三大因素也是中東石油豐富的原因所在。但石油真正形成的原因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完全合理的解釋。

根據2019年的數據,阿拉伯半島最大的國家沙特的石油儲量為2665億桶,探明儲量佔全球16%,列居世界第二,第一名是委內瑞拉,2965億桶,比沙特多300億桶。但是探明儲量和可開采儲量是不同的,某些地方因為成本和技術的原因,並不值得大規模開采。然而,沙特的大型及超大型油田多數是在1936-1970年之間發現的,此後並未發現在規模上可相提並論的新油田。因此,儲量的隱含增長肯定是源自對現有可采儲量預估的提高。

目前沙特沙特各個油田的產量情況和可開采儲量預估都是國家機密,僅有一小部分內部人士知曉,外界無法加以測試或驗證到底有多少,因此眾說紛紜。在原油市場上,專業油市分析師一般都不會通過預估沙特產量和儲量何時開始滑坡來預判原油漲跌趨勢。現在沙特每天大約開采1000萬桶以上的原油,每年約45-50億桶,按探明儲量計算大概可以維持60-70年。

但按照華爾街許多投資機構的內部分析報告,普遍認為沙特的石油將在20年左右的時間耗盡。近年沙特政府也是對極度依賴原油的現狀比較憂慮,怕出現委內瑞拉這樣的情況。2016年政府提出的沙特願景2030,對政治、經濟、文化、 社會 等進行全面改革。經濟層面,削弱對原油出口依賴,發展多元化經濟,包括2019年進行的沙特阿美IPO,為經濟轉型提供財務支持,志在改善經濟結構,不過要想在短時間內轉變談何容易,這幾年看到的成效並不理想。

這主要是因為石油極度關聯美元,沙特必須遵循美國的全球戰略,包括石油的定價、供給實際上都是受美國的戰略利益所左右。美國並不想沙特擺脫單純依賴石油產業的境況,以更好控制石油資源進而維護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經貿體系。比如最近拜登上台後重新制定了中東戰略,在推進石油價格上漲的同時,一方面和沙特敵對的葉門、伊朗緩和關系,一方面又重提兩年前的王儲密令殺害政敵事件來敲打沙特政府。

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很多人都擔心,若是石油用完了沒有石油可用了,很多用油的機器豈不是就不能正常工作了。靠石油工作的機器豈不是就不能正常運行了?

還有就好比我們經常用的車輛,大部分都是燒汽油的,沒有了石油是不是車也不能動了 呢。

不得不說這個擔心還是有必要的,必須要未雨綢繆呀。

那麼,現在已經探明的地球上的石油到底有多少呀?探明的石油能夠人類用多久的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專家已經算過了。

目前已知的是世界石油儲量有1.7萬億桶,沙特的石油儲備量並不是排在第一位。

排在第一的竟然是委內瑞拉,事實上我們知道委內瑞拉這個國家,大部分人也都是通過美國知道的,因為美國對這個國家很有意見!

沒有有好幾次向和委內瑞拉開戰,委內瑞拉不像沙特,沙特就像是美國的附屬國,所以,美國對沙特還是很夠意思的。

當然了美國能夠從沙特得到更多的好處。

一般石油儲備量多的國家,美國都是會插一手的,最後這些國家都聽美國的話。委內瑞拉不想聽美國的,所以,他們一直被美國敵視!

既然說委內瑞拉石油儲備量世界第一,那麼,它們國家到底有多少石油儲備呢?

目前為止委內瑞拉已經探明的石油儲備量有3030億桶。

沙特的石油儲備量也就是2970億桶排名世界第二,事實上他們只比委內瑞拉少一點,但是,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輸出,目前絕對是全世界第一的。

加拿大探明是有1670億桶、伊朗探明的是有1550億桶、伊拉克是有1470億桶……。

其它的國家都有,但是,數量就不是太多了。

那麼,已經探明的這些世界上的石油儲備量,能夠人類用多久的呢?

蘇聯專家估計的是,人類還能用50年的時間。可是,一定要清楚這個50多年的時間是已經探明的石油儲備量。

其實還有很多國家,可能存在更多的石油儲備,或者是人家探明了根本就沒有外報,剩的會被人惦記。

總之,石油的儲備量肯定是很多的。

至少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儲備量沒有探明的還有很多,人家現在根本不著急,先把已經探明的給用了再說。

所以說石油儲備目前探明的也許只是九牛一毛。至少我們這一代人甚至是下一代人,幾乎是不用擔心石油會用完的。

世界上的鑽石儲存量也是很多,但是,人家不開發,每年只開發一點,就是為了保證鑽石的價格。

事實上石油和鑽石是差不多的,物以稀為貴,只有說儲備量少了,才能賣個高價格。所以說世界上的石油儲備,肯定是比目前探明的要大很多的。不要忘記,地區四分之三是海洋,海洋底下說不定有大量的石油儲備呢?

總之,這個基本上是不用我們擔心的,只管用就可以了,是用不完的。

沙特人都很豪,每年會給民眾發很多錢,我們知道的是他們是一個很富有的國家,他們之所以富有就是因為他們擁有大量的石油。

若是沒有石油支撐了,沙特估計吃飯都是會成問題的。

正如我們熟知的沙特的腹地內,基本上都是沙漠,而且工業基礎十分的薄弱。若是,沒有了石油沙特就豪不起來了。

很多人都很關心,沙特的石油是不是有開采枯竭的時候。若是按照目前的速度開采,多少年可以開采完畢呢?

目前探明的是世界石油儲量有1.7萬億桶,沙特的石油儲備量排在世界第二位。

知道石油儲備第一的國家是哪裡嗎?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已經探明的石油儲備量有3030億桶,全世界排名第一位。

沙特的石油儲備量為2970億桶,全世界排名第二。

加拿大是1670億桶、伊朗是1550億桶、伊拉克是1470億桶……。

至於說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多久能夠抽空用完?

按照目前他們開採的進度,還是可以算出來的。現在沙特每天開採石油1300萬桶/天,也就是每年最多47億桶。

若是一直按照這個速度開采,沙特可采儲量會在56年後耗盡。

也就是說沙特的石油黃金時間還有50多年。

不過大家一定要清楚,這是說的沙特石油已知情況下的儲備量,相信沙特還有更多的石油沒有被開采。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大部分人,在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看到沙特石油被開采完的。

也許,他們國家沙漠下面還有更多未被探明的石油。

其實世界上很多國家,早就探討過石油可以用多少年了。

俄羅斯媒體之前報道說,石油還可以供人類使用50年的時間。

當然了這也是說的在已經探明的石油儲備量的情況下,可以使用50多年。其實還有大量的石油儲備,有可能是沒有被探明的。

海洋中深海里是不是有石油儲備呢?

這個都是目前不清楚的,總之,每一個有大量石油的國家,都是不擔心這個問題。他們最關心的,就是把已經發現的石油開采出來,賣出去畢竟石油在地下,若是你不開采,就有可能會流動到相鄰的國家,被相鄰的國家開采走。

當然了也有很多人,都在擔心石油用完怎麼辦?

已知的是擔心石油要用枯竭的國家,現在都開始考慮用新能源來代替石油了,是不是真的可以代替石油,這個還需要繼續研究。

總之,目前來看50年內時候可能是用不完的。也許在這50年的時間里,會有更多的石油被探明。

總之,我們這一代人肯定是看不到沙特石油用完的這一幕了。

E. 世界上石油什麼時候枯竭

石油是必然會枯竭的。石油屬於非再生資源,科學家預計在21世紀50年代,石油就不能供應人類的使用了。石油應用范圍廣泛影當今人類的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我們必需要找到替代能源,如今世界很多國家採取國家石油應急儲備,例如美國,自己的石油十分豐富,但卻極少開采,就是為了應對石油枯竭對本國經濟帶來不利,長遠的目光啊。他為什麼要打擊伊拉克,為什麼對以色列進行扶持。本質上就是為了石油資源。 要始終記住,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它必然會枯竭。而今,取代石油的此生產品例如汽油等燃料都可以通過在植物中提純。但是成本高,而且例如航空油在植物的中提取的純度不夠。所以石油的威脅我們國家的利益,一旦有一天石油的供給小於我們的需要,我們又沒有找到替代,必然要為其付出深重的代價。 此外,今年的糧食價格的提高也與石油有關,由於美國的改變的能源方式,從糧食中提純,造成糧食的供求變化,糧食價格飛漲。 石油啊,石油啊,以後我們子孫看見你的時候或許就在博物館了吧! 或者,我們自己在數億年後,自己也變成石油了吧!

求採納

F. 石油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問題一:石油的首次發現時間,地點? 石油(petroleum)這個名稱源於希臘語的petra (岩石)和oleum(油)。原油(crude oil),有時俗稱黑黃金,是一種粘稠的、黑棕色或綠色的液體。一種比較普遍的荒誕說法是:油本身是易燃的,而事實上是從油蒸發出來的氣體是易燃的。石油存在於地殼某些區域的上層。石油的另外一種叫法為石腦油(naphtha),來自於波斯語naft或nafátá(流動)。石油是由各種碳氫化合物所組成的復雜混合物,主要是烷烴鏈。不同的石油可能在外觀、成分、和純度上有些變化。石油是一個重要的「初級能源」,石油也是許多化學產品的原材料,包括溶劑、肥料、殺蟲劑和塑料等。
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宋沈括在其《夢溪筆談・駭志一》:「 ~延境內有石油,舊說 高奴縣 出脂水,即此也。」 明李時珍也有記載《本草綱目・石一・石腦油》:「石油所出不一。國朝正德末年, 嘉州 開鹽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近復開出數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於井爾。」最初用於照明。
當然,我們老祖先很可能早就知道此項東西,但文字記載最早為沈括。
第一口油井是中國在公元4世紀或更早的時期鑽探出來的。人們把鑽頭綁在竹竿上,打出的洞深達800英尺。當時油是用來蒸發鹽水並生產鹽。到公元10世紀,人們用竹管來連接油井和鹽泉。古代波斯人的碑文上記載了他們上層社會把石油用於制葯和照明。
在公元8世紀,新建的巴格達(伊拉克的首都)是用柏油來鋪設街道的,這些柏油是從該地域天然易採的石油中獲取的。公元9世紀,人們在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開發油田來生產石腦油。公元10世紀時地理學家Masudi和13世紀時馬克・波羅都曾記載了這些油田的情況,後者曾描述這些油井的產量可以裝數百隻船。
石油近代史始於1853年石油蒸餾工藝的發明。波蘭科學家阿格納斯・盧卡西維奇(Ignacy Lukasiewicz)通過蒸餾,從原油中得到了煤油。第二年,在靠近波蘭南部克羅斯諾(Krosno)的Bobrka發現了第一個「岩石油」礦,盧卡西維奇在Ulaszowice附近建造了第一家煉油廠(實際上是一家釀酒廠)。這些發明迅速地傳遍了世界各地,1861年Meerzoeff在巴庫的成熟油田上建造了第一家俄羅斯煉油廠。
1848年俄國工程師F.N. Semyenov在巴庫東北方的Aspheron半島開采了第一口現代油井。
20世紀50年代中期,煤仍舊是世界上首要的燃料,但油很快就取而代之。在1973年和1979年的能源危機之後,經常出現對石油供應的重大媒體報道,這使得人們意識到:作為一種經濟的能源,石油是一種最終將被耗盡的有限資源。當時大部分流行的預言都非常可怕,其中許多並沒有實現。作為燃料,石油的前景仍有爭議。今日美國報新聞(2004)報道:地下的石油儲備量只剩下40年。一些言論認為石油的總量是有限的,1970年的可怕預言只不過是被延期了而已。另一種言論則是技術上可以使廉價的碳氫化合物得以繼續生產,並且地球擁有巨大的以瀝青砂、瀝青田和油頁岩形式存在的非傳統石油儲備來源,這使得石油的使用在未來還能持續非常長的時間。
如今,大約90%的車輛燃料需求通過油來滿足。石油佔美國全部能源消費的40%,但卻僅占電力生產的2%。作為大量交通工具的便捷能源,以及作為許多工業化學品的基礎,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對石油的獲取成為引發幾次軍事沖突的一個主要因素,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波斯灣戰爭。世界上約80%的易開采儲備在中東,其中62.5%來自於5個 *** 國家:沙特 *** (12.5%)、 *** 聯合酋長國、伊拉克、卡達和科威特。美國只擁......>>

問題二:石油是什麼時候發現的 西晉人司馬彪(公元?~306年)著《後漢書・郡國志》,對延壽縣(現今甘肅酒泉一帶)有如下記載:「縣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莒,注池為溝,其水有肥,如煮肉洎,永永,如不凝膏,燃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說明當時古人已經開始對石油表徵有所認識,並巳取之利用.這大概是最早利用石油的開始吧!
早在公元1 800多年前,漢代史學家班固著《漢書・地理志》,記有「高奴有洧水可燃」。描述了現今陝西延安一帶的延河支流洧水水面上見到的可燃物質。這也應該是最早發現石油的記載了!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宋沈括在其《夢溪筆談・雜志一》:「 ~延境內有石油,舊說 高奴縣 出脂水,即此也。」 明李時珍也有記載《本草綱目・石一・石腦油》:「石油所出不一。國朝正德末年, 嘉州 開鹽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近復開出數井,官司主之,此亦石油,但出於井爾。」最初用於照明。
當然,我們老祖先很可能早就知道此項東西,但文字記載最早為沈括。
第一口油井是中國在公元4世紀或更早的時期鑽探出來的。人們把鑽頭綁在竹竿上,打出的洞深達800英尺。當時油是用來蒸發鹽水並生產鹽。到公元10世紀,人們用竹管來連接油井和鹽泉。古代波斯人的碑文上記載了他們上層社會把石油用於制葯和照明。
在公元8世紀,新建的巴格達(伊拉克的首都)是用柏油來鋪設街道的,這些柏油是從該地域天然易採的石油中獲取的。公元9世紀,人們在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開發油田來生產石腦油。公元10世紀時地理學家Masudi和13世紀時馬克・波羅都曾記載了這些油田的情況,後者曾描述這些油井的產量可以裝數百隻船。
石油近代史始於1853年石油蒸餾工藝的發明。波蘭科學家阿格納斯・盧卡西維奇(Ignacy Lukasiewicz)通過蒸餾,從原油中得到了煤油。第二年,在靠近波蘭南部克羅斯諾(Krosno)的Bobrka發現了第一個「岩石油」礦,盧卡西維奇在Ulaszowice附近建造了第一家煉油廠(實際上是一家釀酒廠)。這些發明迅速地傳遍了世界各地,1861年Meerzoeff在巴庫的成熟油田上建造了第一家俄羅斯煉油廠。

問題三:石油開始成為重要能源是什麼時候 具體時間我不清楚,但可以給你些參考,高中歷史書上有關於石油的這些介紹:北周武帝以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石油用於照明,治病,潤滑,戰爭。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石油因為內燃機的發明而被大量使用,石油成為一種日益重要的新能源,所以,石油作為能源應該在1870年前後,應耿差不了多遠。
自從中國使用了內燃機開始,沒有油就沒有動力啊,新中國成立後,發現了好多大油田,如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等,石油開采量大大提高,石油開采能力大大提高,並逐步走向海外。

問題四:石油是怎麼來的? 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陸上的植物則一般形成煤。)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有機物與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下。在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它們逐漸轉化,首先形成臘狀的油頁岩,後來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則多空的岩層中。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地質學家將石油形成的溫度范圍稱為「油窗」。溫度太低石油無法形成,溫度太高則會形成天然氣。雖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為四至六千米。由於石油形成後還會滲透到其它岩層中去,因此實際的油田可能要淺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個條件:豐富的源岩,滲透通道和一個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層構造。

問題五:石油是怎麼來的?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最早提出″石油″一詞的是公元977年中國北宋 編著的《太平廣記》。正式命名為″石油″是根據中國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公元1031-1095)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根據這種油《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詞出現之前,國外稱石油為″魔鬼的汗珠″、″發光的水″等,中國稱″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石油或其附屬品的身影,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潤滑油、瀝青、塑料、纖維等還有很多!這些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而我們日常所用的天然氣(液化氣)是從專門的氣田中產出的!通過輸氣管道和氣站再到各家各戶。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兩種說法:①無機論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漿中形成的;②有機論即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紅、金黃、墨綠、黑、褐紅、甚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含的越高顏色越深。原油的顏色越淺其油質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車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一種非碳氫化合物)。

石油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天然氣是以氣態的碳氫化合物。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1.0 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87%)、氫(11%~14%),其餘為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3類。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三分之一。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問題六:中國石油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展起來的? 為了多元發展我國的石油工業,我國於1982年成立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983年7月,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成立。中國第三家國有丹油公司---中國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也於1997年1月成立。至此,我國石油石化工業形成了四家公司團結協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問題七:人類大規模利用石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1859年8月27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考級泰特斯維爾城的石油溪旁,埃德溫・德雷克(Edwin Drake)鑽的一口找油井湧出了油流。美國乃至國際上都把這件事看做世界石油工業的開端。
石油的利用發展歷程有不同劃分方式
一種是按石油產品的主要用途來劃分,國外有的學者劃分為:
(1)(燈用)煤油階段,從1859~1911年,到福特大規模生產汽車為止;
(2)汽油階段,汽車進入千家萬戶,使汽油成為主要石油產品,時間為1911~1945年;
(3)二戰後直到現在,石油化學工業大發展,成為石油化工階段。
一種是按油田開發的進程劃分為:
(1)近代工業初始階段,即一次採油(靠油井自然動力驅動)為主的階段,1859~1923年;
(2)注水二次採油階段,1924~1955年;
(3)強化採油階段,1956年以來。
一種是按石油市場的壟斷形成過程來劃分。
(1)1928年以前,出現了一個個國家內的石油壟斷;
(2)1928年開始形成「石油七姊妹」,對資本主義世界石油資源和石油市場的壟斷;
(3)1973年「七姊妹」壟斷的解體;
(4)1991年前蘇聯解體,世界統一石油市場形成,群雄並起。
還有一種用原油產量來劃分。
(1)1922年世界石油產量上1億噸,故1922年之前是世界石油工業初始階段;
(2)1922年到1960年,世界石油年產量突破10億噸,是第二階段;
(3)1960年到1979年,世界石油年產量首次超過30億噸,是急速上升的第三階段;
(4)1980年以後,世界石油產量在波動中緩慢增長,是第四階段。
再有一種按石油科學技術的發展來分期,理由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1)1859年到10世紀20年代是第一階段,是盲目勘探開採的階段;
(2)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初,世界石油工業經歷了第一次石油科技革命,其標志是地球物理技術的形成和二次採油技術的成熟。
(3)二戰以後到20世紀50年代,世界石油工業經歷了第二次採油技術的革命,其標志是計算機在石油工業中的廣泛應用,是數字化階段;
(4)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技術為代表,標志著第三次技術革命,石油工業進入了信息化時代。
以你的問題來看,人類大規模利用石油應該說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以汽油為主要石油產品,從此石油的產量也有了極為快速的增長。

問題八:石油最早是誰發現的? 王進喜。我國已有兩千多年利用石油的歷史。在古代我國石油主要用在五個方面:①用於照明;②用做潤滑劑;③用於醫葯;④用於軍事;⑤用於制墨等。但整體上我國古代石油科技的發展極其緩慢,對石油的開發與運用也只限於對現成原油的開采與使用,未能對石油的來源及其產生的地質條件進行研究。
「石油」一名是由宋朝科學家沈括在其論著《夢溪筆談》中最先正觸提出來的,並為後人所廣泛引用。據《夢溪筆談・卷二十四・雜志一》載:「~、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石油在沈括之前曾經歷過數種名稱,有石脂水、水肥、石漆等。
石油一名雖由沈括正式提出,但據考應不是其首創,似可能是民間的習慣稱法。疑與石油的產狀有關:「生於水際砂石,與泉水相雜」(《夢溪筆談》),「自石岩流出,與泉水相雜」(《本草綱目》),故而形象稱之

問題九:石油會在什麼時候耗盡 現在全世界究竟有多少石油儲藏量?已經探明的大概為1萬1500億桶。雖然這比前兩年的估計數字增長了10%, 但以目前的開采速度計算,地球上的石油儲量只夠滿足全世界石油消費需要41年。
世界石油儲藏量主要分布在中東、拉美、歐洲、非洲、亞洲與北美。按儲量大小計算,前10個國家為沙地 *** 、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與中亞國家、墨西哥、美國與中國。其中沙地 *** 的探明儲量最大,佔世界總儲量的25%,可以開采90年以上。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則可分別開采100年以上,美國按目前的產量計算只能開采10年。
據美國能源部門估計,今後20年內,世界石油還能供求平衡,但20年後就要面臨缺油的局面。雖然中東仍是世界最大的供應者,波斯灣仍將供應全球石油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但是沙特已經有幾十年沒有發現新油田,很多舊油井已經灌水。
目前世界還沒有油荒,跨國石油公司正在西非、俄國與其他地方尋找新的油源。但從長遠看,世界越來越接近油源枯竭的日子。這一天可能在一兩代人的時間內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