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機油的閃點
機油的閃點是機動車潤滑油(機油)在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使用某種點火源造成液體汽化而著火的最低溫度。
閃電的意義:
閃點是可燃性液體貯存、運輸和使用的一個安全指標,同時也是可燃性液體的揮發性指標。閃點低的可燃性液體,揮發性高,容易著火,安全性較差。
石油產品,閃點在45℃以下的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閃點在45℃以上的為可燃品,如柴油、潤滑油。揮發性高的潤滑油在工作過程中容易蒸發損失,嚴重時甚至引起潤滑油粘度增大,影響潤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體的閃點比使用溫度高20~30℃,以保證使用安全和減少揮發損失。
(1)石油的閃點與什麼有關擴展閱讀:
閃點的影響因素:
閃點的高低,取決於可燃性液體的密度,液面的氣壓,或可燃性液體中是否混入輕質組分和輕質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體使用過程中若閃點突然降低,可能發生輕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對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須引起注意。
可燃液體的閃點隨其濃度的變化而變化。
閃點的高低與油的分子組成及油麵上壓力有關,壓力高,閃點高。
閃點是防止油發生火災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熱溫度應低於閃點10℃;在壓力容器中加熱則無此限制。
當可燃性液體液面上揮發出的燃氣與空氣的混合物濃度增大時,遇到明火可形成連續燃燒(持續時間不小於5秒)的最低溫度稱為燃點。燃點高於閃點。
Ⅱ 油的閃點,燃點,自燃點的定義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
閃點:指在規定的加熱條件下,並按一定的間隔用火焰在加熱油品所逸出的蒸氣和空氣混合物上劃過,能使油麵發生閃火現象的最低溫度,以℃表示。
燃點:燃點又稱發火點,是指油品在規定的加熱條件下,接近火焰後不但有閃火現象,而且還能繼續燃燒5秒以上時的最低溫度。燃點比閃點一般要高0-20℃。
自燃點:把油品加熱到很高的溫度後,使其與空氣接觸,在不同引火的條件下,油品因劇烈的氧化而產生火焰自行燃燒的最低溫度,稱為自燃點。
油品安全性指標包括油品的閃點、燃點與自燃點三點,閃點是在規定的加熱條件下,用火焰在加熱油品所逸出的蒸氣和空氣混合物上劃過,能使油麵發生閃火現象的最低溫度;燃點是在規定的加熱條件下,接近火焰後不但有閃火現象,還能繼續燃燒5秒以上時的最低溫度;而自燃點與兩者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在各類油品中,油品愈輕,其閃點與燃點愈低,而自燃點卻愈高。
各類油品的閃點、燃點和自燃點的大致范圍如下表:
(2)石油的閃點與什麼有關擴展閱讀:
閃點的高低,取決於可燃性液體的密度,液面的氣壓,或可燃性液體中是否混入輕質組分和輕質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體使用過程中若閃點突然降低,可能發生輕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對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須引起注意。
可燃液體的閃點隨其濃度的變化而變化。閃點的高低與油的分子組成及油麵上壓力有關,壓力高,閃點高。
閃點是防止油發生火災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熱溫度應低於閃點10℃;在壓力容器中加熱則無此限制。
燃點(著火點)-----氣體、液體和固體可燃物與空氣共存,當達到一定溫度時,與火源接觸即自行燃燒。火源移走後,仍能繼續燃燒的最低溫度,成為該物質的燃點或稱著火點。
在不同大氣壓下燃點也會有所變化,一般氣壓越低,燃點越高,如柴油機。柴油機正是通過將空氣壓縮,降低柴油的燃點,達到燃燒的目的。
在不同大氣壓下燃點也會有所變化,一般氣壓越低,燃點越高,如柴油機。柴油機正是通過將空氣壓縮,降低柴油的燃點,達到燃燒的目的。
Ⅲ 油的閃點是什麼意思
閃點是表示油品蒸發性的一項指標。以下是相關介紹:1、油品:油品的餾分越輕蒸發性越大其閃點也越低。反之油品的餾分越重蒸發性越小其閃點也越高。2、閃點:閃點又是表示石油產品著火危險性的指標。油品的危險等級根據閃點劃分閃點在45℃以下為易燃品45℃以上為可燃品在油品的儲運過程中嚴禁將油品加熱到它的閃點溫度。在粘度相同的情況下閃點越高越好。
Ⅳ 石油產品的五大特性是什麼
易燃性
易爆性
易揮發
易產生靜電
易膨脹
Ⅳ 石油化工中提到的閃點,燃點是指什麼
1.閃點
在規定的條件下,加熱油品所逸出的蒸氣和空氣組成的混合物與火焰接觸發生瞬間閃火時的最低溫度稱為閃點,以℃表示.
閃火是一閃即滅的燃燒,這是因為在閃點溫度下,油品蒸發速度較慢,油蒸氣很快燒完,新的油蒸氣來不及與空氣形成混合氣體,於是燃燒就停止.
閃點的一般規律是油品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小,餾分組成越輕,蒸氣壓越高,則油品的閃點越低,反之,餾分組成越重的油品,則具有較高的閃點.
閃點是火災危險出現的最低溫度,閃點是判定火災危險性的重要理化參數.根據閃點大小可以判定油品發生火災的危險性.通常,閃點越低,液體的火災危險性越高.
註:凡閃點≤45℃的油品稱為易燃油品,閃點>45℃的油品稱為可燃油品.
2.燃點
油品的燃點高於閃點,受引火源能量和環境因素影響較大.
閃點可以用來判斷油品的燃點,閃點越低的油品,燃點和閃點越接近.通常,易燃油品的燃點約高於閃點1-5℃.如汽油的閃點低於0℃,閃點和燃點相差僅1℃左右,而閃點高於100℃以上的可燃液體,燃點和閃點相差可達30℃或更高.
油品的閃點、燃點、自燃點數值
油品名稱 閃點/℃ 碳原子數 燃點/℃ 自燃點/℃ 一般沸程/℃
車用汽油 -50~28 12 易燃油品的燃點比其閃點一般高於1~5℃ 426 35~205
溶劑汽油 -50~-17 13
煤油 28~60 16 380~425 150~310
輕柴油 45~90 15~25 可燃油品燃點比其閃點高30℃ 300~380 180~360
潤滑油 120~340 20~27 300~350 350~530
重柴油 65~120 300~330 300~370
Ⅵ 柴油的閃點是什麼
柴油的閃點是指柴油蒸氣和周圍空氣的混合氣接近火焰時,將要燃燒的溫度,閃點越低揮發性越好。
柴油的閃點在55℃以上,閃點是可燃性液體貯存、運輸和使用的一個安全指標,同時也是可燃性液體的揮發性指標。閃點低的可燃性液體,揮發性高,容易著火,安全性較差。
按GB/T 261方法進行測定。
方法概要:試樣在連續攪拌下用很慢的恆定的速率加熱。在規定的溫度間隔,同時在中斷攪拌的情況下,將一小火焰引入杯內。
試驗火焰引起試樣上的蒸氣閃火時的最低溫度作為閃點。10、5、0、-10、-20號柴油的閉口閃點為55℃,-35和-50號柴油為45℃。
(6)石油的閃點與什麼有關擴展閱讀:
柴油的凝點:按GB/T 510方法進行測定。
凝點是評定柴油流動性的重要指標,它表示燃料不經加熱而能輸送的最低溫度。柴油的凝點是指油品在規定條件下冷卻至喪失流動性時的最高溫度。
柴油中正構烷烴含量多且沸點高時,凝點也高。一般選用柴油的凝點低於環境溫度3℃~5℃,因此,隨季節和地區的變化,需使用不同牌號,即不同凝點的商品柴油。
在實際使用中,柴油在低溫下會析出結晶體,晶體長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堵塞濾網,這時的溫度稱作冷濾點。與凝點相比,它更能反映實際使用性能。
對同一油品,一般冷濾點比凝點高1℃ ~3℃。採用脫蠟的方法,可降低凝點,得到低凝柴油。
根據消防工程設計及應用,根據閃點的不同將可燃液體分為了三大種類。即:
甲類液體:閃點小於28℃的液體。(如原油、汽油等)
乙類液體:閃點大於或等於28℃但小於60℃的液體。(如噴氣燃料、燈用煤油)
丙類液體:閃點大於或等於60℃以上的液體。(重油、柴油、潤滑油等)
選用潤滑油時,應根據使用溫度考慮潤滑油的閃點高低,一般閃點應比使用溫度高20至30度,以保證使用安全和減少揮發損失。美孚車用機油系列的閃點都很高,一般都在200度以上。
閃點是表示石油產品蒸發傾向和安全性質的項目,閃點越高越安全。在儲存使用中禁止將油品加熱到它的閃點,加熱的最高溫度,一般應低於閃點20~30℃。
在油品使用過程中,閃點也有重要意義。例如:使用中的發動機油閃點顯著降低時,說明發動機油已受到燃料稀釋,應對發動機進行檢修和換油。
網路-柴油
網路-閃點
Ⅶ 解析四點的定義:閃點 濁點 凝點 傾點
閃點 在一穩定的空氣環境中,可燃性液體或固體表面產生的蒸氣在試驗火焰作用下被閃燃時的最低溫度;閃點就是可燃液體或固體能放出足量的蒸氣並在所用容器內的液體或固體表面處與空氣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溫度。可燃液體的閃點隨其濃度的變化而變化。 閃點又叫閃燃點,是指可燃性液體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氣的混合物與火接觸而初次發生閃光時的溫度。各種油品的閃點可通過標准儀器測定。閃點溫度比著火點溫度低些。 燃點又叫著火點,是指可燃性液體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氣的混合物與火接觸而發生火焰能繼續燃燒不少於5s時的溫度。可在測定閃點後繼續在同一標准儀器中測定。可燃性液體的閃點和燃點表明其發生爆炸或火災的可能性的大小,對運輸、儲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極大關系。
濁點(1)油類、清漆等液體樣品在標准狀態下冷卻至開始出現混濁的溫度為其濁點。混濁是由於水分或固體從樣品中析出。燃料油、潤滑油等的濁點越低,則其所含的水分或固體石蠟越少。(2)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的濃度隨溫度上升而降低在升至一定溫度值時出現渾濁,經放置或離心可得到兩個液相,這個溫度被稱之為該表面活性劑的濁點(Cloud point)。這類表面活性劑以其醚鍵中的氧原子與水中的氫原子以氫鍵形式結合而溶於水。氫鍵結合力較弱,隨溫度升高而逐漸斷裂,因而使表面活性劑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漸降低,達一定溫度時轉為不溶而析出成渾濁液。濁點與表面活性劑分子中親水基和親油基質量比有一定關系。濁點的范圍根產品的純度有一定關系,質量好、純度高的產品濁點明顯,質量差的不明顯。
凝點是指在規定的冷卻條件下油品停止流動的最高溫度。油品的凝固和純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並沒有明確的凝固溫度,所謂「凝固」只是作為整體來看失去了流動性,並不是所有的組分都變成了固體。 潤滑油的凝點是表示潤滑油低溫流動性的一個重要質量指標。對於生產、運輸和使用都有重要意義。凝點高的潤滑油不能在低溫下使用。相反,在氣溫較高的地區則沒有必要使用凝點低的潤滑油。因為潤滑油的凝點越低,其生產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一般說來,潤滑油的凝點應比使用環境的最低溫度低 5~7℃ 。但是特別還要提及的是,在選用低溫的潤滑油時,應結合油品的凝點、低溫粘度及粘溫特性全面考慮。因為低凝點的油品,其低溫粘度和粘溫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
傾點是指油品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被冷卻的試樣能夠流動的最低溫度。凝點是指油品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被冷卻的試樣油麵不再移動時的最高溫度,都以oC表示 。是用來衡量潤滑油低溫流動性的常規指標,同一油品的傾點比凝點略高幾度,過去常用凝點,現在國際通用傾點。 傾點或凝點偏高,油品的低溫流動性就差。人們可以根據油品傾點的高低,考慮在低溫條件下運輸、儲存、收發時應該採取的措施,也可以用來評估某些油口的低溫使用性能。 但評估多級內燃機油、車輛齒輪油的低溫性能時,應以低溫動力粘度、邊界泵送溫度、成溝點為主要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