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開採石油對大自然有什麼危害
擴展閱讀
新野有什麼石油 2025-02-05 00:39:47
鑽石怎麼獲取金幣 2025-02-05 00:30:23

開採石油對大自然有什麼危害

發布時間: 2023-09-29 12:28:07

㈠ 石油開采過程中可能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石油開采過程中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污染,包括以下方面:
1.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我國擁有各種機動船隻10多萬艘,每年進入我國港口和航經我國管轄海域的外輪幾萬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如1979年,巴西油輪在青島油碼頭作業,一次跑油380噸。

2.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污染:我國沿岸分布著幾個大油田和十幾個石油化工企業,跑、冒、滴、漏的石油數量很可觀,每年有10多萬噸石油入海。

石油對陸地和空氣的污染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油氣揮發污染大氣環境,表現為油氣揮發物與其它有害氣體被太陽紫外線照射後,發生物理化學反應,生成光化學煙霧,產生致癌物和溫室效應,破壞臭氧層等。二是地下油罐和輸油管線腐蝕滲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不僅造成土壤鹽鹼化、毒化,導致土壤破壞和廢毀,而且其有毒物能通過農作物尤其是地下水進入食物鏈系統,最終直接危害人類。

㈡ 石油開發對地質環境造成了哪些影響

石油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含油廢水,廢水中還有大量的石油與懸浮物,這些污染物如果未經有效處理進行排放,或者處理不夠徹底而進行排放,會對地表水與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地表水與地下水通過食物鏈被動植物所吸收,經過長時期的沉積,會對人體與動植物造成嚴重的破壞,影響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的產量。同時利用受污染的水進行灌溉,還會對土壤造成污染。油田土壤環境污染,主要來自鑽井、洗井、試井、採油和修井過程中的落地原油或井噴及固體廢棄物。土壤一旦遭受石油污染,便會引起多項環境要素的改變,以致危害生態環境。土壤被石油污染影響其通透性,凡能聚在土壤中的石油烴,絕大部分是高分子組成,它們粘著在植物根繫上形成一種粘膜,阻礙植物根系的呼吸與吸收,引起根系腐爛。因此採油區應種樹種草綠化、凈化保護土壤,石油污染的土地不能急於種糧食、蔬菜等,石油污染的土壤長出的稻米光澤較差,粘性較低,蔬菜味道不佳、易腐爛、不易保存。所以對落地原油和泥漿等要回收處理,一方面可回收資源,另一方面可保護環境。 石油開采過程是造成土壤水土流失的主要過程其影響表現為四個方面。首先是井場、道路、站所、油氣管道等工程施工建設擾亂和破壞土壤主體構型,影響土壤通氣和透水,改變了地表、地面坡度的原地貌形態和地表土壤結構;毀壞了地面植被,使松動土體岩性物質裸露地表,土壤抗蝕,抗沖性降低,加速了土壤的侵蝕。其次是嚴重破壞了原有的水保設施,為區域經濟的一時增長,加劇了水土流失,形成了邊治理邊破壞的被動局面。再次,井場平整,道路、油氣管道開挖而移動土體,土方隨意堆放,加之坡地開挖土方,沒有採取任何護欄措施,疏鬆的土方隨坡而下,易受暴雨沖刷,可誘發崩塌、滑坡,加速地面侵蝕,造成嚴重水土流失;易受風力影響造成沙塵天氣,使區域環境質量明顯下降。最後是施工中產生的廢水匯入地表徑流,造成水污染;棄土、棄渣及生活廢棄物,雖已就地回填,但仍為鬆散堆積物,大幅度降低原水土保持功能。石油開采是對地層油藏不斷挖掘的過程,不僅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更使原先無人到達或難以進入的地區變的可達和易進入,尤其是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對於黃土丘陵溝壑區、戈壁風沙區來說,灌木、蒿草在維持該地區生態系統平衡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地表剝離引起的植被破壞,短時間內很難恢復。從用地構成看,井場、站(所)對植被是點狀影響,道路、集輸管道是線狀影響,線狀影響遠大於點狀影響;從用地方式看,臨時用地植被可採取人工和自然恢復,永久性用地則完全被人工生態系統代替,雖然經人工植樹種草,植被覆蓋率上升,但可能造成遺傳均化,生態系統功能減弱。 總結 石油開采全過程對環境地質問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同時也是十分嚴重的,在石油開采過程中我們要在追求開采經濟效益的同時,要更加註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強對環境地質問題的綜合治理,努力謀求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㈢ 石油污染有多少危害

1、一是油氣污染大氣環境,表現為油氣揮發物與其它有害氣體被太陽紫外線照射後,發生理化反應污染;或燃燒生成化學煙霧,產生致癌物和溫室效應,破壞臭氧層等。
2、二是污染土壤,這里我們不必多說明,大家都知道石油污染土壤的地方,寸草不生。
3、三是污染地下水,我們現在生活的水資源被污染,以至於地方性癌症村屢屢皆是,這石油污染地下水的惡果是日日嚴峻。
二、石油污染是指石油開采、運輸、裝卸、加工和使用過程中,由於泄漏和排放石油引起的污染,主要發生在海洋。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擴散形成油膜,可通過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進行遷移、轉化。油類可沾附在魚鰓上,使魚窒息,抑制水鳥產卵和孵化,破壞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產品質量。油膜形成可阻礙水體的復氧作用,影響海洋浮游生物生長,破壞海洋生態平衡,此外還可破壞海濱風景,影響海濱美學價值。石油污染防治,除控制污染源,防止意外事故發生外,可通過圍油欄、吸收材料、消油劑等進行處理。

㈣ 開採石油對地球的傷害

1、造成地面下降.嚴重者造成地表局部地應力改變,引起斷裂或地震.
2、海洋石油開采,對水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破壞海洋生態系統.
3、開採石油,帶來化石燃料燃燒,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到大氣中,引發溫室效應.
以上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㈤ 在石油的開采、運輸、提煉和使用過程中會對環境造成哪些危害

在石油的開采、運輸、提煉和使用過程中操成的危害:

  1. 開采:鑽完井時對地表、地層結構的傷害,開采對地層壓力的破壞(引發虧空,海底地震等),注水壓力過大、點位不合適對地層的破壞。

  2. 運輸:海底管線的銹蝕泄漏,如平台往中心平台回輸油氣的海底管線被穿梭其間的拖輪錨鉤帶起刮壞而泄漏的。如油輪在滿載油品的航行過程中發生事故。

  3. 提煉:在海上平台,油從海底提升採到地面之後只是經過粗加工,目標產品是含水小於1%的原油,然後會運輸到陸地終端進行進一步處理。碳排放是所有中心平台氣體放空時肯定有的,所有的有毒氣體(硫化氫等),還有因上下游(平台到陸地終端或其他平台)流程受限無法利用的天然氣,除了直接與大氣接觸被風吹走稀釋,都會在平台最高點的火炬燒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

  4. 使用過程:也就是平時的塑料污染,汽車尾氣。等等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污染。石油產品所含有的石油氣、苯和芳香烴、硫化氫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當達到人體中毒極限,被人體所吸入後,將會導致人員中毒。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進入了食物鏈,從低等的藻類、到高等哺乳動物,無一能倖免。成批海鳥被困在油污中,它們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可能中毒或死亡。

㈥ 煤、石油的開采和利用對環境造成了哪些惡劣影響

煤、石油的開采,對環境造成了惡劣影響.
一、對土地的毀壞
採煤、採油,都要佔用、浪費大量的土地資源.
採煤的礦渣、煤矸石,採油的鑽台、設備,佔地是自身設備的幾十倍,對土地的毀壞是不可逆的.
二、地下水的破壞
造成地下水位降低,水質變差,污染.
三、地面下沉
山體滑坡、地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地面建築倒塌的危險大大增加.
四、能源問題
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㈦ 煤石油的開采和利用對環境的影響從利與弊。

煤石油的開采和利用對環境的影響的利與弊:
對於石油的開采
1)對於地層,某些增產措施會破壞地層(酸化壓裂),康菲渤海的漏油就屬於將地層壓壞,導致原油順著壓裂的地層外漏,無法封堵;
2)對於地表,石油產品的開采、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泄露、井噴等問題也會導致對地表植被的破壞。
在資源和能源的消耗中要產生廢氣、廢水和廢渣.當大自然無法完全消除這些有害物質時,自然環境將會惡化,環境的惡化直接危及人類安全,目前,與能源利用有關的環境問題主要有酸雨、失控的溫室效應、熱島效應、臭氧層破壞等。

㈧ 煤石油的開采和利用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煤石油的開采和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1、地表塌陷

煤炭開采破壞了地殼內部原有的力學平衡狀態,由於連續不斷的開采,采空區范圍不斷擴大,當頂板自重超過頂板抗拉強度和煤校抗壓強度時,頂板岩土層會發生位移、斷裂,經冒落、下沉變化之後引起地表塌陷。地表塌陷後,原有生態系統受到破壞,這種破壞對各個方面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原有土地收益的減少或喪失,同時造成地表水利設施的破壞和生態環境惡化。

2、城市大氣污染

一次能源利用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化物、懸浮顆粒物及多種芳香烴化合物,已對一些國家的城市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污染。大氣污染不僅導致生態的破壞,而且危害人體健康。歐盟由於大氣污染造成的材料損壞、農作物和森林以及人體健康損失費用每年超過100億美元。中國僅大氣污染造成的損失每年高達120億元人民幣。

3、溫室效應

工業革命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按體積計算是每100萬大氣單位中約有280個單位。之後,由於大量化石能源的燃燒,1988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已達到349個單位。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表面溫度將上升1.5~3℃,極地溫度可能上升6~8℃。這樣的溫度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20~140厘米,將對全球許多國家的經濟、社會產生嚴重影響。

4、酸雨

燃燒化石能源而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化物等污染物通過空氣傳播,可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大面積酸雨。酸雨會改變覆蓋區的土壤性質,危害農作物和森林生態系統;改變湖泊水庫的酸度,破壞水生生態系統;腐蝕材料和建築物等,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酸雨還可導致地區氣候改變,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

5、核廢料問題

人類發展核能技術,盡管對反應堆已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但世界范圍內的民用核能計劃的實施,已產生了上千噸的核廢料。這些核廢料的最終處理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在數百年內仍將存在放射性危害。

㈨ 人類若過度開采地球上的資源,會對大自然造成什麼影響請舉例說明。(要有兩行那麼多字,比如過度開採煤

過度開採煤、石油、天然氣,會使採煤、石油、天然氣使用量的上升,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上升,從而導致地球溫室效應加劇。在不合理的採掘活動中也會導致滑坡,塌方等地質災害,破壞草地,灌木,森林等植被,污染水源,加劇水土流失。

以地下漏斗為例,因地下水被過度開采,導致地下水飽和水面以采水點為中心,四周向中心呈梯度下降,不但讓地面建築工程受到安全威脅,而且在雨季,降水對地下水的補充也會因儲水空間減小而減少直至不補給,從而引起當地地下水資源萎縮和枯竭。

(9)開採石油對大自然有什麼危害擴展閱讀:

自然資源進入市場之後,由於需求大於供給,各需求者競爭的結果必然使資源產品的價格上升。擺脫了長期以來計劃體制制約的資源型產業部門的經濟效益將在短期內顯著提高,困擾我國資源型產業部門的「經濟危機」將得到緩解。

經濟狀況的改善使資源型產業部門的積極性有所提高,自然資源的產品產出率也隨之有所提高。但是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自然資源的開采強度也必然會上升,在我國許多地區的自然資源已處於超強度開採的情況下,如何避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成為自然資源市化所面臨的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