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怎樣去除黃蠟石在河裡自然形成的黑色斑塊
用稀鹽酸泡一下 很快就干凈的.黃蠟石,因石表層內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一說此石原產真臘國,故稱臘石)。屬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為石英,油狀蠟質的表層為低溫熔物,韌性強,硬度6.5~7.5。
黃蠟石由於其地質形成過程中滲雜的礦物不同而主要有黃蠟、白蠟、紅蠟、綠蠟、黑蠟、彩蠟等數十個品種。
鐵石心腸(晶蠟)
又由於其二氧化硅的純度、石英體顆粒的大小、表層熔融的情況不同,等而下之可分為凍蠟、晶蠟、油蠟、膠蠟、細蠟、粗蠟等,凍蠟可透光至石心。黃蠟石以黃色為多見,其中以純凈的明黃為貴,另外,有蠟黃、土黃、雞油黃、蛋黃、象牙黃、橘黃等色。主要產於兩廣地區,又以產於廣東東江沿岸(河源)及潮州的質地最好,石色純正。產地另有廣東、揭西、佛岡、韶關、清遠、台山、開平、電白,廣西柳州、賀州、鍾山、金秀、浙江衢州等地。質地以潤滑而細膩為貴。
黃蠟石是嶺南石玩界廣為流行的石玩,是傳統賞石中質地最為堅硬緻密的種類一種,大者側身於四大園林名石之列,但是質地稍嫌粗澀:小者堪與印石之王田黃相頡頏,潤滑細膩,質勝於玉,久經
黃蠟石
把玩,包漿滋潤,極富靈氣。是握游佳石。
湖南黃蠟石,主要產於桂陽縣太和鎮、城郊鄉境內官溪河段,泗洲、華泉、蓮塘、橋市等鄉鎮也有分布。浙江黃蠟石,則主要產於衢州市范圍內。此石種堅而細膩,硬度為摩氏7度左右,色澤金黃,石表滑潤,塊體以15~50cm大小居多,質地多以細蠟、晶蠟為主,偶有凍蠟。 永安蠟石據史料《南越筆記》記載,永安(現為紫金)是蠟石古產地,清代初期用永安蠟石製造的鼻煙壺曾作為貢禮向朝廷進貢。河源蠟石以紫金的蠟石最出名,紫金(永安)的黃蠟石品種多,顏色豐富,形狀好,自然天成,無需打磨。蠟石有黃蠟、黑蠟、凍蠟、晶蠟、彩蠟、綠蠟、花蠟、膠蠟、細蠟、白蠟等一些大的種類。[1]
2歷史文化編輯
據說,古時的這種黃蠟石生產極少,《金玉琑碎》說:「臘石者,真臘國所出之石也,質堅似玉,非砂石不能磨與琢也。昔人曰碔砆亂玉,碔砆即臘石也。」黃蠟石同其他奇石不同,
黃蠟石
它不以「透、瘦、漏、皺」著稱,而以石表滋潤細膩,色彩純黃,耀人眼目,同樣具有任人想像的空間而受人鍾愛。
據史料詳細記載:黃蠟石出產真臘國(今柬埔寨)及廣東潮汕、台山等地,屬硅化安岩或砂岩,含鐵石英。其油蠟之
黃蠟石質感源於石英,而其顏色則來自氧化的鐵質。目前我國的玩石家主要認為質最優的「黃蠟石」產於廣東潮州饒平等地,廣東台山產的黃蠟石也不亞於潮汕蠟石而且色彩更加鮮艷、豐富。蠟石按色可分黃蠟、紅蠟、白蠟、黑蠟等四大品類,既有黃中透紅、黃中透白、黃中透黑,也有一石多色的多彩蠟石,但黃蠟石以黃色為基本色,故稱黃蠟石。從質的品位上,黃蠟石分凍蠟、晶蠟和粗蠟等若乾等級,黃蠟石的最高品位是質凍色黃。黃中透紅或多色相透加上大自然變化而形成的形態差異確定它千差萬別的價值和品位差別。黃蠟石之所以能成為名貴觀賞石,除其具備有濕、潤、密、透、凝、膩六德外,其主「色相」為黃也是其重要因素。
中華民族對色的概念是:宇宙的黃、紅、藍三顏色「黃」為首,天玄地黃,黃乃土地之色,陰陽五行中「土居中」故黃為中央正色,黃為帝皇,黃河之象徵。黃色是中華民族炎黃子 孫的共同符號。黃色是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中地位最高的顏色。黃蠟極品凍蠟是繼田黃石後的新貴,好的凍蠟可與田黃競美。古代稱田黃石為「石帝」,而今品品位高的黃蠟石(凍蠟)應封以石皇後
《金元寶》 樹化玉傳奇的博客
黃蠟石
3觀賞價值編輯
黃蠟石之所以能成為名貴觀賞石,除其具備以上特點外,還有濕、潤、密、透、凝、膩六德。黃蠟石有以下特點。一是石質相當好,特別是凍蠟,透剔晶瑩。
黃蠟石
在烏蘭浩特市歸流河發現的珍稀黃蠟石無論是從視覺,手感都給人一種愉悅感。"石不能言最可人"也許這就是最好的註解,有一種清雅之氣,讓人憐,讓人惜。是大自然的傑作,無半點人工斧鑿的痕跡,可遇而不可求,堪稱石中絕品。二是形狀奇特多樣,象動物、象人、象網路、象花簇,真是鬼斧神工,唯妙唯綃,令人嘆為觀止。配上合適的架座,再擺設於廳堂或幾案之上,滿室生輝,真是人見人愛。三是稀有性,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黃蠟石是稀有資源,難免就成了貴中之貴了,在黃蠟石市場,一塊拳頭大小的極品黃蠟石售價三千多元。
4精品黃蠟石奇石編輯
精品玉化黃蠟石(6張)
5地方種類編輯
鷹潭——信江黃蠟石
鷹潭黃蠟石又名「金丹玉」,因色黃似金而得名。鷹潭黃蠟石是由玉髓組成的、具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可含有粘土礦物、褐鐵礦、赤鐵礦、鐵質、炭質、氧化錳和絹雲母等。鷹潭黃蠟石結構細膩,主要是超顯微顯晶質結構和顯微顯晶質變晶結構。硬度6.5~7.5。鷹潭黃蠟石由於其地質形成過程中滲雜的礦物不同而有玉石級的金蠟、紅蠟、紫蠟、白蠟、黃蠟、綠蠟、黑蠟等和寶石級冰種的黃冰、紅冰、白冰、紫冰等。
鷹潭黃蠟石里屬玉石級的金蠟和寶石級的黃冰最珍貴和稀有。
鷹潭黃蠟石故事;(金丹玉的由來)
民間傳說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張天師居江西鷹潭市龍虎山期間煉金丹時多餘煉丹葯水被道童倒於龍虎山腳下,久而久之流入附近河道中周圍的河水都變成了金黃色。儲藏在河床底下的蠟石因長期受金丹葯水的浸泡大多變成了黃色,後來大家就把蠟石取名黃蠟石也有很多人稱其為「金丹玉」。
「黃冰」簡介;
「黃冰」是黃蠟石里的「寶石光」,其色澤、光澤和硬度都接近了寶石。同時在燈光下還伴有熒光的出現。非常的稀少。黃冰可謂是黃蠟石里的一個神奇,富貴的象徵。黃冰雕刻作品的寶氣不亞於翡翠等珠寶,她煥發出一種新的珠光寶氣,亮而不過、透而不炫具有內斂的風格,這種新的面貌正符合當下人的一種審美,就好比「富而不炫」「美而不妖」這種高修養的氣質。黃冰的魅力相信可以征服所有有思想有品位人士的眼睛,她帶給我們不光單單是美的享受還有思想上的一種提高。
廣東台山石
主要產於廣東省台山市北陡鎮那琴地區,是由於億年前白堊紀的恐龍時代南中國海的地熱運動頻繁,導致岩漿和熔岩噴發,流向岩的裂隙,在流動中與岩物和表土交融,經過礦化反應混合,吸收天地之靈氣,采日月之光輝,形成了今天的又一中華珍貴石種—台山玉石。台山玉石的組成主要是石英,並有少量的褐鐵礦,赤鐵礦,有的還有少量的白雲母,綠泥石,經廣東省地質科學研究所珠寶玉石鑒定中心分析檢驗,摩氏硬度6-7。
台山玉投資價值
從1996年開始計算,至今台山玉籽料的總產量在150-200噸,深埋料約在100-150噸,半山水料約在200-250噸,山料約在300噸左右,海灣料約在50噸上下。各種品種玉料加起來的開采總量約在800-950噸之間,但真正能用到雕刻的玉料占不到一半,其中上等的玉料只在100-200噸左右。
尚未開採的玉料基本以山料和海灣料為主,開采山料必須開洞深挖,但台山玉與壽山石開洞深挖的程度大不相同。由於台山玉的岩脈較細小,最寬的規格只在350cm,小的只在3-5cm,潛埋度一半在十幾米即愈變細小,在往下挖基本沒有什麼利用價值。根據產狀表明,尚未開采出的玉料大概估計在1000噸左右,均集中在散石灣、三夾水、紫羅山一帶。產量和壽山石相比,不到壽山石的1%;與和田玉相比,台山玉的產量更顯得稀奇珍貴。
從總量來比較,台山玉石的儲量大概是壽山石的百分之一,是和田玉的千分之一,是岫岩玉的千萬分之一。這數據是怎樣算出來的呢?根據《中國寶玉石資源大全》顯示的數字記載:從唐朝至近代,和田玉的總開采量接近萬噸,在清代乾隆年間,最多一年向北京紫禁城運送的玉料就達到15噸之多,在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一帶約1300多公里的范圍內,已經發現和開採的礦床有20多處,尚未開採的和田玉儲量達到32萬噸,若把青海省的白玉產量加起來,儲量多得驚人。成礦可作雕刻的石料最大達到幾頓之巨。被評選為國石之一的岫岩玉,產量更是大的驚人,儲量以億噸計算。其中一塊大的岫岩玉長達210米,厚28米,
勘探深度達到214米,屬層控超變質熱液交代礦床,在保護性開發的情況下每年產量也高達幾萬噸。
要說玉種的稀缺性,應一分為二;和田玉山料產量豐富,但天然「紅黃皮殼」的羊脂級籽料卻很少。又像壽山石中的「田黃」、「艾葉綠」、「水晶凍」等品種也很少。翡翠產量等同於和田玉,但屬於「色種」俱全的鑲嵌用件,「高綠」兼「晶瑩剔透」的品種卻很難得,這是彰顯它們的價值所在。
在儲量上比較,台山玉和其它幾個著名玉種比起來是顯得非常稀有。台山玉中優質的籽玉與「田黃」產量相當,若要與和田玉的產量相比,台山籽玉要少的多,是珍稀難得的東西,這是不爭的事實。
湖南石
主要產於湖南省桂陽縣太和鎮、城郊鄉境內官溪河段,泗洲、華泉、蓮塘、橋市等鄉鎮有部分分布。該石堅而細膩,硬度為摩氏7度左右,色澤為金黃,石表滑潤,塊體以15~50cm大小居多,質地以細蠟、晶蠟為主,偶有凍蠟。
雲南石
這個產地的黃蠟石是玉石級的奇石之一,眾稱「黃龍玉」,主要成份是硅化安山岩或砂岩,內含鐵、石英,因其質地似玉石般的溫潤,石表顏色亦帶有黃色光澤而得名,主要產於我國雲南等, 享
黃蠟石
有嶺南奇石之稱。
在雲南等地,黃蠟石一度被市場上炒得沸沸揚揚,有不少投資者和有關專家還紛紛南下,購售雲南黃蠟石,作為投資而不惜重金一擲,唯恐錯過了這一機會。2007年,在中國(昆明)東盟石文化博覽會上,雲南黃蠟石更成為了石博會最亮點,入選展品數量達到200多件。據主辦方隨機調查,光一個展攤上日交易額就在20萬元至30萬元左右。由於人氣旺盛,成交空前活躍,主辦方還提前確定了7月份第二屆東盟石文化博覽會的日期,而在所有已訂出的標准展位中,有60%到70%的商家瞄準了雲南黃蠟石,不少商家組成了以保山市龍陵縣黃蠟石產地為主的展銷群體,可見雲南黃蠟石在當今奇石收藏中的特殊地位。[2]
鴨綠江石
遼寧省丹東市位於黃海之東,與朝鮮隔江相望,這里山清水秀,氣候宜人。位於丹東市以北的寬甸縣有一個火山群,十幾處火山口,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金礦、銅礦、鉬礦、鉛礦、鐵礦、鋅礦、硼礦和鎂礦等。寶石礦物有:藍寶石、紫水晶、鋯石、鎂鋁榴石、橄欖石、綠柱石、透輝石、各種長石、黃鐵礦、磁鐵礦、閃鋅礦、方鉛礦、方解石、螢石等。
黃蠟石
在寬甸縣又發現大量優質黃蠟石,這些黃蠟石形態各異、大小不一,大者數噸,小者如卵。顏色有黃色、紅色、黑色和灰色。多以凍蠟和晶蠟產出。小塊蠟石包漿較厚,內部淡黃色,半透明,是雕刻的絕好原料。大塊黃蠟石由於質量好,顏色飽滿,可作為上等的觀賞石和園林石。
一、鮮艷天然的美色。丹東蠟石色彩十分豐富,色調厚重,蠟石是硅質岩,結構穩定,其外表長期裸露於自然之中,所以其色彩十分穩定,且系本色,天生自然,並非人工所染。又加呈現油脂光澤,所以色彩雖然亮麗明艷,但並不刺眼眩目,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柔和可親的、高貴雍容的、毫無俗態的色美。
二、溫潤幼潔的質感。丹東蠟石是顯晶質石英岩,硬度是摩氏7度,與硬玉(翡翠)相同,質地透明或半透明,有玻璃和油脂光澤,具有不溶解性,這些都和硬玉大致相同。有人曾拿真正的羊脂玉和和丹東黃蠟石對比, 競相差無幾, 玉的「 精光內蘊」、「厚重不遷」的品格,均能在丹東黃蠟石中體現出來,丹東蠟石大有亂玉之氣。丹東蠟石中的上品,溫潤脂滑,冰凝色鮮,沉聚肌理,寶光醇厚,頗有逸趣,視之令人心盪,把玩得愈久,溫潤之感愈強,光彩和色澤也愈迷人。
三、敦厚流暢的形態。丹東蠟石的化學性質穩定,一般不怕酸鹼浸蝕,石體堅硬如玉,雖經千磨萬劫,仍很難產生婀娜多姿的外觀。產於河床中的蠟石,形態流暢光滑,輪廓柔和,而產於河漫灘深處,或古河道之地下的蠟石,雖不如水沖蠟石那麼光滑,卻也少有硬稜角、崢嶸突兀之相,有別於那種皺瘦漏透或刀山劍樹為主的奇石外觀,給人一種和氣福厚,方圓處世的良好感覺。
丹東蠟石不旦具有觀賞、感悟、寄情的觀賞的價值,也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3]
浙江衢州石
衢州黃蠟石正以一種低調姿態出入於石界,品種新奇、質地優良、美觀是其的優點,被廣大的愛好者收藏。到目前為止,已成功舉辦過多屆全國黃蠟石觀賞會,當地也漸漸地出現了一些石雕、石刻以及黃蠟石展廳等。
衢州黃蠟石又分龍游石,開化石等,各有千秋,無不被各地石商奉為上品。
贛州石
贛南是世界鎢都也是稀土王國,礦物質元素非常豐富的地方,有著五顏六色,儲藏量大及有優質高品味的黃蠟石,種類:晶蠟. 磨砂. 細蠟.凍蠟. 膠蠟等。
自2008年發現以來,現已知礦源有五大區域:1. 興國縣城郊;2. 贛縣五雲和水西;3. 尋烏縣三標;4. 崇義縣古亭;5. 三南桃江等匯集贛江,從蠟石區域最上端經水沖沙洗,沖至吉安與樟樹市流域,全長近千里,沿途河床出, 上等黃蠟石隱晶質籽玉,深受周邊省.市區域蠟石愛好者所追捧;2011年12月18日,民間五位發起人,在贛州市章貢區五洲大道,發起黃蠟石每周日早市一條街至今,已趨於穩定和成熟,雕刻群體也開始雲集進駐,投資玉雕產業開發。
6真假辨別編輯
黃蠟石冒黃翡大可亂真,所以我們整理了這篇關於黃蠟石真假辨別方法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蠟石又名龍王玉,因石表層內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一說此石原產真臘國,故稱臘石)。屬硅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為石英,油狀蠟質的表層為低溫熔物,韌性強,硬度6.5~7.5。
黃蠟石的色彩、質地和硬度特徵與天然翡翠中的黃色翡翠(黃翡)有著驚人的相似,以至當黃蠟石剛剛進入市場時,很多消費者和珠寶商將其誤當作黃翡,一些粗心的檢測部門甚至也出現將黃蠟石鑒定為黃翡的錯誤。關於二者的無損鑒別方法,主要可以根據它們在礦物顆粒度、密度、折光率、拋光面紋理和高倍放大鏡下褐鐵礦分布特徵等方面的明顯差異來區分。
眼看顆粒度和拋光面紋理:優質黃蠟石的成分為蛋白石或者玉髓,礦物顆粒度一般小於0.01毫米,肉眼一般看不到顆粒;而黃翡的成分為鈉鋁輝石,礦物顆粒度一般大於0.01毫米,肉眼一般可以看到結晶顆粒以及顆粒解理面所顯示的光性(翠性,或稱翡性)。就是說,高品質的黃龍玉因為顆粒非常細,肉眼看不見組成顆粒,所以拋光面上的光性特徵沒有翠性(或稱翡性),沒有微波紋,而黃翡則有翠性(或稱翡性),有微波紋;
手掂重量:黃蠟石和黃翡的密度有差異,前者的密度為2.60,後者的密度則為3.33,這就導致手掂同樣大小的物件,黃蠟石明顯輕於黃翡;
測折光率:黃蠟石的折光率為1.54,而黃翡的折光率為1.66。這點差異讓黃蠟石的折光率、光澤等光性特徵明顯弱於黃翡;
高倍放大鏡下觀察褐鐵礦分布特徵:黃蠟石的黃褐色膠體狀褐鐵礦均勻分散在非晶質的蛋白石或者隱晶質的玉髓內,不顯示網狀分布的特點;黃翡的黃褐色膠體狀褐鐵礦充填在細粒的鈉鋁輝石的晶體間隙內,顯示網狀分布的特點。
❷ 黃臘石撿來如何清理
先用鹽酸腐蝕一遍,然後洗凈晾幹上油。
用足療城用潤膚油就好,無色的透明,浸泡大約3天就清理干凈了。
收藏黃臘石的四大要素
首先,黃蠟石的質地的緻密度、細膩程度、透光性及反射光線的柔和程度都是考慮其品級的重要指標。結構緻密、質地細膩、透光性好的黃蠟石,對光線的折射柔和,給人溫潤而親切的黃蠟石絕對是佳品。於軍榮認為,「質」具體說是透和潤,就是要有玻璃似的「透」和像臘一樣的「潤」,有這種特徵的黃蠟石是佳品。
黃蠟石一個不同於其他奇石的顯著特點就是——黃蠟石是一種「玉」,對於收藏黃蠟石來說,當然石質玉化度越高的藏品越好。在黃蠟石眾多品種中,要數凍蠟的玉化度最好。
第二,顧名思義,談到黃蠟石,不得不提到它的色澤乃以「黃」為貴。正如梁久圖《談石》中所說,「臘石最貴者色,色重純黃,否則無當也」。
於軍榮先生認為,黃蠟石藏品的色彩以鮮艷者為佳,比如黃紅這樣的顏色是不錯的選擇。人們在賞玩時,多以寓言吉祥的顏色為佳,如黃蠟寓之為財富、光明,紅蠟寓吉利好運、鴻運當頭。而色多者,繽紛多彩,則寓意榮華富貴。黃蠟石的顏色愈鮮艷、愈純正、愈稀有為上品。
第三,黃蠟石的形狀奇特多樣,有的很象動物如:象魚,象龜,象兔子,象松鼠;有的象網路;有的象花簇,鬼斧神工,唯妙唯綃,令人嘆為觀止。大自然的神奇之手把黃蠟石的色與形配合地天衣無縫,其精妙之處難以言語。如再配上合適的架座,乃天賜佳品也。
於軍榮先生介紹道,黃蠟石形狀多樣,各種形狀都有它的精妙之處,但是從收藏投資的角度來看,吉祥物是最好的。
第四,據史料記載:黃蠟石出產真臘國(今柬埔寨)及廣東潮汕、台山等地,屬矽化安岩或砂岩,含鐵石英。其油蠟之質感源於石英,而其顏色則來自氧化的鐵質。
❸ 請問黃蠟石要怎麼保養才光滑發亮!
黃蠟石(黃龍玉)的保養
黃龍玉就是黃蠟石的商品別名。
一、黃蠟石(黃龍玉)也要休息:
定期對黃龍玉進行清洗:
1、將其浸泡在清水中30分鍾,如果因為長期佩戴使其表面出現臟污,只要在浸泡後用小軟刷輕輕擦洗黃龍玉即可。這樣腐蝕性的物質就很難長期存在在黃龍玉表面對其進行損傷,同時又能補回黃龍玉在夏季高溫或你在洗桑那時失去的「水分」。
2、一個月進行一次清洗是很必要的,在酷熱的南方,每天都洗澡,注意,如果喜歡洗熱水澡,還是把心愛的黃龍玉取下來。平常洗澡時就用沐浴液洗也可以。
3、另外:每次清洗時要注意觀察一下掛繩是否有磨損、鑲嵌飾品是否有松動,這樣及時檢修、保養能及時發現送回店內進行維護,避免由於掛繩斷裂、鑲口松開而造成翡翠摔壞丟失。
二、黃蠟石(黃龍玉)盛夏的保養:
盛夏將至,人們流汗量增多,在人的汗液中所含有的鹽份與揮發性脂肪酸以及尿素等物質,會慢慢地侵蝕黃龍玉的外表。從而使黃龍玉的「亮度」與光澤遭到破壞。所以,夏季里最好不要將黃龍玉拿在手中把玩,而那些佩戴在身上與肌膚貼近的飾件,如手鐲、掛件等,要經常在中性洗滌液清洗,用手清洗。個別雕工麻煩的,可以用軟毛刷(各種毛筆是不錯的選擇)輕刷,放在陰涼除吹乾即可。切記!首飾也應切忌與酸、鹼和有機溶劑長期接觸,例如各種化妝品、香水、美發劑等,都會對其表面產生腐蝕作用。
三、黃蠟石(黃龍玉)怕高溫:
黃龍玉經過烤灼會使其內部分子體積增大,使玉質產生變態,造成失去溫潤的水分,使其種質變干,而其顏色也會變淺。因此去日照強烈的沙灘等地遊玩時盡量不要佩戴首飾,避免過強的陽光對其直接照射;還有喜歡蒸桑拿朋友,在進桑拿房前也要將飾物取下,不要讓黃龍玉長期處於高溫濕熱的環境下;在烹飪時也盡量避免使與高溫或明火接觸,最好是在烹飪時能取下黃龍玉飾品以防受到損傷。
四、黃蠟石(黃龍玉)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