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石油股票為什麼可以漲這么好
中國石油股票可以漲這么好的原因是中國石油是國有壟斷企業,國際原油價格大跌,國內油價下跌很小,利潤增加,很多人看好石油股票,供不應求,所以漲這么好。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油」或「中石油」)是於1999年11月5日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重組過程中按照根據《公司法》和《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油氣行業佔主導地位的最大的油氣生產和銷售商,是國有企業,是中國銷售收入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2. 中國石油大漲意味著什麼
中國石油價格的上漲,意味著使期貨各品種成產成本提高,從製造到運輸。比如農業的拖拉機,播撒農葯的飛機等基礎費用的增加,又比如,成品向倉庫運輸過程中,也會提高運輸的費用,而原油甚至是很多化工品的原材料之一,所以原油上漲可以說會影響大宗商品的價格上升。
在石油的產業中,石油的上游產業主要是勘探和生產。可以推斷,中國勘探開採行業的毛利與油價高度正相關。當原油銷售的價格超過了一定的水平時,油價已經觸發了一些特殊收益的支付,所以其開採的板塊的凈利潤是會受到一定的負反饋的。但總的來說,油價上漲的有利方向是相對確定的中石油發展迅速,這只能說明當前的市場上有很多資金。從這個角度來看,市場中的其它的產業對中石油的飆升影響不大。
【拓展資料】
一、國際油價暴漲對A股影響大嗎?
油價這個話題一直很熱門。油價上漲不僅影響到車主,也與我們的投資者有一定的關系。國際油價暴漲對A股影響大嗎?國際油價暴漲對哪些行業有好處。
1.最明顯的A股影響仍然是航空,運輸和板塊如物流。不斷上漲的油價會給這些企業帶來更大的成本壓力,從而影響他們的利潤率,形成一個可觀的利空,油價上漲禍首介紹過的。
2.對於投資者來說,受到利空的影響是不可行的,一方面,中國股市很難鼓吹做空,更重要的是,股價的中期漲跌不僅僅與這個因素有關。如果還有其他有利的中性因素,這些板塊股票可能會繼續上漲。
二、國際油價暴漲對哪些行業有好處?
1.適合提煉板塊
汽柴油價格上漲後,在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中國石油公司的產品價格上漲,直接帶來利潤。壟斷國內成品油冶煉市場的中石油和中石化,這兩大巨頭,大受歡迎。
2.新能源和煤炭取代板塊是件好事
油價上漲會對煤炭、焦炭等傳統能源的開采產生影響,甚至會對新能源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研發產生影響,油價上漲後,替代需求會增加,這將支撐價格。
3.利空交通和汽車板塊
成品油漲價的將是利空航空、物流,公交、計程車行業;對於汽車製造和高速公路行業來說,是中性和空洞的。
高油價給包括航空、航運,公路運輸和物流,在內的許多分行業帶來了壓力,其中的航空業受燃油成本影響最大。隨著油價的上漲,交通運輸行業的成本將會上升,相關的板塊股票將會歡迎利空
油價上漲會顯著增加買車成本,所以當油價上漲或預計上漲時,油價就成為消費者買車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汽車市場,高油價將成為汽車需求的主要障礙。
3. 中國油價為什麼一直在漲
中國油價上漲的原因如下:1、中東地區長期動亂:大量油田被迫減產或停產原油供應不足等直接導致了國際原油價格震盪加上油價已經突破60美元每桶並且有持續上漲的趨勢。國際油價由美國一手操縱中國並沒有定價權。反而現在的中國對石油的依賴越來越大。2、石油收稅太高:有增值稅、消費稅、城建稅等。平均一桶油要交一半的油稅。國內對原油需求量較大國內各大煉油廠煉油盈利能力相比於發達國家仍有不足煉油成本提高使得國內油價自然上漲。3、低油價會嚴重打擊新能源產業:比如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本身就比普通汽車貴若是油價下降這樣新能源汽車就會失去市場價值。由於中國的人口眾多使用低油價還會導致浪費。
4. 中國石油股票漲價原因
供應的全方位短缺。國際油價上漲的現實以及預期,導致中國石油的供應的全方位短缺是股票漲價原因。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以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能源開發等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能源公司。
5. 導致石油上漲的原因有哪些
今年以來,隨著世界經濟的強勁復甦,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恐怖襲擊、罷工、產油國政局動盪等不確定因素頻頻發生,加上投機商乘機炒作,8月20日國際油價攀升至20多年來的最高位49.40美元,引發各界嚴重關注。我國經濟增長提速導致對原油需求不斷增加,對石油進口依賴越來越大,國內石油供求矛盾異常突出,國際油價大幅攀升必將對我國經濟運行和居民生活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那麼,這種影響究竟有多大?是否在我們可以承受的范圍內?高油價還將持續多久?我們又應該採取哪些對策?本文將對此作出分析。6GF/5s
推動國際油價上升的主要因素x
一般而言,決定國際原油價格的因素有以下幾點:第一,世界經濟對原油的依賴性(不可或缺和難以替代)與原油儲量和產量的限制,使原油價格對影響供求兩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動性較大。第二,原油供求結構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關系趨於緊張,從儲量、生產、運輸、煉油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因素發生變化都會影響到原油價格的波動。第三,盡管原油供求大致相當,但供給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個變數或影響到供給和需求方面的相關變數,往往在一定時間內決定著價格的走勢。如戰爭、恐怖襲擊、石油工人罷工以及其他突發事件等不確定性因素嚴重影響甚至左右油價走勢。第四,通常情況下,經濟衰退時期原油庫存的下降對油價支撐作用不大,原油庫存的增加對油價則有較大的破壞作用;而在經濟復甦和繁榮階段,原油庫存的增加對油價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庫存下降則會極大地支撐油價上漲。第五,在經濟衰退,原油需求減少,價格下跌時,產油國減產措施往往難以起到抑制油價下跌的作用,增產將加速油價下跌;而在經濟復甦,原油需求增加,油價上升時,增產對平抑油價上漲作用有限,減產則會明顯加劇價格上漲。第六,原油市場的投機與市場預期往往加大了原油價格的波動,國際原油市場中投機因素對原油價格有著10%-20%的影響力。(A-Xa
從近期國際油價大幅攀升的情況分析,主要是以下六個因素作用的結果:h}@>
1、全球經濟復甦不斷拉動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誘因。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快速增長,對原油的需求超出國際權威機構事先的預計,尤其是世界前兩大原油消費國美國、中國經濟增勢強勁,第三大原油消費國日本的經濟形勢也明顯好轉。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最新預計,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為每日260萬桶,增長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達3.9%;全年全球市場每日需求總量為8220萬桶(見圖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僅為0.78%,2003年則上漲至2.2%。因此,近兩年全球經濟持續轉好,導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逼近其最大供給能力,使供需處於一種脆弱的平衡關系,是引發此波油價持續走高的基本因素。,~r
2、歐佩克產能所剩無幾是輔因。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預計,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供給量為8270萬桶,增長4.2%。其中,歐佩克原油供給量為每日2880萬桶,同比增長6.3%。因此,從供求關系來看,今年全球原油供給略大於需求,但是,主要發達國家商業庫存處於歷史較低水平,使得全球供給比較緊張,特別是目前歐佩克國家剩餘產能十分有限,僅存約每天100-150萬桶,除了沙特之外,其他成員國早已滿負荷產油。雖然未出現全球性的供應緊張,但歐佩克產量逼近現有能力極限是確定無疑的,這使得人們對世界原油的供應前景產生擔憂。0qp
3、年初歐佩克減產決定火上澆油。今年初,由於歐佩克擔心油價會下跌,採取限產保價政策,歐佩克對形勢的錯誤判斷使得油市火上澆油。歐佩克於2月10日在部長級會議決定,從4月1日起削減原油日產限額100萬桶,國際市場上原油價格應聲上揚。雖然歐佩克油價已連續80多個交易日超過28美元的價格控制上限,然而歐佩克非但不啟動增產機制,反而每日減產100萬桶來保持油價的高位。此外,由於世界經濟復甦勢頭強勁,因而歐佩克也就少了油價高企沖擊世界經濟進而造成兩敗俱傷的擔憂,想方設法將油價控制在高位自然成了歐佩克的理想選擇。0Tx6
4、美元匯價下跌。從2002年4月份以來,美元持續貶值,雖然近期有所回升,但由於長期以來石油出口主要以美元計價,因此導致石油出口收益大大縮水。一些歐佩克國家認為,美元貶值已經導致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的實際價格下降,已經低於他們堅持的價格底線(25美元)2-3美元。因此,歐佩克國家事實上已經放棄了早前承諾的「油價連續20日高於28美元時啟動自動增產機制」,轉而傾向於將油價控制在價格帶的上限。QQ93
5、恐怖襲擊等不確定因素是短期波動主因。首先,美國對伊戰爭主要戰事結束後,針對石油設施的恐怖襲擊事件接連不斷,致使伊拉克局勢一直動盪不定,石油出口遲遲難以恢復到戰前水平,這給世界石油市場增添了新的陰影。其次,歐佩克第三大產油國委內瑞拉國內政局不穩,嚴重影響到原油的生產和出口。第三,今年5月,俄羅斯政府對尤科斯公司發出追繳巨額欠稅最後通牒,尤科斯石油公司銀行賬戶已被凍結,尤科斯公司面臨破產威脅,直接影響到石油生產和出口,而尤科斯公司石油日產量為170萬桶,佔全球總產量的2%。,
6、投機活動為油價飆升推波助瀾。石油供求關系趨於緊張以及各種地緣政治沖突頻頻發生這兩種因素為投機活動創造了條件,國際投機商的大肆炒作,增強了人們對國際市場原油供給緊張的心理預期,人為抬高了國際油價。據估計,目前國際石油期貨交易中,約有70%的交易屬於投機行為。根據近期路透社的一份調查顯示,分析家們預計投機因素使美國市場的原油價格每桶上漲了8美元左右。a)pB
未來數月國際油價走勢的基本判斷jHaoW?
對於下一階段國際油價走向的判斷,眾說紛紜,但不外乎以下三種看法:一是繼續攀升;二是高位運行;三是高位回落。ZpZ3G+
企業界、交易商以及投資分析師等認為,推高油價的一些關鍵因素短期內不會有根本性的變化,因此國際油價短期內仍將居高不下。如果發生嚴重的沖擊原油供應的事件,很有可能引發油價在現有價位上再次上漲,並突破每桶50美元的「大關」。一旦市場上缺少伊拉克和委內瑞拉的石油,油價將爆漲到每桶70美元的高位。Y pO
石油公司、產油國等認為,國際油價將高位運行,回落空間有限。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放緩並不會導致油價大幅下跌,因為即使需求放緩供需缺口仍舊很大,油價下跌的空間有限。由於目前OPEC等石油產出地區的產能利用已經基本上飽和,因此油價走低的壓力將非常緩和。唯一會推動油價跌勢加劇的就是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出現硬著陸,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和石油進口大國。|U~kT
部分國際機構認為,國際油價將從目前的高位回落。油價創下近50美元的高峰紀錄之後,將在幾個月內恢復到每桶30美元左右的穩定水平。一旦目前的動盪情況消失,市場力量最終將使油價穩定下來,並在幾個月內恢復到平衡價格。因為實際上世界石油供應增長潛力大於需求,產油國仍有一定增產能力,加之國際能源機構成員國擁有幾十億桶戰略石油儲備,許多國家也正在建立戰略儲備,因此國際石油市場仍有安全空間。i
我們認為,綜合分析各方信息,國際油價(WTI)維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上的高位運行時間不會太長,年底前有望穩步回落至每桶35美元左右的價位,全年平均約每桶38美元。這個判斷基於以下幾個原因:H`C9
首先,全球經濟增長有放緩的跡象。今年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向下修訂至2.8%,明顯低於經濟學家3.6%的預期,增幅比一季度減少1.7個百分點;日本經濟增長步伐也出現了放緩,二季度GDP僅增長1.7%,比一季度減少了3.9個百分點。隨著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中國經濟增速也會適度放緩,對石油的需求將會有所減少。因此,在高油價和全球性升息的雙重打擊下,世界經濟增速有可能受到抑制,隨之將會減少對原油的需求。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預計,今年下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為2.6%,比上半年減少0.6個百分點。vG0Oy=
其次,經過一段時期的補充,原油庫存有所增加。截至7月底,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達到2.986億桶,比上年同期提高1840萬桶;而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創歷史最高水平,達到6.645億桶。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最新報告,全球石油庫存今年前兩個季度分別以每天30萬桶和150萬桶的速度上升。B~=a
第三,目前影響國際油市的幾大不確定性因素有望緩解。一是隨著伊拉克恢復主權,有助於國內重建進程和國內局勢的緩和,穩定的國內環境是伊拉克向國際市場供給原油的前提條件。二是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全民公決中獲勝,將繼續執政至2007年1月任期結束,這將有助於緩和委內瑞拉國內動盪局面,保證原油正常生產及出口。三是不管是被國有石油公司收購、外資參股,或是破產,歷經近一年的俄羅斯尤科斯事件在近期將會有個了結。"H
第四,前期介入油價炒作的國際投機機構的高位獲利了結,也將促使油價振盪走低。'
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_m;S
目前,我國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製造業快速發展使得對石油等能源消費急劇增加,而且進口逐年攀升,對外依存度不斷加大。由於我國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尚未得到實質性轉變,高耗能產業比重過高,單位能耗的GDP產值過低;同時,我國尚未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石油市場體系,貿易方式單一,定價機制僵硬,市場反應緩慢。毫無疑問,國際油價不斷飆升對我國經濟運行和居民生活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高油價不僅增加外匯支出、加大企業成本、增加居民消費支出,而且將會加劇通脹壓力。但是,目前高油價不會改變我國經濟增長的基本趨勢。n
國際油價攀升對我國經濟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qR+
1、增加外匯開支,加大外匯平衡壓力。初步預計,今年平均每桶原油價格估計為每桶38美元左右,與去年28美元的均價相比,每桶上漲達10美元。預計我國全年將進口原油達到1.2億噸,摺合約8.8億桶。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每桶上漲達10美元將直接導致中國全年購買石油多支出外匯88億美元。而且,今年我國僅原油這一種產品的進口就將造成超過3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給我國貿易平衡帶來較大壓力。"G
2、加大企業成本,壓縮利潤空間。隨著石油價格上漲,必然引起與石油相關產品的價格上漲,造成我國企業成本提高,直接給交通運輸、冶金、漁業、輕工、石化、農業等相關產業帶來程度不同的影響。在當前供過於求的國際國內市場上,這些產業因油價上升抬高的生產成本不能全部或大部分向下游企業或最終消費者轉嫁出去,各行各業的盈利水平就會因此下降甚至導致嚴重虧損,企業可能收縮生產規模,全社會的經濟活力會因此下降。-s2 f:
3、增加居民消費支出。個人消費者將直接成為高油價的承受者,今年以來,由於國際油價不斷上漲,我國三次上調成品油價格,明顯增加了部分消費者在這方面的支出,並導致部分消費緊縮或消費轉移行為的產生。油價上漲已經成為今年家用轎車銷售疲軟的主要原因之一。h6
4、加劇潛在通貨膨脹壓力。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將抬升國內能源價格,並使以石油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關行業的價格上揚,形成新的漲價因素。我國始於去年底的新一輪物價上漲有兩個源頭,一個是糧食價格的上漲,另一個就是能源、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由於國際油價不斷大幅上升的壓力,我國已經三次上調成品油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潛在通貨膨脹壓力。根據2004年5月國際能源署、OECD經濟部和IMF經研究部合作研究的報告,如果油價每桶上升10美元並持續一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將上升0.8個百分點。aa
5、惡化我國外部經濟環境。今年以來的高油價,已經對美日歐等國的經濟增長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從二季度的經濟數據來看,經濟增速出現放緩跡象。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我國外部需求,影響到我國外貿出口。n
但是,高油價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基本趨勢。首先,目前的石油價格上漲是各種偶然因素對接而成的結果,不具有長期性特徵,油價將回落到一個較適宜的價位。其次,一系列宏觀經濟調控措施有助緩解中國石油市場的緊缺現狀,緩解油價上漲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第三,目前我國企業的效益比較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化部分高油價帶來的成本壓力。今年前7個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保持了39.7%的利潤增速。第四,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原煤等所佔的比重約70%,石油約佔23%,不具主導力量。原油、天然氣的比重雖然在升高,對中國經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其影響尚在掌控之中。第五,原油實際交易均價比人們通常印象中的價位要低。一方面,由於部分石油進口合同事先確定了價格;另一方面,大家普遍關注的紐約西德克薩斯原油是油質較好的品種,通常該油價高於歐洲布倫特油價每桶2-3美元,高於歐佩克一攬子油價每桶5-6美元。根據海關的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原油進口均價為每桶33.8美元,同比增長13%,成品油進口均價同比增長6.1%,遠低於同期紐約和歐洲市場21%的漲幅。u]@m1
近期應採取的應對措施4#0P5J
1、將節能提升到基本國策的高度。2003年,我國原油、原煤消耗量分別為世界的7.4%、31%,而創造的GDP僅相當世界的4%。我國的能耗非常大,能源利用率很低,節能的潛力巨大。面對不斷攀升的國際油價對我國經濟運行和人民生活的沖擊,我們必須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全面開展節約能源活動,應將節約能源提升到基本國策的高度。~a=
2、加快國內油品定價市場化步伐。目前國內「中准價格」仍由國家制定,且晚於國際市場一個月,從價格機制上看,中國油市還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近日燃料油期貨交易的推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但是,燃料油占我國石油消費總量的比重較小,燃料油期貨價格尚無法達到整個油品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作用。而其他油品目前市場化程度較低,無法進行期貨交易。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原油需求量不斷增加,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以中國在亞洲原油市場所佔的份額,推出自己的原油相關品種期貨,完全有可能形成標志性的地區市場價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禦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因此,我國應加快國內成品油價格市場化步伐,改變油價漲多降少的狀況,進一步規范價格形成機制,加快推出成熟品種的期貨交易。]
3、利用部分國債資金開發利用新能源。開發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潮流,也是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當務之急。我國在太陽能熱水器、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地熱採暖和地熱發電、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等方面已經具備與常規能源競爭的能力,只要適當給予政策支持,有望成為替代能源。增加新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盡量減輕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是我國今後能源建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可以考慮由政府利用部分國債資金,支持新能源的開發工作。y .UL
4、加大中國沿海石油勘探開發力度。目前南海、東海地區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加大這些地方的勘探力度,可以增加中國石油的自產能力,可以減少對國外石油的依賴。我國在「擱置爭議」的同時,應當積極開發這些資源;同時,必須保持和周邊國家的良好關系,避免惡性石油資源的爭奪以及保證海路石油運輸的安全。[V
5、在國際油價高漲時盡可能調回海外份額油。近年來,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戰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中石油在蘇丹、委內瑞拉、秘魯和哈薩克等國都有份額油,已經累計在海外生產原油6000萬噸。另外中石化、中海油等中國石油企業也將觸角伸向了海外。在國際油價大幅攀升,國內進口成本急劇上升之時,應當盡可能地將我國石油企業生產的份額油調回國內,減少從國際市場上直接進口原油的價格風險。
6. 中石油大漲意味著什麼
中石油大漲意味著大盤行情走到盡頭了。
平常的行情裡面,兩桶油如果拉升,一般被解讀成國家隊護盤。在不同的階段,如果兩桶油有異動,則提醒短線資金要小心了。所以,上周五的中石油大漲是不是意味著指數到頭了呢?回顧今年的行情,在核心資產漲完以後,煤炭鋼鐵有色等周期股崛起。然後,在五月份開啟了超跌股的行情。其中,以非銀金融為代表,券商保險軍工板塊等率先反彈。題材方面也非常活躍,從碳中和到鴻蒙題材,從醫美到鋰電。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所以,市場走到今天,基本上各個板塊都輪動了一下。現在,在國際原油上漲的刺激之下,輪到了中石油上漲是符合輪動邏輯的。按照這個思路推演下去,現在的大盤的確隱藏著風險。因為輪動邏輯走完了。然而市場不只是一條邏輯。比如說,現在熱點題材還很活躍,鴻蒙題材就是當下的主線。我看到技術大拿對鴻蒙的評論,發現這對中國而言是劃時代意義的。
【拓展資料】
中石油大漲表達主導本輪行情的大資金的態度,按習慣性思維有人理解為用中石油大漲穩定指數掩護其他股票拉高出貨,而此時此刻不但沒有拉高出貨之意,反而有抬高後知後覺資金建倉成本之心,新能源、黃金板塊持續走強,龍頭證券板塊結束短期調整再度走強,與中石油表達的同一態度。當然,這是一種溫柔的逼空。中石油的強勢,把上證指數的大部分時間的調整維持在3700點之上么似乎體現了這一意圖,這與大陽線後拒絕回補160多點的跳空缺口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有抬高後知後覺資金建倉成本,才能更好地鎖定市場籌碼,拓展本輪行情的時間與空間。
反過來,後知後覺資金借市場大漲23%之後面臨短期調整,遂借交行130億限售股即將上市打壓銀行板塊以打壓指數,也是為了降低自己的建倉成本。在後知後覺資金完成建倉之前,指數大漲較難。至於先知先覺資金,在溫柔的逼空的同時,是不是也有壓住大盤炒個股之意?也許,4000點之下多空換手越充分,對突破4000點後的行情展開越有利。順便說一句,在4000點之下消化大小非上市對市場的沖擊也許是最有利的。
7. 為什麼油價一直再漲
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分三方面,一方面是國際方面,一個是國內方面,還有我國原油現狀是進口國而不是出口國,也就是說國家需求大於供應。
國際方面
1、中東地區長期攜如的動亂,大量的油田被迫減產或停產,原油供應不足等等直接導致國際原油價格上下波動,加上加上油價從去年年底開始就已經突破60美元每桶,並且有持續上漲的趨勢。
2、國際原油一般也是由美國一手操縱的,而中國並沒有定價權。在石油大戰愈演愈烈的今天,惡意控制油價,已經成為美國打擊對手的手段。而現在的中國對石油的依賴越來越大。
國內方面
1、石油的壟斷,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桶油都是中字頭,但是又不能虧本賺買賣,所以滑陸提升部分價格,價格越高賺的錢越多。
2、稅太高,我國油價稅款裡面有0.83%的地方教育附加稅,1.24%的教育附加稅,1.75%的企業所得稅,2.89%的城建稅,14.53%的增值稅,26.81%的消費稅,而汽油的稅收佔了一升成品油價格中的48.05%,也就是說真正成品油的成本只佔到了成品油總價的51.95%(如果油價是10塊,稅收佔了4.85元,而真正的油價才是5.19元)。
3、如果油價太低,會直接影響到新能源產業,比如電動汽車,本身就貴,要是油價再低一點,大家都去買汽油車了,這樣誰還去買新能源車。
4、如果油價低了,大家都開車了,這樣會導致能步行的也開車,能騎自行車的也開車,因為出行成本低嘛,而且中國的汽車就多,人也多,馬路停車不熄火,浪費嚴重。
需求方面
我們國家需求大於供應,由於國內對原油需求量較大,國內各大煉油廠煉油盈利能力相比於發達國家仍有不足,煉油成本提高了,國內油價自然就上漲了。
首先,這跟國際油價持續呈現出來的上升勢頭不無關系。紐約市場和北海布倫特油價,作為兩個重要的基準油價,都突破了每桶60美元的高價。這跟世界上兩大石油資源大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又有很大的關系。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與俄羅斯達成了延長減產的協議,這也使得供不應求的現象產生,自然,油價就會上漲。雖然減產會對銷售額造成影響,但是高油價也是這些石油大國希望看到的,而且對他們有利。
其次,投機者進入到石油市場也對油價有很大的干擾。之前有消息報道,石油國家伊朗發生了「騷亂」,而這給了投機分子可乘之機,他們大肆鼓吹,原油供應會受到此次「騷亂」的影響,而且基準油價之一的北海布倫特油價將會直接達到100美元一桶。這對於油價的上漲是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的。
最後,巨大的需求也是油價上漲的一個主要原因。這其中又包括了四個主要因素:第一,世界經濟對原油的依賴程度。第二、信隱頃世界經濟的復甦也是不斷拉動石油需求增加的基本原因。第三、中東國家甚至是俄羅斯本國內的恐怖襲擊等不確定因素也對油價的波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第四、製造業的快速發展也使得對石油等能源消費的急劇增加。基於這四點原因,在巨大的需求之下,油價就會一直上漲。
參考資料:國內油價3連漲 90號油每升漲0.19元 1箱油漲十塊--法
人民網評:油價首漲,消費稅如何依法調節--觀點--人民網
國內各地油價查詢-油價網
8. 為什麼油價一直在漲
國際油價比10年前降了一半,中國的油價卻一直在漲,枯派缺這有兩個原因:首先,中國的汽油價格是以原油為基礎的,今年以來原油的價格確實一直在上漲。其次,由於石油的進口稅費這些年一直在漲,所以油價總是居高不下。
汽油價格一直上漲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稅費增加導致,由於每次石油上漲的幅度都能夠剛好達到一個上漲的臨界值,但是下跌的時候卻跌不到下調價格的點,所以最後石油汽油價格表現出來就是一直在上漲。之所以大家對汽油上漲的價格很敏感,最為重要的是出行的時候總是要開車的,而開車總是需要加滿油,但是羨段隨著油的價格越來越高,最後大家沒辯也就只能轉變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