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科學家是怎麼判斷出該處是否有石油的
石油以及其他礦產的發現的辦法相同,首先是經過地質工作者進行小比例尺踏勘,劃分出地層,這種工作比較粗糙,只是對整個地區的大致了解,然後在小比例尺的地形圖上做出地質圖來(通常是用1:5萬的地形圖作為底圖),全國各省都做這樣的工作,然後在把各省的地質圖合並到一起,成為中國構造地質圖。
這是最初步的全國性的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了許多礦產。分析各種礦產賦存的形式和各個地層主要賦存的礦產。做了這些工作後,奠定以後尋找各種礦產的基礎,便於指揮和安排野外地質人員的去向。
從地質的普查資料中可以得知,石油的生成賦存形式主要在古老地層中的岩石——油頁岩,凡是找到這種岩石,都會有石油的沉積,經過地表揭露後,把資料收集匯總,然後根據這些資料設計勘探鑽孔(根據地層的傾角,利用三角函數算出鑽孔的孔深)。
根據勘探的精度布置鑽孔,收集鑽探資料,測孔等工作,勘探的過程大楷就是如此。
至於有些地區石油賦存多,有些地區賦存少,這主要決定於石油成礦後的後期構造的作用和含油地層的出露。
從整個中國地質圖上可以分析含油構造,含油盆地等地質特徵。
做這些工作都需要專業學校畢業的人才能勝任。如地質專業,物探、水文地質、化探、勘探等。
B. 太平洋有石油天然氣嗎怎樣分布的
板塊運動、海陸變遷使得海陸形態不斷變化,陸地上和海洋底部由於海拔高度不同本質上沒什麼區別,陸地有的海里都有,甚至更多。海洋油氣的儲量佔全球總資源量的34%,1990–1999年,全球發現的巨型油田儲量的36%分布於陸地,64%分布於海域,其中淺海佔44%,中國的沿海大陸是環太平洋油氣帶的主要聚集區,海洋油氣的資源量達數百億噸。世界海洋油氣與陸上油氣資源一樣,分布極不均衡。在四大洋及數十處近海海域中油氣含量最豐富的數波斯灣海域,約占總儲量的一半左右;其餘依次為: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海域、北海海域、墨西哥灣海域、中國南海以及西非等海域。海洋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大陸架,約佔全球海洋油氣資源的60%
C. 人類是怎麼探測地下或海底是否有石油的
以前是衛星觀測地形地貌,然後打眼勘探。現在准確多了,有衛星遙感探測
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主要有物探和測井兩種
物探主要是根據地下岩層物理性質的差異﹐通過物理量測量﹐對地質構造或岩層性質進行研究﹐以尋找石油和天然氣的地球物理勘探。我們在石油勘探中﹐對於被表土﹑沙漠和海水覆蓋沒有岩層直接出露的地區﹐主要依靠物探方法間接了解地質構造和岩層性質﹐以尋找油氣藏。
測井,也叫地球物理測井或石油測井,簡稱測井。石油鑽井時,在鑽到設計井深深度後都必須進行測井,又稱完井電測,以獲得各種石油地質及工程技術資料,作為完井和開發油田的原始資料。
當然在實踐過程中除了物理,還要把相關的構造地質學,石油地質學,沉積岩石學等相關知識把握好以增加勘探石油天然氣的可靠性。
D. 海上有石油嗎
海底有石油,海上面沒有。
海底石油是埋藏於海洋底層以下的沉積岩及基岩中的礦產資源之一。海底石油(包括天然氣)的開采始於20世紀初,但在相當長時期內僅發現少量的海底油田,直到60年代後期海上石油的勘探和開采才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近海進行油氣勘探,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150多個海上油氣田進行開采,海上原油產量逐日增加,日產量已超過100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百分之25。
海底石油主要產地:南美洲墨西哥灣。海上天然氣的儲量以波斯灣第一,被稱為「石油海」;北海第二;墨西哥灣第三。中國大陸架的海底石油產量遠景很大,很有可能成為將來的「石油海」。
石油產品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其中,各種燃料產量最大, 約占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 產量約佔5%。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准, 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E. 海底石油和陸地石油有什麼區別嗎
海底石油和陸上石油的本質相同,都是烴類(有機物,主要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液態至半固態的混合物,但是形成條件和開發方法不一樣。
1.海相石油的有機物組成和一些化學元素的比例與陸相石油不同,根據姥/植烷比,V/Ni等元素比以及各種地質學,地球化學指標可以分析得知原油形成時的環境,確定這些原油是在海洋中形成的還是在陸地的湖泊里形成的。
2.開采方面,陸地原油和海底原油的開采有所區別,常規的陸地原油比較容易開采,而海底原油的開采涉及的工藝技術比較復雜,包括建設平台,鑽井,埋設管道等多個環節和陸地石油開采都不同。
3.陸地上的石油也有海相原油和陸相原油之分,海相原油是遠古海洋當中的有機質形成的,陸相原油則是在古代陸地上的湖泊中形成的,但是形成石油的地方,古代可能是海洋也可能是陸地,但地殼是會變動的,發生滄海桑田的變化,海平面上升,陸地下降,就可能導致原來是陸地的地方。
現在是海洋(比如中國的渤海),或者原來是海洋的地方,現在是陸地(比如中國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4.把石油簡單分成海洋石油和陸地石油,石油地質學更多的關心的是這些原油形成的時候(原油都經歷了千百萬年的漫長形成過程),這個地方是海洋還是陸地,科學的說法應該是海相石油和陸相石油,就是在海洋環境或者陸地環境形成的石油。
(5)怎麼判斷海里是否有石油擴展閱讀:
海底石油是埋藏於海洋底層以下的沉積岩及基岩中的礦產資源之一。海底石油(包括天然氣)的開采始於20世紀初,但在相當長時期內僅發現少量的海底油田,直到60年代後期海上石油的勘探和開采才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現在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近海進行油氣勘探,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150多個海上油氣田進行開采,海上原油產量逐日增加,日產量已超過100萬噸,約佔世界總量的百分之25。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
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海底石油
網路--石油
F. 海洋里有豐富的石油嗎
埋藏在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氣,不論其生成條件是否屬於海洋環境,都列入海底石油資源。
近40多年來海上石油勘探工作查明,海底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據1979年統計,世界近海海底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為220億噸,占當年世界石油探明總可采儲量的24%;近海海底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17萬億立方米,占當年世界天然氣探明總可采儲量的23%。
美國石油地質學家H.D.赫德伯格認為全球具有含油氣遠景的海洋沉積盆地面積共有7800萬平方公里,約與陸地上具有含油氣遠景的沉積盆地面積相當。
據美國石油地質學家L.G.威克斯1973年估計:世界上水深 300米以內海底潛在的油氣資源量約有1000億噸原油和相當於556億噸原油的天然氣,還有500億噸二次可采原油以及300億噸重質原油。
G. 中國海油是什麼油
海油是指海洋石油,石油是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具有天然的產狀。
海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
海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海油對車的注意事項:
海油顧名思義就是從海里開采出來的石油,對車輛沒有危害,但不建議混加,海油與石油實際上沒有原則性的區別,從大海中開采出來的石油跟陸地石油的區別主要也只是來源不同,實際結構、成分、性質、用途都是一樣的。
目前國內油品最好的可以說就中國海油、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三家直營的加油站,其三家加油站擁有穩定的供貨渠道和頂級的煉油廠技術的加油站,但需要區別的是直營店,而不是一些加盟的加油站或者名字相似的盜版油站。
H. 如何勘探、採集位於海洋中的油田
如果某國政府想開採石油。資源國政府,在缺乏沒有相應的技術實力、管理水平的情況下。往往會與國際油公司合作,最早的時候是把地租給別人(租讓制),自己收稅、收租金外一概不管,後來學乖了,成立國家石油公司與國際有公司合作,簽署產量分層協議(Proction Sharing Contract),利用別人的資本、技術與管理優勢的同時,保留了礦產的所有權。再後來,翅膀更硬了,資源國政府對石油這一寶貴戰略資源也越來越重視起來,提出了風險服務合同,不以產量分成支付酬勞,直接給錢,招標投標價低者得,愛干不幹。資源國政府是老闆,國際油公司是總承包商,當然還有更苦逼的打工的,那就是技術分包商,譬如物探公司、鑽探公司等等。既然合同准備好了,那就可以找技術公司開幹了。當然,從勘探到開發,再到生產是一個漫長的流程,不是今天挖個洞明天就可以冒油。
前期需要獲取必要的地質資料。地球物理公司能夠提供物探採集、處理解釋,甚至地球化學分析服務,鑽探公司繼而鑽井、測井,獲取更詳細的第一手地層資料,確認該油田是否具有商業開采價值。進入實質性的開發階段後,鑽井公司會根據設計好的開發方案打井,地面建設公司會讓一個油田初具規模,正式投產後採油公司會進行設備維護,並運用科學的開發方案盡可能提高石油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