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地下有石油表面有什麼現象
擴展閱讀
超清膜和鑽石膜哪個好 2025-02-04 18:45:09
一加如何設置工具箱 2025-02-04 18:43:43
農副產品的重益率是多少 2025-02-04 18:42:57

地下有石油表面有什麼現象

發布時間: 2023-10-09 22:45:09

❶ 什麼樣的地表特徵可以確定地下有沒有石油請高手回答,

石油和天然氣聚集於背斜構造中,石油、天然氣和地層水按其比重分異,油氣的密度低,占據背斜的頂部,而水占據底部
地下的石油跟地表特徵的關系,就是李四光的濕毛巾理論:擰濕毛巾,不滴水了,但水都藏在褶皺里,所以要找岩脈和斷層,並且最准確的方法是地震,淺層地震

❷ 地心的溫度如此之高,為什麼石油不會燃燒

燃燒的三要素是:可燃物、可燃物和火源。在地殼深處是不能著火的,另外,深度不夠,溫度達到100米時降點火溫度的地溫上升3度,而石油會被埋在萬,上下這么井的凝結物含有低醇量。這時相遇,而從地下到地面,石油有冷卻現象和熱膨脹,所以石油不會像數流那樣高。由於受地球內部熱量的影響,地殼層與深度的增加呈線性關系,即地熱曲線,雖然各地情況不同,但平均約為3℃/100米。也就是深度增加100米,溫度增加3度左右。

我們根據地溫曲線計算,煤層是1000米,石油是10000米,那麼目前這個深度的石油形成溫度:300+25(平均表面溫度)=325度;煤層。30+25(平均表面溫度)=55度。別的不說,在這個溫度下,你認為煤層會被點燃嗎?雖然石油的形成溫度很高,但它不會被點燃,原因在下面討論。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❸ 什麼樣的地表特徵可以確定地下有沒有石油

像山峰、盆地和海洋,總之在幾萬年以前有生物存在過的地方都會有石油。

❹ 人類每天都會從地下抽取大量石油,這是否會導致地球表面出現崩塌的情況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人類每天都會從地下抽取大量石油,這是否會導致地球表面出現崩塌的情況?

人類需要擔心的是地球會不會爆開(火山噴發等災害),而非會不會崩塌。以人類現在的技術水平,無論怎折騰、怎麼挖、怎麼抽,始終也只能在地球最表面搞搞事情,連地殼都鑽不透。

人類破壞不了地球,只能破壞掉適合自己的生存環境而已。我們眼中的天塌地陷對地球而言,根本不叫個事兒,只能算一點兒輕微的影響。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擔心從地下抽取大量石油,會導致地球表面出現崩塌的情況。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如有不足,歡迎補充。

❺ 如何知道地下有石油

反射地震方法在地表用於岩石結構的成像,以及估計可能形成地下石油和天然氣儲集庫的岩石類型。

反射地震方法基於測量聲波從地震源(例如認為開采)穿越地球到達將聲音反射回記錄設備的岩石層所需的時間。

這在原則上類似於醫學成像方法,使用該方法可以使人體內部成像,如 NMR 和超聲波掃描。

地震數據並不直接確定岩石的年齡或類型。因此,將地震反射與來自鑽井的數據,以及可以從表面看到的岩石信息相匹配是很有必要的。標記帶有特定岩石的地震反射的過程稱為「數據分析」。這個過程在執行過程中使用彩色筆在地震圖紙上繪制線條。如今通常在計算機屏幕或 3D 可視系統上完成。

❻ 原油及天然氣在地下是什麼樣子

科學家們認為,遠古時代的海洋生物死亡後,屍體和泥沙一起沉積在海底,形成「有機淤泥」。後來地殼不斷沉降,有機淤泥越埋越深,最後與空氣隔絕,加上地層深處的溫度、壓力的作用,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逐步轉化為石油和天然氣。

地下油層示意圖在眾多的描寫石油工人為祖國貢獻石油的文學作品中,常常使用「油海」、「油浪滾滾」這樣的詞語。那麼,原油在地下真的像海一樣波浪滾滾嗎?還是像湖泊一樣平靜如鏡或者像長江、黃河一樣川流不息呢?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使用過砂輪,當人們把少許水噴灑到砂輪上,就會發現水立即滲入到砂輪中。眾所周知,砂輪是由石英砂和膠結劑黏合而成的。地下儲集原油及天然氣的大多數地層就像砂輪一樣,也是由石英、長石等碎屑與鈣質或黏土在高溫高壓下膠結起來的岩石,地質上稱這種岩石為砂岩(碎屑顆粒比較大的叫礫岩)。砂岩存在眾多的連通孔隙,通常原油及天然氣就儲存在這些孔隙中,如同水能儲存在砂輪中一樣。也有不少油層是石灰岩,石灰岩非常緻密基本上沒有孔隙,但由於地殼運動或水的沖刷,卻有非常多的微裂縫和大大小小的溶洞。原油及天然氣也能儲集在這些微裂縫和溶洞中。石油工作者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採用各種技術把儲集在孔隙、微裂縫中的原油和天然氣擠壓出來,一點一滴地匯集到油井,通過油井採集到地面上來。

天然氣也是儲存在這些地下岩層的孔隙、微裂縫、孔洞中,有的和原油同時存在,有的單獨存在。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餘成分為乙烷、丙烷及二氧化碳、氮氣、硫化氫等。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地下的天然氣的存在形態有的是溶於原油里,有的儲存於油藏的頂部,還有些地層只有天然氣沒有石油。隨著壓力的降低溶於原油里的天然氣也將逐步分離出來變成氣體。天然氣是一種清潔、便捷的燃料,能有效改善人們的能源結構。

❼ 每天從地下抽石油,會導致地面坍塌嗎

每天從地下抽石油,不會導致地面坍塌。因為在很多地方,其實人們開採石油的話,一般都會通過注入高壓水的方式,來提高石油開採的效率。而且石油比水的密度低,當石油遇到水的時候,石油就會浮在水面。不過,石油開採的時候,很少會發生地面沉降的問題。當地下的石油被抽走的時候,注入的高壓水便會進入地下,所以並不會發生地面沉降的情況。

雖說現在的人類還是要依靠石油,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總有一天,石油會完全的被新能源替代,人類的環境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❽ 石油從地下源源不斷地開采,長期採下去會不會影響到地球內部結構

大家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石油就如人的血液」,所以很多人覺得將石油開采了,最終會導致石油稀缺或者徹底消失,所以如今全球也在呼籲減少石油的開發,但是呼籲似乎並沒有什麼效果,很多國家都是以石油為主產業,所以避免不了未來對石油使用或者說用盡。

所以這一來一回,地殼下的空洞似乎還賺了,因為水比油的比重稍高一些,不但采了油,順便還回填了,因此石油開采不存在采空區!

❾ 地下水、石油、天然氣開采引起的地面沉降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不斷增多,水資源和能源利用量也在日益增大。大量抽汲地下水已使世界上許多地區發生了嚴重的地面沉降。如墨西哥城的最大沉降量達9m之多,日本東京地面最大沉降量4.6m,美國加州聖華金城最大沉降量9m,我國上海、天津、西安、太原等大城市也都長期受地面沉降問題的困擾。石油、天然氣的開發也帶來同樣的問題,例如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威明頓油田,20世紀30~60年代,地面沉降面積發展到75km2,沉降中心地面下沉值達8.8m。又如亞塞拜然,因抽取天然氣,地面下沉2.5m。

資料表明,目前發生最普遍、范圍最廣、對社會經濟影響最明顯的,就是這類地面沉降。因此,本章主要是圍繞這種成因的地面沉降來討論。

除上述成因外,黃土的濕陷、礦山采空區塌陷、地震,也會造成地表高程降低、地面變形。這些地面沉降的形成機理不同於開采地下水、石油、天然氣,而且沉陷的范圍也較局限,一般只當作上述過程發生時的一種伴生現象來對待,而不納入地面沉降這一特定的地質環境問題之中。