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鑽井怎麼知道地下有石油
擴展閱讀
銷售成本費用是多少 2025-02-05 16:43:35

鑽井怎麼知道地下有石油

發布時間: 2023-09-21 14:56:06

A. 石油是怎樣采出來的

經過了大量的勘探研究,一旦確定油氣田有工業開采價值,就要進行開發、采出石油的工作。

要使石油和天然氣流到地表,首先要打好鑽井。經過地質勘探和開發人員的艱苦勞動和研究,找到了地下的油氣藏,確定了打井的位置、數量和深度,鑽井工人就要在定好的井位上鑽井。

目前常用的鑽井技術是轉盤(旋轉)鑽井。它由一套地面設備(包括鑽機、井架)和一套提升系統及鑽桿、鑽具和鑽頭等組成。通過提升系統將鑽具提起、放下,靠轉盤轉動帶動鑽具轉動,再轉動鑽頭破碎岩石。被破碎的岩石碎屑被泥漿泵帶入井內的泥漿循環再帶到地面。鑽頭磨損了,就再將鑽具提上來,更換新鑽頭,放入井底再次鑽進,直至目的層(圖31)。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得最廣泛的鑽井方法。

圖35酸化壓裂作業

到了油田開發的後期,當地下的原油所剩不多的時候,為了采出殘留在油層中的石油,還要採用二次採油法甚至三次採油法,比如往油層中注入加熱的二氧化碳或用火燒油層,以提高石油的采出量。

海洋採油比陸地採油不但難度大而且成本也高,目前主要有4種採油的方式:從海岸陸地上打斜井,鑽至海底油層,目前最遠的可深入海中3千米以上;在海中建造人工島,在島上鑽井採油。這是兩種適用於海水深度在10米左右的淺水區。第三種是海上鑽井平台採油,即在海上建造一個鋼筋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固定平台,用定向鑽井法在平台上鑽井,同時可以採用多口採油井,還可以用浮動式鑽井船打井、採油。第四種是利用近年來潛水工具的改進與計算機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海底採油裝置進行採油,這是一種較為安全,但技術復雜、難度較大的方法。

B. 海底油田很多,該如何才能找到海底油田呢

在深邃的海底,蘊藏著許多石油和天然氣。它們不僅被海水覆蓋,而且還深藏在海底儲油構造里。儲油構造往往是呈倒"V"字型的上穹岩層,天然氣位於最上層,石油在中層,水在最下層。

為了尋找海底石油和儲油構造,科學家每每藉助船上的儀:器進行地球物理勘探。簡單地說,它就像是為地層作一次透視。

最重要最常用的"透視"方法是地震勘探,它利用在船尾拖曳的電纜發出和接收人工地震波。因為地震波在不一樣的地層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在不一樣地層的界面上就會形成不同的反射。儀器把接收到的反射波加以放大、分析,就可以知道地層中的情況,把儲油構造尋找出來。

另外,物探的"透視"方法還有重力勘探法和磁力勘探法。前者是通過測量地面上各點的重力變化來 探索 地層的情況,後者則是通過測量岩石磁性的變化來了解地層構造。它們也能找出地層中的儲油構造。

儲油構造找到以後,裡面是否有油,有多少油,仍不能完全確定,這時科學家必須通過實地勘探才能知道。因此在進行物探以後,還要進行石油勘探。石油勘探的任務由鑽井船或鑽井平台承擔。在實地,鑽井船將長長的鑽頭伸向海底的儲油構造里,從取出的岩芯的分析結果中,可估算出有多少油或天然氣,然後確定有沒有開采價值。

以前多半使用石油勘探船,它是把鑽探設備安裝在船上來進行鑽探的。由於海上風浪大,船的搖擺往往會使鑽探工作無法進行,勘探的結果會受很大影響。

現在多半使用鑽井平台。一種是自升

式鑽井平台,利用插在海底的樁腿支撐,把平台升至海面以上進行鑽探,鑽探完畢後平台降至海面,拔起插在海底的樁腿,自航或由拖船拖走至新的井位工作。這種自升式鑽井平台因為樁腿的長度有限,所以在較深的海域就無法使用。另一種是半潛式鑽井平台,它由水下浮箱、樁腿和水面上的工作甲板三部分組成。由於海面上20~~30 米處波浪十分微弱,所以整個平台比較平穩,勘探的效果也比較理想;更重要的是它不受水深限制,任何海區都可使用。當然,由於海流和風浪的沖擊,平台也會移動,這就需要用錨纜把它拉住。

經過多口油井的鑽探和岩芯分析,科學家就可以比較准確的得到該海區有多少油氣的數據,確認這個地區是否有開採的價值了。

C. 四川發現十億噸大油田,科學家們是如何勘測石油的

地質勘探


如果說石油工作者的勘探會發現本區域有石油的存在,此時就會利用專業的技術在預先選定的位置處,打好圓柱並且還要到達地下油氣層而這樣的工作也就稱之為鑽井。要知道在石油勘探與遊艇開發的過程當中,鑽井騎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比如說查看已經正式尤其構造以及面積還有儲量,比如說四川發現的10億噸大油田正是通過這種方法才得到准確數據。

可以說關於油田以及地質資料的開發相關數據,包括將原油從地上輸送到地面,都是通過鑽井得以完成的,所以這項工作也是石油開采與勘探的重要環節之一。除了這些之外是有勘探的方法還有很多,由於篇幅選擇的原因也只能介紹到這里,如果感興趣可以尋找專業書籍。

D. 石油勘探有幾種方法。

(1)地震勘探:是根據地質學和物理學的原理,利用電子學和資訊理論等領域的新技術,採用人工方法引起地殼振動,如利用炸葯爆炸產生人工地震。再用精密儀器記錄下爆炸後地面上各點的震動情況,把記錄下來的資料經過處理、解釋。推斷地下地質構造的特點,尋找可能的儲油構造。目前,地震勘探是石油勘探中一種最常見和最重要的方法。
(2)重力勘探:各種岩石和礦物的密度是不同的,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其引力也不同。椐此研究出重力測量儀器,測量地面上各個部位的重力,排除區域性重力場的影響,就可得出局部的重力差值,發現異常區,稱做重力勘探。它就是利用岩石和礦物的密度與重力場值之間,的內在聯系來研究地下的地質構造。
(3)磁力勘探:各種岩石和礦物的磁性是不同的,測定地面各部位的磁力強弱來研究地下岩石礦物的分布和地質構造,稱做磁力勘探。在油氣田區。由於烴類向地面滲漏而形成還原環境,可把岩石或土壤中的氧化鐵還原成磁鐵礦,用磁力儀可以測出這種異常,並與其它勘探手段配合,發現油氣田。
(4)電法勘探:它實質是利用岩石和礦物(包括其中的流體)的電阻率不同,在地面測量地下不同深度地層介質電性差異,以研究各層地質構造的方法,對高電阻率岩層如石灰岩等效果明顯。
(5)地球化學勘探:根據大多數油氣藏的上方都存在著烴類擴散的「蝕變暈」的特點,用化學的方法尋找這類異常區,就是油氣地球化學勘探。

E. 油井的原理是什麼

「採油」這個術語是指所有穿過地表,旨在發現並採集地下石油和天然氣的施工作業。一口鑽井的完鑽和壽命可以分為5個部分,即設計、鑽探、完井、開采和枯竭。鑽井口的直徑為30英寸,可供帶有鑽頭的旋轉著的鑽桿插入。在一口井完成以後,會用一套直徑略小於井徑的鋼管(套管)從地表插入井孔內,在井壁與套管之間用水泥固定。下套管的目的就在於給新鑽成的井壁提供支撐力和保護,以防來自地表和井孔內的高壓可能造成的對井孔的傷害。有了套管的隔離,井孔內的地層就可以得到保護,這樣一來就可用直徑較小的鑽具向更深處鑽進(可以鑽入更加不穩定和劇烈變化的地層)。越深入地下,所採用的套管直徑也會相應地越小。現代鑽井常常進行2到5次下套管作業,每一次的套管直徑都比前一次的直徑略小一些,每一次都用水泥膠結。在鑽井過程中,鑽機的設備可以進行鑽井液的循環,提升並旋轉鑽桿,控制井孔內的壓力,將岩屑從鑽井液中清除,並為這些操作提供實時動力支持。

一口井標準的鑽井費用

鑽井位置 標准費用(百萬美元) 淺水區 5~15 高溫和高壓區 35~50 深水區 80~110 極為困難的環境下鑽井 90~140海上鑽井所需費用與井位離岸的距離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與那些使用遠離海岸線的深水鑽井設備的項目相比,那些距岸較近的淺水區的鑽井費用就要少得多。比如2007年,在北海中部,一口高壓和高溫井的鑽井費用約為350萬到500萬美元,而在墨西哥灣深水區的鑽井費用就超過1億美元。陸上鑽井相對要便宜一些,尤其在油氣田埋藏深度較淺時,這種情況下的鑽井費用低於500萬美元,若埋藏較深且鑽井難度大,則費用可達1500萬美元。

F. 油氣田勘探採取何種方法

如何高速度、高水平地勘探油氣田是一項很復雜的任務。石油通常都深埋在上千米的地下,在地面看不見、摸不著。即使地面上有油氣顯示,也不能肯定地下就一定存在油氣藏。要想找到它,就必須想方設法獲取地質資料,掌握規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不斷實踐和總結,尋找石油的方法越來越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地面地質法、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化學勘探法和鑽井勘探法等。

一、地面地質法地面地質法是尋找石油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其研究內容十分豐富。石油勘探工作者運用地質知識,攜帶羅盤、鐵錘、放大鏡等簡單工具,在野外直接觀察天然露頭和人工露頭。了解勘探地區的地層、構造、油氣顯示、水文地質、自然地理等情況。查明有利於油氣生成和聚集的條件,從而達到找油找氣的目的。

二、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物理勘探法是利用物理原理和技術來解決地質問題的方法。根據地下岩石不同的密度、磁性、電性以及彈性等物理性質,在地面上利用精密儀器進行測量,以了解地下岩層的起伏狀況,尋找儲油構造,達到尋找油氣藏的目的。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的發展,地球物理勘探法有了飛躍發展。常見的地球物理勘探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

1.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用重力儀在地面上測量由地下岩石密度的差異而引起的重力變化。主要是利用重力加速度的變化來研究地質構造和尋找地下礦產。

不同緯度的重力加速度的正常值採用下式計算:

go=9.78318×(1+0.0053024sin2Φ-0.0000058sin22Φ)(3-1)式中Ф——緯度;go——某一緯度處重力加速度的理論值,m/s2。

用重力儀測量出地殼上某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並將其校正到對應海平面上的值。校正後的重力加速度值與根據上式算出的理論正常值不一致,則稱為重力異常。如果校正值大於理論值,則稱為正異常;反之,則稱負異常。重力異常反映出地殼內不同物質的組成和分布狀況。根據重力異常范圍的大小,又可分為區域重力異常和局部重力異常,前者范圍大,後者范圍小。研究區域重力異常可以了解地殼的內部結構,研究局部重力異常可以探礦。地下埋藏著密度較小的物質如石油、煤、鹽等非金屬礦的地區常顯示出重力負異常,而埋藏密度較大的物質如鐵、銅、鋅等金屬礦的地區常顯重力正異常。

2.磁法勘探用磁力儀在地面或空中測量地下岩石的磁性變化,來探明地下地質構造和尋找某些礦產的方法稱為磁法勘探。

通過設在各地的地磁台測得地磁要素數據,經校正並消除地磁短期和局部變化等影響,所獲得的全球基本地磁場數值稱為正常值。在實際測定時,若發現實測地磁要素數值與正常值不一致,則稱為地磁異常。地磁異常是地下磁性物質發生局部變化的標志,據此可勘測出地下的磁性岩體和礦體。如磁鐵礦、鎳礦、超基性岩等是強磁性的礦物和岩石,反映出地磁異常為正異常;金礦、銅礦、鹽礦、石油等是弱磁性或無磁性物質,反映出地磁異常為負異常。

3.電法勘探地殼的岩石存在著導電性差異。觀測和研究人工電流場或大地電流的分布規律,可以了解地下地質構造,尋找原油、天然氣和其他礦產。

在固定的觀測站進行連續觀測,所獲得的大量數據經過校正可得到正常的電場值。在實際測量時,實測值與正常值不一致稱為地電異常。地電異常反映可能有礦體或地質構造存在。

4.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法主要是利用地殼岩石的彈性差異,以物理學的波動理論為依據,研究地震波的傳播規律,從而了解地下的地質構造,尋找油氣藏。

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是在地面用人工方法產生地震波。產生地震波的常用方法是先鑽一口井,再將一定量的炸葯放入井中使其爆炸(圖3-1)。地震波向地下傳播遇到岩性不同的地層分界面就會發生反射。在地面上用精密儀器(檢波器)把來自地層分界面的反射波用大量曲線記錄下來,進行對比、整理和計算,就可得到反映岩層界面起伏變化的剖面圖。根據地震剖面圖,就可以了解地層分布情況和地下地質構造。

圖3-1地震勘探示意圖

由於地震勘探能夠高質量、高效率地解決多方面的地質問題,從而成為最主要的勘探方法。據國外不完全統計,每年在地震勘探方面的投入約佔全部石油勘探投資的70%,而在我國更是超過了90%。

三、地球化學勘探法地球化學勘探簡稱化探。該方法是對地表岩石、土壤、氣體和水中的各種成分進行化學分析。當地下存在油氣藏時,油氣就會向上擴散。盡管數量有限,但在漫長的地質歷史過程中,總會在地表土壤或岩石中出現一些烴類氣體、微量瀝青以及與烴類有關的細菌、元素和鹽類等。因此,通過檢測地下油氣向地表擴散的烴類物質以及油氣在運移過程中與周圍物質發生各種物理化學變化的產物,就可以研究地下油氣的分布。地球化學勘探法主要包括氣測法、細菌法、土壤鹽法等。

氣測法是通過測量從地下擴散到地表的微量氣體分子來尋找油氣的方法。

由於地下油氣向地表擴散,在這個地區就會發育一些與這些微量油氣有關的特殊細菌,如氧化甲烷細菌、氧化乙烷細菌等。通過檢測這類細菌,可預測地下深處有無油氣藏。

由於烴類氣體的擴散或是水的活動,在油氣藏上方的土壤中會形成特殊的鹽類。通過檢測這些特殊鹽類可以預測地下深處有無油氣藏。

四、鑽井勘探法利用地質法、物探法和化探法等間接方法可以確定地下的有利構造。這些構造中是否真的含有油氣,只有通過鑽井勘探法才能最後確定。鑽井勘探法是油氣田勘探工作中最直接的找油方法。通過所鑽井眼可以直觀地判斷油氣是否存在並且確定油氣產能的大小,還能以井筒為通道把油氣開采出來。但是由於鑽井的速度很慢,費用也很高,因此必須在上述間接方法確定的有利含油構造上才進行鑽井。

1.井的類別(1) 地質井(構造地質淺井、地層探井):在盆地或凹陷普查階段,為收集基礎地質資料、了解地層剖面和構造產狀而鑽的井。

(2) 參數井:在完成了地質普查或物探普查的盆地或凹陷內,選擇不同級別的構造單元而鑽的一口或多口井。目的是了解地層層序、厚度、岩性以及生、儲和蓋的條件,並為物探資料的解釋提供參數。參數井的設計深度要盡可能鑽穿沉積岩的全部層厚。如果沉積岩太厚,不可能在一口井內取得完整的剖面資料,則可在不同的構造單元上鑽兩三口參數井,以取得盆地或凹陷內一個完整剖面的資料。

(3) 預探井:以地震勘探詳查結果為基礎,在生、儲條件比較有利的構造或圈閉上打的第一口探井稱為預探井。目的是發現工業性油氣流。因此,在預探井內要特別重視取得系統的儲集層物性資料、中途測試和測井資料以及完井、分層試油等資料。在測試獲得油氣流後,還要取得流體樣品、油層壓力和溫度等資料,以便進行分析化驗和儲量計算。

(4) 詳探井(或稱評價井):針對已獲工業油氣流的構造或圈閉,以地震勘探精查構造圖為基礎,視油氣田面積大小、構造的復雜程度而鑽的井。目的是控制油氣田面積、掌握儲集層物性及厚度變化規律和油藏類型。除取得預探井內規定的各項地質資料外,評價井還必須對油氣層取岩心,並對岩性、電性和測試資料進行綜合研究,進行儲量計算。

(5) 開發井(包括生產井、注水井、注氣井、資料井、檢查井等):如果構造圖可靠、評價井所取的地質資料比較齊全、探明儲量的計算誤差在規定的范圍內,根據油田開發方案,為完成產能建設任務和產油氣計劃而部署的井。

(6) 調整井(包括生產井、注入井、檢查井等):油氣田全面投入開發若干年後,根據開發動態及油氣藏數值模擬資料,為提高儲量動用程度、調整油氣或油水界面的推進速度、提高採收率、保證完成規定的採油計劃所鑽的井。調整井應根據開發研究設計部門編制的油氣田調整開發方案實施。

2.地質錄井要在鑽井過程中取得地質資料應進行地質錄井。地質錄井就是用一定的方法觀察、記錄和分析鑽井過程中與油、氣、水有關的地質現象,獲得鑽遇地層的岩性及含油氣情況。地質錄井包括岩心錄井、岩屑錄井、鑽井液錄井、氣測井以及鑽時錄井等。

1)岩心錄井岩心錄井就是在鑽井過程中用專門的取心工具將地下岩石按順序取到地面上來,並對所取岩心進行分析、研究,取得各項資料的過程。

岩心能夠最直觀、最可靠地反映地下岩層的特徵。對岩心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岩性、岩相特徵、生物特徵,可以測定儲集層的孔隙度、滲透率及有效厚度等。

由於鑽井取心成本高、影響鑽井速度,在油田勘探開發過程中,不可能對每口井都取心。所以,應根據具體情況針對某些層位進行取心,如主要的含油氣層、地質界線、標准層、岩性復雜層位、斷層通過層位等。

2)岩屑錄井地下岩石被鑽頭破碎後,隨著泥漿被帶到地面上,這些岩石碎塊就叫岩屑。鑽井時,地質人員按照一定的深度間隔及時收集岩屑,進行觀察和描述的工作稱為岩屑錄井。

在勘探工作中,為了查明探區內的含油氣情況,盡快找到新油田,在一般取心少或不取心的情況下,要獲得大量的地層、構造、含油氣情況等第一手資料,就必須採用岩屑錄井的工作方法。岩屑錄井具有成本低、簡便易行、了解地下情況及時等優點,它在油氣田勘探過程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3)鑽時錄井地層的軟硬直接影響鑽進的速度。疏鬆的軟岩層鑽進快;緻密堅硬的岩層鑽進慢。因此,根據鑽進的快慢可以了解地層情況。表示鑽進快慢可以用鑽時和鑽速兩個不同的概念。鑽速是單位時間內所鑽的深度,用m/h表示;鑽時是每鑽進1m所需的時間,用min/m表示。由於地質錄井的需要,現場常採用鑽時而不採用鑽速。根據鑽時的變化,既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井下地層岩性的變化,反映地層的可鑽性和縫洞發育情況,又能幫助鑽井工程技術人員掌握鑽頭的使用情況。提高鑽頭利用率,並改進鑽進措施,提高鑽速,降低成本。鑽時錄井資料可以用於以下地質和鑽井工程方面:

(1) 判斷岩性,幫助解釋地層剖面。在砂泥岩分布地區,可以幫助分辨滲透層。結合其他錄井資料可以幫助發現油層、氣層和水層。

(2) 判斷縫洞發育的井段。鑽速突然加快、鑽具放空等說明井下可能遇到了縫洞。配合岩屑、鑽井液錄井資料,可判斷是否鑽遇縫洞以及縫洞的大小和發育程度等。

(3) 根據鑽時錄井可以計算純鑽進時間,進行時效分析;根據不同類型鑽頭對各類岩石的破碎強度以及實際記錄的鑽時大小,合理選擇鑽頭;根據鑽時的突變,推斷是否鑽遇油層、氣層,並確定工程上應採取的措施。

4)鑽井液錄井鑽井液是鑽井的血液,它對鑽井工程極其重要,是保證優質、快速、安全鑽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鑽進過程中鑽井液性能常常會發生變化,而這種變化主要與所鑽岩層的性質有關。因此,人們常利用鑽進過程中鑽井液性能的變化來分析研究井下油層、氣層和水層的情況,判斷特殊岩性的地層。

5)氣測井氣測井是直接測定鑽井液中可燃氣體含量的一種測井方法。隨鑽隨測、無須停鑽。氣測井能及時發現油氣顯示並預報井噴,對於新探區和高壓氣區的鑽井工作具有特殊的意義。

氣測井的實質是通過分析鑽井液中可燃氣體的含量,進而分析是否存在工業價值的油氣藏。氣測井是分析與油氣田有關的氣體。各油氣田的天然氣組成相差甚遠。同一油氣田,油層和氣層的天然氣組成也並非一樣。在氣測中,所分析的烴包括輕烴和重烴兩類。輕烴指甲烷,重烴指相對分子質量比甲烷大的烴類氣體。輕烴與重烴之和稱為全烴或總烴。

氣測井按其測試方法可分為非色譜氣測和色譜氣測。非色譜氣測是利用各種烴氣的燃燒溫度不同將甲烷與重烴分開。色譜氣測法又稱氣相色譜法,是利用色譜分析原理將天然氣中的各種組分(主要是甲烷至戊烷)分開。色譜氣測准確、速度快、得到的分析數據多,因此它正在逐步取代非色譜氣測。

G. 人類是怎麼探測地下或海底是否有石油的

以前是衛星觀測地形地貌,然後打眼勘探。現在准確多了,有衛星遙感探測
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主要有物探和測井兩種
物探主要是根據地下岩層物理性質的差異﹐通過物理量測量﹐對地質構造或岩層性質進行研究﹐以尋找石油和天然氣的地球物理勘探。我們在石油勘探中﹐對於被表土﹑沙漠和海水覆蓋沒有岩層直接出露的地區﹐主要依靠物探方法間接了解地質構造和岩層性質﹐以尋找油氣藏。
測井,也叫地球物理測井或石油測井,簡稱測井。石油鑽井時,在鑽到設計井深深度後都必須進行測井,又稱完井電測,以獲得各種石油地質及工程技術資料,作為完井和開發油田的原始資料。
當然在實踐過程中除了物理,還要把相關的構造地質學,石油地質學,沉積岩石學等相關知識把握好以增加勘探石油天然氣的可靠性。

H. 如何知道地下有石油

反射地震方法在地表用於岩石結構的成像,以及估計可能形成地下石油和天然氣儲集庫的岩石類型。

反射地震方法基於測量聲波從地震源(例如認為開采)穿越地球到達將聲音反射回記錄設備的岩石層所需的時間。

這在原則上類似於醫學成像方法,使用該方法可以使人體內部成像,如 NMR 和超聲波掃描。

地震數據並不直接確定岩石的年齡或類型。因此,將地震反射與來自鑽井的數據,以及可以從表面看到的岩石信息相匹配是很有必要的。標記帶有特定岩石的地震反射的過程稱為「數據分析」。這個過程在執行過程中使用彩色筆在地震圖紙上繪制線條。如今通常在計算機屏幕或 3D 可視系統上完成。

I. 石油是通過什麼手段發現的地質勘探的原理是什麼 怎麼勘探

石油勘探主要有:
1、地質法:通過露頭、岩石、岩心攜拆逗觀察,來研究成礦辯賣的地質條件、地質環境和地質作用實現找礦的一種方法;
2、地化法(Geochemistry):取樣、分析化驗;
3、物探方法:根據地下岩石或礦體的物理性質差異所引起的某些異常物理現象的變化去判斷地質構造、沉積等地質現象發現礦體的一種方法,常用的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電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4、鑽探法:為勘探地下含油氣情況所鑽的油氣探井,有4大類(1)參數井;(2)預探井;(3)評價井;(4)資料井;
地震勘探:它的原理是由人工製造強烈的震動(一般是在地下不深處的爆炸)所引起的彈性波在岩石中傳播時,御基當遇著岩層的分界面,便產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它返回地面時用高度靈敏的儀器記錄下來,根據波的傳播路線和時間,確定發生反射波或折射波的岩層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狀,認識地下地質構造,以尋找油氣圈閉。

J. 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過程是什麼

石油存在於地下深處,達數百萬年之久。所以,我們需花大力氣才能找到它們,找到石油和天然氣唯一的途徑就是:一直向地下鑽進,直到找到油氣藏。這些油氣藏深埋於地下,深度常常可達幾千米。石油是不可能靠盲目下鑽自己冒出來的!我們用的是鑽井技術鑽井是用鑽頭在一些固態物質(如木材或金屬)上鑽出一個圓柱形孔的過程,需鑽物的材料、鑽孔大小、鑽孔數量和鑽進時間決定著鑽具和鑽進方法的選擇。。從地表,可以試著猜猜這些油氣藏在何處並可以提出各種假設。但是,在用鑽井觸及油氣藏之前是根本無法確定他們是否存在的。找到油氣藏,假設才能被證實。勘探鑽井的費用極為昂貴,因此最好不要做出錯誤的決定。可以採用多種方法去了解具體的鑽井位置,一些技術甚至可以使我們看到地下的情況。通過匯集整個團隊的研究與工作成果,就擁有了獲得成功的最大機遇。通過勘探鑽井,根據所獲得的資料,可以做出在某一區域繼續還是停止勘探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