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哪個更好
一、「南方選擇中石化,北方選擇中石油」
為什麼會有這么一個說法呢?中石油的全稱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可以說是中國最有資格的燃油加工廠了,其前身是中國的石油工業部,早期各大石油開采公司都是其子公司。
中國的油田主要在北方,如大慶、遼河、克拉馬依等。由於地域原因,北方的煉廠都煉制國內北方油田的原油,中石油的原油來源幾乎都是來自國內。因此,中石油更擅長原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的上游功夫。
中石化的全稱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而中石化的地盤主要是在南方地區,由於南方油田比較少,所以中石化的原油來源基本依靠進口,進口地大多為中東地區。原油勘探就不需要中石化過多研究了,中石化也就更專注於煉油、化工的中游功夫。
1988年,國務院對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進行上、中、下游的重組整合:兩大石油公司以長城為界劃分南北,形成兩大集團平行競爭格局,這也是為什麼民間傳言南方選中石化、北方選中石油的原因。後來,中石油南上,中石化北下,兩大集團對立格局被逐步打破。目前在下游的銷售業務互有滲透,在南方可以見到很多中石油的加油站,北方也能見到很多中石化的加油站了,南中石油北中石化的印象也就漸漸淡化了。二、「中石化比中石油更耐燒」很多車主都聽說過中石化的油比中石油的更加耐燒,同樣加滿一箱油總是會覺得在中石化加的油開的里程更遠,到底是不是這樣的?汽油屬性有三個重要關鍵詞,密度、熱值、揮發性。其中熱值決定同體積的汽油轉化成內能的比例大小,而密度決定注入同體積汽油的質量大小。
_
雖然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在煉油的方法上基本一致,並且加工後也都符合國家標准,但是二者在原材料和添加劑上的區別,導致中國石化的油在密度上比中國石油的油略大一些。
在國V排放標准實施之前中石油密度0.72-0.73,中石化密度0.75-0.77。也就是說加註同體積的汽油,中石化的汽油質量比中石油的更大,也就是汽油含量更高,這也就是導致大家覺得中石化的汽油比中石油更耐燒的原因。
但是,近些年隨著國V、國VI排放標準的實施,兩家在汽油密度上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不僅如此,中石化與中石油之間簽署有油品互換協議,很多地方都是中石化、中石油的油庫相互出油。並非所有城市都有油庫,因此在同一區域內的中石油與中石化油品幾乎沒有區別。
可能有些老司機在自己實際用車時發現,某幾次在中石化加油比在中石油加油能多開一定的里程,但請注意哦,不同路況以及不同的駕駛習慣也是油耗大小的決定性因素!此外,不同批次的油品可能也存在差異。如果對於油品是真的有執念,建議長期在同一加油站加油,因為不同區域的加油站油品會因實際生產操作情況產生微小變化,但這影響微乎甚微。三、「中石油的優惠大所以油品差」中石化與中石油的加油站經常都會有一些促銷活動,但很多朋友發現中石油的優惠力度往往比中石化的更大,這也讓大家覺得中石油的油品可能會不如中石化,但事實並非如此。
_中石油與中石化在上游勘探開采、中游煉化領域相對而言都處於一家獨大的境地,但下游銷售的競爭還是非常大,市面上除了這兩桶油還有中國海油、中化石油以及一些民營加油站,盡管油價由發改委統一制定,但實際經營中地理位置、周圍加油站數量(競爭環境)是價格的主要決定因素,也就是供需關系決定的。加油站會依據不同區域作出不同的營銷調整。因此,中石油與中石化會有一些直降活動也是正常現象。
為什麼中石油的優惠力度看起來會比中石化的要大一些呢?首先,中石化的原油主要來自國外采購,而中石油是國內自采,從源頭上中石化的成本就高於中石油,加上煉化過程中中石化的成本也是偏高的,導致中石化的出廠價格就是居高不下。因此,大家看起來中石油的優惠力度往往要稍大於中石化的,但這種現象也並非普遍存在,更與油品無關
『貳』 油庫發展現狀2022
油庫是協調原油生產、原油加工、成品油供應及運輸的紐帶,是國家石油儲備和供應的基地,同時也是指用來接收、儲存和發放原油或原油產品的企業和單位,它對於保障國防和促進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商業油庫逐漸成為一國能源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一直以來,在成品油油庫市場中占據主導的是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公司,隨著社會經營單位的成品油庫庫容也在持續增長,社會經營單位油庫規模佔全國的比例基本維持在40%左右水平,在當前成品油資源充裕的情況下,具有較強的市場操控能力。
『叄』 中石化、中石油為什麼利潤差距那麼大
世界500強的評選標准主要包括五項內容,第一是銷售收入。《財富》除將利潤、資產、股東權益、雇傭人數等作為參考指標外,最通用、最主要的標准就是企業的銷售收入。
第二是企業統計數據必須具有較高的透明度。第三是獨立的公司治理。第四是統一按美元進行排序。第五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申報相關資料。
《財富》要求欲參加排名的企業要按照相關要求,事先提出申請,並提供財務報表等有關資料。
也就是說,銷售收入是主要指標,利潤指標不是主要指標。
1、油品區別
至於油品方面,由於中石化的煉廠基本以煉制進口油為主,而中油以國產油為主,雖然大家都是使用同樣工藝(其實各煉廠的工藝是有所差別的),但添加劑還是有所區別的,中石化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比較好的添加劑,雖然進口很貴。
僅從油品密度來說,中油汽油密度基本在0.72-0.73左右,中石化(如:廣石化煉制)的油品基本在0.75-0.77左右,也就是說中油每噸汽油可以比中石化多加30升左右。
這對油站經營者來說是可以多賺錢的,但對於消費者實際加到油箱中的油就少了一些質量,也就是說能量少了,可能用起來密度低的油品要略費一點。
2、耐燒性
有車主做了一個實驗,給同一輛車分別是中石化和中石油加滿油,然後計算里程,發現中石化加滿一箱油比中石油多跑了幾十公里。這是因為兩家油企對汽車的添加劑成分不一樣,導致汽車的耐燒性就不一樣,中石化的汽油耐燒性要比中石油的汽車耐燒性更好一點。
不過隨著國家前面實現國五標準的汽油,所使用的汽油為92、95等標號汽油,而之前的90、93、97號汽油將不再使用。隨著國五標准汽油的實行,那麼兩家石油公司之間的差距就變小了。
中石油中石化,原來是一家,以前的中國石油部,後來為了加入wto,避免壟斷,分成了兩個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3)中石化石油廠現在怎麼樣了擴展閱讀: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英文縮寫SinopecGroup)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
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冊資本2316億元,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總部設在北京。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英文縮寫「CNPC」,中文簡稱「中國石油」)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以油氣業務。
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能源開發等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是中國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
2014年,中國石油在美國《石油情報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中,位居第3位,在美國《財富》雜志2015年世界500強公司排名中居第4位。
2015年7月7日,中石油市值達到3820億美元,位居全球500強企業第二位,僅次於蘋果,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企業。同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也是2014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
2016年7月20日,《財富》發布了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名列第3名。2016年8月,中國石油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