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哈原油管道管材是什麼材質
鋼管。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國石油在中亞及俄羅斯地區投資建設的第一條管線,該原油管道管材是鋼管材質,使用焊接和法蘭等連接裝置連接成長距離管道,並使用閥門進行開閉控制和流量調節。鋼管不僅用於輸送流體和粉狀固體、交換熱能、製造機械零件和容器,它還是一種經濟鋼材。
② 什麼是石油管道管
石油管道與其他的流體管不同,由於工作環境的特殊需要,要求石油管道擁有特殊的性能如幾何尺寸、材料、抗拉強度、抗擠強度、螺紋扣型以及在高含硫環境下的抗腐蝕能力等。石油管道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行業標准,最常用的如API標准在全世界得到廣泛認可,也就是設計和施工時優先選用按照石油行業標准生產的管道。
③ 石油管道的種類 石油管道是什麼
如果你對國內的石油開采略有了解,你一定會對以下的石油管道耳熟能詳:「友誼」石油管道、蘭成渝輸油管道、魯寧石油管道、秦皇島-北京輸油管道……沒錯,以上這些十分出名的大輸油管道就是我們祖國大地上十分重要的幾組石油管道,它們就像我們身體中的幾組脈絡,緊緊地將我國海岸邊的石油資源輸送給內地城市。今天小編就針對石油管道來為大家做一個全面的介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石油管道的種類有哪些,又是如何進行檢測的吧!
石油管道簡介
石油管道也被叫做石油管線和管路,它是由油管以及其附件一起組成的,它不僅符合石油工藝流程的需要,還配備有相應的油泵機組等等,在設計安裝完成後成為了一個完整的管道系統,這個系統就承載著完成石油油料接卸以及輸轉等重要任務。常見的石油管道的管道布置有單管系統和雙管系統之分,但是隨著現在客觀環境的復雜化,也出現了獨立管道系統,這種管道系統能在地下敷設,這樣管道經過防腐處理之後就能使用很久並不妨礙交通。
石油管道的種類介紹
一般來說,石油管道有碳素鋼管和耐油膠管兩種,現在我們看到的許多固定的石油管線大多採用的是碳素鋼管,而耐油鋼管則是臨時裝卸輸油設施活動部位時的重要角色。而在碳素鋼管中,還可以根據製造方法的不同分為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兩種,而無縫鋼管中也有熱軋和冷拔之分。
石油管道如何檢漏
石油管道的檢漏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檢漏法,一種是間接的檢漏法,直接的檢漏法十分簡單,只需要用到管道外的檢測元件就可以直接進行檢測了,即便是微笑的滲漏,檢測元件都能感應出來並且准確定位。而間接的方法則是通過檢測管道運行參數的規律啦進行泄露的狀況發生預測,盡管這種方法的靈敏度比不上直接檢測,但是它對較大的泄露是很奏效的。
說了這么多,不知道大家對石油管道的相關知識是否全面掌握了呢,對於石油的檢測問題,現在還有一種以聲波法為核心的管道運行安全檢測系統,它對管道的異常泄露有著很強的檢測能力哦!
④ 輸油管道的管道分類
1、企業內部的輸油管道
企業內部輸油管道主要是指油田內部連接油井與計量站、聯合站的集輸管道,煉油廠及油庫內部的管道等,其長度一般較短,不是獨立的經營系統。
2、長距離輸油管道
長距離輸送原油或成品油的管道。輸送距離可達數百、數千公里,單管年輸油量在數百萬噸到數千萬噸之間,個別有達1億噸的,管徑多在200mm以上,如今最大的為1220mm。其起點與終點分別與油田、煉油廠等其他石油企業相連。由輸油站(包括首站、末站、中間泵站及加熱站等)和管道線路兩大部分組成。後者包括干線管道部分,及經過河流、峽谷、海底等自然障礙時的穿跨越工程,為防止管道腐蝕而設的陰極保護系統,為巡線、維修而建的沿線簡易公路和線路截斷閥室。輸油企業大多還有一套聯系全線的獨立的通信系統,包括通信線路和中繼站。 1、原油輸油管道
原油管道主要是指輸送原油產品的管道,它和成品油管道是有區別的。如今在我國運行的主要原油輸油管道是中俄原油輸油管道和中亞原油輸油管道。
2、成品油輸油管道
成品油輸油管道是長距離輸送成品油的管道,如今在我國有多條成品油輸油管道已經在運營中或在建中,主要有:蘭成渝成品油輸油管道、蘭鄭長成品油輸送管道以及港棗成品油輸送管道等。 1、碳素鋼管
固定的輸油管線多用碳素鋼管,碳素鋼管按其製造方法可分為無縫鋼管和焊接鋼管,無縫鋼管又分為熱軋和冷拔兩種,通常的碳素鋼管都是採用沸騰鋼製造,溫度適用范圍為0~300℃,低溫時容易脆化,採用優質碳素鋼製造的鋼管,溫度適用范圍則為-40~450℃,採用16Mn鋼,溫度適用范圍低溫為-40℃,高溫則可達475℃。
2、耐油膠管
耐油膠管是主要用於臨時裝卸輸轉油設施上或管線卸接的活動部位的輸油管。
耐油膠管有耐油夾布膠管,耐油螺旋膠管和輸油鋼絲編織膠管之種,都是由丁腈橡膠製成。並分壓力、吸入和排吸三種不同情況用途,正壓輸送應選用耐壓膠管,負壓輸送則選用吸入膠管,有可能出現正負壓力時則需選用排吸膠管。
⑤ 輸油管道有哪些
原油和成品油的運輸方式主要是管道輸送,其次有鐵路、公路和水運,它們有各自的特點及適用范圍。管道運輸具有獨特的優點:(1)運輸量大(表8-3);(2)運費低、能耗少;(3)輸油管道埋在地下,受氣候影響小、安全可靠;(4)原油的損耗率低,對環境污染小;(5)建設投資少、佔地面積小。管道輸送適用於大量、單向、定點運輸,但不如車、船輸送靈活。
油庫工藝管道及設備刷漆規定
工藝管道儲運設備介質名稱顏色設備名稱顏色輕油銀白色保溫油罐中灰色重油黑色不保溫油罐銀白色水深綠色機泵銀白色蒸汽紅色鑄鋼閥門橘黃色(手輪)消防泡沫混合液中紅色鑄鐵閥門紅色(手輪)2.管道的伴熱對於粘度大、易凝結的油品(如潤滑油、重油等)都需要加熱輸送。為了減少輸送過程中的熱損失,除進行管道保溫外,有時還需逐段對管道予以伴熱。
蒸汽伴熱管道鋪設應注意:(1)伴熱蒸汽應從供汽主線上方引下,保持蒸汽壓力穩定。(2)將伴熱管和輸油管緊貼在一起捆牢,外加保溫層。(3)伴熱管尾端應在低點通過疏水器以便排除冷凝水。(4)伴熱盡量不要和輸油管道掃線蒸汽共用汽源,以免掃線不嚴或忘記關閥使油品竄入伴熱管,凍凝管道;必須合用時,掃線閥與油管之間必須裝單向閥。(5)由於管內介質存在溫差,伴熱管應在適當距離設置補償管。
3.管道的保溫加熱輸送的油品管道需要保溫,蒸汽管、水管也要保溫。由里到外,管道保溫層依次是防腐層、保溫層、防潮層和保護層。防腐層是在管壁外塗刷一層瀝青底漆或兩遍紅丹漆,以避免管道外壁的氧化腐蝕。保溫層是用玻璃布、泡沫石棉或海泡石等導熱性能低的材料,製成一定形狀包於管子或設備外部,厚度視管徑大小和介質溫度而定。防潮層是用瀝青玻璃布纏繞於保溫層外面,防止雨雪浸入保溫層。最外面是保護層,用0.5mm厚的鍍鋅鐵皮或玻璃布纏繞、石棉水泥抹面。應防止人為損壞,延長保溫層壽命。
⑥ 滇緬輸油管線簡介
滇緬輸油管線即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後的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可以使原油運輸不經過馬六甲海峽,從西南地區輸送到中國。中緬原油管道的起點位於緬甸西海岸的馬德島,天然氣管道起點在皎漂港。2013年9月30日,中緬天然氣管道全線貫通,開始輸氣。2015年1月30日,中緬石油管道全線貫通,開始輸油。
2009年12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緬甸能源部簽署了中緬原油管道權利與義務協議,明確了中石油作為控股方的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在中緬原油管道建設運營上所承擔的權利和義務。協議規定,緬甸聯邦政府授予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對中緬原油管道的特許經營權,並負責管道的建設及運營等。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同時還享有稅收減免、原油過境、進出口清關和路權作業等相關權利。協議還規定,緬甸政府保證東南亞原油管道有限公司對管道的所有權和獨家經營權,保障管道安全。 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哈原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之後又一條重要能源進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可跨越馬六甲海峽,對保障能源安全有重大意義。
中緬天然氣管道
中緬油氣管道境外和境內段分別於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正式開工建設。
2013年5月30日,我國第四條能源進口戰略通道中緬油氣管道將全線貫通。屆時,海上進口原油和緬甸天然氣資源將繞過馬六甲海峽輸送至國內。
管道長度
緬甸境內全長771公里。
原油管道國內全長1631公里。
天然氣管道國內全長1727公里。
運送能力
這條管道每年能向國內輸送120億立方米天然氣,原油管道的設計能力則為2200萬噸/年。
配套煉油廠
雲南
中石油雲南石化煉油工程項目即雲南省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建設地點在昆明市安寧草鋪鎮。
重慶
中緬輸油管道在重慶的「出口」,很可能位於長壽化工園區內。中石油重慶方面的高管說,「我們一直以來的考慮是,將千萬噸煉油廠和管道『出口』都放在長壽化工園,不過最終的結果還要看國家發改委的批復。」
根據此前的初步計劃,重慶市有望爭取到每年1000萬噸的原油輸入,從而實現重慶自己的「煉油夢」。
總投資額
25.4億美元,其中石油管道投資額為15億美元,天然氣管道投資額為10.4億美元。
⑦ 中國有那些輸油管線越具體越好!
華北、中部地區原油管道
華北地區有大港油田、華北油田,都敷設有外輸原油管道,華北地區的煉化企業,有地處北京燕山的東方紅煉油廠和大港煉油廠、天津煉油廠、滄州煉油廠、石家莊煉油廠、保定煉油廠、內蒙古呼和浩特煉油廠。原油管道總長度1847.4公里。
華北地區最早修建的原油主幹線是秦皇島至北京的秦京線,為北京東方紅煉廠供應原料油。秦京線1974年4月開工,1975年6月19日投產。管道全長324.6公里,年輸油能力600萬噸。穿越河流11處,鐵路14處,公路40處,跨越河流(永定河1574米)和水渠5處。由洛陽石化設計院(中國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設計,管道三公司和江漢油田建設公司施工。
大港至周李庄輸油管線1968年建設,這條管道是大港油田惟一的一條原油外輸線。起點多次發生變化。總長210.5公里,年輸能力500萬噸。
任丘至滄州原油管道,1976年元月1日開工,4月1日投產,全長109公里,年輸油能力500萬噸,1983年經過改造,年輸油能力770萬噸。以華北油田為源頭的原油管道,還有任滄復線;任滄新線,任京線(任丘至北京)、滄臨線(滄州至臨邑),河石線(河間至石家莊)、任保線(任丘至保定)、阿賽線(阿爾善至賽汗塔拉)。
中部地區油田,分布在湖北和河南兩省境內,有江漢油田、河南油田和中原油田,主要煉油企業有湖北荊門煉油廠和河南洛陽煉油廠。原油管道總長度1347.5公里。
江漢原油管道有潛荊線(潛江至荊門),1970年建成,全長90公里,年輸能力170萬噸。
河南原油管道有魏荊線(魏崗至荊門)和魏荊復線。
中原原油管道有濮臨線(濮陽至臨邑)、中洛線(濮陽至洛陽)及中洛復線。
另外,港口至煉廠原油管道總長度859.3公里。
東北地區原油管道
東北地區是原油生產的主要基地,有大慶油田、遼河油田和吉林油田,原油產量大約佔全國總產量的53.5%,原油管道達3399.6公里。
大慶油田從1966年起,年產量達到1066.89萬噸以後,探明的石油資源並未全面開發。1970年7月,周恩來總理和李先念副總理,同餘秋里、康世恩商議,決定提前動用大慶油田的後備資源,並決定集中資金修建大慶原油的外輸管道。1970年8月3日,東北管道建設領導小組開會正式籌備,命名為東北「八三工程」。
東北「八三工程」的起步,是從搶建大慶至撫順的慶撫線開始的,這條管道從黑龍江肇源縣茂興穿越嫩江後,向南經吉林省的松源、農安、長春、公主嶺、梨樹、四平,進入遼寧省的昌圖,經鐵嶺,終至煉廠較為集中的工業城市撫順。末站設在撫順康樂屯,以支線向撫順石油一廠、二廠、三廠供油。慶撫線全長596.8公里,其中直徑720毫米的管線558.6公里,1970年9月開工,1971年8月試運行,10月31日正式輸油。工程總投資2.93億元,年輸油能力2000萬噸。建設長距離、大口徑、輸送「三高」原油的管道,這在中國是第一次。
慶撫線建成以後,指揮部正式組建了勘察設計研究所(以後與管道局設計院合並為管道勘察設計研究院),施工隊伍也全部調入,正式編為管道工程一處、二處、、三處(以後更名為管道一、二、三公司)。此後的續建工程在形成了專業隊伍的情況下,改變了人民戰爭式的做法,1972年開工建設了鐵嶺至秦皇島管道,1973年10月開工建設了大慶至鐵嶺復線,1974年10年開工建設了鐵嶺至大連的管道。在此期間還建成了撫順至鞍山煉廠、石油二廠至遼寧電廠、丹東至朝鮮新義州、盤錦至錦西石油五廠等短距離管道。到1975年9月,5年中建設輸油管道8條,共2471公里,其中主要干線2181公里,形成了以鐵嶺站為樞紐,聯接大慶至撫順、大慶至秦皇島和大慶至大連的3條輸油大動脈,東北管網逐步形成。
東北「八三工程」,為中國管道建設探索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組織建設和管理模式,奠定了中國原油管道勘察設計、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中各項規范的基礎。
華東地區原油管網
華東地區主要油田為山東勝利油田,是繼大慶油田之後建成的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投入開發後,陸續建成了東營至辛店(1965年),臨邑至濟南(1972年)兩條管道,直接向齊魯和濟南的兩個煉廠輸油。1974年,東營至黃島管道建成後,原油開始從黃島油港下海轉運;1975年後,開工修建了山東至儀征、東營至臨邑的管道,開成了華東管道網,原油又可從工江儀征油港水路轉運。1978年建成河北滄州至臨邑、1979年建成河南濮陽至臨邑的管道,華東油田和中原油田的部分原油,也進入了華東原油管網。長江北岸的儀征輸油站(油庫)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原油轉運基地,除供應南京煉油廠用油外,通過儀征油港轉運長江沿岸各煉油廠。華東地區原油管道總長度2718.2公里。
華東原油管網是從修建臨邑至南京的魯寧線時開始籌劃的,後只修建至江蘇儀征,仍稱魯寧線;魯寧管道的建設,地跨山東、安徽、江蘇3省。這條管道建設中,指揮部提出了「管道為業,四海為家,艱苦為榮,野戰為樂」的響亮口號。魯寧線1975年10月20日正式開工。1978年7月建設投產,全長652.58公里,年輸能力2000萬噸,由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一、二、三公司施工。
東營至辛店(東辛線),1965年元月開工,12月完工投產。全長79.36公里,設計年輸油能力540萬噸,支線7.5公里。
臨邑至濟南(臨濟線),1973年建成投產,全長67.3公里,年輸油能力110萬噸,穿越大型河流3處(黃河、徒駭河、小清河),黃河穿越採用頂管方式施工。
臨邑復線,1991年建成投產。全長69.5公里,年輸油能力150萬噸。復線穿越大小河流41處,干線公路7處,鐵路3處,黃河穿越採用沖砂沉降法施工,臨齊線、臨濟復線由勝利油田設計院設計,勝利油田建設公司施工。
東營至黃島(東黃線),1973年建設,1974年7日投產,原長248.93公里,由勝利油田設計院設計,勝利油田建設公司施工。管道局接管後,1984年對全線進行了技術改造。管線全長245.32公里,年輸油能力1000萬噸。1986年7月,東黃復線建成後,東黃線隨即掃線停輸。1998年8月23日恢復輸油(東黃線輸勝利油,東黃復線改輸進口油),改造和恢復工程,由原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四公司和勝利輸油公司所屬管道安裝公司施工。
東黃復線,1985年開工,1986年7月17日投產。全長248.52公里,設計壓力6.5兆帕,年輸油能力2000萬噸。這是中國建設的第一條自動化輸油管道,由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自動化部分與國外公司聯合設計,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陸上成品油管道
中國最早的長距離的成品油管道是1973年開工修建的格接成品油管道,起自青海省格爾木市,終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1977年10月全部工程基本均完工。管道全長1080公里,年輸送能力25萬噸。
格拉成品油管道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組織修建,由總後勤部青藏兵站部輸油管線團進行格拉線穿越長江源頭楚瑪爾河、沱沱河、通天河等108處河流,翻越昆侖山、唐古拉山等9座大山。有900多公里管道處於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處5200多米)的嚴寒地區,有560公里鋪設在常年凍土地帶。凍土層厚度從幾米到上百米,有冰椎、冰丘、爆炸克水鼓丘,還有厚層地下水,熱融滑塌等特殊不良地質現象。難題多,施工難度非常大。格拉線是國內首次採用的順序輸送工藝,順序輸送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燈用煤油4個品種5種型號的油品。為青藏公路沿線加油站和拉薩供油,軍地兩用。
格拉線通油之後,不僅有利於邊防戰備,也為世界屋脊的西藏注入了生機,創造了經濟繁榮。可以說石油流向哪裡,哪裡的經濟生活就發生質的變化,從而確立了「石油經濟」的西藏的特殊地位。
距離較長的成品油管道還有1995年建成的撫順石化至營口鮁魚圈管道,全長246公里;1999年建成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管道,全長185公里;2000年10月22日開工建設的蘭州至成都至重慶的管道,全長1200多公里,目前正在建設中。
西北地區輸氣管道
靖邊至北京的陝京線,是國家的重點工程,也是早期西氣東輸的骨幹工程,為目前國內建設水平最高的輸氣管道。
靖邊至北京的陝京線,是國內第一條長距離、大口徑和高度自動化的輸氣管道。1996年3月開工,1997年9月10日建成,全長918.42公里,設計壓力6.4兆帕,年輸氣能力不加壓13.2億立方米。投產後二期加壓站(榆林壓氣站)於1999年11月10日建成,年輸氣能力達到22億立方米。三期加壓(黃河西及應縣加壓站)於2000年11月15日建成,年輸氣能力達到33億立方米。
陝京干線起自陝西省靖邊縣長慶氣田天然氣凈化廠首站,終於北京石景山區衙門口北京末站,途經陝西、山西、河北、北京3省一市22個縣,並穿過3條地震帶,翻越呂梁山、恆山、太行山3座山脈,穿越無定河、禿尾河、窟野河、黃河、永定河5條大河。全線穿越河流230處、鐵路21處,大型公路131處。為了適應調峰需要,2000年1月6日建成大張坨地下貯氣庫和118.5公里配套管線工程,調峰能力為500萬立方米/日,年有效調峰量6億立方米。
陝京線各項工程採用了國際公認的先進標准。陝京線由管道設計院與國外公司合作設計,管道一、二、三公司,大慶、長慶、四川油建公司參加施工。
鄯烏線(鄯善至烏魯木齊),1995年9月26日開工,1996年9月30日完工,1997年3月10日正式供氣。全長301.6公里。穿越河流6處、鐵路6處、公路79處。
鄯烏線是國內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輸氣管道。首次採用環氧粉末噴塗防腐。國內首次採用同溝敷設有通信光纜,長度310.78公里。
鄯烏線也是陸上首次按照國際慣例組織施工的大型項目。引入了監理制(監理范圍:從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試運、驗收及投運一年的全過程監理)和第三方質量監督制。工程採用了總承包方式,又稱「交鑰匙工程」,也是國際工程市場通用的做法。
新疆塔里木油田,有油藏也有氣藏。氣藏儲藏豐富,開發遠景大,1996年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305.23億立方米,1996年開始敷設輸氣管道。20世紀末,探明天然氣儲量已達5000多億立方米。已建輸氣管道有塔輪線、輪庫線,西氣東輸至上海的干線也從這里為起點。
塔中至輪南(塔輪線)。1995年7月1日開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全長302.15公里,塔輪線也是中國第一條沙漠氣線,與塔輪輸油管線和通信光纜同溝敷設。
其他地區輸氣管道
河南濮陽至滄州(中滄線)。1985年4月1日開工,1986年4月28日完工,8月7日向滄州化肥廠供氣。全長361.89公里,設計壓力5.1兆帕,年輸氣能力6億立方米。管道穿越鐵路4處、公路38處、河流92處。首站裝有引進的半人馬座T4500型燃氣輪機及兩台離心式壓縮機和配套的附屬設備,是國內輸氣管道第一次採用壓氣設備。1999年19月20日更換新管,10月22日恢復運行。管道技術公司封堵作業處進行作業,原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西北地區原油管道
西北地區是50年代初全國石油勘探的重點地區。1958年在甘肅蘭州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引進的現代化煉油廠——蘭州煉油廠。1958年12月建成的克拉瑪依至獨山子原油管道,標志了中國長輸管道建設史的起點。西北地區原油管道總長.7公里。
花格線起於青海省西州境內的花土溝油砂山(油田集中處理),終於青海省格爾木市南郊,向格爾木煉油廠供油。1987年9月開工,1990年9月21日正式投產輸油,全長435.6公里,設計壓力6.27兆帕,年輸油能力100萬噸。由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一、三公司施工。1977年分兩期進行改擴建,輸油能力達到200萬噸。花格線採用的明線載波遠程式控制制自動化系統,在國內尚屬首次。花格線也是在高原地區敷設的第一條原油管道,管線最高點大烏斯山,海拔高度342米。
輪庫線(輪南至庫爾勒)是塔里木油田的第一條原油外輸管道,原油輪至庫爾勒後裝火車處運,1991年7月2日開工,1992年7月1日竣工投產。全長191.79公里,年輸能力100萬噸至300萬噸,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二公司施工。在設計施工中採用了多項新技術。例如,運用衛星遙感和衛星定位技術,優化了線路走向;自動化控制使用漢語進行操作,互動式圖象、圖形、語言綜合傳輸對生產單體進行監視管理;利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作為陰極保護電源等等。
塔輪線(塔中至輪南)是我國的第一條流動性沙漠管線,75%處於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1995年7月1日開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投產,年輸油能力100至600萬噸。塔輪線全線302.15公里,同溝敷設有輸氣管道和通信光纜。
庫爾勒至鄯善(庫鄯線),這條管道是國內首次採用高壓力、大站距方案,首次採用鋼級為X65的鋼管。1996年6月開工,1997年6月30日竣工投產。全長475公里,設計壓力8兆帕,設計年輸能力,一期500萬噸,二期1000萬噸,全線採用先進的管道自動化(PAS)系統,管道穿越河流、溝渠、鐵路公路33處,開都河寬736.4米,定向鑽穿越,原管道勘察設計院與義大利斯南普及堤公司聯合設計,管道一、二、三公司,管道電信公司,四川油建,中原油建,洛陽公司等單位共同施工。
馬惠寧線(馬嶺至惠安堡至中寧)全長164公里,年輸油能力350萬噸,1978年8月開工,1979年6月投產。跨越河流、洪溝44處,穿越河流34處,鐵路2處,公路41處,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三公司施工。
⑧ 管線管用途 石油管線管 石油管
管線管管線管規格:8-1240×1-200mm管線管 行標准: API SPEC 5L 用途:用於石油、天然氣工業中的氣、水、油輸送 API SPEC 5L-2007(管線管規范),是美國石油學會編制並發布的,在世界各地通用。 管線管:是把軸出地面的油、氣或水,通過管線管輸送到石油和天然氣工業企業。管線管包括無縫和焊接管兩種,其管端有平端、帶螺紋端和承口端;其連接方式為端頭焊接、接箍連接、承插連接等。該管主要材質為B、X42、X46、X56、X65、X70等鋼級。我公司於2009年8月通過美國API認證(API 5CT 和 API 5L)。 石油裂化管製造工藝:熱軋、冷拔、熱擴 用途: 用於石油、精煉廠的爐管、熱交換器管和管道用無縫鋼管。 主要生產鋼管牌號: 10、20、15CrMo、1Cr2Mo、1Cr5Mo等 石油套管材質:K55、J55、N801、N80Q、L80、P110 石油化工換熱器用無縫鋼管09CrMoAl、08Cr2A1Mo、07CrCuA1MoTi 低溫管道用無縫鋼管09MnD、09MnNiD 化肥設備用無縫鋼管:10、16Mn、1Cr5Mo、15CrMo 管線管L290、L320L、360L、390、L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