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是南石油北石化還是北石油南石化
准確地說是南方中石化,北方中石油。
原因在於北方中石化沒有煉造廠,北方石化的油基本來自中石油和一些地方小煉廠,所以質量不如中石油,南方正好相反,石化煉造廠很多,而石油的萃取技術沒有北方發達,所以就是北石油南石化靠譜一些!
❷ 石油大國是哪個國家
石油大國是:1、委內瑞拉,2、沙烏地阿拉伯3、加拿大,4、伊朗 ,5、伊拉克,6、科威特,7、阿聯酉,8、俄羅斯,9、奈及利亞。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一的能源來自石油,遠超過其他任何能源。基辛格有句名言「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全世界」。的確,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如今的石油就相當於古代戰爭中的「糧草」。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旦糧草被對手拿捏了,戰爭的勝利將無從談起。同樣的道理,在現代化戰爭中,如果石油補給給被敵人切斷,交通會立刻陷入癱瘓,不管多先進的戰機、坦克等裝備,瞬間就變成一堆廢鐵。因此,從二戰之後,幾乎所有國家都十分看重這項戰略資源。
1、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位於南美洲的北部,是一個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其石油量已超過3000億桶,雖然石油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仍舊是一個非常窮的國家,因為其石油品質較差,還極為難開采。委內瑞拉已探明石油儲量3040億桶,超過了被大家視為「盛產流動石油」的中東。佔全球儲備比例的17.8%,每日石油儲量238萬桶,每日石油消耗74.6萬桶,儲量可供其使用1116年。
為什麼同樣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石油的中東「石油資源豐富」,原油質量差,開采困難。委內瑞拉雖然儲量世界第一,但這些地下近萬米深的石油資源屬於劣質高硫重油。這種原油以油砂的形式隱藏在地下深處,不僅極難開采,而且極其昂貴。而且必須經過提煉和混合才能出口。相比輕油,質量差很多,只能靠低價策略,賣給一些經濟落後的地區。開采困難和油品質量差造成的二次加嚴重影響了委內瑞拉石油的生產效率和成本。在世界輕質原油豐富的前提下,油氣開采企業當然不願意開采重油。其次是,設施投資少,開采和提煉技術落後。與沙烏地阿拉伯一樣,委內瑞拉最初的石油開采系統也依賴於歐美石油公司。他們把土地租給歐美的石油公司,自己收取租金和分紅。因此,大量的石油利潤被外國公司拿走。所以委內瑞拉想重新控制石油,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規定新油田只能由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開采。外資石油公司的稅收和租金不斷提高,甚至90%的利潤都被徵收。無利可圖的外資只能大量撤出,委內瑞拉也受到了各國的制裁。而委內瑞拉的石油開采技術停留在20世紀70年代。與開采成本高相對應的,是石油冶煉水平低。這些低端油品種的自然利潤極低。因此,雖然石油儲量最大,但石油銷售收入根本無法與其他國家相比。
當然,委內瑞拉的貧窮和美國的制裁也有很大關系。由於地處拉美,卻處處和美國對抗,因此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飽受美國制裁。除了古巴,南美各國都不敢與它交易。而銷往其它洲的話,高昂的運輸成本,更得不償失。
2、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其產量和儲存量都位於世界首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路上油田和海上油田,其油產量達到了2665億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石油大國。「頭頂一塊布,全球我最富」,說起沙烏地阿拉伯,估計沒誰不知道,這個遠在中東的國家因為豐富的石油資源,還有各種花式炫富的消息而聞名全球。沙烏地阿拉伯,位於西亞,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自身對石油的消費量很少,中東所產石油90%以上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游輪運往歐洲西部,美國、日本、中國等國家和地區。
目前,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石油儲量2980億桶,佔全球儲備比例17.85%,每日石油產量1052萬桶,每日石油消耗264萬桶,儲量可供其使用309年。盡管,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石油儲量略低於委內瑞拉,但其石油都位於傳統上可進入的油井內,而這些油井本身就位於廣闊的油田內。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儲量佔全球石油常規儲量的五分之一以上。隨著勘探力度的加大,沙烏地阿拉伯很可能重新占據榜首的位置。美國地質調查局預測,沙特沙漠下可能藏有超過1000億桶石油,有待被發現和開采。
300用,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石油大國。
6、科威特
科威特是一個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都非常豐富的地區,其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40億噸,約為15桶,占據世界石油儲量的10.8%,該國家的石油公司也是世界公認的頂級石油企業。
7、阿聯酉
阿聯酉也是目前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國家,憑借其石油的產量,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富得流油的國家,其石油主要集中在扎庫姆油田,石油產量為133.4億噸。約為1050億桶。
8、俄羅斯
俄羅斯不僅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國家也是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大草原,其次是伏爾加烏爾拉,作為世界最大石油儲量國家,其已探明的石油量高達1078億桶。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境內石油主要分布在雅庫特和薩哈林兩大油氣盆地。
目前,俄羅斯已證實石油儲量600億桶,佔全球儲備比例6.2%,每日石油產量1070萬桶,每日石油消耗220萬桶,其儲存可供其使用113年。
根據區域劃分,俄羅斯石油產量最豐富的地區位於西西伯利亞,是全國產量最大的產區,產量佔地區總產量約77%,佔全國總產量約45%。Samotler油田是該自治州的最大油田,也是俄羅斯的最大油田。
伏爾加-烏拉爾,是俄羅斯次於西西伯利亞的第二大石油工業區,著名的Urals Blend油種,便是根據此地命名。Romashkinskoye是伏爾加-烏拉爾的一個大型油田,以此油田為代表的伏爾加-烏拉爾地區,整體特徵為油田的普遍老年化。
所以,目前原油資源勘探與開發的中心逐漸東移,東西伯利亞或成為未來俄羅斯原油增量的主要來源。
近幾年,歐美對俄羅斯油氣工業的制裁主要針對的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海上資源以及難采資源的開發,俄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推動本國油氣工業的技術進步,逐步擺脫對歐美國家的設備依賴與技術依賴。
9、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石油量最多的國家,該國家不僅經濟非常發達,而且資源也非常豐富,其石油產量約為372桶,也是世界石油最多的國家前十名之一。
石油,一種能源,它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從農業文明順利向工業文明及工業後工業化文明的發展邁進,它是工業的重要原料,被譽為工業的血液和經濟發展的動力推進器,石油,它為人類提供了新的生活狀態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石油也因此成為人類和世界各國的搶手貨。
❸ 南方選擇中石化,北方選中石油。是什麼意思
一、「南方選擇中石化,北方選擇中石油」
為什麼會有這么一個說法呢?中石油的全稱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可以說是中國最有資格的燃油加工廠了,其前身是中國的石油工業部,早期各大石油開采公司都是其子公司。
中國的油田主要在北方,如大慶、遼河、克拉馬依等。由於地域原因,北方的煉廠都煉制國內北方油田的原油,中石油的原油來源幾乎都是來自國內。因此,中石油更擅長原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的上游功夫。
中石化的全稱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而中石化的地盤主要是在南方地區,由於南方油田比較少,所以中石化的原油來源基本依靠進口,進口地大多為中行衫東地區。原油勘探就不需要中石化過多研究了,中石化也就更專注於煉油、化工的中游功夫。
1988年,國務院對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進行上、中、下游的重組整合:兩大石油公司以長城為界劃分南北,形成兩大集團平行競爭格局,這也是為什麼民間傳言南方選中石化、北方選中石油的原因。後來,中石油南上,中石化北下,兩大集團對立格局被逐步打破。目前在下游的銷售業吵帶春務互有滲透,在南方可以見到很多中石油的加油站,北方也能見到很多中石化的加油站了,南中石油北中石化的印象也就漸漸淡化了。二、「中石化比中石油更耐燒」很多車主都聽說過中石化的油比中石油的更加耐燒,同樣加滿一箱油總是會覺得在中石化加的油開的里程更遠,到底是不是這樣的?汽油屬性有三個重要關鍵詞,密度、熱值、揮發性。其中熱值決定同體積的汽油轉化成內能的比例大小,而密度決定注入同體積汽油的質量大小。
_
雖然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在煉油的方法上基本一致,並且加工後也都符合國家標准,但是二者在原材料和添加劑上的區別,導致中國石化的油在密度上比中國石油的油略大一些。
在國V排放標准實施之前中石油密度0.72-0.73,中石化密度0.75-0.77。也就是說加註同體積的汽油,中石化的汽油質量比中石油的更大,也就是汽油含量更高,這也就是導致大家覺得中石化的汽油比中石油更耐燒的原因。
但是,近些年隨著國V、國VI排放標準的實施,兩家在汽油密度上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不僅如此,中石化與中石油之間簽署有油品互換協議,很多地方都是中石化、中石油的油庫相互出油。並非所有城市都有油庫,因此在同一區域內的中石油與中石化油品幾乎沒有區別。
可能有些老司機在自己實際用車時發現,某幾次在中石化加油比升耐在中石油加油能多開一定的里程,但請注意哦,不同路況以及不同的駕駛習慣也是油耗大小的決定性因素!此外,不同批次的油品可能也存在差異。如果對於油品是真的有執念,建議長期在同一加油站加油,因為不同區域的加油站油品會因實際生產操作情況產生微小變化,但這影響微乎甚微。三、「中石油的優惠大所以油品差」中石化與中石油的加油站經常都會有一些促銷活動,但很多朋友發現中石油的優惠力度往往比中石化的更大,這也讓大家覺得中石油的油品可能會不如中石化,但事實並非如此。
_中石油與中石化在上游勘探開采、中游煉化領域相對而言都處於一家獨大的境地,但下游銷售的競爭還是非常大,市面上除了這兩桶油還有中國海油、中化石油以及一些民營加油站,盡管油價由發改委統一制定,但實際經營中地理位置、周圍加油站數量(競爭環境)是價格的主要決定因素,也就是供需關系決定的。加油站會依據不同區域作出不同的營銷調整。因此,中石油與中石化會有一些直降活動也是正常現象。
為什麼中石油的優惠力度看起來會比中石化的要大一些呢?首先,中石化的原油主要來自國外采購,而中石油是國內自采,從源頭上中石化的成本就高於中石油,加上煉化過程中中石化的成本也是偏高的,導致中石化的出廠價格就是居高不下。因此,大家看起來中石油的優惠力度往往要稍大於中石化的,但這種現象也並非普遍存在,更與油品無關
❹ 世界石油的分布
世界原油主要分布地區
原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
一、中東波斯灣沿岸
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如嫌虛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4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渣燃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6.9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三、歐洲及歐亞大陸
歐洲及歐亞大陸原油探明儲量為157.1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8%。其中,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為82.2億噸,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4.7億噸。中亞的哈薩克也是該地區原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儲量為41.1億噸。挪威、英國、丹麥是西歐已探明原油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分別為10.7億噸、5.3億噸和1.7億噸,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產油國。
四、非洲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56.2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目前,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是該地區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06年,委內瑞拉原油探明儲量為109.6億者賣噸,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儲量為16.1億噸,僅次於委內瑞拉。巴西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資源,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產油國,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孫盆地,另外,在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和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45.7億噸,也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21.9億噸、7.7億噸、5.8億噸和4.1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新興的石油生產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越南也於2006年取代汶萊成為東南亞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西亞近海的馬來盆地、沙撈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