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緬甸的石油來自什麼海峽
擴展閱讀
古代花椒什麼價格 2025-02-06 06:31:50
石油路下車怎麼走 2025-02-06 06:24:42

緬甸的石油來自什麼海峽

發布時間: 2023-09-15 10:06:39

『壹』 世界上著名的海峽和運河都有哪些

1、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緬甸海里的東南狹長海域、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道,西岸是印度尼西亞所屬的的蘇門答臘島,東岸是西馬來西亞和泰王國的南部,面積為65000㎞²。

海峽長度為800千米,狀似漏斗,其南口寬只有65千米,向北漸寬,到印度尼西亞的沙璜市和泰王國南部的克拉地峽之間的北口已寬達249千米。

馬六甲海峽因在馬來亞海岸上的貿易港口馬六甲(Melaka,原稱Malacca)而得名,該城在16和17世紀時是重要的港埠。

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蘇伊士的南面。蘇伊士運河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島變成非洲大陸,埃及橫跨亞非,西南亞、東北非以及南歐的貿易更繁忙。

『貳』 中國要在緬甸修建石油管道

由於中緬間的關系「微妙」,管道已經閑置了兩年

一條貫穿緬甸全境通往中國西南地區總長達到770公里的新輸油管線即將開通,這也標志著一條新的石油貿易線路的出現。

知情人士說,雙方正在努力協商最終的條款並簽署合同。他說:「我不確定最終的條款什麼時候可以完成,但是可能幾天後或者4月初就可以達成了。」

報道稱,這條輸油管線的日輸油能力為40萬桶,這相當於中國日石油進口總量的5%。中石油同緬甸方面就輸油協議達成一致後,雲南境內的煉油廠就可開工運轉。

中石油計劃今年6月在雲南開始試生產,這一項目也是為了擴大解決中國西南部燃油短缺的問題。一名官員表示,在此之前,為了給新的煉油廠儲備提供一個月的燃料,中石油預計還會另外購買700萬桶原油。

報道稱,雖然協議還沒有最終簽署,但是緬甸境內的輸油管道已經開始啟動。路透社船運數據顯示,運油船United Dynamic號運載100萬桶原油離開南印度洋海岸,本周預計將到達緬甸皎漂港。

國內油價現狀:燃油短缺,價格不斷上漲

油價的節節上漲早已成為了街頭坊里閑聊的熱門話題,對於普通車主而言,這也許只是個涉及每月用車開支增加多少的家庭預算,然而對於中國汽車產業和汽車企業而言,一個異常嚴峻的生存考驗正疾步而來。根據相關權威部門的預算,國內燃油價格近期內還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並且由於海外原油資源的日益短缺以及油價的上漲,在未來若干年內行情將是只漲不跌,此外中國油價在燃油稅、與海外接軌等因素影響下,漲幅和頻次都將高於海外。

『叄』 緬甸有石油嗎

緬甸有石油,緬甸礦藏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鎢、錫、鉛、銀、鎳、銻、金、鐵、鉻、玉石等。石油是緬甸重要的經濟資源之一,戰前,石油是緬甸最大的礦業,最高年產量約100萬噸。
石油分布於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仁安羌、稍埠、新固、仁安佳、蘭約、敏布、帕蘭永、約達亞、丹岱、畢道彬、仁安馬、英道、延別鳥以及實兌南部諸島。1960後,又陸續在阿亞多、棉昂、卑謬、瑞卑達、曼、力班多等地發現石油。

『肆』 跪求我國石油運輸管道的幾條線路

目前,中哈石油運輸管道已經投入使用。這不僅為中國提供了長期、穩定的陸路能源供應,還使中哈俄三國的石油管道運輸體系得以聯網,為中國和中亞、俄羅斯的能源合作關系奠定了基礎。中哈輸油管線和中俄泰納線,每年至少可以為中國提供4000萬t原油,這大大提高了我國石油進口來源和運輸通道的多元化。下面列出我國周邊頗受關注的一些潛在的石油運輸線路。 5.1 南亞 (1)瓜達爾港工程輸油線路:從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通往中國新疆 瓜達爾港油管全部都在巴基斯坦境內,不經過第三國,距離中國西部邊境的距離較短。瓜達爾港處在波斯灣海口,距離中東產油區非常近,這條油管能使中國直接獲得中東和海灣地區的石油。 (2)中緬天然氣管線:雲南昆明—緬甸瑞麗—時兌港 緬甸是世界第十大天然氣儲藏國,中緬天然氣管線可使來自中東的石油避開馬六甲海峽,在到達緬甸後經陸路運到中國雲南。該路徑比中國按傳統方式通過馬六甲海峽將原油運抵湛江提煉後再運往其他地方至少能減少1200km路程,而且要相對安全得多。由於這條管道處在氣候溫和地區,比起中哈石油管道的鋪設要相對容易。雲南省若能以引進中緬輸油管道為由,建設相配套的石化基地,那麼,西南內陸地區將率先擁有以石油煉制為龍頭、石化一體的世界級石化基地。 (3)IPI油管:伊朗—巴基斯坦—印度 設計中的IPI管線全長2775km,要經過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等不安定地區,此外還要翻山過海(翻越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通過阿拉伯海),成本可能相當高。2005年,巴基斯坦和印度曾一致同意在2007年年中前開始建造投資70億美元的IPI天然氣管道,以便確保首批伊朗天然氣可以在2010年前開始輸往巴印兩國。 5.2 中亞 計劃中的TAP油管(土庫曼—阿富汗—巴基斯坦)長達1700km,項目耗資約35億美元,年輸氣量約8.57億m3。若該管線延至印度將再增640km,耗資6億美元。該項目將由亞洲開發銀行提供先期資金支持,由跨國公司組成財團進行聯合投資。從經濟可行性角度講,該輸氣管道如果能延伸到印度則最為理想。但是,考慮到印巴兩國之間的關系,估計會有很大困難,這也使人們對該項目最終能否順利實施心存疑問。 5.3 中俄印管道設想 印度設想的從俄羅斯途經中國到印度的油氣管道主要有3條,其中2條從西伯利亞開始,分別為:西伯利亞—秋明—鄂木斯克—塞梅伊—德魯茲巴—烏魯木齊—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塔里木—印度;西伯利亞—秋明—阿斯塔納—卡拉干達—比什凱克—伊蘇庫爾—喀什—印度。另外一條是從東西伯利亞開始,即伊爾庫茨克—烏蘭巴托—玉門—敦煌—和田—印度。以上線路都需要以我國的烏魯木齊和喀什作為樞紐,然後才能到達印度。 提出該設想的印度能源戰略專家認為,通過該計劃,中國不僅可以通過中轉收取一筆高額費用,相關建設還會推動中國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拉動中國與南亞諸鄰國的經貿合作。作為合作回報,印度可以向中國提供通往海灣地區的能源通道。 但印度設想的這3條油管,在南下印度前全都集中在了中國新疆的喀什、和田地區,幾乎等於只有一個出口。另外,這一管道體系的修建成本也是不可忽略的。

『伍』 緬甸原油性質

查中東和蘇丹的原油性質就可以了,緬甸石油管道是為了首先是為了解決馬六甲海峽的交通瓶頸,避開政治意義極強的馬六甲,其次是為了縮短運輸里程!

『陸』 重要礦產資源進口運輸通道基本狀況

2.3.1 石油進口運輸通道

我國石油進口風險指數居高,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目前我國的石油進口通道過於單一,主要依賴於海上油輪運輸,其中90%左右要依靠外籍油輪運輸,而且80%的石油進口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中國石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非洲、亞太地區和俄羅斯及中亞地區。由此形成南、北、西3個方向的石油進口運輸通道。其中,中東原油油輪經印度洋,過馬六甲海峽,到達中國沿海各.港口;非洲原油油輪從大西洋,繞好望角,進入印度洋,過馬六甲海峽,到達中國沿海各港口;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原油油輪經太平洋,到達中國沿海各港口。這3條航線構成南部石油進口通道。俄羅斯原油供應中國,構成北部石油進口通道。

雖然馬六甲海峽由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3國共管,但這也威脅著我國的石油供應安全。為了降低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依賴,開辟更好的石油進口通道,降低石油進口風險,中國政府十分重視能源地緣政治關系,正積極加強與周邊國家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其中包括形成4大石油運輸通道,即中哈和中俄陸路原油運輸通道、馬六甲海峽和中緬海上原油運輸通道。

中哈石油管道構築了中國「第一條油氣補給線」。中國與哈薩克共建的中哈石油管道在2005年12月正式竣工投入使用,在2006年5月開始向我國出口石油。該管道西起裏海岸邊的阿特勞,東至新疆阿拉山口,全長3088千米,設計年輸油能力2000萬噸,今後伊朗等環裏海國家的油氣資源也有可能通過該管道運輸出口到中國新疆。另外,中哈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正在論證當中,我國已成功打通了中哈陸路石油運輸通道。

中俄遠東石油管線大慶支線將架起中國「第二條油氣補給線」。俄羅斯是中國的第4大原油進口來源國,目前從俄羅斯的原油進口主要依賴於鐵路運輸。由於鐵路運輸具有成本高、運量小等缺陷,雙方都對管道運輸表現出極大的熱情。2006年1月俄羅斯政府正式公布,泰納線將在2006年7月1日開工,一期工程從西伯利亞中部的泰舍特到靠近中國東北邊境的斯科沃羅季諾,全長2400千米,預計2008年年底可交付使用,屆時年輸油能力將達3000萬噸,泰納石油管線一期工程將修建斯科沃羅季諾—大慶的支線,年輸油能力為2000萬噸,可以大大降低我國原油進口的壓力和風險。此外,中國還正籌劃多條「油氣補給線」。

2.3.2 重要礦產資源進口運輸通道

我國重要礦產資源的進口,大多數也是經海路運輸的。我國礦產品進口中,50.0%的鐵礦,20.0%的銅,50.0%~60.0%的氧化鋁,90.0%的鉻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望加錫海峽和南中國海輸入中國。連從俄羅斯進口的煤炭,也通過海上通道運輸到廣東口岸。

近期一些陸上口岸礦產品進口量開始大幅度增長。例如,東南亞國家的礦產品經過廣西和雲南的口岸入境。廣西進口越南錳礦最大通道位於靖西。從越南重慶境內經越南坡標口岸,到岳圩口岸邊民互市錳礦進口交易點。緬甸的礦產品主要經過雲南進口。從新疆口岸目前進口的礦產品,占我國礦產品進口總量的比重還不高。蒙古大量礦產品,特別是銅礦,通過陸上通道進口到我國。

『柒』 滇緬輸油管線簡介

滇緬輸油管線即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後的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可以使原油運輸不經過馬六甲海峽,從西南地區輸送到中國。中緬原油管道的起點位於緬甸西海岸的馬德島,天然氣管道起點在皎漂港。2013年9月30日,中緬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開始輸氣。2015年1月30日,中緬石油管道全線貫通,開始輸油。

2009年12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緬甸能源部簽署了中緬原油管道權利與義務協議,明確了中石油作為控股方的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在中緬原油管道建設運營上所承擔的權利和義務。協議規定,緬甸聯邦政府授予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對中緬原油管道的特許經營權,並負責管道的建設及運營等。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同時還享有稅收減免、原油過境、進出口清關和路權作業等相關權利。協議還規定,緬甸政府保證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對管道的所有權和獨家經營權,保障管道安全。 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哈原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之後又一條重要能源進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可跨越馬六甲海峽,對保障能源安全有重大意義。
中緬天然氣管道
中緬油氣管道境外和境內段分別於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正式開工建設。
2013年5月30日,我國第四條能源進口戰略通道中緬油氣管道將全線貫通。屆時,海上進口原油和緬甸天然氣資源將繞過馬六甲海峽輸送至國內。

管道長度
緬甸境內全長771公里。
原油管道國內全長1631公里。
天然氣管道國內全長1727公里。

運送能力
這條管道每年能向國內輸送120億立方米天然氣,原油管道的設計能力則為2200萬噸/年。

配套煉油廠
雲南
中石油雲南石化煉油工程項目即雲南省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建設地點在昆明市安寧草鋪鎮。
重慶
中緬輸油管道在重慶的「出口」,很可能位於長壽化工園區內。中石油重慶方面的高管說,「我們一直以來的考慮是,將千萬噸煉油廠和管道『出口』都放在長壽化工園,不過最終的結果還要看國家發改委的批復。」
根據此前的初步計劃,重慶市有望爭取到每年1000萬噸的原油輸入,從而實現重慶自己的「煉油夢」。

總投資額
25.4億美元,其中石油管道投資額為15億美元,天然氣管道投資額為10.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