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人到底怎麼過節
擴展閱讀
黃金五到鑽石5多少錢 2025-02-06 03:59:21
自律學習成本多少錢 2025-02-06 03:53:51

石油人到底怎麼過節

發布時間: 2023-09-16 17:23:55

『壹』 石油工廠為什麼常年不放假還要過節加班

這是因為石油呢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所必須的原材料而我國的產油的話本來就很緊張所以說需要有人常年值守這是生小我成就大我的表現

『貳』 石油人的故事100字

翻過那座山還是山,路好像沒有了盡頭,時間也彷彿開始停滯。烈日的暴曬讓一切都沒有了生機,孤獨遊走在每一絲空氣中,而比遠方更遠的還是遠方。在這片古老的川中土地上,有一群人遠離了家鄉親人,遠離了城市喧囂,遠離了燈紅酒綠。他們常年駐扎在荒蕪的野外,不管風吹日曬每天都按時作業。他們是一群石油人,一群離我們很遠又離我們很近的人。

如果沒有親戚或朋友是他們中的一員,我們其實對石油人和石油工程知之甚少。最多我們可能從電視或者廣播上零星聽到關於他們的消息。而且必定是有重大的發現我們才會注意到。比如說那個地方又發現大的油氣田了,那個地方的鑽井又出油了等等。除此之外好像日常生活中並沒有太多關於他們的趣事。有時候想想其實也難免,有油氣田的地方畢竟都是偏遠的地方,遠離了城市,遠離了輿論中心,自然沒有多少人關注這個群體。但我們的生活好像又和石油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加油站到輸氣站,從身上的衣服到居家的用品,每一樣都和他們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但是他們的生活又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鑽井隊的王隊長已經記不清又多少次踏過那條小路了,生活的艱苦其實都不難忍受。但有時候那種深深的孤獨感總是莫名地襲來。上次回家已經是幾個月前了吧,母親身體不大好。他一直很是掛念,但又有什麼辦法呢?鑽井的石油工人又不像在城市裡生活的人們那樣方便,尤其這種勘探期的工作更是辛苦和繁忙。王隊有時候也在想,要是自己在城市裡工作就好了,這樣的話把母親接過去,可以隨時隨地照顧她。母親老了,辛辛苦苦一輩子。晚年本該是享享清福了,但自己做的這份工作真是不能好好盡孝。其實很多時候他自己都心酸,上次回家和母親聊天,老人家還說自己身子骨很硬朗呢。她說兒子做的是大事,不要因為家裡什麼的把工作耽誤了。其實他自己比誰都清楚,母親的身體真的不硬朗了。也許以後見面的日子都屈指可數了。最終他還是安排好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後走向了工作崗位。

有時候事情會比我們想像的要好,有時候事情比我們想像的要糟糕。你永遠不會料到,下一個等待你的是好事還是壞事。那年五月底,專層井很順利地進入試油階段。但又恰好趕上了持續暴雨,探井現場一片汪洋。道路被淹,橋梁沖毀,施工車輛無法進入現場。王隊和隊員們奔赴現場搶險,在泥濘中艱難地步行前進。搶險工作從早上干到晚上,休息後接著又得干。很累啊,但是不能不幹對不對,不然就是前功盡棄。這時候不堅守,那等到什麼時候堅守呢?

王隊還是聽到了他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接到電話的一瞬間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母親可能不太好了,他甚至有一瞬間大腦呈現出空白狀態。雖然家裡人說不要太擔心,但是那怎麼可能不擔心呢?都那麼大歲數的人了,一旦有個大病可能就永遠起不來了。但這時候正處在勘探最緊張的時候,他不可能離開工地的。一邊是責任,一邊是牽掛。人啊,總是要經歷一些煎熬不是嗎?誰知道他那些天是怎麼過來的呢?但是我們知道王隊從來沒有在工作上又絲毫鬆懈,他一如既往地嚴謹,一如既往地堅守。當最後工作結束他趕回家裡的時候,他的母親已經病危了。那一刻他哭的像個孩子。愧疚?自責?無奈?也許是有的吧,但肯定不會是全部,沒有經歷過你永遠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我們知道的是,在最關鍵的時刻,他選擇了堅守崗位。

80後,思維最活躍的一代人。對於這個群體來說,他們趕上了時代的轉型期。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有希望也有壓力。總體算是好的吧,畢竟時代進步了。他們面對的是更多的選擇,很多人從農村走向了城市,從學校畢業後選擇工作也有了更廣闊的渠道。金融,互聯網這些新興的行業對吸引著無數的人。相對於傳統行業,尤其是做一名工人他們已經沒有了多少興趣。

但是在西二線南昌——上海支幹線的末站。這里卻有著一支最年輕的隊伍,他們大都是80後,平均年齡26歲。他們肩負的責任是向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上海市輸氣。這里是中亞天然氣向上海供氣的「最後」一班崗。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草,現在各種管道井然有序。也許他們也不曾想到,這里將是他們燃燒青春的地方。也許他們也不曾想過自己會進入一個「傳統」的行業。但是既然選擇了,那就必須走下去。想起以前為之奮斗的艱苦經歷,如今他們總是倍感欣慰。這是一個需要堅守的行業,也是一個需要堅守的崗位。這里沒有互聯網行業有那麼多「故事」可講,也沒有金融行業有那麼多的誘惑和驚濤駭浪。但正是因為他們耐得住寂寞,才讓這份看似平凡的重要工作閃爍著迷人的光芒。你看,不遠處就是中國的名片和窗口。我們在這里為它的正常運轉站崗和堅守。

漠河,中國大陸的最北端。這里是很多人夢想中的旅遊勝地。這里給人的聯想是皚皚白雪,是漫長的冬季,是風景如畫。隔著黑龍江往北就是俄羅斯。冬天的時候這里可以達到零下四十度,而且這里多風。對於很多人來說,喜歡這里是因為可以在氣溫不那麼低的時候來看一看美麗的風景,來避避暑。但如果真要在這里常年駐扎和工作,估計沒有多少人願意。但在這里,同樣有一群人石油人在堅守。

管道班的吳班長總能想起一些趣事,也總能想起那凜冽的風,那厚厚的積雪。漫長的冬季是最艱苦的歲月,但巡護的重點也在這個季節。某些路永凍層經久不化的冰雪意味著除了步行,沒有更好的交通工具可以利用。一百多公里的管線需要巡護,那有多少米要用腳步去丈量呢?在陡峭的山坡上總有他和同事的腳印。

他說同事曾經在爬上某個高點後,向著大慶方向堆了一個雪人。並寫下了六個大字「我在這里堅守」。是的,你們在堅守,和那個可愛的雪人一起在堅守!守護一份責任,守護一份孤獨,守護一份榮耀。

『叄』 在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工作的日子是怎樣的

我只能說我做為石油工人里的一個工種的日子。

採油工:
我工作了19年,作為一名石油工人,我上夜班,一個月也要上一個或兩個白班。我和一名女同事搭檔工作,她大我10歲。
白班:(3到7個人左右,男女都有。)
早晨6點半多出從家裡出門到單位機關,開一個班前會,大約10到20分鍾,將一些生產資料帶到侯車室,7點半上車做半個小時到一個多小時的車來到野外的井站。交接完班後,由班站長分配好工作:巡井、對設備維護保養、計量記錄並初步計算各種數據資料、清理油井和採油站衛生、基本這些要做完需要干到下午3點左右,有時干不完就要加班加點(當然這沒有加班費)中午有半個小時到一個多小時休息吃飯的時間(看工作量)。最後剩一個小時左右交替去洗澡,整理並分析今天的工作成果,對有問題的油井要進行分析,做好第二天的工作準備,進行崗位練兵。記錄筆記,學習安全文件。(我不專職白班,不過基本也就這些)下午4:00或4:30交接班坐班車回家。
夜班:(2到3個人一男一女或兩男一女)(3個人的工作都很辛苦。4:00和0:00點兩個班連著上為一個班)15:00從家裡出發到單位集合,由值班幹部開個小會。15:30出發,到站上交接完班後:男工的巡井,巡一次井需要70分鍾到4小時左右(看路程的遠近,管理的油水井的數量,管理的難易度)所以一個夜班基本巡3次井,(這其中要抽時間清理承包部位的衛生,油井出現問題,判斷問題,處理問題,匯報問題,記錄問題。學習安全文件,寫筆記,做油井分析)時間很緊張。女工的看站,並計量記錄並初步計算各種數據資料,清理井站衛生,學習安全文件,寫筆記,採油站出現問題,判斷問題,處理問題,匯報問題,記錄問題。
(夜班很辛苦,長時間工作會受到神經衰弱和風濕的困擾。而且夜班人少,要時刻警惕,野獸和犯罪份子都會威脅只有一個人在野外的工人,特別是夜裡,心裡壓力會很大,過度的勞累在野外抱著管線就睡了過去的時候一年總要有幾次的)
我父親是石油工人,我的父親要我成為石油工人,我就是石油工人。榮耀,自豪。

『肆』 石油工人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果真如外界傳說的「人人月入過萬」嗎

石油工人工作條件異常艱苦,長期遠離城市,紮根荒漠危險性還高。也不是人人月入過萬。

引文:又到一年畢業季,今年三桶油擴招,將有大量的石油專業的學生進入石油行業,很多人在網上說鑽井工人的工資高,真實情況真是這樣嗎?

鑽井風險系數可能僅次於煤礦,盡管每個小組都配備有安全官員、安全監督員和非常標准化的hsse管理系統。公司每年都有月度檢查、季度檢查、半年度檢查等檢查和評估。基層隊的經歷肯定很深刻,但是每年的安全事故還是很多的,可以查查新聞。


你還覺得鑽井工人工資很高嗎?

網友摸微溫:一線工作者太辛苦了,拿不到比例回報!一個月一萬不算太多,關鍵還是各種危險。

『伍』 關於中國石油加油員待遇

中國石油加油員主要是靠提成加底薪賺工資,過年過節有有錢發、還有年終獎,別的沒什麼。不管怎麼說,到哪裡都要有關系,沒有關系你就是做一輩子苦力,而且賺不到什麼錢。

『陸』 贊美石油工人的文章

石油工人智慧和情感的結晶
由勝利油田孤島採油廠黨委副書記袁礎同志和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於樹花同志共同編輯的5楹聯伴著油花飛6一書,最近已由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該書共選錄了來自整個石油系統各條戰線的近3000副對聯佳作,
內容涉及油田的各行各業,藝術
而又真實地反映了百萬石油職
工的精神風貌"
該書一經問世,立即在我國
楹聯界引起強烈反響"中國楹聯
學會會長馬蕭蕭評價道:/我驚
奇地發現,這些每日握剎把!攥
管鉗的手,竟能創作出如此高水
平的對聯作品"這不是一本普通
的楹聯專輯,它是石油工人用血
汗繪制的歷史長卷,是一部反映
石油工業創業里程的長篇史
詩"0
石油工人喜愛楹聯,有著多
方面的原因"由於行業的特殊
性,我們石油人長年遠離家園,
遠離親人,辛勤工作在偏遠的荒
漠戈壁"浩瀚的大漠,荒涼的戈
壁,塑造了石油工人熱情奔放!
不屈不撓的人生性格"逢年過
節,面對曠野的石油人哪個不想
家,哪個不想和親人團圓"然而
石油工人這一高尚的職業決定
了他們必定要付出情感的犧牲"於是,他們便把對石油
深深的眷戀,對親人綿綿的情感,融進對聯里,貼在板
房上,以抒發石油工人對祖國的情懷,寄託對親人的思
念"由此,對聯便成了石油人過節不可缺少的一道亮麗
風景"筆者曾在塔里木沙漠中目睹到這樣的情景:年三
十的下午,沙漠運輸公司的領導在為出車司機准備年
夜飯時,沒有忘記為每幢野營房的門上貼上一副由職
工自己創作的對聯"當奔波了一天的司機們回來後,首
先看到那散發著墨香的火紅對聯,立刻感到一股融融
的暖意"
兩位編者都是文墨愛好者,一位醉心書法,一位工
於對聯,二者珠聯璧合,結下不解之緣"自80年代末開
始,他們便懷著一種熱愛祖國!熱愛石油事業的真摯情
感,在勝利油田發起八次石油征聯比賽,並合作了300
余副對聯書法作品"此後,他們又勞苦數年,先後在全
石油行業廣泛徵集到8000多副對聯"最後選出精品,
結集出版"
在此,我們要再次感謝兩位編者,為弘揚石油企業
文化,將這本凝聚著石油工人智慧和情感的作品奉獻
在世人面前"

『柒』 石油工人內心獨白,采訪10個石油工人之一。

在寫這篇文章時,悄悄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希望采訪10個石油工人,希望我的采訪能讓各位看官全面了解下石油工人的現狀。當然,這個采訪可能會以電子稿的形式發給對方,真正能做到面訪的僅是寥寥。不要問我為什麼,因為,石油工人遍布全球,希望我的采訪對象能包含男性到女性,從國內到國外(包括伊拉克、尼日等戰亂貧窮國家),目的就是希望我所寫出來的文字能客觀公正。

寫作原由:初到,僅僅是想記錄生活的瑣碎,希望將生活中不可與人說的話記錄在這。但是,前幾天,我關注的一個微信公眾號(立方石油)9月16日推送一篇文章,題為:26歲,我和石油說再見!(再見,再也不見......)。內容幾乎都來自於校友心聲,看到這些文字,內心是酸楚的,只是覺得當下社會上對石油工人有太多太多的誤解。然而,我也很慶幸,同為石油人,但是我能較為幸運地在大城市工作與生活。所以,我才擬定了一個小目標,想要采訪那些正在為祖國石油行業奉獻青春奉獻家庭的石油工人們。

------------------------------------------------------華麗麗地分割線-----------------------------------------------

今天要采訪的第一位,暫時還沒想好,那我就作一個引子吧,算是熱熱身,我將盡可能將自己所能想到的全部寫出來。第一次寫采訪,可能有點凌亂,請海涵。如果大家還想知道什麼,還有什麼疑問,可留言,我在列采訪提綱的時候,再加進去。

作者本人背景介紹:女;已婚,與老公兩地分居(同為石油工人);石油行業幹了6年;油一代(老公油二代);工作地點雖不及北上廣但也是數一數二的即將躋身一線的二線大都市;收入比不上公務員、銀行、金融,工資獎金尚可活得較好每年旅行,前幾年有過節費卡等福利,近兩年取消,無其他收入來源;父母在老家,但離得近一小時動車便可回,算是在身邊能照顧。

Q1:你為什麼會進入石油行業?

答:07年高中畢業,石油行業甚是紅火,因為父母的朋友有來自石油行業的,在他們平時聊天過程中,得知石油行業好哇,就業前景喜人吶,畢業不愁找不到工作呀,就這樣,高考志願就填到西南地區某石油高校。大學進去後,周圍的同學大多來自石油家庭,他們的父母或者爺爺輩兒都是建國初期的老石油人,俗稱他們為油二代或油三代。在石油行業,大多都還是屬於比較閉塞的,父母子女可能幾輩人都會在石油行業干,所以大學畢業後,他們自然是回到了家鄉。而我作為油一代,沒有那麼多的背景關系,只能憑借自己的努力,千萬百計進入石油行業,進入在外人看來是一個鐵飯碗的行業。

然而,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企業,都得遵循企業生命周期理論,按照伊查克.愛迪斯的理論,把企業生命周期分為十個階段,即:孕育期、嬰兒期、學步期、青春期、壯年期、穩定期、貴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那麼我所理解的石油行業,至少應該是過了貴族期,意思就是說他的生命已經在走下坡路了。而作為80後的我們,似乎什麼不好的都被趕上了,非典、地震、高考改革、就業等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都給遇上了。從進入大學還紅紅火火的石油行業,早幾年聽師兄師姐說,油田來招人,學生不愁找不到單位,用人單位反而害怕學生不去,於是什麼一拖二、一同解決女朋友工作等條件,都一一答應,待遇也是好,雞蛋牛奶米面油水果生活用品常常發,一年掙的錢都花不出去。那時候就想啊,哇,多好啊,要是能進入石油單位,豈不是從此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到我們畢業的時候,工作已經開始不太好找了,雙選會上,為了想去一個稍微好點的單位,得苦苦哀求用人單位收下你的簡歷啊,至於能不能去,全看用人單位心情。

而我,運氣非常好,順利地找到了一家石油單位,就這樣,陰差陽錯,就進入了石油行業。

Q2:你所在的工作單位是什麼地方,你經歷過哪些工作上的變動(調動),現在具體從事什麼崗位?

答:我現在所在的工作單位在成都,一個來了就走不脫的城市。交通便捷,人口眾多,繁華休閑無疑是它的代名詞。所以那種遠在邊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的孤寂我無法深刻體會;在海上平台沒有信號沒有網路沒有娛樂,連海里的魚都是公的,60度的溫度,80分貝的噪音的工作環境也無法體會;長時間得不到與外界的聯系,與世隔絕,神情恍惚,反應遲鈍的滋味仍無法體會。但是,同為石油人,他們的感受我是理解的;沒有那種經歷,但是身邊的同學朋友,無不在這樣的環境里工作,不能陪伴父母、不能找到對象、不能過二十幾歲該過的躁動的日子。

在工作上的變動,我雖沒有去沙漠也沒有海上,但是我從大學畢業剛入職時,也是分到了一個偏遠地區。從出單位大門到市區,走路加坐車轉車,當時公路還不通,三個小時單程。有時候為了去城裡吃一頓好的,交通費遠遠比吃飯錢貴啊。記得那次,很久沒體會過人間煙火,為了去吃一次泰國菜,三個女生,走了三個小時去城裡,團購的泰國菜99元,可是打的費就200多。由於太久太久沒有吃到過大餐了,三個女生吃到扶牆出門,可能是咖喱吃多的了緣故,在回去的車上犯暈,剛吃下的又全都吐出來了。可是,我們也很心滿意足啊,至少我曾吃到胃裡了。

偏遠地區,交通不便,所以我們是上一個月休七天,就這樣,每月進城還是明顯感覺到與社會脫節,身處鬧市區,卻無法融入其中。一個在海上的工友說,一個海班回來,自己啥也不幹,就去塘沽最繁華的外灘公園看了半天人,啥也不幹,就是坐著看人。後來我在山區幹了一年,就調回了機關,我算是徹底擺脫無人區,但是我的那些同事們,你們還好嗎?

回到機關後,乾的活兒也不少,都知道機關環境好,想要拚命擠進來的人也多,關系戶也是硬的不能再硬,我前面說了,我不是油二代也沒有關系,全憑自己的努力。要想在機關生存,真的是如履薄冰。前前後後,因為關系戶打壓等各種原因,換了幾個跨專業的崗位工作,大學專業不能學以致用,仍是遺憾。

Q3:你現在的工作能給你帶來成就感么,又有什麼遺憾呢?如果讓你選擇,你希望繼續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幹下去嗎?

答:現在的工作談不上成就感,我都說了,在機關工作如履薄冰,只求干好本職工作,不與同事勾心鬥角,做好該做的事。

唯一的遺憾就是老公不在身邊,都是石油工人,都在為祖國獻石油,顧得了大家又豈能顧小家。

我希望繼續在這個崗位幹下去,唯一能讓我堅持下去的理由,就是,我已經比大多數石油工人都相對幸運了,很滿意現在的工作環境了,其他別無所求。

Q4:你覺得工作後,你的人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對你而言是好還是壞?請分別談一下。

答:人生變化談不上,我僅僅是走著大家都在走的路,讀書、工作,只是進入了一個相對封閉的行業,鮮有人知石油工人的辛苦罷了。只是每每身邊有人問,去加油站加油能不能優惠啊,你能不能給我弄點便宜點兒的油啊,你能不能給我找點油票啊等等問題,我就覺得心塞,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運營模式,你找我買原油有用么,國家定價的油價,我上哪兒給你弄優惠啊,真是不明真相,你一解釋吧,又還覺得你不願意幫忙,我只能呵呵。

還有,父母身邊那些不知道石油行業艱辛的朋友,以及對石油行業收入高福利好仍存誤解的朋友,他們總是會拿你的工作說事。什麼東西都是門外漢看熱鬧,誠然,聽說一個女孩子說在石油單位工作的,就好比聽說你是教師一樣,一個很不錯很穩定的工作,找對象都要好找一些。然而,他們看到的僅僅是表現,而你也不並想在大人面前繼續解釋什麼。

Q5:目前為止,你感到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

答:我最遺憾的事,就是和老公目前仍是異地。雖然大學時候就接受著我為祖國獻石油的鐵人精神熏陶,從那時候在我的世界觀里,就刻下了,石油工人註定夫妻聚少離多,註定是長久的相隔兩地。老公在外奉獻青春、奉獻生命、奉獻畢生,而老婆,只能在家又當爹又當媽,一個人拉扯孩子。在孩子們的眼中,爸爸僅僅是一個符號,體會不到父愛,體會不到家裡有男人的安全感。

Q6:如果給你放一次長假,你打算怎麼規劃這次假期?

答:如果給我一次長假,我希望和老公一起帶著雙方父母出門旅行一次,畢竟,工作這么多年了,能陪父母的時間不多,像我們這種異地夫妻的,兩人見面都不容易,別說兩家父母能見面那更是難了。

Q7:你的願望是什麼?

答:我的願望是:和老公一起既可以早九晚五,也能夠浪跡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