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油井下作業的清潔生產有哪些模式
石油井下作業過程中,常常會不同程度地污染到周圍環境,為了避免有太大的末端治理壓力,真正實現污染物的零排放,實施清潔生產已是企業節能降耗、控制污染、改善經濟增長方式的理想模式。
1.石油井下作業清潔生產模式
1)防止污染物的發生
主要通過污染物末端治理預防污染物影響到環境,確保井下作業過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不超出國家明文規定的要求。實踐操作中,除了要採用末端治理的方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之外,還必須全面回收利用、循環利用污染物,降低廢物量。
2)注重節能降耗
主要是對生產過程進行有效控制,遵循節能降耗的原則,降低生產過程的廢物排放量,然後有效治理實際排放出的廢物,從而保證所排放的廢物滿足國家規定的規范要求。合理選擇燃料,積極探索替代能源,加強工藝改革,對生產中排放的廢物予以循環利用或者降低,減少企業末端處理廢物的數量,從而實現清潔生產的目標。
3)以節能降耗為基礎降低污染
以節能降耗為基礎降低污染這一清潔生產模式,主要是上述兩項清潔生產模式的優化組合。針對生產過程的中後期採用先進的管理與技術手段,防止廢物的大量排放,以做到清潔生產。
4)注重持續發展的清潔生產模式
該模式相比前三種模式具有較高的成熟性。注重的是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有效管理,也就是生產前科學利用原材料,生產過程中加強污染控制,生產後回收利用排放的廢物。
2.石油井下作業技術
1)管柱防護技術
因操作不當使得管柱遭到損毀並導致污染的情況時有發生,尤其是在出砂較多的油層當中,這種事故更易發生。因此,做好人造井壁防砂能夠增強油層的支撐力度,修井過程中使用小噸位封隔器,簡化生產管柱從而減少坐封次數。使用管柱防磨新工藝,進而能夠有效地延長管柱使用壽命,增強抗磨能力。為了使管柱獲得更好的養護,油田企業要定期對管柱進行保養以延長油井的壽命。
2)套柱防護技術
為了降低油井潛在污染因素,在套管設計方面要對容易產生損害的油井部分使用厚壁套管。井下容易發生腐蝕的區域,要選用防腐能力強、性質穩定的套管,由於地下油藏類型不同,面對不同的腐蝕介質,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材質的套管,並使用有效的防腐措施降低腐蝕對套管的影響。在套管使用接箍保護環後能夠有效減輕地層施加在台肩面上的壓力,保護油井安全。增強固井質量也能有效保護套管。使用井身軌跡控制技術構建規則的井徑,利用密度低、塑性強的水泥作為原料可以增強固井質量,進而提高套管承受外界壓力的強度。
3)井下作業施工中的清潔技術
使用方鑽桿自封封井技術時,可以對方鑽桿與套管的空間進行密封,從而保持地面環境的清潔,並能將返出液重復利用。這種方法能有效解決井下作業中鑽磨、沖砂、套銑等工序所產生的刺漏情況。在井下作業的過程中,管桿要進行清潔,這時殘留的原油和殘液會污染周邊環境,可以引進當前常用的一種防污染塑料膜作為防護工具,清潔工作結束後對薄膜和殘液進行集中處理,繼而保護施工環境。
4)油氣層保護技術——不壓井作業
在油田生產中,幾乎所有的油層在從勘探到開發及後期的維護過程中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在我國現有的油氣層保護技術中,還沒有一種技術完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油氣層保護,但不壓井作業技術的引進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油氣層保護提供了可能。
不壓井作業一方面可以為油公司省去用於壓井作業的壓井液及其處理費用;另一方面,由於油氣層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油氣層的產能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下的油氣資源。圖6.15為中原油田在採油二廠某井井上安裝不壓井作業裝置,實現了不放噴、不壓井的情況下的清潔生產。
圖6.15中原油田安裝不壓井作業裝置
Ⅱ 為什麼油罐需要定期清洗
油罐的潔凈影響到油品質量,未經處理的油罐,將會出現管道堵塞、結垢、腐蝕,油品低質,比如油罐因腐蝕泄漏、原油污染等。石油儲罐使用壽命一般較長,使用一段時間後,原油中的雜質將會沉積在罐底和罐壁上面,導致油罐有效容量減少,影響儲罐油罐的效率。油罐的長期使用,會產生腐蝕和泄露,如果對油罐檢查輕忽,將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威脅著周邊環境和油罐區的安全。
因此定期進行檢查維修保持油罐的安全清潔至關重要:
1、保護設備、延長使用壽命:
可以除銹防銹,避免設備腐蝕損壞,特別是經預防處理後,使設備使用壽命延長,投入緩蝕劑後可使腐蝕速度下降90%。
2、保持油罐內部潔凈,減少油品的污染:
金屬以及鐵銹能誘發油品氧化變質。油罐內壁塗刷防銹層能較好地避免金屬對油品氧化所起的催化作用。原油中存在大量的礦物質、粘泥、石蠟、細菌等雜質,這些細微的鐵銹、雜質日積月累粘附在儲存油罐底部及內壁上無法清理,會造成油罐的堵塞和腐蝕、泄漏。汽油儲罐罐底的渣質主要是鐵銹,在油罐卸油時,罐底部的沉積物就會被出現,粉狀鐵銹會溶進油品,加進了這樣的油品,對車輛本身的危害是很大的。定期清洗儲罐以及內壁塗防腐蝕塗層是解決金屬氧化銹蝕,減緩油品變質進程的有效措施。
3、減少事故發生、改善製冷效果:
可殺菌滅藻、去除污泥,使管道暢通、油質清澈,同時防垢,提高冷凝器、蒸發器的熱交換效率,從而避免高壓運行、超壓停機現象,提高油品質量,使系統安全高效運行。
4、水分對油品的污染造成的氧化膠質和腐蝕等現象嚴重:
油品中的水分盡大部分是在運輸、裝卸、儲存過程中混進,油品長期存放也會析出油品中溶進的水分,長期累計就會在儲罐底部出現呈酸性的水層,混進油品中的水分能腐蝕機件;水分的存在會使一些添加劑如清凈分散劑、抗氧化劑、抗爆劑等分解和沉澱,使其失效;有水分存在時,油品的氧化速度加快,其膠質天生量也加大。另外,罐底部沉積的呈酸性水層會加速儲罐的腐蝕,造成罐壁消薄甚至滲漏。
5、防止混油或容器污染變質:
不同性質的油品不能相混,否則會使油品質量下降,嚴重時會使油品變質。特別是各種中高檔潤滑油,含有多種特殊作用的添加劑,當加有不同體系添加劑的油品相混時,就會影響它的使用性能,甚至會使添加劑沉澱變質。潤滑油中混入輕質油,會降低閃點和粘度;食品機械油脂混入其它潤滑油脂,會造成食品污染;溶劑油中混入車用汽油會增加毒性。
因此,為防止各種油品相混或污染,應當採取如下措施:
為了防止散裝油品在卸收、輸轉、灌裝、發運等過程中發生污染,應根據油品的不同性質,將各管線、油泵分組專用,不同性質的油品,不要混用,如必須混用時,要清掃管線余油,在管線最低位置用真空泵抽取余油或用過濾後的壓縮空氣清掃,有條件的也可用蒸汽清掃,再用擬輸送的油品沖洗幾分鍾,放出油頭,並經檢查確認清潔後放可使用。
油桶、油罐汽車、油罐、油船等容器改裝別種油品時,應進行刷洗、乾燥。灌裝與容器中原殘存品種相同的油料,容器合乎要求,才能重復灌裝,以保證油品質量。用使用過的油桶、油罐、油罐車、油船灌裝中高檔潤滑油時,必須進行特別刷洗,即用溶劑或適宜的汽油刷洗,必要時用蒸汽吹掃,要求達到無雜質、水分、油垢和纖維,並無明顯鐵銹,不呈現銹皮、銹渣及黑色油污,方准裝入。
6、定期檢查儲油罐底部狀況並確保清洗安全:
油品儲存的時間越長,氧化產生的沉積物就越多,對油品質量的影響就越嚴重。因此,必須每年檢查罐底一次,以判斷是否需要清洗。要求各種油罐的清洗周期是:輕質油和潤滑油儲罐3年清洗一次;重柴油儲罐2.5年清洗一次。同時油罐的金屬一旦腐蝕穿孔,就會有大量的油品滲漏,造成經濟上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甚至引發火災。因此,必須每年檢查罐底一次,以判定是否需要清洗。油品存放相關要求各種油罐的清洗周期是:原油五到八年清洗一次;輕質油和潤滑油儲罐三年清洗一次;重柴油儲罐兩年清洗一次。
定期進行儲油罐清洗及檢查,不僅能保證油品不被污染,也可讓您對油罐的健康狀況有一個正確的把握,避免更大的安全隱患發生。總之,油罐的清洗對於避免油罐的事故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