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質石油類會揮發掉嗎
石油類物質進入水體後發生一系列復雜的遷移轉化過程,主要包括擴展、揮發、溶解、乳化、光化學氧化、微生物降解、生物吸收和沉積等。擴展過程:油在海洋中的擴展形態由其排放途徑決定。船舶正常行駛時需要排放廢油,這屬於流動點源的連續擴展;油從污染源(擱淺、觸礁的船或陸地污染源)緩慢流出,這屬於點源連續擴展;船舶或貯油容器損壞時,油立刻全部流出來,這屬於點源瞬時擴展。擴展過程包括重力慣性擴展、重力粘滯擴展、表面張力擴展和停止擴展四個階段。重力慣性擴展在1小時內就可完成;重力粘滯擴展大約需要10小時;而表面張力擴展要持續100小時。擴展作用與油類的性質有關,同時受到水文和氣象等因素的影響。擴展作用的結果,一方面擴大了污染范圍,另一方面使油-氣、油-水接觸面積增大,使更多的油通過揮發、溶解、乳化作用進入大氣或水體中,從而加強了油類的降解過程。揮發過程:揮發的速度取決於石油中各種烴的組分、起始濃度、面積大小和厚度以及氣象狀況等。揮發模擬試驗結果表明:石油中低於C15的所有烴類(例如石油醚、汽油、煤油等),在水體表面很快全部揮發掉;C15—C25的烴類(例如柴油、潤滑油、凡士林等),在水中揮發較少;大於C25的烴類,在水中極少揮發。揮發作用是水體中油類污染物質自然消失的途徑之一,它可去除海洋表面約50%的烴類。溶解過程:與揮發過程相似,溶解過程決定於烴類中碳的數目多少。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實驗表明,在蒸餾水中的一般規律是:烴類中每增加2個碳、溶解度下降10倍。在海水中也服從此規律,但其溶解度比在蒸餾水中低12%—30%。溶解過程雖然可以減少水體表面的油膜,但卻加重了水體的污染。乳化過程:指油-水通過機械振動(海流、潮汐、風浪等),形成微粒互相分散在對方介質中,共同組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分散體系。乳化過程包括水包油和油包水兩種乳化作用。顧名思義,水包油乳化是把油膜沖擊成很小的涓滴分布水中。而油包水乳化是含瀝青較多的原油將水吸收形成一種褐色的粘滯的半固體物質。乳化過程可以進一步促進生物對油類的降解作用。光化學氧化過程:主要指石油中的烴類在陽光(特別是紫外光)照射下,迅速發生光化學反應,先離解生成自由基,接著轉變為過氧化物,然後再轉變為醇等物質。該過程有利於消除油膜,減少海洋水面油污染。微生物降解過程:與需氧有機物相比,石油的生物降解較困難,但比化學氧化作用快10倍。微生物降解石油的主要過程有:烷烴的降解,最終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烯烴的降解,最終產物為脂肪酸;芳烴的降解,最終產物為琥珀酸或丙酮酸和CH3CHO;環已烷的降解,最終產物為己二酸。石油物質的降解速度受油的種類、微生物群落、環境條件的控制。同時,水體中的溶解氧含量對其降解也有很大影響。生物吸收過程:浮游生物和藻類可直接從海水中吸收溶解的石油烴類,而海洋動物則通過吞食、呼吸、飲水等途徑將石油顆粒帶入體內或被直接吸附於動物體表。生物吸收石油的數量與水中石油的濃度有關,而進入體內各組織的濃度還與脂肪含量密切相關。石油烴在動物體內的停留時間取決於石油烴的性質。沉積過程:沉積過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石油烴中較輕的組分被揮發、溶解,較重的組分便被進一步氧化成緻密顆粒而沉降到水底。二是以分散狀態存在於水體中的石油,也可能被無機懸浮物吸附而沉積。這種吸附作用與物質的粒徑有關,同時也受鹽度和溫度的影響,即隨鹽度增加而增加,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沉積過程可以減輕水中的石油污染,沉入水底的油類物質,可能被進一步降解,但也可能在水流和波浪作用下重新懸浮於水面,造成二次污染。
⑵ 把石油水裝在一個燒杯里什麼在上層什麼在下層
石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石油會浮在水上面,也就是石油在上層,水在下層。
⑶ 石油滴在水中為什麼有彩虹色
好看嗎
⑷ 為什麼石油倒入海洋會造成危害
為什麼石油倒入海洋會造成危害?
回答:一句話——石油倒入海洋加劇海水富營養化,導致赤潮等不良現象發生。
具體解釋:
隨著現代化工、農業生產的迅猛發展,沿海地區人口的增多,大量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其中相當一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海洋,導致近海、港灣富營養化程度日趨嚴重。
同時,由於沿海開發程度的增高和海水養殖業的擴大,也帶來了海洋生態環境和養殖業自身污染問題;海運業的發展導致外來有害赤潮種類的引入;全球氣候的變化也導致了赤潮的頻繁發生。
赤潮發生後,除海水變成紅色外,
一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於魚類的鰓部,使魚類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二是赤潮生物死亡後,藻體在分解過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魚類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時還會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和毒素,嚴重污染海洋環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的破壞;
三是魚類吞食大量有毒藻類。
目前,赤潮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公害,美國、日本、中國、加拿大、法國、瑞典、挪威、菲律賓、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赤潮發生都很頻繁。
希望對你有幫助!
個人宣言:我是hk——honest king——誠實的國王,不是香港的英文縮寫,切記切記……
⑸ 石油與水混合
主要看石油的狀態了,要是石油在凝點以上就是乳狀液,凝點以下就是懸浮顆粒,一般情況下都是乳狀液,油包水是最常見的情況,只有在懸浮輸送的情況下會使石油成為固體顆粒懸浮在水中輸送,減小摩阻。
⑹ 將油和水倒在一起有什麼現象為什麼
會出現上面是油,下面是水,原因有2個:
1、水和油壺不溶解,所以不像酒精和水倒在一起變成酒精溶液。
2、油比水輕,所以油會浮在水上面。
我們身邊的物理現象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⑺ 石油在水中會不會沉澱
原油加水也會分層,下層為水。不過原油雜質很多,交界面可能會有絮狀沉澱懸浮
⑻ 油倒入水裡是什麼現象
油倒入水裡會快速在水表面出現一個油界面。
因為油比水的質量輕。油倒入水裡後會快速升至水面上。
再由於水有張力的特性,油在水面會迅速擴散形成一個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