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北極為什麼有煤石油
擴展閱讀
自律學習成本多少錢 2025-02-06 03:53:51
ipone怎麼隱藏app資源庫 2025-02-06 03:47:55

北極為什麼有煤石油

發布時間: 2023-09-17 00:59:33

A. 北極苦寒,卻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石油天然氣真是古生物變的

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被稱為「化石能源」,科學家說它們是遠古時期生物殘骸沉積形成的。說起石油,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沙特,因為在中東地區許多地方「往地上砸個坑就能冒出油來」。但是你知道嗎?在北極的一些地方,愛斯基摩人在營地旁邊隨便撿塊「黑土」就能生火取暖,因為那就是從地底滲出來的石油!有朋友問,地球的北極向來天寒地凍,許多地方寸草不生,不適合生物生存,為什麼在北極圈裡有許多油氣田,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一些北極國家似乎有抽不完的石油和天然氣?難道石油真的與古生物無關?

北極到底有多少石油和天然氣?沒有人知道准確的答案。這里太寒冷,人們只勘探了一小部分區域。地質學家們估計,北極未勘探儲量超過900億桶(約122億噸)常規石油、48萬億立方米常規天然氣和440億桶天然氣液體,分別佔全球未勘探油氣儲量的16%、30%和26%,這一筆巨大的財富就埋在北極厚厚的冰蓋之下!

這么多的石油和天然氣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它們真是古代生物變化而來?古代生物又是如何在北極酷寒條件下生存的呢?

在大約5500萬到45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我們的地球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那時候亞洲與北美洲之間還有大陸相連,北冰洋在陸地與格陵蘭島的包圍下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湖泊,並且這是一個溫暖的湖泊。

因為地球傾斜角度、繞太陽軌道進動、加上地殼板塊移動造成頻繁火山噴發排出大量二氧化碳(這是一種溫室氣體),始新世早期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高達3500ppm,是今天的9倍。多種因素疊加,使當時的地球溫度比今天高許多,北極平均氣溫達到13 ;而在最熱的20萬年時間里,北冰洋的平均溫度高達23 ,與今天我國南海差不多!

在如此高的氣溫之下,地球上沒有一處地方會被冰川覆蓋,北極更是草肥水美,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從格陵蘭島到阿拉斯加,從北歐到今天俄羅斯的北部再到加拿大的北部,到處都是密集的棕櫚樹林,地面是繁茂的蕨類植物、雜草和苔蘚,水面則被厚厚的滿江紅覆蓋。

滿江紅在今天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很常見,它的英文名叫Azolla,是一種水生蕨類植物。由於葉子在秋天會變成紫紅色,因此被稱為滿江紅。

在溫度合適的情況下,滿江紅繁殖速度極快,它的生物量每3到10天就能翻番,直到覆蓋所有水面,葉片層層疊疊,連蚊子都沒辦法找到空隙產卵,因此滿江紅又有「蚊子蕨」之稱。

滿江紅佔領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間,但它並非一無是處。滿江紅的大量繁殖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它葉片里邊共生了一種古老藍藻,這種藍藻細菌能吸收空氣中的氮,將它轉化成氨供滿江紅生長所需。這種遍布北冰洋水面的水藻每公頃能吸收15噸碳和2.5噸氮,同時釋放出氧氣,而當它們死亡時下沉,就把碳和氮以有機物的形式帶入到水底。

北冰洋的四周有許多江河將淡水和泥沙補充到海里,海面是溫暖的淡水,海水的下層則是冰冷缺氧的鹹水,微生物極少,沉入水底的滿江紅殘骸不會被分解,年復一年,海底堆積的滿江紅越來越多。

經過幾千萬年的累積,北冰洋海底的動植物殘骸達到數百米甚至上千米厚,這些殘骸被泥沙掩埋覆蓋,有機物在沉積岩層巨大壓力下分解、升溫,慢慢變成了石油和天然氣。

實際上在更早的白堊紀和侏羅紀時期,地球也經歷過非常溫暖的時期,北極地區在此期間同樣是動植物繁盛,海洋和海盆的淺水區域有大量浮游生物繁衍、死亡並沉入水底形成油氣埋藏。

隨著億萬年間地殼不斷運動,歐亞大陸與北美洲分開,部分地殼隆起變成陸地,油氣順著岩層的縫隙向上擠出形成易開採的油氣層,但有更多石油和天然氣深埋水底。俄羅斯擁有北冰洋沿岸最漫長的海岸線,自然也有了數不盡的油氣資源,只是因氣候寒冷、勘探不易,許多油氣田依然不為人所知。

北極地區勘探和開採油氣的成本是其它地區的兩倍以上,當國際油價處於低位時,相關國家在北極開採的積極性不高,而一旦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在這里的生產活動就會活躍起來。由此帶來的一個問題是:深層油氣的開采意味著全球碳排放增加、氣溫升高又會導致北極地區凍土加速融化,更多被困在淺表土層的甲烷被釋放出來,更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始終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對難題。

#俄方警告:禁俄石油將引災難性後果#

#美媒:拜登決定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

B. 為什麼北極地區油氣資源如此豐富

因為北極厚厚的蕨類植物和浮游生物組成的有機層,在富含碳元素的黑色岩芯中找到大量浮游生物和其他有機物形成了石油。 隨著全球油氣資源日益開發殆盡,北極爭奪戰將會更加激烈。在這場你爭我搶的北極油氣資源爭奪戰隱叢鎮中,中國一直像個「局外人」。目前來看這些所謂的權益對中國來講實現起來並不現實。即使是在很快即將進灶粗入實質性開發階段的油氣資源上,中國很難找到分享利益的切入點。 「截止目前,中國政府並沒有拿出一個明確的政策和態度出來。」朱豐告訴記者。雖然中國難以現實性分享到北極油氣開發帶來的好處,卻可能是這場盛宴中潛在的受害者之一。開發北極油氣資源,環境必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而如果環保做得不到位,後果將會是災難性的。 「北極油氣開發難度很大,既要具有深海油鄭盯氣開發的技術,還要經受住低溫極寒條件的考驗。中國的石油企業在技術儲備和裝備研製上都還不過關,海洋油氣開發核心技術的落後是關鍵問題。中國企業,最多可以有一些勞務輸出和低端設備的出口機會。」馮躍威表示。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C. 為什麼北極地區的油氣資源如此的豐富

這是由於地理環境導致的。當你看地圖時,你首先注意到的是北極和南極不同。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地球學家阿拉斯泰爾說:「北極是一片被陸地包圍的海洋,而南極洲是一塊大陸。」

因此,北極地區豐富的油氣資源實際上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大量有機物,大量的沉積岩鎖住了石油和天然氣,以及理想的地質條件。然而,北極地區陸地上油氣資源的積累往往是地質歷史上這些地區被海水淹沒期間形成的油氣資源。

D. 為什麼北極地區油氣資源如此豐富

北極是四面環海的海洋,而南極洲則是大陸。首先,這樣的地理環境意味著北極地區可以獲取大量豐富的有機物,主要是海洋生物的死亡形式,例如藻類和浮游生物,它們是油氣資源的主要來源。其次,被陸地包圍,這意味著超過50%的北冰洋位於大陸架上。該比率非常高,因為與海洋外殼相比,大陸外殼通常包含大量盆地沉積物,而海洋外殼往往會積聚大量有機物。在這些盆地中,大量有機質被埋在沉積岩的形成中,並處於缺氧環境中。通常情況下,有機物很難在富含氧氣的淺海中保存,但是如果海洋足夠深,海水就會分層,這意味著優越的富含氧氣的海水和底部缺氧海水是分開的。

生態學家不僅關注石油開采中可能出現的污染問題,而且還關注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開發過程,例如,進行調查時,人們會讓許多大型卡車從一輛卡車中走出來。並排在冰雪中。產生了振動,因此地震儀可以通過振動反射信號檢測地下結構,但是這種方法不可避免地會干擾野生動物的生存。此外,道路和管道的建設將極大地破壞當地環境並減少棲息地。並帶來大量移民,這大大增加了當地環境的負擔和壓力。實際上,阿拉斯加發生的事情只是北極正在組織的問題之一。在公海上,溢油的問題更加嚴重,因為這種情況難以抑制,所以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產生嚴重影響。

E. 南極和北極都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原因是什麼

1.古代的氣候要比現在溫暖的多(北極具有石油),使得北極地區也有很多生物存在,屍體埋入地下或海底經過理化作用形成石油
2.板塊漂移的作用(南極有石油),說明南極大陸曾經是溫暖的,生長有很多的生物,由於大陸漂移使得南極大陸逐漸變冷,生物死亡屍體埋入地下經過長時間的作用形成石油
僅供參考

F. 北極地區為什麼有大量的煤,鐵,天然氣,石油

2億年前,世界是一塊大陸,南極在熱帶左右,又因為當時盛長蕨類植物,後來根據大陸漂移說,北極才到了高緯度,又因為海路的變遷和地震,那些動植物遺體被埋在身土裡,最後才漸漸變成現在的各種資源

G. 為什麼南極煤炭豐富,北極石油豐富南北兩極為什麼不

因為南極遠古時期是森林遍布,只是因為板塊的移動才導致冰川覆蓋,故多煤,而北極可能是遠古時期是海洋或河口三角洲,沉積物多而形成石油.

一般而言,煤形成於溫帶地區,但目前在寒冷的南極地區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 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於溫暖濕潤地區,森林茂密,後經大陸漂移至此, 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兩億年前,全世界所有的大陸都連在一起,稱為聯合古陸。隨後聯合古陸分裂為兩塊,北方一塊叫勞亞古陸,它後來進一步分裂為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南方一塊叫岡瓦納古陸,它後來進一步分裂為非洲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馬達加斯加島共七塊,而非洲大陸現在還在繼續分裂,東非大裂谷就是分裂邊界,東非大裂谷有一條分岔,因此未來東非大陸會一分為三。 大陸的形狀、邊界和位置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運動著。在遠古時代,南極大陸這塊陸地並不在南極的位置上,當時它在比現在靠北的溫帶甚至熱帶,只是後來由於板塊的分裂和漂移才到了目前的南極圈內。南極的煤炭,是當它處於較溫暖地區時形成的。 目前南極大陸還在繼續漂移,具體的方向是向南美靠攏。也許幾千萬年後,那時就沒有一個可以稱為南極的大陸了,因為現在大南極大陸已經到了南極圈之外,南極圈內可能是一片海洋,也許可以稱為南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